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

天津市津南區轄鎮

小站位於中國天津市東南,臨馬廠減河。以產優質水稻“小站稻”著名。19世紀末,北洋軍閥袁世凱曾在此編練新軍。位於大沽海防與天津城廂中間,系京津屏障,進能擋關,退可縱橫,乃歷代兵家屯兵及防禦之地。

地理環境


小站風景地點
小站風景地點
小站原為退海之地,《滄縣誌》在中塘窪條下稱它為“下污”,屬明代鹽場管轄的草盪。清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發生,英法美三國兵艦集結大沽口同治帝詔調李鴻章的淮軍馳赴近畿駐紮。李出任直隸總督,其親軍營——周盛傳部盛字軍9000人於是由臨汾調往天津,於次年在青縣馬廠駐紮,同時負責修建新城炮台,之後又設防新城(今屬塘沽)。為了方便交通,同治十三年(1874),在馬廠和新城之間修築了“馬新大道”,沿途設立驛站,40里一大站,10里一小站,共設大站4所,小站11所。光緒元年(1875),盛字軍由馬廠移屯澇水套,這裡是大沽以西的第五個驛站,軍士習慣稱小站,此即今日小站地名由來

歷史沿革


天津市津南區的小站鎮是清末大興洋務運動時期,編練新軍的近代軍事要地,這裡促成了中國軍隊冷熱兵器的轉換,造就了中國第一支近代陸軍。
小站鎮因小站練兵而興盛,以小站稻而聞名,在小站歷史上走出了5位“中華民國”總統、17任總理、28位督軍。小站練兵博物館充分展現了中國近代軍事沿革,再現了小站稻文化,形成“近代中國看天津,近代天津看小站”新亮點。此後一年多的時間,日寇未敢進犯小站。1938年8月,盤踞在小站的兩股土匪武裝,大港的竇同義和小站的李秀成結成結拜兄弟。一天,竇同義為死去的老娘出殯辦喪事,日寇聞訊派了一個中隊日寇和二百多名偽軍前來偷襲,竇同義、李秀成聞訊將其部隊埋伏在小站大有橋迎敵。
竇同義曾收容了不少國民黨對日作戰的潰兵,戰鬥力較強,還有一門小炮。待日寇汽車開進伏擊圈,竇同義一聲令下,步槍、小炮一齊開火。那小炮打得很准,一炮就打得一輛汽車燃起大火。他們又向偽軍喊話:“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那二百多名偽軍也沒有一個願為日寇賣命的,他們一槍未發掉頭就跑,結果只把那一中隊日寇扔在了陣地上。
此役,摧毀了日寇七輛汽車,七十多名鬼子,除了僥倖逃走了一人,全被就地殲滅。
日寇為報復,曾把小站焚燒了兩次,殺死無辜百姓數十人。
馬廠減河記忠魂
1937年8月,二十九軍黃維剛旅千餘人在洋閘與日寇血戰了兩天一夜,最後,只有少數人突出重圍,大部分健兒都壯烈殉國了。日寇為恐嚇抗日軍民,強迫民夫將烈士遺體拋入馬廠減河。波濤奔騰的馬廠減河裡漂滿了烈士們的遺體,河水都被鮮血染紅了。
看著那漂漂流來的健兒遺體,小站鎮的人,無不掩面失聲。就是這些健兒幾天前還在鎮上打制戰刀,還在會館操場上生龍活虎的揮刀操練。
小站
小站
由小站商會及士紳出資購買蘆席,由“公所”(鬆散的民間幫會)出面召集人打撈掩埋健兒遺體。馬廠減河南岸的義地里多出了許多新墳。這些無名英雄,正如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手書的那條幅所期許“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在他們的身上,體現出那一代人凜然不屈的民族精神
日月升沉,人世蒼桑。當年那荒草萋萋的義地,早不復存,代之而起的是一條寬闊平坦的柏油大道“小萬公路”。

經濟


農業

當地農民繼續引進南方優質稻種,並與朝鮮“銀坊”等稻種雜交,培育出米粒潔白圓潤、香甜可口的“小站稻”,真是“一家煮飯,四鄰飄香”。原本人煙稀少、滿目荒灘的小站地區,成為了阡陌縱橫、流水潺潺的北國魚米之鄉。“小站稻”也成為了我國當時唯一以生產區域命名的水稻。
小站
小站

