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廟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鎮廟位於中國遼寧省北鎮市城西2千米的山崗上,是醫巫閭山的山神廟,也是全國五大鎮山中保存最完整的鎮山廟。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鎮廟始建於隋開皇十四年(594年),初稱“醫巫閭山神祠”。金大定四年(1164年)重修后改稱“廣寧神祠”。元大德二年加封醫巫閭山為貞德廣寧王,將神祠擴建后改稱“廣寧王神祠”,元末被毀。明洪武三年在原址重建,改稱“北鎮廟”。

北鎮廟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北長240米,東西寬109米。在其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石牌坊、山門、神馬殿、鐘鼓樓、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內香殿、寢宮等。廟內保存有元明清碑刻56通。廟東有乾隆年間所建的“廣寧行宮”遺址。

建設背景


北鎮廟
北鎮廟
道教廟宇。在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城西二公里處。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四年(公元五九四年),當時稱醫巫閭山神祠,於金代、元、明、清歷次重修和擴建。北鎮廟是北方鎮山醫巫閭山的山神廟。《周禮·職方氏》云:東北曰幽州,其山鎮為醫巫閭。故醫巫閭山為中國北方之鎮山。歷代王朝不斷尊崇、加封,醫巫閭山隋代時期被封為“廣寧公”,遼、金封為“廣寧王”,元代加封“貞德廣寧王”,明初改封“北鎮醫巫閭山之神”。據歷史文獻記載,從隋代開始,各鎮山“就山立祠”,建廟設主,春秋祭祀。北鎮廟是供奉祭拜醫巫閭山神靈之所。自古游閭山者都要先到北鎮廟祭拜,故有先祭廟,后游山之說。現存建築保持著明清兩代的風格。
北鎮廟
北鎮廟
北鎮廟是醫巫閭山的山神廟,山下立有祠廟,始建於金代。根據碑刻記載,現在的北鎮廟基本上是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和弘治八年(1495年)重修擴建的。
北鎮廟規模宏大,東西寬109米,南北長240米,廟內建築從山下到山頂依山勢層層向上,排列而成。廟中的主要建築有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內香殿、寢殿五重大殿,建於一個工字形的高台上。五重大殿之前又有石牌坊、山門、神馬門、鐘鼓樓等建築,之後又有仙人岩、翠雲屏等景緻點綴。
御香殿共有廳堂五間,是陳放朝廷御書和皇家祭祀用香蠟供品的地方。御香殿的後面是大殿,大殿是廟內整體建築的對稱中心,也是廟內最大的建築,殿寬23.4米,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是舉行祭掃大典的場所;大殿為歇山式大木架結構,殿牆以青磚圍砌而成,綠琉璃瓦頂,雕樑畫棟,柱、檁均為紅色;牆壁上繪有漢代至明代各朝著名的文臣武將畫像32人,各具神態,惟妙惟肖,至今仍色彩鮮艷。殿內有一尊“北鎮山神”的泥塑。殿的正中懸掛著清乾隆帝書的“乾始神區”銅製御匾。
大殿的後面有三間更衣殿,是祭祖者入大殿朝拜前更換衣服的地方。再後有三間內香殿,是存放地方官員祭品和香火的地方。最後的寢宮,是山神的內宅,所以規模僅次於大殿。清康熙帝敬獻的御匾“郁蔥佳氣”懸掛於殿眉的正中,大殿的周圍以白色的石欄圍繞。
廟內還保存有元、明、清三代的石碑56通,其中有元代大德、皇慶、延祐、至順、至正等年間的祭山、封山碑12通,明代永樂成化弘治正德隆慶萬曆年間的修廟碑16通,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和光緒年間的祭山修廟、游山詩等碑28通,這些石碑在考古學研究和書法藝術上,都有著很高的的價值。

建築特色


北鎮廟風光
北鎮廟風光
北鎮廟的建築依山勢排列,由南向北層層升起,主要建築均位於中軸線上,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廟前正中是一座六柱五樓式牌坊,兩旁各立有一石獸。拾級而上,便是歇山式三券洞山門,門額下中刻“北鎮廟”三字。進入山門登上二十級台階為神馬殿,殿內塑有兩匹馬和兩個馬童,為山神行走時的坐騎及隨從。過神馬殿,往北是一個高大的月台,繞以雕工精細的石欄桿,主要建築都在月台之上。從南向北依次為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內香殿、後殿。
北鎮廟
北鎮廟
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歇山式大木架結構,上蓋綠瓦,雕樑畫棟,古樸典雅,是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殿內北部中央的神壇上供有一尊“北鎮山神”,東西兩側的牆壁上繪有明代開國元勛32人的畫像。後殿是山神夫婦的內宅,規模僅次於正殿,殿內有山神夫婦及童男童女塑像。北鎮廟的西北角有一塊狀如屏風的天然巨石,名為“翠石屏”,石下有一小孔,據說從此孔鑽過,可以終生不腰疼。清乾隆皇帝封其為閭山八景之一,並為其題詩作賦。北鎮自建成廟以來,歷年帝王都在此舉行設祭祀活動,祈求神靈保佑。廟內留下自元代以來的告祭碑、修廟碑記、題詠刻石共計有56通。其中元碑12通,明碑16通,清碑28通,這些石碑都是研究元、明、清三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珍貴史料。

