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斑魚
分佈於西北太平洋的肉食性魚類
青石斑魚,(學名:Epinephelus awoara)是石斑魚科、石斑魚屬魚類。體長橢圓形;頭較大,大於體高,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7-3.3倍。頭背部弧形;眶間區窄,中央微凸。眼睛較小,吻短於吻長。口大。鰓耙數8-9+16-18。前鰓蓋骨后角具2-5個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后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55;縱列鱗數92-109。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臀鰭硬棘Ⅲ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下方之鰭條;尾鰭圓形。頭部及體側之上半部呈灰褐色,腹部則呈金黃色或淡;體側具4條暗色橫斑,尾柄處亦具1條橫斑,另在頭頸部具一不明顯之橫斑。頭部及體側散布著小黃點;體側及奇鰭常具灰白色小點。背、臀鰭軟條部及尾鰭具黃緣。
青石斑魚常棲息於沿海各地島嶼岩礁附近。一般不會結成大群。性兇猛,是肉食性魚類,有互相殘食現象,尤其在稚、幼魚階段,個體小的常被個體大的吞食;食物以蝦、蟹等甲殼類為主。分佈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中國(香港、澳門、台灣、西沙群島)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
體長橢圓形;頭較大,大於體高,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7-3.3倍。頭背部弧形;眶間區窄,中央微凸。眼較小,短於吻長。口大;上頜前端具有3個圓錐齒及1個能向後倒伏的牙齒,內側絨毛狀齒;下頜前端2個圓錐齒,內側齒細尖,排列稀疏。鰓耙數8-9+16-18。前鰓蓋骨后角具2-5個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后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55;縱列鱗數92-109。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Ⅺ,軟條15-16;臀鰭硬棘Ⅲ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后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及體側之上半部呈灰褐色,腹部則呈金黃色或淡;體側具4條暗色橫斑,尾柄處亦具1條橫斑,另在頭頸部具一不明顯之橫斑。頭部及體側散布著小黃點;體側及奇鰭常具灰白色小點。背、臀鰭軟條部及尾鰭具黃緣。
青石斑魚常棲息於沿海各地島嶼岩礁附近。在珊瑚礁石礫底質、海水流暢的海區較多,喜棲息在光線較弱的區域,棲息水層隨著水溫的升降而有深淺的變化,春、夏、秋分佈在10-30米深處,盛夏在2-3米處也有分佈,秋冬季節水溫下降,遷移到較深水域,一般幼魚棲息的水層比成魚淺,高齡魚則較少移動。青石斑魚是廣鹽性魚類,在鹽度11-41‰的海水中都可以生存,最適鹽度在30℃左右。
青石斑魚為岩礁非洄遊性魚類,一般不結成大群。性兇猛,是肉食性魚類,有互相殘食現象,尤其在稚、幼魚階段,個體小的常被個體大的吞食;食物以蝦、蟹等甲殼類為主,魚類和軟體動物次之,並隨著個體的生長,食性不斷轉變,在自然海區中,幼魚常以麥稈蟲、蟲戎等小型甲殼類為食,幼魚到成魚期,過渡到以蝦、蟹、魚類、頭足類等為主食,同時青石斑魚屬非洄遊性魚類,它的攝食種類在不同的棲息場所存在差異;青石斑魚一年攝食周期有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出現在春季的5月,第二個高峰出現在秋季的8月以後。
青石斑魚適宜水溫為22-30℃,在此水溫下,該魚最活躍,攝食量大,生長快,水溫下降到19℃以下時,攝食量明顯減少,生長速度減慢,活動情況隨著水溫的下降而減弱,在室內水池越冬時還觀察到,水溫降到10℃以下該魚再不捕食死餌,但對活的甲殼類仍能選食,當水溫下降到7.5℃以下時,青石斑魚停止攝食。處於靜止狀態,水溫低於5.5℃或高於35℃時,出現死亡。青石斑魚耗氧量較高,在溶解氧含量為5毫克/升以上時,生長較快,低於3.5毫克/升時,容易缺氧死亡。
分佈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中國(香港、澳門、台灣、西沙群島)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數據缺乏(DD)。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
青石斑魚為海產名貴魚類之一,肉細嫩,味鮮美,中國出產的青石斑魚除在國內鮮銷外主要供出口,不僅暢銷而且售價甚高,已成為一項創匯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