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繪畫

行動繪畫

二十世紀40年代中期出現在紐約,與紐約畫派相聯繫的一種繪畫形式,畫面效果有接近中國書法藝術的趣味及美感。行動繪畫的法文的同義詞是(TACHISME)滴色主義。

基本簡介


行動繪畫
行動繪畫
行動繪畫 Action painting
二十世紀40年代中期出現在紐約,也稱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塔希主義(Tachisme),50年代風靡美國畫壇並波及歐洲。行動繪畫的名稱來自美國評論家H.羅森伯格在1952年對這種風格批評時提出的,它是無形式的、即興的、動感的、有生命力的、技巧自由的藝術,是用來刺激觀察力,而非滿足傳統藝術欣賞的趣味性。抽象表現主義豪放、粗獷、自由的畫風,反映美國人崇尚自由、勇於創新的精神,卻也隱含現代人內心焦慮和苦悶的悲劇情調。
波洛克為創始人。畫家作畫時用顏料灑滴在鋪地的畫布上,拋棄一般的繪畫工具,以枝條、泥鏟和滴漏顏料、摻沙的碎玻璃等作塗抹,快速有力衝動的筆觸,以“滿幅畫”的新的線條和節奏來尋求全新的畫面,無焦點透視關係,可以說是以線和色彩的偶然性的重疊和滲透來對傳統繪畫的反抗。克蘭則以漆牆排刷在畫面上揮灑,筆力強勁,偶有隨意的點滴流淌,強調錶現一種情緒和速度。這種繪畫藝術與繪畫中一切傳統形式相背離,追求一種畫面和色彩的偶然效果。西方美術史論家認為中國畫的潑墨方式與行動繪畫相似,畫面效果有接近中國書法藝術的趣味及美感。

相關人物


培根《藍色中的男人》
培根《藍色中的男人》
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56),美國行動繪畫(又名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和創始人。它作畫的過程是把畫布釘在地上,圍著畫布像踏舞步似地走動,用棍棒蘸上油漆,任其在畫布上滴流。代表作:《波西弗依(神話故事)》(1943)、《集中》(1952,紐約私人藏)。
戴·庫寧(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以畫半抽象的女人聞名,用混黑色的深濃的油彩畫出,筆觸粗略,似魯奧的作風。代表作《女人第一號》(1950~1952,紐約現代美術館)。
克萊恩(Franz Kline,1910~1962),書法式黑白作品最為有名,例如《柳橙外形》(1955,北卡羅那州美術館)。《馬亨寧》(賓州鐵路交會工業區,1956,紐約惠特尼博物館)。
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991),英國人,受畢卡索影響開始作畫,無師自通。透過繪畫的構圖和色彩,細膩地描繪生與死的痛苦與奧秘。畫面常出現一些怪誕的、痙攣的和恐怖的人物形象,以反映受二次大戰折磨的眾生苦相。1975年在紐約現代美術館展畫,轟動一時。代表作《雙人像》(1953)、《躺著的婦人》(1961,倫敦泰德畫廊)、《教皇英諾森十世變體畫》(將委拉斯貴茲原作變形,以錯位的五官、誇張的表情、扭曲的造形凸顯現代西方人的異化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