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區

甘肅省平涼市轄區

崆峒區,隸屬甘肅省平涼市,地處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介於東經106°25′-107°21′、北緯35°12′-35°45′之間。東鄰涇川、鎮原,南依華亭、崇信,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原州區接壤,北與彭陽、鎮原縣毗鄰,歷史上為絲綢古道西進北上甘涼的第一座關隘重鎮,亦為陝甘寧三省交通要塞和隴東傳統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碼頭”之稱,為平涼市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截至2020年年末,崆峒區轄17個鄉鎮、3個街道,總面積19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48萬人,區政府駐西郊街道

崆峒區以國家風景名勝區崆峒山而得名,建制始於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2年),2002年8月28日改名為平涼市崆峒區。有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公園、道源聖地崆峒山等旅遊景點。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2018年10月,甘肅省政府發出通知,正式批准崆峒區退出貧困區序列。 

2020年,崆峒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0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5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0.0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97.42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7728元。

歷史沿革


崆峒區
崆峒區
平涼市崆峒區建制始於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公元572年),此後一直為郡、府、縣治所,歷設過州、府、道、郡、軍、太僕寺、苑馬寺、行省等重要軍政機構。
民國時期設甘肅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建國后一直為平涼地委、行署、軍分區所在地。
1949年成立平涼縣。
1950年設平涼市。
1964年撤市復縣。
1983年恢復縣級市。
1985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
2002年8月28日改名為平涼市崆峒區。

地理環境


崆峒區地處甘肅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的隴東黃土高原腹部,在東經106°25′-107°21′、北緯35°12′-35°45′之間。東鄰平涼市涇川縣慶陽市鎮原縣,南依平涼市華亭縣、崇信縣,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涇源縣原州區接壤,北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慶陽市鎮原縣毗鄰。2016年崆峒區總土地面積1808.84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面積4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崆峒區屬隴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西北高峻多山,東南丘陵起伏,中部河谷密布,平均海拔1540米。

氣候環境

崆峒區氣候屬半乾旱、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最高氣溫32.5℃,最低氣溫-15.4℃,年平均氣溫10.1℃,年降雨量537.5毫米,日照2377.4小時,無霜期193天。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崆峒區地表水可利用量1.1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12億立方米。
崆峒區地熱水主要有下白堊系盆地厚層狀礦岩構成的蓄熱和蓄水層,其上為第三條泥岩構成的保溫或隔水層。其熱源和水源主要來自盆地西部地六盤山山前斷裂帶的補給,其地熱水大概範圍西至六盤山,東至慶陽寧縣一帶,屬甘肅省隴東地熱區。平涼市崆峒區西南坡村地熱井,水溫17-20℃,礦化度0.81克/升,水文隊普查鑽孔深250米揭露出下白堊系含水層,水頭高土地面30餘米,自流量8800噸/晝夜,水溫25℃,屬地熱異常點。
崆峒區還有小水電站一處。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1300多種,沙棘等經濟植物和甘草等藥用植物100餘種,動物資源50多種,水產資源以淡水魚、甲魚為主。

