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南園滿地堆輕絮

菩薩蠻·南園滿地堆輕絮

《菩薩蠻·南園滿地堆輕絮》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詞作。此詞寫一個獨處閨中的女子春晝睡起后的生活情態。上闋純寫時節景物,勾畫出一幅典型的暮春景象;下闋描寫在這種環境薰染下女主人公的百無聊賴的心情。

作品原文


菩薩蠻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時節慾黃昏,無憀獨倚門。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⑴菩薩蠻:又名“子夜歌”“重疊金”。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宋史·樂志》、《尊前集》、《金奩集》併入“中呂宮”,《張子野詞》作“中呂調”。
⑵屏山:如屏之山,指屏風;床頭小屏,亦名枕屏、枕障。
⑶無憀:即無聊。憀:通“聊”。

白話譯文

南園裡滿地都輕堆著飄落的柳絮,卻聽得一陣清明時節的急雨驟然而來。雨後的夕陽又懸掛在西邊的天際,一樹杏花卻在急雨過後顯得稀疏飄零。
被那雨聲驚醒的女子默然無語,容顏卻顯出幾分勻和秀美。女子起身將那枕后的屏山輕掩,望望窗外已是日暮蒼茫的黃昏時分,靠在門楣上望著那黃昏風景,心境一時有些茫然無際。

創作背景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載: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相國(綯)假其(溫庭筠)新撰密進之,戒令勿泄,而遽言於人,由是疏之。溫亦有言曰:“中書堂內坐將軍。”譏相國無學也。《樂府紀聞》記載此事云:“令狐綯假溫庭筠手撰二十闋以進。”據此,《菩薩蠻》諸闋乃溫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綯進獻唐宣宗之作。其時當在大中後期(850—859),正值溫庭筠屢試不第之時。
溫庭筠的《菩薩蠻》沒有全部流傳下來,現在能見到的有《花間集》收錄的十四首,這是其中第十一首。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劉熙載在《藝概》中稱溫庭筠詞“精妙絕倫,然類不出乎綺怨。”這首《菩薩蠻》寫的就是黃昏時候女子的“綺怨”。
上闋純寫時節景物。作者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幅典型的暮春景象,而於其略露人情。“愁聞一霎清明雨”一句是上闋的關鍵,說“聞”即有人在,而且是“愁聞”,更透露出人情。前後三句的景物,都是“愁聞”的人感受到的。從下闋首句看,其人聞雨是在床榻上,並是被雨驚醒的,聞雨而愁,是下意識的惜春之情的流露。首句先從景物表明時節。柳絮飛於春暮時。“輕絮”前用一“堆”字形容花絮落積之厚,在楊柳樹多的地方即有這種景象。次句明言節候。“一霎”的雨是陣雨,下面兩句即是陣雨後的景象。“雨後”二句寫暮春陣雨後的光景:雨餘氣清,斜陽照射,落花猶香,一切作用於人的各種感官,總的給人以凄艷的感覺。“卻”字為倒轉之意,雨與陽光乃是相反的氣象,而“雨後”即出現“斜陽”,故用一“卻”字表示感覺的特異,亦有助於對整個境象的新鮮之感。雨停下來了,天空中出現斜陽,只見那零落的杏花,依舊散著芳香。但落花之香給予人的並不是美的享受,而是心靈上的刺激,只能加重傷春情緒。
下闋描寫主人公的情態,在這種環境薰染下的百無聊賴的心情。“無言”二句為午睡初起的表情。“無言”二字可見主人公冷寂的心情,也可看出她是獨處香閨的。“勻睡臉”則是由冷寂心情產生的懶散容態,只是略勻面脂而未著意梳妝。“枕上”句是對睡處的回顧,只淡淡地把屏、枕物象略提一下,暗露主人公從起身後離開屏枕時感到的空虛心情,也是產生“無言”句那種表情的環境氣氛,因為在這樣的處境中,人自然地要懶洋洋的了。“屏山”是床畔的掩蔽物,即屏風。這裡只提“枕上屏山掩”,因起身後枕上空虛,最是關情。末二句以主人公之黃昏無聊,覺光景人情,一片黯然。“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朱淑真《生查子》),黃昏時候人世間有多少浪漫故事發生。她也是人,也有愛情婚姻的要求,她的那顆心再也無法平靜下來,便無聊地起身依門張望。至於是望誰,能否達到目的,詞中沒有說,留下了懸念。此詞上闋所布設的時節景物,如堆絮、落花、愁雨、斜陽,與下闋描寫人的活動如無言勻臉、無聊倚門,情境同此索寞,互為表裡,可見匠心。
李白著名詩篇《玉階怨》,也是寫富女秋怨的。兩者結合讀,更能體會箇中滋味。

名家點評

沈際飛《舉望詩餘》中評點這首詞:“雋逸之致,追步太白。”
張惠言《詞選》評點此詞:“此下乃記夢。此章言黃昏。”
劉毓盤《詞史》評:“溫庭筠《菩薩蠻》詞,按張惠言《茗柯詞選》曰:‘溫氏《菩薩蠻》皆感士不遇之作。’細味之良然。”
王國維《人間詞話》附錄:“溫飛卿《菩薩蠻》:‘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餘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雖自此脫胎,而實有出藍之妙。”

作者簡介


溫庭筠像
溫庭筠像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並稱“溫韋”。現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箋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