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欣祥
盧欣祥
盧欣祥,男,河南南陽人,教授,博士生導師。
河南南陽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生於1938年。西北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科技大學特邀研究員。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政府津貼,河南省為經濟建設服務先進個人,河南省重大項目評標專家。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和博士生導師,中國地調局花崗岩地質研究中心專家組成員。
長期從事秦嶺造山帶花崗岩及內生礦床成礦規律研究。完成國家、部廳級科研項目二十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其中重大項目1項),省自然基金項目2項,國家計委項目1項,國家科委重大基礎研究項目(973項目)1項,地礦部重大科技攻關項目10項,省局重點項目12項,中俄國際合作一項。獲國家自然科學2等獎1項,獲部科技進步1等獎1項,2等獎4項,3等獎3項,4等獎2項,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經常應邀參加國內大型學術會議,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及《中國科學》(中英文)、《科學通報》、《岩石學報》(中英文)、《礦床地質》、《地質論評》、《礦物岩石》、《貴金屬地質》、《中國區域地質》、《黃金地質》等核心期刊及大型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80餘篇,專著和論文集20多部,其中部分論文被SCI、EI、CA收錄檢索
最早在秦嶺地區發現環斑花崗岩,成為中國研究環斑花崗岩的第一人。
提出了許多新的認識和觀點,建立了秦嶺造山帶花崗岩分類方案;
編製完成了全國第一份秦嶺花崗岩大地構造圖(四位院士評審認為屬國際先進水平);
首次提出並劃分了秦嶺—大別山地區斑岩礦產成礦帶;
提出東秦嶺兩類花崗岩與金、銅、鉬成礦關係及判別標誌;
70年代已提出小岩體成大礦的觀點,較早提出大、小岩體不具分異演化關係,第一次系統提出秦嶺內生鉬礦的分類方案。近幾年,又提出了內生金屬透岩漿成礦理論,有可能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礦床學的一種新的成礦理論。
研究成果被全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生產單位廣泛使用(引用率很高),在全國有較高的知名度,被稱為“全國知名的花崗岩和礦床專家”,“秦嶺花崗岩第一人”。
參與完成的專著有:
(1)秦嶺造山帶的形成及其演化(1988、西北大學出版社),
(3)中國北方花崗岩及其成礦作用論文集(1991、地質出版社),
(4)河南省地質礦產志(1992、中國展望出版社),
(5)河南省金礦概論(1992、地震出版社),
(6)秦嶺-大別山花崗岩(1993、地質出版社),
(7)秦嶺造山帶大地構造圖(1996,科學出版社),
(8)秦嶺造山帶花崗岩大地構造圖(2000、西安地圖出版社),
(9)河南主要礦產的成礦作用及礦床成礦系列(2000、地質出版社),
(10)秦嶺造山帶與大陸動力學(2001、科學出版社),
(11)花崗岩研究思維與方法(2002、地質出版社),
(12)小秦嶺-熊耳山地區金礦特徵與地幔流體(2004、地質出版社),
(13)中國典型造山帶花崗岩與大陸殼生長(2009、地質出版社),
(14)透岩漿成礦理論導論(2009、地質出版社),等。
代表性論文有:
(1)Lu Xinxiang and An Sanyuan,GEOLOGICALFEATURES OF THE PORPHYRY ASSEM-BLAGE IN EASTERN QINLING MOUNTAINS AND THEIRRELATIONSHIP WITH ORE-FORMING PROCESSES,(ABSTRACT),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GEOLOGY OF GRANITES AND THEIRMETALLOGENTIC RELATIONS,NANJING:1982(10.26-11.9),57-58。