礦藏資源

崆峒區地下礦藏有、鐵、銅、磷、石灰岩、水泥灰岩、白雲岩、陶土粘土、耐火粘土、石膏等16種12大礦點,其中水泥石灰岩和化工石灰岩品位較高,儲量達5億多立方米。
崆峒區太統鐵礦屬小型礦床,本礦點屬於二迭統山西組煤系地層中,含礦岩係為厚層狀石英砂岩及薄層狀砂質、碳質而頁岩,夾菱鐵礦結核。菱鐵礦共有三層:底層礦厚為15米,結核連接成似層狀,含礦係數6.54%;中層礦厚5.52米,結核為球狀,含礦係數6.54%-3.7%;上層礦厚3.94米,含礦係數為4.87%-3.67%;主要鐵礦物為菱鐵礦,少量褐鐵礦。鐵品位30%-40%,MgO1.1%-2%,SiO29%,地質儲量43.1萬噸。
鋁土:鋁土礦屬於燕山期岩漿活動有關的中低溫熱液型,產生於山西組(P1S)底部,礦產地主要分佈在平涼市境內,有大檯子、紅莊子、王店三地,其中大檯子鋁土礦規模較大,其它兩地皆為礦點。大檯子鋁土礦地理坐標為東經106°42′31″,北緯35°22′14″,位於賀蘭褶帶的南端,礦床生於寒武系古地形中的喀斯特凹陷內,屬陸相沉積礦物,產品位Al2O352%-69%,SiO2%-20%,Fe2O30.75%-1.8%,已探明C級儲量5.5萬噸。
石灰岩:資源豐富,主要分佈在太統山至大檯子一帶,長約20公里,已探明地質儲量10億噸,地質運量儲量21億噸,其中太統山化工灰岩儲量為3000萬噸。礦床賦存條件好,礦體厚度大,礦石品位優,其主要化學成分Cao50-52%,MgO<1%,Fe2O3為0.29%,AI2O3為0.85%。礦區交通條件好,有寶平、平華二級公路通過,距平涼市崆峒區二十里鋪工業園區10公里。開發總量200多萬噸。主要有水泥廠3家,水泥年總產量為60萬噸;石料廠10家,總開採量約100多萬噸;白灰年產量60萬噸。
白雲岩:主要分佈在平涼市崆峒區麻川鄉大檯子、水泉灣等地,已探明地質儲量500多萬噸,地質遠景儲量2億噸。礦石產於上寒武系和奧陶系,露天礦床,礦體厚度大、礦石品質好,主要化學成分MgO20.8%-22%,CaO27%,MgO1.1%-2%,SiO<4%,Fe2O3,0.29%,距平華、寶平公路5公里。距平涼市崆峒區二十里鋪工業園區15多公里,交通條件便利。
膨潤土:膨潤土礦位於平涼市崆峒區南東,東經106°48′02″-106°48′42″,北緯35°21′41″-35°22′24″。礦區地層屬上三迭統延長群中亞群,共有三個礦層,累計厚度為10.64米,走向長200米至1000米,其主要化學成分為蒙脫石佔46%-78%,膨潤土地質儲量141.37萬噸。膨潤土具有特殊的吸水性、膨潤性、膠結性、陽離子交換性和分散性及潤滑性等,可在冶金、鑄造、石油鑽探、化工等工業中充當粘結劑、增塑劑、交換劑等,具有良好的應用開發價值。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末,崆峒區轄17個鄉鎮、3個街道和1個大景區,有252個村、19個城市社區,區政府駐西郊街道。 
街道東關街道
中街街道
西郊街道
崆峒鎮
白水鎮
四十里鋪鎮
草峰鎮
安國鎮
柳湖鎮
花所鎮
索羅鄉
香蓮鄉
西陽鄉
大秦鄉
白廟鄉
寨河鄉
大寨鄉
上楊鄉
麻武鄉
峽門鄉

人口民族


截至2020年末,崆峒區常住常住人口53.48萬人,人口出生率10.68‰,人口死亡率6.78‰,人口自增率為3.9‰。在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33.96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3.69%。

政治


平涼市崆峒區委委員、常委、書記:王琳璽
平涼市崆峒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趙小林

經濟


綜述

2020年,崆峒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0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55億元,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40.09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97.42億元,增長6.7%。三次產業結構比為7.13:27.1:65.7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7728元,比上年增長6.35%。 
2020年,崆峒區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4%。其中,食品及煙酒上漲6.0%,衣著下跌3.1%,居住上漲4.8%,生活用品及服務下跌0.1%,交通和通訊下跌1.3%,教育文化和娛樂下跌0.4%,醫療保健上漲0.3%,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3.0%。全區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0%。 

第一產業

2020年,崆峒區全年糧食種植面積59.18萬畝,比上年減少2.69萬畝。油料種植面積7.51萬畝,減少1.1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7.2萬畝,增加0.89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0.46萬畝,減少0.1萬畝。果園面積0.39萬畝,減少0.05萬畝。 
2020年,崆峒區糧食產量17.1萬噸,比上年增產5.43%。其中,夏糧產量4.85萬噸,減產11.17%;秋糧產量12.25萬噸,增產13.85%。 
2020年,崆峒區蔬菜產量11.71萬噸,比上年增產18.42%。園林水果產量2.99萬噸,增產75.03%。中藥材產量0.16萬噸,減產5.18%。 
2020年,崆峒區肉類產量1.57萬噸,比上年增長2.67%。牛奶產量0.9萬噸,增長35.57%。年末牛存欄10.05萬頭,增長6.58%;牛出欄9.9萬頭,增長6.37%。羊存欄5.03萬隻,下降6.43%;羊出欄4.16萬隻,增長6.43%。生豬存欄4.65萬頭,下降16.39%;生豬出欄6.58萬頭,下降5.68%。 

