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日帝國
從笈多分裂后的一個小邦中發展起來的國家
戒日帝國是從笈多分裂后的一個小邦中發展起來的。7世紀初,戒日帝國(606-647)興起,啞噠人(嚈噠)被逐,戒日王統一了北印度,建都曲女城。其疆域東到孟加拉灣,西迄旁庶普的幾乎涵蓋了整個北印度。戒日王統治時正值玄奘訪印,他對玄奘給予很好的禮遇。
其一是坦尼沙王國(Thanesar,薩他泥濕伐羅國Sthanishvara)的普西亞布蒂王朝(普什亞布蒂王朝Pushyabhuti),它於六世紀初由原笈多王朝的納羅伐彈所建,領土於朱木拿河及恆河流域,都於坦尼沙城(薩他泥濕伐羅),於光增王波羅帕羯羅伐彈那(Prabhakara-Vardhana,586-606)統治時最強盛。
另一王國是穆克里王朝(Maukhari Dynasty,羯若鞠闍國Kanyakubja),於六世紀中葉由穆克里族伊桑那伐爾曼(伊桑納跋摩·穆克里)所建,領土於恆河中游,都於曲女城(Kannauj)。
第三個王國是高達王國(羯羅拏蘇伐刺那國),於七世紀由笈多王朝封臣高達族設賞迦所建,領土於恆河三角洲地區,都於羯羅拏蘇伐刺那城。
第四個王國是摩臘婆國(摩臘婆),由笈多王朝旁支馬爾瓦高原的提婆·笈多所建,領土於中部昌巴爾河流域。
四個王國中前二者與后二者形成兩個敵對的軍事集團。
戒日帝國
此時,高達國王設賞迦聯合摩臘婆國王提婆·笈多攻曲女城,穆克里王朝國王格臘哈伐爾曼戰敗被殺,城陷,皇后羅伽室利(坦尼沙公主)被提婆·笈多囚於城內,聯軍亦已迫近坦尼沙城。
605年,坦尼沙國王長子曷羅闍伐彈那毅然即位為王,親兵征曲女城,迎擊提婆·笈多,本國由次子曷利沙伐彈那守衛,雖然成功擊敗提婆·笈多之軍隊,解放曲女城,但曷羅闍伐彈那卻被設賞迦所殺,坦尼沙軍隊退回本國。
606年,曷利沙伐彈那在大臣婆尼擁護下即位,是為喜增王,號“戒日王”。即位后,立時再赴曲女城迎戰聯軍。途中與高達國北方宿敵迦摩縷波國國王拘摩羅結盟,前後夾擊高達國。提婆笈多提前釋放羅伽室利,戒日王亦順利將聯軍逐出曲女城。
曲女城收復后,穆克里國由羅伽室利統治,實則形成了兩國的聯邦。六年內先後剿滅北印度諸國。
612年,穆克里國的貴族和群臣請求下,戒日王繼承曲女城的王位,兩國合併形成戒日帝國,定都曲女城,北印度政治重心由華氏城西移至曲女城。
戒日王朝建立后,戒日王繼續北伐、東征西討,又在往後數年企圖征服南印度,完成次大陸統一霸業,但受到南印度遮婁其王朝的補羅稽舍二世擊退,620-634年間,戒日王曾進軍德干,在納馬爾達河(訥爾默達河)與補羅稽舍二世守軍相遇,戒日王戰敗回退北印度,南北兩王朝故以納爾馬達河為界線。
戒日帝國
643年,戒日王又征服康戈達地區,領土向東南發展。在西方,戒日王朝最遠及古吉拉特及信德地區,戒日王征服摩臘婆國及西北的伐臘毗國,伐臘毗國國王杜魯婆跋吒二世迎娶戒日王之女,兩國結盟。
戒日王朝實施封建制度,帝國境內有三十多個封建藩國,戒日王就是聯盟的盟主。由於封建關係得到發展,各地封臣藩王不斷擴張勢力,帝國末期地方割據加劇,地方分權更為明顯。647年,戒日王去世,帝國隨即瓦解,北印度重新分裂。
戒日帝國
一為國用,以征田賦,充作祭祀、王室花費之用;
二為封建,用來封賜大臣宰相,上至大臣,下至官員幕僚皆有不等的封邑;
三賞高才,給知識份子肯定;
戒日王曾對教俗大貴族大量封賜土地,根據已發現之631年戒日王賜地銅牌記載,原本施捨出來的土地是一個婆羅門僧侶以假銅牌所佔有,這次分出來的土地由另外兩個婆羅門僧侶瓜分,敕令中又說,這次土地施捨將土地上所獲得村民的土地稅,以及可徵收收入的權利皆一併轉移,又附有傳子權,直至天長地久。這種世襲的封地制,令封建主自成一小王國,例如王舍城著名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受國王欽重,佔地達百餘邑,一邑基本上就是一條村,每邑一般就是二百戶。正因如此村社農民轉化為依附農民,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隨著分封土地佔有權的轉移,同時轉換主人,甚至需加強繳租及賦稅,從而可得知封建經濟不在於土地的多少,而在於土地上農民的多寡。
戒日帝國
戒日王對教俗地主布施或封賜的土地,其數量很大,多者可達百邑(一邑相當於一個村社,200戶農民),如那爛陀寺就擁有土地200邑,依附農民多達4萬人。教俗大土地所有者對其領地具有世襲權或自由支配權。封建主還握有領地上的行政、司法權,他們可以任意處置農民。因此,戒日王時代,印度的封地、賜地已脫離政府的管轄而具有獨立性。
戒日王死後,大封建主紛紛割據稱雄。從7世紀起到12世紀末,北印度出現了許多“拉其普特人”的小王國。
戒日帝國
4世紀前後,由婆羅門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義和民間信仰,逐漸形成新婆羅門教。
8世紀經商羯羅改革,形成新型印度教。主要經典有《吠陀》、《奧義書》、《往世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等,教義與婆羅門教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