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

平涼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2018年8月,經報請國務院批准,同意我省撤銷華亭縣,設立縣級華亭市,以原華亭縣的行政區域為華亭市的行政區域,華亭市人民政府駐東華鎮東大街529號。華亭市由省直轄,平涼市代管。

2018年12月7日,2018魅力中國城十大魅力榜單發布,平涼榮獲“年度魅力文旅扶貧城市”。

2019年10月23日,被確定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歷史沿革


平涼
平涼
平涼,歷史悠久。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參《文物》)。相傳人文始祖伏羲氏誕生於成紀(今甘肅靜寧南部),教民佃漁,始畫八卦。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
夏朝,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朝,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台縣境)、阮(今涇川、靈台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台於今靈台縣境。春秋,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朝,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庄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台、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台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台縣邵寨原)。另有鹵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漢朝,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庄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鹵、臨涇(今涇川)、陰槃(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台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鑒》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鹵、臨涇、安定、陰槃、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台縣梁原境內。鹵、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槃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三國,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台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台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西晉,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 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梁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庄浪境屬略陽郡。十六國,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台、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台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庄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 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槃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槃。南北朝,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台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台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庄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槃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台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台縣境。 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槃縣)屬涇州。今庄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台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槃縣改為宜祿縣,今靈台縣東南部屬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隋朝,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台縣,旋即又省靈台併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台縣西梁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槃、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台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槃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后復隸屬於天水郡;今庄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唐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后,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槃、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槃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庄浪一部分闢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貞觀元年(627),靈台省入麟游,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划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採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台縣從麟游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併入靈台縣。改陰槃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 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 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台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併入良原縣。大曆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台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台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併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台和保定,皆屬涇州。 今靜寧、庄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後唐庄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庄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五代,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台,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今靜寧、庄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宋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誌》:“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真宗咸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庄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仁宗慶曆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祐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干縣。涇州,初領保定、靈台、良原3縣,后亦轄長武。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后劃歸渭州統轄。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台、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庄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台成為一個政區。金朝,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台4縣。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庄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州治隴干(今靜寧),轄隴干、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元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后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後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併入涇川)、靈台、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台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台縣,同時將良原縣併入靈台縣。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併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併入華亭)、崇信3縣。蒙古太宗二年(1230),在今庄浪縣境設庄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庄浪路降為庄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併入隴干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干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明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洪武八年降庄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台(屬涇州)、庄浪縣(屬靜寧州)。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清朝,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台、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庄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后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台、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庄浪縣。中華民國三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庄浪、涇川、華亭、崇信、靈台、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台為二等縣,華亭、崇信、庄浪為三等縣。中華民國二十三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台、華亭、崇信、靜寧、庄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台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台為四等縣,華亭、庄浪、崇信為五等縣。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3)增設西吉縣。中華民國三十六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庄浪、靜寧、靈台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台、涇川、崇信、靜寧、庄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庄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1953年5月11日涇源縣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3月24日改為涇源回族自治縣);6月14日,平涼市改為(省)直轄市仍由專署監督領導;同年10月29日,西吉、海原、固原從平涼析出另成立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專區級)。1955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改設專區,作為省政府派出機關。同年10月10日,慶陽專區併入平涼專區。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台、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1956年1月,庄浪縣劃歸平涼專區。1958年3月,隆德、涇源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4月4日,崇信縣併入華亭縣;12月20日,庄浪縣併入靜寧縣,靈台縣併入涇川縣;撤華亭縣,其境分別划屬平涼市和涇川縣,平涼縣併入平涼市。1961年11月25日,恢復慶陽專區,原所轄7縣一併從平涼專區析出。12月15日,恢復華亭、靈台、庄浪和崇信縣建制;1964年6月5日,平涼市改為平涼縣。1969年10月1日,改專區為地區。1983年7月,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至此,平涼地區轄平涼、華亭、涇川、靈台、崇信、靜寧、庄浪7縣(市)。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縣級崆峒區。 2018年8月,經報請國務院批准,同意我省撤銷華亭縣,設立縣級華亭市,以原華亭縣的行政區域為華亭市的行政區域,華亭市人民政府駐東華鎮東大街529號。華亭市由省直轄,平涼市代管。 

