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羅延窟

“嶗山著名十二景”之一

傳說,1590年前深秋,嶗山所有的蓮花一夜之間全部綻放,一時間,蓮的清香飄出千里萬里。深秋,本不是蓮花盛開的時節,何以蓮花如此絢麗?長郡太守大驚,蓮花盛開必有大德高僧光臨嶗山?太守急披衣,趕到海邊。果然,五彩霞光中乘風破浪駛來一船,一位身披袈裟、手持禪杖,足踏芒鞋的大師立在船頭,他就是中國西行求法第一人——法顯大師。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那羅延窟位於那羅延山的北坡,是一處天然的花崗岩石洞,四面石壁光滑如削,地面平整如刮。石壁上方凸出一方薄石,形狀極似佛龕。洞頂部有一渾圓而光滑的洞孔直通天空,白天陽光透入洞內,使洞中顯得十分明亮。

文化活動


軼事典故

據說,這個洞原來沒有孔,那羅延佛在成佛前帶著徒弟在此洞修鍊,當他修鍊成佛后,憑著巨大的法力將洞頂沖開一個圓孔升天而去,才留下這幺個通天的圓洞。在梵語中,“那羅延”是“金剛堅牢”的意思。此窟由花崗構成,與梵文的那羅延名實相符,僧侶們稱此窟為“世界第二大窟”。據《憨山大師年譜疏》記載,明代高僧憨山在五台山修行時,從《華嚴經》上看到有關那羅延窟的記載,遂不遠千里來到嶗山,在那羅延窟坐禪修行兩年余,原來想在窟旁建寺,后因地域限制,不宜擴展,更覺得建築材料運輸、施工等多方面都有困難,才易地太清宮處建海印寺,引起一場長達16年的僧道之爭官司。因為此窟的結構獨特,並載入宗教典籍,所以被譽為“嶗山著名十二景”之一——“那羅延窟”。

相關人物

法顯法師,東晉高僧。東晉年間,戰亂頻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土佛教傳播了400多年,但三藏經典殘缺,更無一部完備的戒律。為求真經,公元399年,66歲的法顯大師,踏上了九死一生西行求法路。
善和,俗名於七,原是反清復明的綠林人士,逃到華嚴寺,幸得第一代主持慈沾大師用開水潑面,得以躲避清兵追查。剃度出家后,仍念念念不忘反清,偶見叢中兩隻螳螂對攻,其招法變幻無常,由此得靈感,創出中華武術獨家拳——螳螂拳,至今這套拳法仍在嶗山地區流傳。
在慈沾圓寂塔的頂部我們見到一奇景,一棵不大的松樹直直地長在塔尖,據說此樹在塔上已經整整300多年了。這“松抱塔”、“塔抱松”可謂一大奇觀,我想,華嚴寺的大師極像蓮花的精靈,契合大地,關愛眾生,越是艱難越能凸現出生命高潔的風華。這“松抱塔”、“塔抱松”是不是大師的魂靈,在永遠守望著嶗山?
離別華嚴寺,一路都有蓮花相送。蓮花,很美,“一花一世界”,開在心裡,香在人間。

活動建設

法顯一行人馬西出長安,經河西走廊,穿越敦煌,橫渡“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的戈壁大漠,爬過“終年白雪皚皚”的蔥嶺,走過今巴基斯坦、阿富汗進入天竺國(今印度)。而後,法顯大師又獨自一人南渡獅子國(今斯里蘭卡)。
這一天,法顯大師在斯里蘭卡參拜無畏山寺的青玉佛像,忽見佛像邊供奉著一塊來自中國出產的白絹扇。法顯大師不覺凄然,淚下滿目。高風清俊的大師,血脈中流淌的是中華民族情。
15年間,法顯大師尋求佛典,參拜聖地,苦學梵語,遍記經典。此時,與其說法顯大師在求取經文,倒不如說是在吸納、會通、融和異國他鄉的文化。是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植根於中國,也是吸收了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而更有丰采,更為豐厚。
乘船回國
公元413年,79歲高齡的法顯大師乘船回國,風有情,浪有情,千波萬浪將法顯大師送到長廣郡牢山,也就是今天的嶗山。
嶗山,宛若一朵山海造化的蓮花,綿綿山峰化做重重花瓣,一層一層,一疊一疊,擁抱著天涯歸客,擁抱著西行求法“第一人”。法顯大師笑在花蕊中……
蓮花,很美。婷婷玉立在水中的很美,俏然開在九天雲的,會不會更美呢?
那羅延窟,一朵開在九天雲外的蓮花。“那羅延窟”在《華嚴經》里這樣描繪:“東海有處,名那羅延窟,是菩薩聚居處。”
菩薩聚居處,自然是另外一番洞天。窟內四壁如削,清晰的石紋中靜靜涌動著花的漿汁。峭壁處一方薄石,頗似一尊佛,又頗似一朵蓮,一縷陽光如拂塵,柔柔地拂來又拂去,拂來似佛,拂去似蓮,這般幻境只能夢中尋。
“那羅延”,梵語意思是“堅硬牢固”。相傳,英俊瀟灑的“那羅延王”力大無比,他就是在這座石窟中打坐修鍊,而後憑藉神功拔地而起,沖開堅硬的花崗岩石層,成佛升天。僧侶們對此膜頂崇拜。視此窟為聖地,稱之“神窟仙宅”、“世界第二大窟”。
明萬曆11年(1583年),明代高僧憨山大師就曾慕名而來,他在那羅延窟禪定修行,傳說他這一坐就是800天。800天的禪定使窟中石頭變成12朵金光閃閃的蓮花,800天的面壁,化為峭壁處的那尊佛。
小徑上朵朵蓮花把我們帶到華嚴寺。華嚴寺建於清初順治九年(1652),350年曆經風霜雨雪,也曾遭受火災動亂,但此寺屢毀屢建,愈建規模愈大,猶有一顆慧心,所以有“神工白雲洞,人工華嚴寺”之說。
那羅延窟
那羅延窟

華嚴寺


華嚴寺,一層高過一層,寺門有三個金色大字“華嚴寺”,當代書法家武中奇先生的題字力透石壁,古剎更增一份歷史的厚重感。與之相映成趣的是照壁上大肚彌勒浮雕,憨態可掬的彌勒佛會心一笑,人的心情舒暢許多。
繞過照壁,拾階而上,迎面是“三聖殿”,此殿很是巧妙。建築是花塔式,極具有清代早期風格,壁上彩畫栩栩如生,重重花瓣佛光四射,直如走進“蓮花藏世界”。
主殿是“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賢菩薩,佛像聞風而動坐在精雕細刻的蓮花座上,每座都高達十幾米,十分壯觀。殿內一陣陣清香,原來這佛像和蓮花座都是用橡樟木製成。四周壁畫是普賢十大行願,仔細看看挺有趣,這幅“隨喜功德”,講的是人要以喜悅心做善事,想想我們在世上匆匆做事,心身何等疲憊,若常常懷有一顆喜悅心,那生活就會多一些歡樂和微笑。
華嚴寺的塔院靜靜站在茂密的銀杏樹下,華嚴寺的兩代住持慈沾、善和都安葬在此。塔院中有一處平地,常有僧人在此習武,墓地本是肅穆之地,何以練拳,且這拳術與眾不同?原來,那是華嚴寺第二代主持善和獨創的“螳螂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