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聯元
馬聯元
雲南經堂教育支柱 馬聯元阿訇馬聯元阿訇(1841年—1903年)字致本,雲南玉溪人。
雲南經堂教育支柱 馬聯元阿訇馬聯元阿訇(1841—1903)字致本,雲南玉溪人,回族。其先祖是中亞的布哈拉人,早年隨伊斯蘭在遠東的傳播而定居中國雲南。聯元阿訇,出身經學世家,他的家族是雲南最負盛名的經學家族,其父馬學寬,人稱魯格曼阿訇。聯元繼承父志,獻身經學,師承先師復初巴巴就學,22歲穿衣掛幛,大開講堂,培養人才。聯元阿訇身處清朝未年的腐朽時代,雲南回民起義失敗后,我回人殘遭殺害,伊斯蘭受到嚴重摧殘,經堂教育頻臨泯滅。阿訇可謂是“文起斷代之衰,道濟穆民之溺”。阿訇奮力撐起經堂教育之帆,乘風破浪,使雲南的教門在血腥風雨中承前繼后,迅速復興,重獲新生。
馬聯元阿訇博覽群經,深研細鑽,旁徵博引,苦心熬費地以阿文寫出了中國首本註解開倆目的《簡明教義學大綱》,此為我國經壇壯舉。平涼青年阿訇馬惠榮以國語譯註了這本信仰學名著,於2002年齋月刊印問世。聯元阿訇譯著的《賴托易福·滿退格》一經,對認主獨一真理,頗有獨到見解。證據有力,說理精粹,發前人所未發,在吾教哲學中甚有特色。此經近年來引起中外伊斯蘭學者重視,日本學者松本教授寫了《馬聯元 認主獨一哲學思想》已發表在伊斯蘭國際學術會議,把聯元阿訇推向了世界。
馬聯元阿訇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編寫了一套為南北經堂所通用的教材,歷經百年而不衰,至今延用。聯元阿訇1869年西遊朝覲,留居天方各國達四年,交流學問,研討疑難。1872年,飽學回國后,受聘大營開學二十餘年,首創阿漢並授,門生千人,遍及雲貴諸省。著述頗豐,共三十餘種。阿訇對復初巴巴的作品進行了註疏。阿訇在杜文秀元帥支持下,在昆明刊刻了木版式的三十卷大字古蘭經,如今仍廣泛流傳國內,此經是聯元阿訇的弟子田家培阿訇的婉秀手筆。
聯元阿訇的家學已傳五世。其父魯格曼阿訇,年高德昭,壽逾百歲,榮耀鄉里。聯元有三子,均從經學,長子安禎,從父習經,曾任教保山、緬甸;次子安義,學識博著,曾任教上海、廣州、海南島;三子安康,曾赴甘肅求學,著有《回教要旨》,先後在昆明、沙甸任教開學,譽滿全滇,在盤溪任教十八年,以品端學萃著稱,解放后譽為全滇總教長。聯元阿訇之孫馬玉龍,聰穎勤奮,立志經學,隨其父安康在各處助教,並任雞街、棋樹營等地教長。1927—1937年在廣州講學歷時十年,1937年又回玉溪大營講學,兼任全縣九坊總教長,1954年病逝,終年49歲。重孫馬雲從,繼先世遺教,任巍山縣小圍埂掌教。馬聯元阿訇是中國伊斯蘭的大學者,是雲南經堂教育的支柱,是學貫中阿的一代大阿訇、大經師。聯元家族的歷代阿訇們,對雲南乃至全中國的經堂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一八九五年,這位為主聖教門瀝盡心血的大阿訇,在印度孟買過早地歸真了,享年五十五歲。印度的穆斯林為他建立的墓碑,至今尚在。求主慈憫他的密友——常眠異國的聯元阿訇,升高他在天園中的品級。
阿拉伯著作有《四篇要道》、《理性本經》、《教典經注》、《阿拉伯文法》等;
漢語著作有《辯理明證》、《赫聽譯解》等。
長子安貞(義子,字靜之)曾任緬甸邦弄、寶石廠講席兼伊瑪姆,朝覲后歸國,在保山和昌寧開學,1930年去世。
次子安義(字宜之),曾在廣州、上海任教,晚年就職昆明東門清真寺和玉溪大營,著有阿拉伯文《聚禮明證》、《明德實語》、《天方歷源註釋》、《討最哈》續集,1943年去世。
三子安康(字健之),早年求學甘肅,曾任職箇舊沙甸、昆明南城清真寺、玉溪北城、華寧盤溪、昆明永寧清真寺教長並主持講學,精通波斯語,著有《回教要旨》,1955年去世。
安康子玉龍(字瑞圖)為著名學者,精通阿拉伯語、波斯語、英語和漢語,曾在廣州濠畔街清真寺任教,主編《天方學理月刊》,譯有《回教認一論》、《穆聖的啟示》等著作,1945年去世。
玉龍共有三子,長子馬雲從,雲南伊斯蘭學術領路人,精通阿拉伯語、波斯語、漢語,著有《語法拾貝》,曾把其祖用波斯語編緝的有關教義教法阿拉伯語語詞法的十多本書籍轉譯為阿拉伯語與漢語對照。雲南省絕大多數清真寺學校均以此為教材。雲南一半左右的開學阿訇均出自其門下,曾任多界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全國委員。次子馬雲良,精通阿拉伯語、漢語,雲南著名阿訇。三子馬雲俊,高中文化,擔任村組幹部長達36年,為群眾多了很多實事、好事,深受群眾好評與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