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鄉

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轄鄉

一街鄉距縣城78公里,全鄉國土面積168.1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會、125個村民小組,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13964人。

境內有小(二)型水庫2座,小壩塘49個,小水溝79條。小水池6300個,總蓄水量119萬立方米,全鄉耕地總面積14668畝,其中:水田1547畝,旱地13121畝,人均耕地面積0.78畝;林地面積16.72萬畝。年平均氣溫16.1℃,年降雨量810㎜,適宜種植烤煙、包穀、水稻等作物。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一街鄉位於南華縣西北角,距縣城78公里,國土面積168.1平方公里。東靠五街鎮,東南與楚難市三街鎮和紅土坡鎮毗鄰,西連羅武庄鄉,北與祥雲縣鹿鳴鄉、普棚鎮接壤。境內最高海拔2853.8米,最低海拔1433米,相對高差1420.8米。地勢兩邊高,中間低,呈明顯的“V”字型。山高、坡陡、箐深是一街地形地貌的真實寫照。

人文地理

一街鄉,是一個彝、漢聚居區,少數民族佔38%,全鄉共由125個村民小組組成,總人口19218人,位於縣之西北角,東靠五街,東南與三街,紅土坡為界,西連羅武庄羊歇地,北與祥雲縣普鵬接壤,民國為永寧鄉,鄉設九堡,有上五堡,下四堡之稱。山路崎嶇,古為祥雲、大理等地商客往返於楚雄三街貿易的歇宿之站,亦為全縣山區集市繁華,旺盛之地,距鄉鎮府所在地約3公里左右的保馬垮村,為古鎮南州(南華縣)陳氏土司莊園所在地,清咸豐間土司署廢,陳氏土司移駐永寧鄉,直至民國間,土司署位於保馬垮村,解放後為村委會所在地,上世紀九十年代拆廢新建。
境內山嶺縱橫,垂直高差懸殊,天氣變化受地形影響顯著。小氣候特點十分突出,基本上有南亞熱帶至中溫帶的氣候類型齊備,以亞熱帶氣候為主要特色,屬半濕潤地區,雨量隨海拔的上升而增多,山區土層薄,保水性能差,大部份山區仍處於缺水狀況。缺水狀況嚴重,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為2430小時,年太陽輻射為131千卡/cm2,冬春日照百分率均大於60%,土壤以紫色土為主,其次是水稻土和黃棕壤、棕壤。耕地以旱地為主,耕作制度一年兩熟,經濟林果以核桃為主,農作物主要蠶豆、烤煙、包穀、大麥、小麥、大白雲豆牙芋等為主,畜牧業主要品種是山羊、黃牛、豬、雞,用材林及生態林以雲南松、柯松、水東瓜、雜木等為主。間民民俗、民風文化豐富,主要以其中的彝族風俗文化較為突出,其中彝族女式刺繡服飾。一、歷史沿革:彝族女式刺繡服飾繁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服飾以莊重、古樸、做工精美為特點,一直被彝族婦女所喜愛,並成為彝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多在重大慶典及特殊節日時穿戴,由於我鄉與其他鄉鎮及周邊地區在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使得我鄉民族服飾在做工、選料、圖案及顏色搭配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風格,彝族女式刺繡服飾更為突出的體現了百餘年來彝族服飾的演變歷程。其獨特的風格、精美的做工、充滿想象力和民族文化特點的圖案無一不在向人們講述著勤勞、勇敢、智慧的彝族人民在生活勞作中的一個個動人故事,通過日常的民族服飾向人們傳遞著淳樸善良的彝族人民對豐富多彩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二、主要特色(包括工藝流程):製作工藝特殊,多為手工製作;製作風格獨特、各家都有自己的製作、選料、圖案及顏色搭配的風格,所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一套服飾;服飾內容的傳統性、民族性濃郁;選料特殊且豐富,有農家自製的土布、麻線、白楊線、金紙、辮子及各色絲線、毛線、亮片、玻璃珠、玉制及銀制飾物等十餘種材料。刺繡配色協調,色彩對有強烈的對比性。三、現狀:彝族女式刺繡服飾為彝族婦女有農閑時間製作,製作人群為農作彝族婦女,基本上每戶都有會製作的人員,以家庭為單位一代代相傳。

土壤氣候

一街河是一街境內的主要河流從東向西貫穿全境,由於特殊的地形(東邊高,西邊低),河流下切較為明顯。一街河兩岸由於山高坡陡,山體切割厲害,雨水容易彙集,在兩岸形成沖溝,並能在短時間內彙集到一街河形成突發的洪水或泥石流。全鄉境內土壤多屬紫色砂岩,鬆散、易風化。長期以來由於歷史、自然等因素,加之鄉內人口極度增長,村落密集,人地矛盾突出,過度開墾,森林植被及土表破壞嚴重,一街鄉成為了全州有名的泥石流多發區。據統計全鄉共有泥石流溝30條,水土流失面積144.97平方公里,佔全鄉國土面積的68.2%,其中輕度流失面積19.53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積的13.5%;中度流失面積24平方公里,佔16.5%;強度流失面積31.74平方公里,佔21.9%;極度流失面積162.62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積的43.2%。全鄉森森覆蓋率僅為26.8%,處於全縣最低水平。
全鄉境內多屬高寒冷涼的季風氣候,兼有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2.5℃,全年平均降霜期160天,年平均降雨量840毫米,年內雨量分佈不均,11月至次年4月平均降雨量僅為90毫米,5至10月平均降雨量高達750毫米,加之鄉內僅有小(二)型水庫兩座(且其中一座屬病險水庫),有小壩塘48座,小水池6447個,水利設施極為脆弱,常因冬春乾旱造成小春作物欠收,大春種植旱象突出,夏秋多雨而導致洪澇災害、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嚴重影響了農業的增產增收,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