行政區劃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轄五縣一市一區,共102個鄉鎮,9個街道辦事處。 。
崆峒區(17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 柳湖鎮 四十里鋪鎮 白水鎮 花所鄉 崆峒鎮 安國鎮 香蓮鄉 草峰鎮 索羅鄉 麻武鄉 峽門回族鄉 上楊回族鄉 西陽回族鄉白廟回族鄉 大寨回族鄉 寨河回族鄉 大秦回族鄉 西郊街道辦事處 中街街道辦事處 東街街道辦事處
涇川縣(14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城關鎮玉都鎮 荔堡鎮 紅河鄉 黨原鄉 涇明鄉 丰台鄉 羅漢洞鄉 太平鄉 王村鎮 飛雲鄉 汭豐鄉 窯店鎮 高平鎮 溫泉開發區 縣街道辦事處
靈台縣(13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中台鎮朝那鎮 什字鎮 獨店鎮 梁原鄉 龍門鄉 蒲窩鄉 上良鄉 邵寨鄉 西屯鄉 新開鄉 星火鄉 百里鄉 城區街道辦事處
崇信縣(6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新窯鎮 黃寨鄉 柏樹鄉 黃花鄉 木林鄉 錦屏鎮 錦屏街道辦事處
華亭市(10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安口鎮東華鎮 策底鎮 西華鎮 馬峽鎮 硯峽鄉 上關鄉 河西鄉 山寨鄉 神峪鄉 東華街道辦事處
庄浪縣(18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水洛鎮 南湖鎮 朱店鎮 萬泉鎮 韓店鎮 岳堡鄉 楊河鄉 趙墩鄉 柳梁鄉 卧龍鄉 大庄鄉 陽川鄉 良邑鄉 通化鄉 永寧鄉 鄭河鄉 南坪鄉 盤安鄉 水洛街道辦事處
靜寧縣(24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城關鎮八里鎮 威戎鎮 李店鎮 界石鋪鎮 城川鄉 司橋鄉 曹務鄉 古城鄉 雙硯鄉 雷大鄉 余灣鄉 仁大鄉 賈河鄉 深溝鄉 治平鄉 新店鄉 甘溝鄉 細巷鄉 紅寺鄉 四河鄉三合鄉 原安鄉 靈芝鄉 城區街道辦事處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地處北緯34°54'至35°43',東經108°30'至107°45'之間,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衝;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氣候 平涼屬於涇渭河冷溫帶亞濕潤區。在農業氣候區劃中,屬於隴東溫和半濕潤農業氣候區。根據氣象上通常把氣候平均溫度大於22℃定為夏季,小於10℃定為冬季,10至22℃以下為春、秋季的標準劃分。春、夏季106天,秋季為77天,冬季為182天。又根據物候反映和農事活動劃分四季,則把0℃以上至15℃以下定為春季,15℃以上定為夏季,15℃以下至0℃以上定為秋季,0℃以下定為冬季。四季按此標準劃分,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平涼市氣候總的特點是南濕、北干、東暖、西涼。由於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一般規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長季縮短5天,大於10℃的積溫減少107℃,無霜期減少3.1天。 平涼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各季降水量分佈很不均勻,冬春雨少,6月下旬進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結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三個月。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達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現一個枯水年(降水量小於400毫米)。枯水年過後一般都緊接一個豐水年(降水量為600毫米)。由於隴山余脈的地形影響,降水的區域分佈比較明顯,但總的趨勢是由西南向西北遞減,西南部山區年平均降水量可達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國、大秦、西陽一帶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涇河川區及北部塬區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 平涼市全年大部分時間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平均風速2.16米/秒(2級),多年平均出現最大風速17米/秒(8級)9次,年內最多25次。秋冬季為西北風,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或東風。全年出現風向較多的有東、東東南、東南,西、西西北、西北,形成一個明顯的與川道走向一致的地形風 。

自然資源


平涼
平涼
平涼是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經濟作物主產區,盛產小麥、玉米、穀類、蕎麥、油菜、胡麻、林果、烤煙等,具有開發"兩高一優"農業的廣闊前景,曾與慶陽地區以"隴東糧倉"聞名遐邇。市上和七縣(區)先後獲農業部、國務院"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旱作山區盛產胡麻、葵花、土豆、莜麥和豆類等;陰濕山區林草茂盛,是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皮毛集散地和各類中藥材的重要產地,目前全市年存欄黃牛50多萬頭,年交易各種畜皮200 多萬張。中藥材主要有黨參、黃芪、甘草、大黃、貝母、冬花等150多種。山藥、百合、蕨菜、 甲魚等極具地方特色,皮毛肉類遠近聞名;川區以果、菜為主,特別是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村支柱產業之一。全市現有森林、生態系統及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5個,總面積7.4萬公傾,占國土面積的6.6%,森林面積397萬畝,森林覆蓋率17.98%。植物種類共51科84屬254種, 野生動物31種。林業資源在省內有較大優勢。

