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龍

馳龍

馳龍屬(屬名:Dromaeosaurus)又名奔龍、飛馳龍等,是一屬獸腳亞目馳龍科食肉恐龍,屬下現有單一屬種艾伯塔馳龍(Dromaeosaurus albertensis);該種恐龍生活於上白堊紀坎帕階的加拿大艾伯塔省與美國西部,約7,600萬到7,400萬年前。

註:由於古生物命名中的單一屬種較多,所以一般的代稱的本意是指該屬名而非種名,例如“馳龍”是指“馳龍屬”。

簡介


馳龍體型與人類對比
馳龍體型與人類對比
馳龍屬是一屬中等大小的掠食性恐龍,其推測體長為2m,體重為15kg左右,體型接近如今的中型犬科動物。它們的嘴部長有許多鋒利的牙齒,且與其他 馳龍科的親屬如伶盜龍恐爪龍一樣,後腳的第二趾擁有膨起的鐮刀爪。
馳龍屬的生存年代為白堊紀晚期坎帕階,距今約為7600萬到7400萬年,其化石主要發現於北美洲的朱迪斯河組(Judith River Formation)、恐龍公園組(Dinosaur Park Formation)和老人組(Oldman Formation)等地層中,這些地層位於現今美國西部和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其種名“艾伯塔”緣由致此。
有些保存狀況不佳的骨骼碎片化石顯示馳龍屬在年代稍晚至馬斯特里赫特階的蘭斯組(Lance Formation)及地獄溪組(Hell Creek Formation)疑似存在,這些地層的年齡接近恐龍時代結束(約6550萬年前)但後來冥河盜龍與達科塔盜龍在地獄溪組的被發現顯示這些化石的真正主人很可能不屬於馳龍。
馳龍復原圖,由Fred繪製(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馳龍復原圖,由Fred繪製(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馳龍的頭顱骨較為粗狀,口鼻部上下距離高。牙齒相當大,上頜骨有九顆牙齒。馳龍具有大型眼睛,視覺良好。頜部結構堅固。頸部彎曲、靈活。尾巴基部靈活,其餘部分因為交錯的骨棒而較僵直,使尾巴保持在稍微上抬的角度。雖然後肢的已發現部分不多,已可顯示馳龍是種強壯的動物。其近親如小盜龍迅猛龍的羽毛證據,顯示馳龍也可能身體覆蓋羽毛。此外,研究人員在艾伯塔馳龍的一個頭顱骨時,發現兩條血管從頸部前方肌肉通到腦殼後方的痕迹。

發現史


馳龍頭骨
馳龍頭骨
在1914年,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率領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挖掘隊伍在艾伯塔省的紅鹿河進行挖掘,發現馳龍的首個化石,包含:一個長24公分的部分頭顱骨、及腳掌碎片。發掘地位於加拿大艾伯塔省的省立恐龍公園。正模標本(編號AMNH 5356)是一個部分頭顱骨,長約24公分、下頜、兩個舌骨、第一掌骨、以及一些腳掌骨頭,缺少口鼻部上方的大部分。幾組發現於亞伯達省與蒙大納州的其他骨骼、及約30個獨立牙齒,也被歸類於馳龍。
在1922年,巴納姆·布郎等人將這些化石建立為馳龍屬,模式種是 艾伯塔馳龍(D. albertensis),也是當前馳龍屬中真正的有效屬種。屬名是來自古希臘文的“δρομευς”(意思“賓士”),加上“σαυρος”(意為“蜥蜴”);種名則是以艾伯塔省為名。之後有其他7種曾被歸類於馳龍屬,但當前都成為異名或疑名愛德華·德林克·科普命名的D. laevifrons頂飾馳龍(D. cristatus),現被認為屬於傷齒龍屬D. explanatus,D. falculus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命名的D. minutus,現被認為是沒有被命名的阿瓦拉慈龍類纖弱馳龍(D. gracilis)以及瑞欽·巴思缽命名的蒙古馳龍(D. mongoliensis),現被認為是蒙古伶盜龍(迅猛龍,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的異名。
這些種大部分只有十分零碎的化石材料,某些以被改歸類於其他屬,或是被認為是疑名。

