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山

安徽省馬鞍山市望夫山

俗名小九華山,位於採石鎮西北1公里濱江處,海拔157米,周圍7.5公里,山形似棗狀,稱棗子磯。

目錄

正文


太平寰宇記》載:“昔有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山望之,日久乃化為石。”山峰臨江處,昔有一岩石高2米,上刻有“望夫石”三字,字徑1.6尺,字體渾樸入古,似篆似隸,傳刻於秦漢間。此石於70年代因開山炸石墜入江中。山頂原有地藏王殿,始建唐代,內藏經書甚多。民國23年(1934),採石鎮富商秦道增兄弟捐資修地藏王殿及山麓至殿的千餘級石階。石階以青石壘築,陡而峻險,兩側有欄桿扶手,殿前為巨石壘砌的廣闊平台,殿內供奉眾多佛像,殿東100米處有“天池”,池水清冽。池左側石壁上有“天池”、“蓋戴之恩”、“化生之德”等摩崖石刻,惜均不存。史載,昔每逢節日和廟會,朝山拜佛者絡繹不絕,鑼鼓喧嘩,夜以繼日。農曆七月三十,是採石鎮傳統的盂蘭會,遠至杭州、上海、漢口、九江,近有南京、蕪湖含山和縣當塗等地的善男信女,紛至沓來。故當地人俗稱此山為“小九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