水資源

總量16.7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13. 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9億立方米,全市理論水能蘊藏量為11.2萬千瓦 。

土地

現有農業用地101萬公頃,其中耕地38萬公頃、林地32萬公頃、牧草地14.7萬公頃。 2018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57.79萬畝,比上年增加13.28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107.72萬噸,增產4.9%。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75.42萬畝,比上年增加6.82萬畝,產量34.96萬噸,增產0.1%;小麥播種面積173.24萬畝,增加5.34萬畝,產量34.71萬噸,減產0.3%;秋糧播種面積283.27萬畝,增加6.46萬畝,產量72.76萬噸,增產7.3%;玉米播種面積139.02萬畝,減少 1.3萬畝,產量45.25萬噸,增產3%。全年穀物產量82.73萬噸,比上年增產0.8%。

礦產資源

 從全國來看,平涼屬自然資源比較貧瘠的地區,但從省內及周邊地區範圍內看,煤炭、石灰岩等有比較優勢。市內的華亭煤田是鄂爾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層最厚的地段,總面積150平方公里,是甘肅省第一大煤田, 煤層平均厚度達28.7米,探明總儲量34.7億噸,且煤質優良,具有高活性、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熔點的特性,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我國最好的氣化用煤。
石灰岩資源:有資料介紹總儲量30多億噸,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儲量約3億噸, 主要分佈在平涼市和華亭縣;庄浪縣卧龍寺石灰岩礦床為遠景儲量,約2 億噸。對石灰岩的利用,目前主要是生產水泥、石灰和建築石料。
另外還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佈在華亭縣安口鎮一帶,開採利用歷史較早,目前主要用於生產日用陶瓷、高低壓電瓷、燈泡等。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9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63萬人。城鎮人口87.1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1.13%,比上年提高1.41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10.92‰,比上年回落1.43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37‰,與上年持平;人口自然增長率4.55‰,比上年回落1.43個百分點。 全市有回、蒙古、滿、藏、彝、維吾爾、苗、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黎、僳僳、佤、畲、東鄉、土、達斡爾、羌、撒拉、錫伯、普米、塔吉克、怒、保安、裕固、獨龍、赫哲族共3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6.2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3%,其中回族約16萬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8.8%;分佈在崆峒區的大寨、上楊、峽門、白廟、寨河、大秦、西陽等7個鄉和華亭縣神峪、山寨2個鄉,共有110個回族村,530個純回族社 。

政治


中國共產黨平涼市委員會平涼市委委員、常委、書記周偉
副書記王旭、苟永平
常委楊軍、陳鐸、葉劍芳、馬琦、何東、劉凱、唐如海、王之臣、朱永裁
秘書長張弘
平涼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馬琨
副主任樊文浩、徐毅、薛曉宏、白玉
秘書長馬建軍
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王旭
常務副市長葉劍芳
副市長唐如海、宋全科、孟小金、楊維周、吳建忠、王錦、張京紅
秘書長龔衛兵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平涼市委員會主席王大睿
副主席閆虎明、邢建軍、郭宏、張雙鶴、劉萬民、張曉宇、牛啟壽
一級巡視員席君忠
秘書長田書林
現任平涼市黨政領導一覽(截止2021年6月)

