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凈法師
曾任中國佛學院副教授
理凈法師(1968-2022年2月8日),男,漢族,俗名符忠。籍貫中國甘肅省渭源縣人。曾任中國佛學院副教授,中國佛教協會理事,中國佛教教育委員會委員,全國佛教院校教師資格認定及教師職稱評審小組成員,中華文化促進會佛教文化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甘肅省定西市佛教協會顧問,渭源縣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渭源縣普照寺首座,敦煌法幢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市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南京棲霞山三論宗研究所研究員。
2022年2月8日上午,理凈法師在北京法源寺安詳示寂,享年54歲。
圖片
1972年於渭源縣北寨人民公社,丁家灣大隊小學讀書
1977年小學畢業於北寨公社丁家灣小學
1977年於渭源縣北寨中學讀書
1981年於渭源縣北寨中學畢業。
1982年於渭源縣七聖中學復讀畢業。
1994年於中國佛學院研究生班,依劉峰教授學習中觀學。
1986年剃度於甘肅省蘭州市五泉山濬源寺上諦下顯大師座下,賜法名理凈,法號妙海,為臨濟宗分派法幢宗第四代賜法弟子;
1987年於陝西省長安縣興教寺甘露戒壇上凈下嚴大和尚座前求受三壇大戒;
1988年考入中國佛學院南京棲霞山分院學習;
1990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南京棲霞山分院;
1990年考入中國佛學院本科班就讀;
1995年任中國佛學院院刊《法源》編輯;
1996年研究生畢業后聘請為中國佛學院三論學講師;
1997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研究生班,獲得中國佛學院佛學碩士,至今一直任教於中國佛學院;
2002年聘請為北京市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同年當選中國佛教協會第七屆理事會代表;
2006年被評為中國佛學院副教授;
2007年北京師範大學五大宗教教師進修班結業;
2008年被評為中國佛教協會會本部先進工作者;
2009年聘請為南京棲霞山三論宗研究所研究員;
2009年聘請為敦煌法幢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甘肅省定西市佛教協會顧問;
2010年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甘肅省渭源縣佛教會名譽會長,禮請為渭源縣普照寺首座。
出版時間 | 作品名稱 | 出版社名稱 | 作品簡介 |
2007年 11月01日 | 《佛教文化與佛教教育》 | 中國宗教文化出版社 | 《佛教文化與佛教教育》討論了如何完善和健全佛教文化教育體制。 |
- | 《中論講義》 | 甘肅民族出版社 | 主要敘述佛教的性空思想,闡明一切法自性本空,諸法實相不可得的理論觀點。是學習三論思想的主要著作,也是研究佛教性空思想的主要論著。 |
時間 | 具體獎項 | 獲獎作品 |
- | 學術論文“徵文”二等獎 | 《戒律對佛教僧青年的重要性》 |
- | 中國佛學院副教授 | - |
2008年 | 中國佛教協會會本部先進工作者 | - |
2006年 | 中國佛教協會會本部先進工作者 | - |
2004年 | 中國佛教協會會本部先進工作者 | - |
2004年、2006年、200年曾多次被評為中國佛協會部室先進工作者。在此其間曾多次隨中國佛教協會訪問團出訪世界各國,增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國佛教徒之間的友誼;同時還參加國內外一些大型佛教學術會議,並多次發表佛學學術論文,加強中國佛教學院與國內外學術界的佛教文化交流。多年來也曾多次被邀請到國內、國外各地作佛學講座,致力於推動佛教文化發展和佛教文化教育。
主要著作:《佛教文化與佛教教育》,中國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中論講義》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
主要佛學論文有:《三論宗的判教》、《三論宗巨匠吉藏大師》、《中觀與唯識破塵之區別》、《三論宗觀智之窺探》、《中觀破空意》、《略述三論宗“二諦”觀》、《四十二章經真偽述評》、《唯識無境說》、《談佛教僧裝》、《戒律對佛教僧青年的重要性》、《由“三武一宗”法難引起的反思》、《佛教文化教肓對新世紀佛教發展的意義》等三十多篇佛學論文,在海內外“佛教文化”、“人海燈”、“甘露”、“法源”、“五台山研究”等,以及香港“內明”、台灣“海潮音”等雜誌上發表。其中《戒律對佛教僧青年的重要性》一文獲“美國敏智長老基金會”學術論文“徵文”二等獎。
人物逝世
2022年2月8日上午,理凈法師在北京法源寺安詳示寂,享年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