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勝
廖平勝
廖平勝(1952-2006),1952年7月生,湖北恩施人。1975年9月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外語系,1988年破格提升為副教授,1996年晉陞為教授,1990年擔任考試學碩士生導師,自1993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專家委員會專家、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技術方法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考試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市人事管理研究會理事,教育部教育考試研究委員會、香港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天津市考試院兼職研究員,廈門大學高教所兼職教授,華中師大考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職業技能鑒定研究所所長。
自20世紀80年代初在中國首倡並負責創建考試學以來,始終守"開拓進取,務實求真,馳而不息,能苦必勝"的研究理念,全力於考試學這一新興學科領域的開拓。他相繼組建中國第一個考試學研究室、第一個考試科學研究中心、第一個職業技能鑒定研究所和第一個考試學研究生培養基地;先後主持國家、省級考試科研項目31項;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獨撰、主編、參編並已出版《考試學》、《考試學原理》、《考試管理學》、《考試社會學問題研究》、《中國考試通史》、《國家公務員考試大辭典》等著作、工具書及考試專業用書89本,其中學術專著11部;主持開發人才測評量表3套、區域網路人才測評軟體1套、中學全科多功能題庫軟體1套;為中央及省市招考和人資部門提供研究、諮詢、診斷、評價報告160餘份。其系列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
以他為主筆的《考試學》,肥田野直、劉本固、戴光前、陳永照等中外考試專家稱其是"第一部研究考試科學理論體系的學術專著","不僅具有開拓性,而且具有導向性,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均提出了獨到見解,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就其對整個社會而言,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1988,1989年該著作兩次於國際圖書博覽會展出,並為前蘇聯、日本、美國、加拿大、港台等地的專家學者索取,自出版至今一直為高校和全國各類考試業務培訓用作教材,1990年獲湖北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5年被國家教委評為改革開放以來優秀教育著作之一。由他主筆的《考試管理學》,1999年獲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及中國大學版協優秀學術著作獎。他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編寫組專家,1999年獲勞動部突出貢獻獎。他的學術論文有30餘篇被《新華文摘》等數種報刊轉載或選入國家部委主編的學術文集出版。他提供的各類報告有140餘份為中央及省市招考和人資部門採用。
20多年來,由於他及其同工馳而不息的銳意進取,所創考試學被譽為"朝陽學科",1996年湖北電視台免費拍專題片播放,並為中央二台轉播。他為學科創建傾心竭智的精神和引人矚目的學術成就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其事迹為多家報刊報道后,被國家人事部、中央民委《人民日報》社收入《東方創業者叢書》、《中國當代改革者叢書》、《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百年人物篇》、《中國少數民族專家學者辭典》等文獻。時下,廖平勝教授在承擔國家軟科學和教育部"十?五"重點項目研究的同時,仍潛心於考試學"四位一體"學科模式和學科體系的建立與健全。
2006年11月9日廖平勝不幸因病去世,年僅5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