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故居

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故居

李靖故居位於三原縣城北4公里處的魯橋鎮東里堡,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是唐代衛國公李靖的故居。這座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花園,當時稱李氏園,也稱唐園,俗稱東里花園。唐代著名詩人張籍游此園后,曾走筆寫下《三原李氏園宴集》讚美:“莫春天早孰,邑居苦囂煩。言從君子樂,樂彼李氏園;……”1918年,陝西成立靖國軍,靖國軍總司令為三原于右任先生,司令部就設在園內,因此改名"靖國公園"。后因戰火,唐園成為一片廢墟。

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自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所有醫務工作者實行免費參觀政策。

簡介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
陝省保護單,縣城北。初唐衛李靖修建,清康熙,李靖黃州知府李彥瑁出資對此園進行重修。歷經滄桑,園歸劉氏。清末時又燒毀過半,和尚明經質慧復修。園主人定名“半耕園”,意在敦促子孫修竹務花,“半耕半讀”。並由清代著名書法家、陝西督學吳大篆書“半耕園”三字,刻石嵌於園門。該園佔地面積48畝,接近半頃,故又稱“半頃園”、“半耕園”,是渭北馳名的古代園林。該園又稱“靖國公園”和“楊虎城花園”,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
,陝靖 國軍,靖國軍總司令為三原于右任先生,司令部就設在園內,因此改名“靖國公園”。當時楊虎城任靖國軍三路軍司令兼靖國軍主帥,他住在園中直到1937年斷斷續續住了大約20年,其間為該園撥款修葺,修造門樓,栽花植樹,所以人們又稱這裡是“楊虎城花園”。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景觀:唐建築讀堂、魚池、樓;宋建築掛雲樓、妙香亭;清建築稼樓奇觀紫騰抱楊、早共黨史可軒烈士陵墓、隕石以及關中八景的縮影: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
華岳仙掌太白積雪、驪山晚照咸陽古渡灞柳風雪草堂煙霧曲江流飲雁塔晨鐘。園子里還有紅豆杉檉柳等幾十種名貴樹種。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內仿《紅樓夢》 大觀園之布局,取蘇杭園林藝術之奇巧。亭台閣榭,溢光流彩;奇卉異草,四時生香身居其中大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感,其秀美和幽雅完全可以跟南方園林相媲美。李靖故居陸續對園林原有的建築及景觀進行復原性修復,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
吸引了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目前已經荒廢多年,裡面已經破敗不堪。

歷史發展


1918年,園主人家業衰敗,將此園售予靖國軍,此園一度改名為“靖國公園”。靖國軍總部設在三原縣城,但因此園風光迷人,靖國軍總司令于右任常來此園運籌帷幄,制定方略。1930年,楊虎城將軍主持陝政,為維護此園,曾撥專款修葺,增建前門樓和后西樓。
李靖故居的建築多為宋及明清建築,后經多次修復。但有一些珍奇樹種倒令人大開眼界,如紫藤抱楊、檉柳、紅豆杉、線柏等,為這一古老園林增色不少。

內部陳列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
除了唐、宋、明、清建築和名貴樹種和花木外, 2012年福建省李靖後裔來李靖故居祭祖並贈送香樟木李靖雕像一尊;
李靖故居是西安事變時楊虎城和周恩來會談的地方,在楊虎城辦公室內陳列有周、楊二人共商國是時場景的塑像,真實的再現了當時的歷史場景。

相關信息


李靖故居因優美的環境、獨有的園林風格吸引了許多影視劇導演來此拍攝。《延安頌》《保衛延安》、《雪娘》、《走過凱旋門》、《 唐太宗李世民》、《殺手情》、《玩是一陣風》、《嘉慶軍游台灣》等影視劇都在此園林中取景拍攝。

李靖其人


李靖
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一稱本名藥師 ),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人,祖籍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隋末至初唐時期傑出的軍事家。
李靖出身隴西李氏丹楊房。初仕隋朝,拜馬邑郡丞。後轉仕唐朝,隨秦王李世民進擊王世充。武德三年(620年)輔佐趙郡王李孝恭南平蕭銑輔公祏,並招撫嶺南諸部 。武德八年(625年)起在北疆抵禦東突厥入侵,貞觀三年(629年)以定襄道行軍總管總統諸將北征,以精騎三千夜襲定襄,使頡利可汗部驚潰,又奔襲陰山,一舉滅亡東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陰山北直至大漠 。因功拜尚書右僕射,成為宰相,獲封代國公。貞觀九年(635年)以足疾為由告退,同年再獲起用,統軍西破吐谷渾。后改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晚年多病,闔門自守,不預政事 。貞觀十七年(643年),列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終年七十九歲。冊贈司徒、并州都督,謚號“景武”,陪葬昭陵。唐肅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十哲 。晚唐以後逐漸被神化,後晉時追封靈顯王 。
李靖一生征戰數十年,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他的治軍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和兵法理論 。著有《六軍鏡》《衛公兵法》等多部兵書,多已失傳。

旅遊信息


三原李靖故居位於三原縣城北4公里處,乘105公交車或者計程車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