獲得榮譽


北鎮廟是全國五大鎮山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鎮山廟,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88年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北鎮廟屢逢戰亂幾經損毀,讓我們從浩繁的歷史文獻資料中尋覓一下它的蹤跡吧。
涉及北鎮廟的最早記載是舜封醫巫閭山為幽州鎮山。《隋書·禮儀》載:隨開皇14年(公元594年)閏十月,詔封全國四鎮,並就山立祠。是為醫巫闖山建祠的早期記載,祠址待考。到了唐玄宗天寶10年(公元751年)詔封醫巫閭山為廣寧公,於當年正月派畢炕祭祀。史載,遼代有王六位先後40餘次到醫巫閭山上巡遊、謁陵敬山。如此頻繁是因為遼代在醫巫閭山建有顯陵、乾陵,並在附近設顯州、乾州為奉陵邑。顯州在今北鎮城內,乾州在北鎮廟前平川上。金大定4年(公元1164年)朝廷頒祭祀醫巫閭山事宜,在今北鎮廟的位址建廣寧王祠。金代中都路轉運使王寂在《廣寧廟》詩中有“千古廣寧廟、雲楣榜舊題”之句,可證有廟已久。元代大德二年加封醫巫閭山為“貞德廣寧王”設廣寧神祠,擴大了金代廣寧廟的規模。元末社會動蕩,戰火兵燹,僅存正殿三間。對此明代詩人程瑜在《謁北鎮廟》詩中有“廟貌余兵燹,台垣穴鼬鼠生熱情。仙亭無鶴駕,蟒洞尚蛇行”的描述。
大規模修建北鎮廟在明代。洪武年下詔稱醫巫閭山為北鎮醫巫閭山之神,從公、王,登上了神位,洪武23年建廟,每年祭享。於大殿東側建宰牲亭、神庫、神櫥等附屬建築。永樂19年,拆舊重建三大殿:前殿五間、中殿三間、後殿七間。還在前面增建御香殿、神馬門。廟四周修上磚牆,歷時四年半:弘治7年再次修葺。最具規模的山神廟至此基本定型。
滿清朝對家鄉的醫巫閭山格外看重,幾次下詔派官員修繕。增建石坊、御碑亭。還在廟的東側建廣寧行宮、萬壽寺、觀音堂等。民國年間戰亂,北鎮廟遭受損壞。“文革”期間紅衛兵“破四舊”將所有石碑推倒在地,毀損慘重。
綜觀北鎮廟的歷史,似乎可以得到“戰亂毀損,安定再建,屢毀屢建”這樣一個規律。北鎮廟帶著歲月洗禮的滄桑,走入現代人的視野。

地理環境


明韻清風

北鎮廟是祭祀醫巫閭山神的場所,經明清兩朝修建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這座依山而建,自南向北沿中軸線鋪陳開來的建築群,規模恢宏結士與嚴謹,譜寫出一曲華美的樂章。石獅、石坊、儀門奏響序曲。紅牆綠瓦的儀門建在由花崗岩條石堆砌的高台上,上去得走20級石台階。走進儀門步入第一個庭院,這裡原有的神道及東西朝房已不復存在。
又一個20級石階,走上第二個平台,神馬殿居其上。經兩側角門進入第二個“四合院”。東有鐘樓西有鼓樓,其間有四座清代御碑亭及一排乾隆皇帝的游山詩碑。經兩段石階走上第三個平台,平台上建有御香殿。在殿前一個略低的平台上列有一排乾隆皇帝游山詩碑。西側有日晷石座一個,東側有焚香亭模樣的石嘉量一個,它是古代的量具。這是一組承前啟後的樂章。御香殿、正殿、更衣廳、內香殿、寢宮建築在一個巨大的用條石堆砌的亞字形的平台上,周圍有石欄桿,雕欄玉砌。穩重而華麗的基座,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築的一大特徵。
正殿內供奉醫巫閭山的神塑像,傳說為丹朱,唐堯之子。正殿是寺內主體建築,是整曲樂章的高潮。正殿面闊五間,歇山式大木作結構,綠琉璃瓦的大屋頂,飛檐斗拱,紅柱畫枋,上畫和璽彩畫、旋子彩畫圖,充滿東方神秘色彩,明顯地保留著明清時期宮廷建築的特徵。大殿內東北西三面牆壁上繪有32位人物畫像,有身材魁梧、披甲執杖的武將,也有須鬢飄拂、風度瀟灑的文臣,有白面書生,也有黑臉大漢,造型準確,極富動態,栩栩如生,無一雷同。從衣冠服飾判斷,應是明代人物。據此有人揣度他們是朱元璋的開國元勛文臣武將。設色艷麗,瀝粉描金,線條流暢,顯然出自清代畫家之手,尚存明代遺風。高大寢宮作為整體組群的終結,樂章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

