立燈蘚屬

立燈蘚屬

本種葉多呈長橢圓狀舌形,先端圓鈍或凹頂;其中肋兩側具一列特大型細胞。

簡介


中文名稱:立燈蘚屬Orthomnion Wils.
所屬科:提燈蘚科
拉丁名:Trachycystis microphylla
本種葉多呈長橢圓狀舌形,先端圓鈍或凹頂;其中肋兩側具一列特大型細胞,是本種在同屬中與其它種類明顯的識別特徵。廣佈於我國各地林區,以及印度北部、朝鮮、俄羅斯。

分佈範圍


立燈蘚屬
立燈蘚屬
本屬全世界有9種,我國現知有6種,在貴州有2種。
國內: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國外:緬甸以及印度北部、朝鮮、日本和俄羅斯。

形態特徵


立燈蘚屬葉綠色,略具光澤,密集叢生成片。莖直立或傾立,稀疏分枝,下部密生棕色假根。葉乾燥時皺縮,濕潤時傾立,長卵形或橢圓形,長3-4毫米,寬1.2-1.6毫米,有短尖;葉邊全緣,有分化邊緣;中肋不到葉尖即消失;葉細胞疏鬆,薄壁,卵狀六邊形,漸向基部漸長。雌雄異株。蒴柄直立,常多數叢生,黃棕色。孢蒴直立,卵形,紅棕色;無環帶。蒴齒兩層。蒴蓋圓錐形,有直喙。蒴帽兜形,罩覆孢蒴上部。孢子較大,近於球形。分佈於西南地區。常生於林內樹榦或朽木上。圖註:1.植物體(×3); 2.葉(×12)。

藥理性質


立燈蘚屬
立燈蘚屬
【藥用部位】濕地匐燈蘚的全草。
【性味歸經】淡,涼。入肺、肝二經。
【功效分類】止血藥涼血止血藥
【功效主治】涼血止血。用於血熱妄行所致吐血衄血,咳血,崩漏等證治。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克。
【化學成分】全草含花生四烯酸(arachidc-n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肥皂草甙(saponarin)及皂素(saponaretin)等。

本屬分類


側枝立燈蘚
側枝立燈蘚
柔葉立燈蘚Orthomnion dilatatum
本種植物以葉闊卵形至圓形、先端圓鈍、葉緣具不明顯分化的狹邊,中肋達葉片中上部等特徵區別於同屬的其它種類。
主要分佈於我國南部、西南以及南亞。
裸帽立燈蘚OrLhomnion nudum Bartr.
本種植株較大;葉卵圓形,先端漸尖,葉邊全緣,分化邊寬,厚僅為一層細胞;中肋達葉尖下消失。為我國西南山地特有種。見於貴州的正安梵凈山
尖葉立燈蘚P.cuspidatum (Hedw.)
為我省石灰岩林地常見種,成片疏生,營養枝匍匐或弓形彎曲,干時強烈皺縮。主要分佈於北半球,我國各地多有分佈。產於貴州的劍河
側枝立燈蘚 maximoviczii Hndb.
本種葉多呈長橢圓狀舌形,先端圓鈍或凹頂;其中肋兩側具一列特大型細胞,是本種在同屬中與其它種類明顯的識別特徵。廣佈於我國各地林區,以及印度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