文化


方言

小站隸屬於津南區,津南方言呈現兩種地域性差別的體系:
一種是海河中下游的方言體系,又被稱之為海下話,其歷史久遠,可遠追至唐宋,深受沿海鹽業、漕運、漁業生產生活的影響,海洋文化特徵明顯。
一種是以小站為中心的方言體系,類似於大港話、滄州話,形成較晚,受安徽、河南、山東、河北的移民而形成,由於早期人口多出自軍旅,其文化的軍事特徵十分明顯,屬於近代內陸文化。
小站
小站
小站方言示例:
鬧天兒——下雨、下雪
打閃——打雷
暴土——塵土
包泥——泥土
辛嘴兒——辛庄(沒人用了)
雙槳——雙港(很少有人用了)
官漿——官港
木頭——碼頭(很少有人用了)
時間:
白現——白天
黑現——黑天
趕后——後天
剛前兒——剛才
多贊(輕聲)——什麼時候
多前兒——什麼時候
今兒個——今天
明兒個
(趕明兒)——明天
昨兒個——昨天
前兒個——前天
動植物:
山芋——紅薯
洋白菜——甘藍(我才知道他叫甘藍,以為洋白菜就是學名了)
蒜豪——蒜苔
韭菜亭子——韭菜花
嘎啦——蚌
牙狗——公狗
狼貓——公貓
多多木
滿天飛——啄木鳥
家巧——麻雀
夜貓子——貓頭鷹
燕啵虎——蝙蝠
些了虎子——壁虎
媽冷——蜻蜓
吉利——蟬
刀冷——螳螂
蜘蛛——蛛蛛
米螢——螞蟻
蜇米螢——蜜蜂
塔嗎——比目魚
帶子魚——帶魚
平子魚——鮃魚
白鰱——鰱魚
拐子——鯉魚
動物器官:
堵子——豬胃
腰子——豬腎
素子——雞胃
下水——豬腹腔里的所有器官
一般名詞:
外界屋——套間的外屋
里界屋——套間的卧室
九地——地板
電棒子——手電筒
水騷——水桶
展布——抹布
墩布——拖把
條手——掃把
土波器——搓子
潔潔靈——代指所有廚房洗滌劑
一擔挑兒——連襟
膩了——您(有的人也說膩嘍)
醬拔——倔強的人
蔫土匪——壞主意多而不動聲色的人
道牙子——路邊
身體器官:
鼻登——鼻涕
協謝——口水
哈喇子——口水
拓(tuo)米——唾沫
打替份——打噴嚏
后脊樑——後背
屁乎——屁股
幫子——後腦勺
子蓋子——指甲
眼呲——眼屎
眼子毛——睫毛
頭富——頭髮
脖梗子——脖子後邊
服飾:
掛子——襯衣
衣喪——上衣
腦——襖(我把所有上衣都叫腦,地道吧,嘿嘿)
坎肩——馬夾
棉猴——棉大衣
圍脖——圍巾
噶子——戒指
高妥襪——長筒襪
褲頭——內褲(這個我倒不知道,我們說褲cha<三聲>子)
手巴掌——大棉手套(這個我也不知道)
食品:
餑餑——泛指饅頭、餅類麵食
卷子——花捲
果子——油條(津南一般用“棵”而不“個”來計算)
果比兒——一種薄而脆的油餅
果頭兒——塊狀的油炸麵糰
老豆腐——豆腐腦
漿子——豆漿
面積——一種油渣麵食,用以炒菜或作餡
嘎嘎兒——一種玉米面制的塊狀小食品
蒸而炸——一種先蒸后炸的餡制麵食
驢打滾——一種豆制食品
果仁——花生
嘎答頭——鹹菜頭
咸飯——一種菜粥,三年困難時期時的產物
糖堆兒——糖葫蘆
糖瓜兒——過小年時的一種食品(現在都很少見了)
燜子——二月二時的一種食品
皮皮蝦——蝦蛄
旁嗨——螃蟹(鹹水沽的叫法)
旁凱——螃蟹(葛沽的叫法)(我記得我也這麼說,但我不是葛沽人)
海紅——一種螃蟹
紅果——山楂
沙果——海棠

旅遊


● 天津市名洋湖都市莊園
● 小站練兵園
● 天津周公祠
● 寶成奇石園
● 天山海世界·米立方水上樂園
● 天津寶成博物苑
● 天津津南農業科技園
● 時代記憶紀念館
● 海河故道公園
● 中華石園
● 星耀五洲旅遊度假區
● 津東書院舊址
● 林泉農業科技生態園
● 天津華天湖渡假村
● 天津濱海觀賞魚科技園區
● 天津京津高爾夫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