祭山吉地

醫巫閭山東麓,北鎮市城西2公里處的山丘上有片紅牆綠瓦的古建築群。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北鎮醫巫閭山的山神廟——北鎮廟。氣勢恢宏莊嚴,已有近千年的建廟史。它是歷代帝王祭祀醫巫閭山山神的地方。歷經滄桑巨變至今保存完好。1988年經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一規模恢弘的占建築群,從南向北,在一條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石坊、儀門、神馬殿、御香殿、大殿、更衣廳、內香殿及寢宮。四周由紅牆圍成一個東西寬178米,南北長280米的矩形院落。整體建築布局嚴謹,依山就勢,步步高升,層層深入。
綜觀醫巫閭山四周不乏風光優美之地。為什麼當初單單選中這個地方做為廟址?用一句話回答,這裡是少見的風水寶地。古有“地之美者,則神靈安”之說。在陰陽學家於宮廷佔主流、陰陽五行風水學說盛行的古代,朝廷選擇廟址,遴選處士能人“相度風水”是必不可少的。北鎮廟在醫巫閭山之陽,坐落在主峰望海峰山腳狀如龜趺的小山丘上,海拔112米,具備“青龍雙擁,旗鼓園峰”的態勢,土丘左右各有一條溪水環繞。最奇妙的西側溪水上游竟有個天然的大石鎖。這一切,暗合“龍好有蓋有座,水好有關有鎖”之說,站在廟內可瞻望神山主峰一覽醫巫閭山奇異景色。這塊風水寶地早在建廟之前便已被遠古先民所看中,今天還可以在廟內或附近找到石灰坑,拾到夾砂陶片、鬲腿、石核、石斧、石紡輪及貝殼等。表明這裡曾是古人生活遺址,早在新石器時期,已經有人在這裡生活繁衍。這裡地處遼西走廊,東面有廣寧古城,有古驛道在前面通過。為方便過往官民祭拜,在廟門南1.2公里古道旁原有一座青磚券砌的香亭。
整座廟宇處於醫巫閭山腳下,高居士丘之上,神殿雄偉瑰麗,時有祥雲繚繞。不正是傳說中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嗎?在歲月的流轉間展示恆久的魅力。

主要景觀


石牌樓

北鎮廟
北鎮廟
北鎮廟山門前是一塊平整的台地,台地上明代弘治間曾建木牌樓一座,清初改建為石坊。石坊正前方1200米處,即由郎家碑去觀音洞的路北不遠處,曾有一座底座1米、高2.5米的香亭一座,因過去入廟祭拜前可先在此拈香遙拜,故稱“遙參亭”。1960年尚完好無損,后在“文革”期間被毀。今遺址無存。碑樓是祭山者必經的第一座建築物。清代石坊建成后,經雍正、光緒間的多次維修,但因石質較差,部分風化,1973年3月,被一場龍捲風颳倒。僅存東稍間一樓。1992年國家撥款20萬元,本著“修舊如舊,修舊如古”的原則.儘可能採用原構件再以灰色沉積砂岩雕補破損構件。雕成后建豎在用花崗條石鋪砌的平台基座之上。石坊高9.7米,寬14.2米。為六柱五樓單檐廡殿頂式仿木構牌樓建造。明間寬3.3米,次間寬2.67米,稍間寬1.78米,各柱徑為面寬57厘米的方柱。各柱前後和邊柱外側均有夾柱抱鼓石。每間柱上均置平板枋、龍門枋、華板及額枋。平板枋上承廡頂樓蓋。樓蓋椽望、瓦壠、吻獸、劍把一如大木作。明間龍門枋上兩面均有二龍戲珠浮雕。各間龍門枋下置華板。華板為三花如意透雕。華板下置額枋,枋下置浮雕雀替一對。石坊中樓高舉,錯落得體、造型雄偉、雕刻精細,為石雕藝術傑作。石坊前後置圓雕石獅兩對,雕刻精美,神態各異,分別雕成喜怒哀懼四種神情,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山門