經濟


平涼
平涼
2018年,面對穩中有變的經濟形勢、頻發重發的自然災害和繁重艱巨的發展改革任務,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建統領,‘四化’統籌,交通先行,產業支撐,決戰脫貧,決勝小康,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發展思路,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擔當作為,合力攻堅克難,全力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第一產業平涼是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經濟作物主產區,盛產蘋果、小麥、玉米、穀類、蕎麥、油菜、胡麻、林果、烤煙等,具有開發“兩高一優”農業的廣闊前景,曾與慶陽地區以“隴東糧倉”聞名遐邇。市上和七縣(區)先後獲農業部、國務院“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旱作山區盛產胡麻、葵花、土豆、莜麥和豆類等,陰濕山區林草茂盛,是西北各類中藥材的重要產地,中藥材主要有黨參、黃芪、甘草、大黃、貝母、冬花等150多種。山藥、百合、蕨菜、甲魚等極具地方特色,皮毛肉類遠近聞名;川區以果、菜為主,特別是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村支柱產業之一。平涼是中國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飼養量居甘肅農區之首。建有景興10萬頭肉牛精細加工廠、西開牧業5萬頭屠宰線、百興集團福利製革廠、凱灃出口牛肉罐頭加工廠、旭康牛肉食品生產廠等一批龍頭加工企業,牛皮加工能力100萬張,草產品加工能力10萬噸。成功註冊全國第一件活牛證明商標——“平涼紅牛”,牛肉、皮革、熟肉製品、骨製品等銷售全國市場,活牛及牛肉出口國外地區。
2018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57.79萬畝,比上年增加13.28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107.72萬噸,增產4.9%。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75.42萬畝,比上年增加6.82萬畝,產量34.96萬噸,增產0.1%;小麥播種面積173.24萬畝,增加5.34萬畝,產量34.71萬噸,減產0.3%;秋糧播種面積283.27萬畝,增加6.46萬畝,產量72.76萬噸,增產7.3%;玉米播種面積139.02萬畝,減少 1.3萬畝,產量45.25萬噸,增產3%。全年穀物產量82.73萬噸,比上年增產0.8%。

第二產業

全年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56.81億元,增長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25億元,增長2.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9.7%。 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3.97億元,增長9.3%;集體企業增加值0.93億元,下降3.5%;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7.28億元,增長2.1%。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加值51.12億元,增長3.2%;輕工業增加值1.13億元,下降40.2%。 規模以上工業中,分行業看,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加值29.38億元,下降7.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15.02億元,增長26.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加值5.21億元,增長13.1%;通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0.22億元,增長32.8%;專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645萬元,增長98.6%;非金屬礦採選業增加值0.23億元,增長301.5%;醫藥製造業增加值0.16億元,增長22%。 規模以上工業中,煤、電、建材三大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9.60億元,增長3.4%,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94.9%。實現利稅32.4億元,下降0.8%。實現利潤15.78億元,增長6.3%。 規模以上工業中,原煤產量1946.16萬噸, 下降3.07%。洗煤283.62萬噸,下降26.03%;甲醇48.72萬噸,下降18.81%;發電量165.26億千瓦時,增長21.95%;水泥404.88萬噸, 增長0.74%;水泥熟料374.26萬噸,下降0.2%;白酒529.9千升,下降34.25%;機製紙0.99萬噸,下降24.95%;紙製品7.06萬噸,下降60.56%;棉紗1.57萬噸,增長1.08%;陶質磚384.8萬平方米,下降0.33%;小麥粉8.08萬噸,與上年持平。 規模以上工業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1.36億元,增長5.6%;實現利稅總額31.97億元,下降3.4%;實現利潤總額14.99億元,增長0.2%。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11.38%,同比提高1.81個百分點;企業資產利潤率8.36%,同比提高0.15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78.17元,同比增加0.18元;產成品庫存6.73億元,下降29.6%。 年末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66個,與上年持平;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47.08億元,下降0.3%。

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500萬元以上和房地產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17.86%。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417項,投資下降22.46%;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107項,投資下降6.7%;億元以上投資項目74項,投資下降28.6%。 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下降67.33%;第二產業投資下降5.6%;第三產業投資下降16.92%。全市民間投資(包括房地產)下降21.44%。

社會事業


教育
全市爭取國家和省上科技項目19項,資金572萬元。國家項目1項,落實資金120萬元;省列項目18項,落實資金452萬元。安排實施市列科技項目12項,經費100萬元。 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827所。幼兒園868所,特教學校4所,小學779所,初中112所,九年制學校22所,完全中學14所,中等職業學校11所,獨立高中15所,普通高校2所。 全年普通高校招生4484人,在校生10949人,畢業生1074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8896人,在校生22797人,畢業生6750人。普通高中招生13636人,在校生48188人,畢業生17398人。初中招生24944人,在校生75616人,畢業生27234人。各類學校在校學生達到37.70萬人,小學入學率達到了100%,畢業率99.996%;初中階段學生入學率99.88%,畢業率99.98%。 全市參加高考考生18108人,上線人數17903人,上線率98.9%。重點本科上線3780人,上線率20.9%,比去年同期提高4.2個百分點;本科上線5234人,上線率49.8%。