(2)盧欣祥,孔大剛,河南省秦嶺-大別山地區燕山期主要中酸性小岩體硫同位素組成特徵,河南地質,1982,(2):7-12
(3)盧欣祥,河南省秦嶺—大別山地區燕山期中酸性小岩體的基本地質特徵及成礦專屬性,河南地質,1983,(1),49-55。
(4)盧欣祥,河南的四類花崗岩及其一些特徵,河南地質科技情報,1984,(4):12-14。
(5)盧欣祥,河南省秦嶺-大別山地區燕山期中酸性小岩體的基本特徵及成礦作用,中國區域地質,1985(13)115-124
(6)盧欣祥,龍王石童A型花崗岩地質礦化特徵,岩石學報,1989,(1):67-77
(7)盧欣祥,河南省花崗岩的含金丰度,貴金屬地質,1993,2(3):198-206
(8)盧欣祥,東秦嶺兩類花崗岩與兩個金礦系列,地質論評,1994,40(5):418-428
(10)盧欣祥,秦嶺花崗岩研究進展,河南地質情報,1995,88(3),10-17
(12)LUXinxiang(盧欣祥),DONGYou(董 有),CHANG Qiuling(常秋玲),XIAO Qinghui(肖慶輝),LI Xiaobo(李曉波),Indosinian Shahewan rapakivi granite in Qinling and its dynamicsignificance,Science in China,Ser.D,1996,39(3):266-272
(13)盧欣祥,尉向東,李榮社,楊永成,西秦嶺發現奧長環斑花崗岩帶,地質論評,1998,44(5):535
(14)盧欣祥,秦嶺花崗岩揭示的秦嶺構造演化過程—秦嶺花崗岩研究進展,1998,地球科學進展,13(2):213-214
(15)盧欣祥,董有,尉向東,肖慶輝,李曉波,張宗清,東秦嶺吐霧山A型花崗岩的時代及其構造意義,科學通報,1999,44(9):975-978
(16)盧欣祥,尉向東,董有,軒慎民,小秦嶺—熊耳山地區金礦時代,礦床地質,1999,5(1):11-16。
(18)LuXinxiang, Yu Zaiping, Yang Weizhi, Feng Youli, Yan Changhai, Zhang Xingliao,Wang Wei, Yu Xiangdong. TWO TYPES OF GRANITES AND MINERALIZATION OF Au AND MoMULTIMETAL DEPOSITS IN EASTERN QINLING OF CHINA. IGCP-373 Field Conference inthe Urals “The Eroded Urals Paleozoic Ocean to Continent Transition Zone:Granitoids and Related Ore Deposit”, UralGeolCom, 2000. (中國東秦嶺兩類花崗岩及Au ,Mo多金屬礦的成礦作用,IGCP-373項,俄羅斯烏拉爾古生代大洋到大陸轉換帶花崗岩類和相關礦床國際野外討論會論文,2000),SCI收錄。
(19)盧欣祥,董有,尉向東,於在平,葉安旺,小秦嶺—熊耳山地區金礦的臨界—超臨界流體,黃金地質,2002,8(3):1-6。
(21)盧欣祥,尉向東,於在平,葉安旺,小秦嶺-熊耳山地區金礦的成礦流體特徵,礦床地質,2003,22(4):377-385
(22)盧欣祥,王曉霞,肖慶輝,尉向東,董有,答“對秦嶺奧長環斑花崗岩質疑”,地質論評,2003,49(2):146-154。
(24)盧欣祥,秦嶺印支期成礦作用及其意義,礦床地,(第八屆全國礦床會議論文集,2006,25(增刊):179-181。
(25)盧欣祥,王曉霞,肖慶輝,邢作雲,秦嶺—崑崙造山型環斑花崗岩與世界典型環斑花崗岩的對比研究,地質科技情報2007,26(1):1-10。
(28)羅照華,盧欣祥,郭少豐,孫 靜,陳必河,黃 凡。透岩漿流體成礦體系,岩石學報2008年 第24卷 第12期2669-2678,SCI收錄。
(30)羅照華,盧欣祥,陳必河。熔漿—流體相互作用及其成礦意義,第九屆全國礦床會議論文集,541-542。
(32)盧欣祥,祝朝輝,谷德敏,張畫眠,吳梅,東秦嶺花崗偉晶岩的基本地質礦化特徵,地質論評,2010,56(1):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