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克鑒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
谷克鑒,男,1960年生,湖北安陸人,主講MBA課程《國際貿易與金融》、博士生課程《國際經濟學》、碩士研究生課程《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產業經濟學專業外貿與國際產業方向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財政部部屬院校首批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996年起享受省級專項津貼。現受聘擔任財政部教材編審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教育部中國高校MBA評估專家組成員。
谷克鑒
1987年畢業於中南財經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4年畢業於中南財經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5年 世界銀行經濟發展學院訪問學者
1988年任中南財經大學講師
1992年任中南財經大學副教授
1995年任中南財經大學教授
1997年遴選為中南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
1995年任中南財經大學貿易經濟系副主任
谷克鑒
2001年兼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
2001年12月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
全國高校商業經濟教學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理事、特約研究員及學術委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美國東北決策科學院(NORTHEAST 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年會論文評審專家
台灣英文學術期刊《未來研究雜誌》(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編委
2001.12 至今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教授
2005.1 -- 2005.7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高級研究學者
2003.4 -- 2005.12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貿易系 主任
1995.8 -- 2001.1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教授
1998.9 -- 2001.10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院長
1995.1 -- 1995.6 世界銀行經濟發展學院 訪問學者
1995年度世界銀行訪問學者;
1996年獲香港大學同學會獎勵赴香港客座研究;
1997年度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1998年和2000年赴美國東北決策科學院和世界銀行訪問研究和學術交流;
2004年4月赴德國技術與財經大學等學術機構講學;
在多年的學術研究中,谷克鑒教授逐漸形成了獨到的學術思想,在學術界特別是國際貿易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其學術思想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關於中國的市場國際化。谷教授結合中國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方面的實際情況,對中國貿易改革的體制過渡型開放經濟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在市場國際化已有的理論研究基礎上,根據轉型經濟的貿易政策和體制改革的一系列特徵,引入制度分析方法,對非均衡租金理論模型在轉型國家的適應性分析,確立了非均衡租金的新範式。谷教授認為,開放經濟的過程本質上是有效使用非均衡租金及其逐步消失的過程,為市場國際化理論在發展中國家貿易政策實踐中的運用奠定了經濟分析基礎。並指出,傳統增長模式的理論假定,已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變,經濟政策尤其在開放經濟中能夠發揮推動經濟增長的直接作用。
2.關於貿易政策。谷教授提出,我國已完成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完整的規範的貿易政策體系的過渡,在新的條件下,我國貿易政策改革應當從僅僅滿足宏觀經濟、社會福利和經濟安全等目標的外生性形成機制向內生化轉型。貿易政策內生化轉型的根本任務就是研究對外開放和世界貿易發展新階段引致利益多樣性的深刻變化,在貿易政策制定和實施中充分考慮各部門的利益均衡,最大限度的利用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更多地分享貿易利得和全球化紅利。重視數學模型在貿易政策分析中的應用,比如在《應用於中國貿易政策內生化的模型綜合》一文中,借國際貿易模型和制度經濟學解析代理人目標函數,構造出滿足轉型經濟需要的單部門和多部門模型,突出強調部門間利益表達能力和國家間實施貿易政策的治理結構差異對於代理人行為的意義。同時運用不變和可變替代彈性模型分別構造非談判均衡約束和均衡談判約束條件的貿易政策內生化模型。
3.關於競爭政策。谷教授認為,我國為了在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性貿易自由化框架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必須在國家層面確立起統一的競爭政策目標。重點從技術因素、體制原因和要素密集性等多方面分析中國外貿發展對競爭政策選擇的影響機理,引入“大國模型”考察其對貿易品部門行為模式的影響,提出中國現階段競爭政策應著重通過涵養競爭優勢改善本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中的位置,用競爭政策規範部門或產品層次的貿易政策、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從而實現中國貿易品部門在世界市場結構中的均衡位置。
4.關於經濟管理研究方法論。在方法論方面,谷教授始終重視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視文獻研究,在對已有研究成果的綜合中,總結規律,發掘新的思路。比如《國際經濟學對引力模型的開發與應用》一文,是文獻綜述的典範,通過探討貿易引力模型的一系列應用研究範例,從一個新的側面提煉出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歷史特點,對引力模型的理論基礎和構造方法加以經濟學解析和理論驗證,進一步推動國際經濟學致力於為引力模型奠定理論基礎的長期進程。二是重視實證研究,致力於解決中國貿易實踐問題,用中國的貿易實踐驗證貿易理論,並為進一步指導中國貿易實踐提出合理化建議。比如在《外向型貿易轉移:中國外貿發展模式的理論驗證與預期應用》一文中,谷教授提出外向型貿易轉移是中國外貿發展實踐賦予轉型經濟國際貿易發展的新動因,並從中國區域和要素或部門視角對其進行了雙重驗證。三是強調數學模型的合理應用,在谷教授的多篇著作中,都不同程度地應用了數學模型,為理論假設和結論提供了更嚴謹的技術支持。
1. 國際經濟學對引力模型的開發與應用 《世界經濟》 2001.2(獨撰)
2. 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中的競爭政策選擇 《中國社會科學》 2000.3(獨撰)
3. 1990-98中國國民與外資部門出口波動差異的實證分析: HBS推斷的驗證與拓展 《管理世界》2000.2(獨撰)
4. 香港國際貿易中心功能及其在內地的演化與拓展《財貿經濟》1997.11(獨撰)
5. Impact of New Economy on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 Tentative Analysis on Time Spanning1996-99. The Proceedings of 2000 Annual Conference of Northeast 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 (獨撰)
6. 制度變遷與市場國際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5年12月(獨著)
1. “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著作三等獎、1996年
2. “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1997年
3. “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論文一等獎,1999年度
4. “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論文三等獎,2000年
5. “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1997年
6.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 , 2001年
1. “中國開放進程中地區間技術擴散效應的增長核算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1-03
2. “國際貿易若干前沿問題的綜合研究與教學應用”,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劃,2001-05
3. “中國貿易引力模型的構造和貿易流向問題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7-2000
4. “中國貿易體制改革和貿易流向問題研究”,財政部九五規劃重點課題, 1997-99
5.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WTO (In the New WTO Negotiations): Implica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Chin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anada, 2000-2001
6. “中國貿易保護的經濟分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1998-99
7. “開放進程中技術擴散對中國地區間生產率變動的影響研究,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2000-01
主要社會兼職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
國際經濟和金融學會(中國)創始會員
榮譽、獎勵
1、教育部第五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 2008年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3. 2004年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4、2003年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
5、2002年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6、2000年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三等獎(優秀論文)
7、1999年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一等獎(優秀論文)
8、1997年湖北省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9、1997年第二屆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0、1996年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三等獎(優秀著作)
因在國際經濟學領域教學和科研的突出業績,曾獲教育部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獎”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在同行和業界享有很高學術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