古生物學


馳龍化石復原裝架
馳龍化石復原裝架
馳龍屬本身是最早被詳細研究的馳龍類之一。其本身與其親屬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它具有短粗厚重的頭骨和巨大的牙齒,與同棲息地、數量更多的蜥鳥盜龍相比,馳龍的牙齒磨損程度更高,這表明相對而言馳龍的頜骨更適合壓碎和撕裂食物,而不是單純的切割撕扯。Therrien等人在2005年的研究推測,馳龍的咬合力是類似體型伶盜龍的三倍,也體現出馳龍相對於其他馳龍科的成員更依賴於用它的頭部殺死獵物而不是馳龍科特殊的鐮刀爪,其姊妹物種達科塔盜龍爪子上比其他馳龍科更大的屈肌結節也支持這一觀點。頭骨的強化在其他馳龍亞科的成員,如野蠻盜龍及最大的馳龍科猶他盜龍也有一定的體現。
確切的來說,與同地區的其他小型獸腳類恐龍相比,馳龍似乎是比較少見的動物:一項研究顯示在恐龍公園組的小型獸腳類的化石中,同為馳龍科的西爪龍有10個標本,蜥鳥盜龍有接近30個,而馳龍只有兩個。數量的劣勢可能是源於化石保存不佳的問題,但也有可能是馳龍本身較為獨居的行為體現。
馳龍的攝食習性被推測認為具有典型的虛骨龍類攝食行為,即具有特徵性的“穿刺和拉動”進食方法,在2019年Angelica Torices等人對獸腳類恐龍攝食習性的研究中表明,馳龍科動物的牙齒分別具有與暴龍科傷齒龍科動物相似的磨損模式。然而,牙齒上的微磨表明了馳龍本身可能更喜歡捕殺對於同棲息地類似體型的食肉恐龍而言更大的獵物。
飲食中的這種差異可能使不同的獸腳類食肉恐龍彼此避免過多的競爭而相對和平的居住在同一環境中。同樣的研究還表明,馳龍與蜥鳥盜龍(也在研究中進行了比對分析)可能具有嗜咬骨骼的能力並可以處理好相對難以處理的獵物掙扎反抗帶給它們的壓力,而具有較弱的下顎的傷齒龍科捕食相對較為柔軟的食物,比如無脊椎動物和腐肉。這種攝食策略和處理掙扎獵物的能力也是其他大型掠食者例如暴龍科的霸王龍蛇發女怪龍與這些小型食肉恐龍共有的一個特徵。

分類演化關係


馳龍在真馳龍類里的位置,引自參考文獻[3]
馳龍在真馳龍類里的位置,引自參考文獻[3]
基於顱骨比例的一些相似之處,馳龍的發現者Matthew和Brown最初將其分類在“恐齒龍科”(Deinodontidae,現為暴龍科的異名),單獨建立的馳龍亞科(Dromaeosaurinae)里。隨後在1969年,恐爪龍的發現者John H. Ostrom發現馳龍與伶盜龍、恐爪龍共享諸多特徵,並最終促成了馳龍科(Dromaeosauridae)的建立。
馳龍本身的確切分類在馳龍科中仍是一個謎題,它強壯的頭骨結構令它與其他馳龍科成員存在著典型的不同,但事實上這是一種非常特化的動物。目前馳龍的分類位於馳龍科中的馳龍亞科,2015年對達科塔盜龍的研究認為二者為姊妹類群,具有最近的演化關係。

大眾文化


WWD的馳龍形象,缺失羽毛
WWD的馳龍形象,缺失羽毛
儘管在大眾化的恐龍相關書籍中馳龍的名字經常出現,並且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它擁有幾乎完整的骨架或模型復原,但事實上馳龍本身的化石標本仍然鮮為人知,而大多數該屬恐龍的復原只能通過從發現的其他馳龍科,如伶盜龍和恐爪龍等獲得的信息來實現。
這一特點也體現在馳龍本身的大眾形象上,許多影視、書籍、漫畫、遊戲中所出現的“馳龍”形象與馳龍本身並不具有特別大的相關性,而更多是來自於侏羅紀公園系列構造的“迅猛龍”形象,這一形象的參考也基本以恐爪龍或者伶盜龍為主。
比較確切的紀錄片形象中,馳龍出現在BBC的長篇紀錄片《與恐龍同行》(Walking with Dinosaurs)的最後一集中,故事中兩隻馳龍追蹤一隻幼年牛角龍,並偷走霸王龍的蛋,當然由上文我們得知,馳龍本身與霸王龍所在的年代和生物群並不重合;此外馳龍也出現在探索頻道紀錄片《恐龍紀元》(When Dinosaurs Roamed America)中,與祖尼角龍和懶爪龍共存;其時間設定要早於真實馳龍存在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