山門
山門
山門又稱儀門,位於石坊北25米的第一層月台之上。為磚瓦式結構歇山頂。面闊三間為17.45米,進深5.58米。綠琉璃瓦蓋頂,正脊兩端飾吻獸,垂脊和戧脊上置走獸。檐下無斗拱,椽以琉璃磚代替。角梁為花崗岩雕造。底裙由四層條石砌築。牆體由青磚砌築。正面辟三券洞門,門高3.4米,寬2.8米。明間門額上嵌石匾額一方,橫書雙鉤楷書“北鎮廟”三個大字,傳為明嘉靖時嚴嵩所書。山門兩側圍牆亦如其色,牆頂砌兩坡灰瓦。山門東西兩側各闢一角門。門前左右置花崗岩台階,月台邊緣有白石欄桿圍繞。給人以明潔之感。

神馬殿

北鎮廟
北鎮廟
神馬殿又稱神馬門,位於山門后25米處的第二層月台之上。神馬殿是古代向馬神祈禱馬政事業槽頭興旺之所,故又稱馬神殿。又一說是祭典時餵養御馬之地。該殿為歇山式建築,面闊五間,18.5米,進深三間,9.25米。頂覆灰瓦及吻獸,南側置格扇式門窗。殿內梁架施以彩繪。東次間立有光緒十八年(1892)之敕修北鎮廟碑一甬,西次間立無字碑一甬,今碑首、碑趺尚存,碑身於1968年修建萬紫山烈士塔時移走,改作題寫碑銘之用,現已恢復。殿內原塑有神馬及馬童二像,現已恢復。殿前月台有台階上下相通,周圍有石欄護繞。神馬殿階下兩側,原建有東西相對的硬山式朝房各五間,現基址可辨。神馬殿東西兩側有東西橫牆一道,牆體東西各闢一角門。行人通過角門可進入北面院落。

鐘鼓樓

鐘鼓樓位於神馬殿東西兩側,進入角門北側,即走近樓基之下。鐘樓坐東朝西,為歇山重檐樓閣式建築,樓基為方形石砌平台。樓體分上下兩層,各呈方形。下層面闊、進深各三間,為7米,中辟一高2.2米,寬0.9米的券門,樓內置一胡梯,上通二樓。上層各面5.6米,四周環有迴廊,每面置有格扇式望窗,前檐柱下裝有木製欄板。頂覆灰瓦,吻獸及走獸俱全。檐檁、柱施以彩繪,整體建築結構合理,形制美觀大方。登斯樓上,北鎮廟北部的所有建築和行宮可一覽無遺。鐘樓脊檁上懸光緒十六年所鑄大鐵鐘一口,鍾高1.8米,口徑1.5米,重二噸。鐘面刻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聲垂千古,夜鎮八方,累代威靈”及“奉重修北鎮廟旨,大清光緒十六年歲次庚寅四月穀旦;副都統銜左翼協領程世榮監修,副將銜直隸升用參將馬占鰲監修,遇缺題奏提督廣東高州鎮總兵鑒色巴圖魯奉左寶貴監修,欽加二品銜行巡撫事奉天府尹裕長,欽命盛京將軍奉天總督慶裕,欽命盛京將軍奉天總督裕祿,欽差大臣署盛京將軍奉天總督安定,金火匠李明廣”等字樣。
鼓樓位於神馬殿西側,坐西朝東,建築形制與鐘樓相同。原二層樓上置大鼓一面,晨鐘暮鼓之音遠近徐聞,象徵神奠一方,世間永遠安寧。
鐘鼓二樓始建於明代弘治間,後於萬曆、清康熙、乾隆、光緒各朝多次重修或維修。1947年底鐘樓一枋木被人卸走,其餘保存完好。

碑亭

碑亭位於神馬殿北甬路東西兩側,橫列四座碑亭,除東邊的一座為六角亭外,余者皆為四角攢尖式,亭已毀。東邊兩甬古碑在1971年省地震隊的司機試驗汽車拉力和人戲耍打賭,將其拉倒摔斷,1980年重新黏合立起。碑面的一些字跡受損難辨,四甬碑由東向西分別為清康熙五十年(1711)的萬壽碑、康熙四十七年(1708)的《北鎮廟碑文》、雍正五年(1727)的《御制碑文》、乾隆十九年(1754)《御制並書·七言律詩》石碑。

御香殿

北鎮廟
北鎮廟
御香殿位於神馬殿北24.5米的第三層月台上,古時用於貯藏朝廷祭典所用香火和供品、陳放朝廷詔書的廟宇,故又稱龍亭。該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大式大木歇山式建築,頂覆灰瓦及吻獸,檐下置斗拱作三踩。殿堂木架結構作五架梁,分別施以彩繪。殿前月台下東側上層平台上建一石造歇山頂焚香亭一座,西側對應的位置處原置石造日晷一座(基座猶存),同時,此層月台的東西兩側和石階之下還立有清代皇帝的御祭、游山詩文碑14甬。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

交通


溝幫子至北鎮公交專線,市內公交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