人口民族


全鄉轄12個村民委員會,125個村民小組,216個自然村,2008年末全鄉總人口19507人,5031戶,其中農業人口18976人,4989戶,人口密度高達114人/平方公里,居全縣最高。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13964人。

經濟


2007年,一街鄉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5656.84萬元,比上年增長11%;財政自收收入514萬元,比上年增長21.98%;農民人均純收入1925元,比上年增長10%,全鄉固定資產投資達1565萬元,比上年增長20.8%,全鄉呈現出經濟持續發展,社會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特色產業

一街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煙草、畜牧、煤炭、核桃等特色產業。在嚴格堅持“雙控”政策不動搖的同時,以提質增效為目標,切實抓好10200畝烤煙指導性種植面積的落實,完成152.56萬公斤煙葉收購任務。努力整合一街無煙煤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一街鄉野豬塘煤礦年產量達15萬噸。依據各村的區位、自然和資源條件,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確定主導產業,實行重點開發,在資源優勢中培育出地方特色,在傳統產品中篩選優勢名牌,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之路。

文化


一街鄉是一個彝、漢聚居區,少數民族佔38%。一街鄉的間民民俗、民風文化豐富,主要以其中的彝族風俗文化較為突出。

特色美食

1、烤煙。一街全縣烤煙主產鄉之一,2008年全鄉種植烤煙10020畝,完成指令性收購任務156萬公斤,均價達16.60元/公斤,比上年的14.61元/公斤增長1.99元/公斤,完成出口備貨收購量19.260萬公斤。實現收購產值1800萬元,按全鄉農業人口18976人計算,人均烤煙收入達948.56元,實現特產稅597萬元。
2、冬早蠶豆。冬早蠶豆以干壩村的最有代表性,該豆個大、皮薄、粒多、耐儲運,深受廣大客商青睞。全鄉常年種植面積1000多畝,平均畝產800千克,每千克價格在0.8—2.00元,鮮豆遠銷昆明、下關等地。
3、干(水)果。全鄉核桃面積8600畝,常年產量達1500多噸,產值1500萬元;種植柑桔1200多畝,年創收120多萬元。
4、中藥材。當歸、板藍根紅花種植已初具規模,成效顯著,是農民又一經濟增長點。
5、甜椒。經與高原綠色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種植合同,每畝產值不足800元的由公司補足,調動了群眾種植的積極性,去年發展200畝,收益16萬元。
6、其它。我鄉多為套種形式種植白芸豆、小雜豆、黑瓜子等,使立體種植再添效益。

社會


教育

文化教育一街鄉黨委、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多方籌集資金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實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優化配置教育資源,“兩基”、“普實”工作在鞏固中提高,素質教育成績顯著。2007年,全鄉有中學1所,教師40人,學生833人;村級完小12所,教師103人,學生988人,小學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99%,中學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98.5%。鄉黨校全年舉辦各類培訓班18期,參培人數達1360人。另外,全鄉有文化站1個,圖書室1個,業餘演出隊一支(鼓獅隊)、共22人(屬團山村委會),但由於經費緊缺,活動難於開展。
一街鄉小集鎮建設
一街鄉小集鎮建設

基礎設施

2007年,一街鄉多方籌集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夯實發展基礎
農業水利設施進一步加強:總投資516多萬元的平掌、團山、密
一街鄉萬畝華山松
一街鄉萬畝華山松
 什麼基本煙田建設、總投資22.5萬元完成阿掃把.下村.江西地.松子地.拉格所等六個村人畜飲水工程。
校舍設施進一步完善:年內完成了總投資27.5萬元、建築面積210平方米的林家村完小教學樓工程,,並投資5.5萬元對秧田沖小學、咱租完小進行修繕。
整村推進工程圓滿完成:在上級補助30萬元的基礎上,積極組織、發動群眾投勞投資,實施好拉格所、王湛庄下村2個村民小組的整村推進工程,總投資45萬元,二個項目已圓滿完工,順利通過了縣級的驗收。

衛生

一街鄉總戶數4798戶,總人口19218人,其中:男性9990人,佔總人口的52%,女性9228人,佔總人口的48%,非農業人口398人,佔總人口的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鄉內居住著漢族、彝族2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7134人,佔總人口的38%。
加強醫療服務和衛生防疫保健工作,做到小病不出村。積極開展疾病醫療宣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安全。2007年,全鄉有1所鄉級衛生院,12所村級衛生室,基礎免疫接種率達100%,強化免疫接種率達100%,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共有4345戶16064人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累計集資160640元。堅持合作互補、互助共濟的方針,全年共減免群眾看病醫療費163450.82元。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民因病造成的經濟負擔,緩解了農民“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

耕地狀況

全鄉有耕地面積17099畝,其中:其中,水田1547畝,旱地15552畝,人均佔有耕地0.78畝。

社會保障

一街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工作。一是積極探索和推進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及離退休人員的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擴大農村低保覆蓋面。二是加大對受災戶、殘疾人等困難群眾的扶持力度,及時解決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發放救災大米87540公斤、寒衣160套,寒被105床,發放定期定量補助金21.6295萬元;低保對象累計354戶1127人次,共發放低保金156732元。三是認真做好農村貧困戶調查統計和建檔立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