科技

2015年,全年爭取國家和省上科技項目15項,資金684萬元。國家項目1項,落實資金108萬元;省列項目14項,落實資金576萬元;安排實施市列科技項目12項,經費125萬元。本年度共評出科技進步獎100項,一等獎13項,二等獎67項,三等獎20項。

通信

2015年,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1.63億元,增長30.93%。電信業務總量21.0億元,增長31.50%;郵政業務總量6313萬元,增長13.81%。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5.15萬門;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308.58萬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9.12萬戶,城市13.09萬戶,農村4.55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163.99萬戶,4G行動電話用戶52.07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9.11部/百人;行動電話普及率78.16部/百人。年末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16.95萬戶;移動寬頻用戶11.92萬戶。網際網路寬頻接入埠31.55萬個。網際網路上網人數109.07萬人,手機上網人數94.36萬人 。

傳媒

2015年,年末全市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8個,公共圖書館8個,博物館8個。全年發行《平涼日報》301期,872.9萬份。全市有廣播電台8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幹線網路總長2857公里,廣播電視衛星收轉站47.36萬座。廣播綜合覆蓋率99.13%,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電視綜合覆蓋率97.42%,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有線電視用戶9.81萬戶。

衛生

截至2015年末全市有衛生機構(包括村衛生室、診所)2746個。醫院、衛生院14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1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873個,村衛生室1536個,婦幼保健醫院(所、站)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個,衛生監督機構7個。衛生技術人員10531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896人,醫院和衛生院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346人,註冊護士3621人;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11888張,醫療機構病床使用率70.72%。

民生社保

2016年全年城鎮就業25.87萬人。本年新增城鎮就業3.7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65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2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63%。
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0.4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56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2.36萬人,增加4016人;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18.17萬人,增加7049人;參加失業保險8.66萬人,同比減少217人;參加工傷保險8.8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7.58萬人,增加2159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續保120.7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633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173.82萬人,參合率為98.7%。全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出總額為9.4億元,累計受益462.78萬人(次)。民政部門資助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達24.39萬人。全年5.24萬城鎮居民和21.38萬農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2016年末有社會福利院9個,床位1032張,在院供養491人;建立城鎮社區服務中心14個 。

歷史文化


靈台縣位於甘肅東部,地處涇渭之間,東拱關中,南依千隴,是周民族和周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靈台境內曾建立姞姓密須國,公元前1057年周文王伐密須且築靈台,縣因此而名。西周初分封姬姓密須,延至密康公時,周共王滅密,發生了“三女喪國”的歷史事件。此後,靈台一直是周王朝的軍事要塞和西屏門戶。
商周文化是靈台現代文明的源頭,其當時的社會道德規範、物態、人的心態、行為均深刻影響並構築了現代靈台人的精神世界,其價值觀念、倫理道德,無不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和區域性。靈台人熱情好客,崇尚禮儀,親友造訪,必殷勤招待,酸湯長面是款客常宴。遇婚喪娶葬,必置辦成套有序的佳肴酒宴。“吃”是一種地方風俗,也是一種民族文化意識,靈台的飲食中酸湯長面是周飲食文化的傳承。靈台民間現行的葬禮“三獻禮”堪稱周禮葬儀的活化石 。
唐代貞觀二十年(646),太宗皇帝李世民親賜田畝給崆峒山明慧禪院。有仁智禪師住持寺院並開鑿登主峰小馬鬃山通道“上天梯”。被後世弟子尊稱為開同祖師。東西南北中“五台”和鳳凰嶺等處均建有寺院。 後周4顯德五年(958),世宗孝武帝柴榮給明慧禪院賜紫。
中華民國初年,僅剩茶庵寺、北台、西台各寺由僧人住持供奉香火。民國21年(1932),曾任甘肅省民政廳長的鄭浚歸家后,受戒為居士,以復興佛教為已任,赴甘南、舟山,搬僧取經,主持成立平涼佛教會。除在城內大興佛寺外,又在崆峒山重修茶庵寺、蓮花寺,在獅子嶺和天台山建佛籟寺和觀音閣。時任平涼專員劉興沛亦為援手助力,佛事日盛。 1949年解放后,朝山禮佛者減少,僧尼多遷徙、還俗。1958年反對宗教特權后,已無居山僧人,佛教活動停止。1979年,原茶庵寺還俗和尚心悟重新出家居西台,住持修復佛殿。1982年成立平涼縣崆峒山佛教管理委員會,由居士朱吉祥任主任委員,借紫霄宮為會址。1983年從靈台縣請來常慧和尚為住持僧。1984年成立平涼市崆峒山佛教協會,常慧任會長。1985年常慧出席甘肅省佛教協會代表在大會,併當選為省佛教協會理事。1987年常慧圓寂,弟子持心和尚被推選為佛協會長。1992年平涼市崆峒山佛教協會會址遷到中台塔院。現已修復的有棲雲寺、蓮花寺、茶庵寺、法輪寺等。

