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寺

雲南曲靖市麒麟區圓通寺

圓通寺建於明洪武十四年至三十一年之間,為沐英所創立並題額“圓通禪寺”。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額:“圓通禪寺”。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率三十萬大軍征討雲南。曲靖乃軍事要塞,史稱“地達四安,熱控九樞”,是出入雲南的咽喉,其北有白石江為天塹,其南有蕭江可守,其東有南盤江可阻,其西有白石江為天塹為天然屏障。明軍在洪武十四年八月入雲南,渡盤江修城通道(現存曲靖文化館《大明昭信校尉百戶雷公基碑》),把三十萬大軍布置在白石門以北,蕭汀江以南的幾十里戰線上。雲南梁王派達里率元軍十萬眾於曲靖御明軍,主戰場擺在白石江一線。明軍從北岸攻,元軍守南岸,坡陡路險,易守難攻,數月未下。沐英根據朱元璋進軍雲南的旨意:雲南地形險要,且千里勞師,當可計取,不可強攻,遂取道下游元軍守備的薄弱處偷渡,一舉奪取廖廊山主峰,於“十二月入曲靖擒元平章達里麻”取得了入滇第一役大捷,這對明王朝統一雲南奠定了基礎,傅友德、沐英為紀念此役的勝利,改廖廊山為“勝利峰山”,分別在傅友德設帳和沐英指揮的地方建“勝峰寺”和“圓通寺”。勝峰寺早已無存了。只有清代重建的圓通寺保存至今。

目錄

簡介


圓通寺
圓通寺
圓通守位於曲靖城西寥廊山北麓,距市區三華旦處。
圓通寺建於明洪武十四年至三十一年之間,為沐英所創立並題額;“圓通禪寺”。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來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率三十萬人軍征討雲南。曲靖乃軍事要塞?史稱“地達四安,勢控九樞”,是出入雲南的咽喉,其北有白石江為天塹,其南有蕭湘江可守,其東有南盤江可阻,其西有寥廊山為天然屏障。明軍在洪武十四年八月入雲南,渡盤江修城通道(現存曲靖文化館《大明昭信校尉百戶雷公基碑》),把三十刀大軍布置在白行門以北,蕭湘江以南的幾十里戰線上,雲南梁王派達旦麻率元軍十萬眾於曲靖抵禦明軍,主戰場擺在白石江一線。明軍從北岸攻,元軍守南岸,坡陡路險,易守難攻,數月未下。沐英根據朱元璋進軍雲南的旨意:雲南地形險要,且千里勞師,當可計取,不可強攻,遂取道下游元軍守備的薄弱處偷渡,一舉奪取廖廊山主峰,於“十二月久曲靖擒元平章達里麻”,取得了入滇第一役大捷,這對明王朝統一雲南奠定了基礎,傅友德、沐英為紀念此役的勝利,改廖廊山為。勝利峰山”,分別在傅友德設帳和沐英指揮的地方建“勝峰寺”和“圓通寺”。勝峰寺早巳無存了。只有清代重建的圓通寺保存至今。
“圓通”本佛教語,意思是無偏無缺,無障無礙。沐英取其意而用之,一示對佛教的虔誠,一表明軍的攻勢所向披靡,這就是曲靖圓通寺的來歷。
據有關資料查明。它的經過大體有創建,重修、火毀、重建、新建等幾個演變階段。最初大規模修繕是崇禎十四年、那時有個楚僧如客雲遊到此,見山門高懸沐國公橫匾,但殿堂皆頹圮廢墮,感慨萬千,力主重修,使“頹者起而陵者興”(《圓通寺碑記》),保存了這具有歷史意義的古寺。崇禎十五年開始,經過兩年時間的重修,圓通寺煥然一新。以後不久毀於香火,成為廢墟.清順治十八年又重建,但重建的圓通寺已大不如初了。在原基礎上設二院三69,即山門殿,前院、左右配毆、大雄寶毆、後院、后毆,後殿兩側建禪房和廚房,撣房和廚房前設天井,廚房前的天井中有一眼井,水味甘甜清涼。整座寺院依山勢逐層增高,鱗次櫛比,氣度森嚴,都圍繞中軸線建造。這是一座儒、釋,道合一的寺院。
1984年曲靖佛教界報請曲靖行政公署和市政府重建圓通寺。兩級政府批准了這一報告,並下撥經費。並且派同行專家妥善保管寺內文物古迹。重建計劃分兩期工程進行。第一胡工程在不損傷古制的前提下拆除山門毆和左右配殿重建。經過多年努力,現已完工。新修的山門殿、韋陀殿,左右配殿、惜房均是仿木質的磚混結構。山門毆系斗拱建築,外觀為單檐歇山式,毆面是黃色琉璃瓦,飛檐翹角,角角懸鐸鈴,微風輕拂叮噹作響。整個殿宇氣勢恢宏,負金聳翠,富麗堂皇,極為壯觀。新塑了哼哈二將在山門兩側,山門殿內明間塑“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彌勒佛,彌勒座后塑韋陀,左右兩旁塑四大天王,依佛經旨義韋陀的塑法有兩種流派,一種是韋陀手中的金剛杵懸空,表示該寺不歡迎外方游僧來寺廟住;一種把韋陀手中的金剛杵直插地上,表明外方游憎可以來講經念佛。圓通寺的塑法是第二種,表明曲靖人民是好客的,歡迎遠方遊客到曲靖遊覽名勝。彌勒和韋陀像塑技高超,全身貼金,璀璨奪目。除此還新塑了大小二十餘尊神像。現在圓通寺佛事增多,各方遊客蜂擁而至。
第二期工程新建山門,山門院及修建大雄寶毆和後院、后毆。完工後的圓通寺是四殿三院的格局。在山門院內修建各種亭台樓閣、生活設施,是一個十分寬敞的院落,新修的大雄寶殿是重頂歇山式,四周沒迴廊。後院可供植樹養花。全寺竣工后算是珠江源頭第一所大寺了。
圓通寺地處廖廊山麓,風景優美,在歷史上就是遐邇聞名的遊覽勝地。徐霞客曾遊歷到這裡竟多日不想離去(見《徐霞客遊記》)。勝峰在青峰和翠峰之間,享有“三峰聳翠”之稱。勝峰(廖廊山)是“群山之長”,集三峰之秀,享有“諸山朝大佛,金山系玉帶”之尊,是曲靖八大景觀之一。登上山頂極目遠眺,遠山如黛,曲靖壩子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