風景名勝


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西出長安第一城”。境內發現齊家、仰韶等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出土於涇川縣的佛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平涼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處。 
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西周第一台——古靈台(靈台縣)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靈台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平涼也是祖國針灸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台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台縣),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庄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5A級風景名勝崆峒山,還有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泉寺(崇信縣內)、蓮花台、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迹等,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閑的好去處。

崆峒山

平涼
平涼
崆峒山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同時還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平涼市城西11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為古絲綢之路要衝,自然景觀奇險靈秀,人文景觀古樸精湛,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之美譽。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三次登臨崆峒山,向廣成子求教修身治國之道,秦皇、漢武亦慕名登臨,司馬遷、杜甫、白居易、林則徐、譚嗣同等揮筆題贊。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山水一色,有灕江神韻,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蘊豐厚。崆峒山又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有各類動植物1300多種。景區先後榮獲“中國顧客十大滿意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中國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殊榮。

涇川大雲寺·王母宮景區

平涼
平涼
大雲寺·王母宮是國家4A級景區。位於涇川縣城西北1公里處,沿312國道分為王母宮、大雲寺兩個景區。位於回山和涇汭河交匯處的王母宮景區,是西王母發祥地和祖廟所在地,被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和中國民俗學會授予“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稱號。據碑刻史料和文物古迹考證,王母宮始建於漢武帝元封元年,后經宋初、明嘉靖年間兩次重修,是中國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廟,清代毀於兵燹,改革開放後台灣信眾捐資重建。位於涇河對岸的大雲寺,歷史上是武則天敕令珍藏《大雲經》的皇家寺院,由隋代大興國寺改建而成。1964年因發掘出盛裝14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金棺、銀槨等而轟動海內外,被稱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1969年大雲寺遺址範圍內發現北周寶寧寺地宮,再次出土石函、二重鎏金銅函、琉璃瓶供養佛舍利32粒。2012年12月,大雲寺遺址內先後兩次發現大量窖藏佛像。2013年1月又在佛像窖藏旁發現宋代龍興寺地宮1處,第三次出土琉璃瓶盛裝佛舍利2000餘粒,被認為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大考古發現”。2013年6月19日(農曆五月十二),舉辦了大雲寺落成暨佛舍利安奉法會,實現了大雲寺對外開放 。

古靈台

平涼
平涼
古靈台·荊山森林公園是國家4A級景區。景區自縣城延及中台山和東溝景觀湖,佔地6660餘畝,包含古“靈台”、荊山森林公園和縣博物館三個主要景區,人文與自然水乳交融,景觀價值極高。古靈台是周文王征服位於今靈台縣百里鎮一帶的密須國后,築台祭天以慰靈昭德的所在。現在的“靈台”為1985年第三次重建,主體建築為“文王祭天台”和碑廊,後者鐫刻1934年第二次復修時國民黨政要和地方名流的題詞200餘幅。荊山森林公園因中台山春日滿山荊花燦爛,史稱“荊山日麗”而得名,以古建築為特色,形成荊山門、三賢祠、德化廊、朝暉亭、夕照亭、日月亭、關公殿、靈通門、玉皇閣、東溝景觀湖等眾多人文景點。縣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珍藏各類文物逾萬件,其中尤以西周青銅器著稱,銅、陶、玉、瓷、鉛及佛教文物中均不乏鎮館之寶 。

城市榮譽


2020年5月,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城市GDP排行榜第268位。
2020年7月,“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發布,平涼市位列第209。
2020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聯合推出的“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發布,平涼經濟競爭力排名第826位,可持續性競爭力排名第860位。
2020年12月16日,2019-2020年度中國288個城市的城市品牌發展指數排名第273位。

現任領導


市長: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