第二產業

2020年,崆峒區全部工業增加值25.78億元,比上年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3%。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16%;股份制企業增長2.9%;私營企業增長2.7%。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5.4%,重工業增長6%。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94.3%,製造業增長4.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1%。 

第三產業

2020年,崆峒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2億元,比上年增長7.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9.7億元,增長8.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8.5億元,增長4.0%。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74.4億元,增長5.8%;餐飲收入額13.8億元,增長18.0%。 
2020年,崆峒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55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稅收收入46838萬元,同比增11.2%;非稅收入12712萬元,同比增5.5%。從主體稅種看,增值稅14806萬元,同比增長0.1%;企業所得稅6838萬元,同比增長26.8%;個人所得稅747萬元,同比下降35.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96341萬元,同比增長12.7%。其中,民生支出291533億元,增長14.5%。扶貧支出15610萬元,增長7.9%。 
2020年,崆峒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71.8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87%,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71.46億元,增長11.9%。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284.26億元,增長9.06%,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84.19億元,增長9.07%。 
2020年,崆峒區全年接待國內遊客1008.2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87%;旅遊收入57.5億元,增長25.0%。旅遊人均花費約580元。

文化


文化現象

隴東即甘肅東部的簡稱。隴東主要指慶陽、平涼兩地區16個縣、區(市),它北接寧夏,東臨陝西,地處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這裡曾是華夏始祖軒轅黃帝最早的生息地及周文化的發祥地,又是戎、狄、羌、薰育(匈奴)等古老民族的聚居地,古絲綢之路經過這裡匯入河西走廊。隴東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族文化

隴東皮影,隴東皮影又叫燈影子、牛皮娃娃,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時也是一種民間工藝品。舊時,隴東皮影戲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為燃料的燈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為傀儡的一種民間影子戲。白天有太陽的時候也可演出,稱為熱影子戲。皮影戲起源很早,按隴東的民間傳說,秦始皇的兒子胡亥生下來的時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他看到窗子上照射的人影表演便不再哭了,但人影一離開窗子,他又啼哭起來。於是秦始皇命人雕刻出表演人的形狀,不斷地表演下去,胡亥不哭了,影戲也由此出現了。北宋時,影戲演出已較為普遍。《都城紀勝》說:“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雕鏃,後用彩色裝皮為”。宋仁宗慶曆年間,范仲淹鎮守慶陽,當時藝人以演皮影戲犒勞將士。清末甘肅大將董福祥曾把環縣皮影戲班帶到京城為慈禧慶賀壽誕。
隴東皮影主要分佈於平涼、慶陽地區各縣,集中於陝、甘、寧三省接壤的三角地帶。它的人物造型,歸納起來有生、旦、凈、末、丑五個大類。根據人物不同的身份特點,誇張它的眉、眼、鼻、嘴和鬍鬚五個部分。從工藝上講,隴東皮影造型外輪廊以直線概括,俊俏有神,尤重圖案裝飾,著色對比強烈,頭部造型約有千餘種。由於在平面布幕上演出,只能左右動作,因此一般採用“五分臉”,即側面表示法:一個眉、一隻眼、一耳垂,半面嘴鼻一個臉。皮影的身段也用側面表示法。隴東皮影音樂深受陝西西路皮影弦板腔、碗碗腔的影響,有的班子就用以上音樂演出也有用秦腔演出的,但大多數班子以演唱隴東道情為主。
隴東皮影的刻制原料十分講究,要求以小口齒青槽期的黑毛公牛皮為佳,皮板薄厚適中,質堅而柔。在整個的製作工藝上,無論是選皮、刮皮、拓樣、針稿簇刻、著色、出汗、磚熨等各道工序都毫不馬虎。隴東皮影雕刻藝人世代相傳,雕刻刀法也非常講究,有走刀、推皮、打眼、“扣碗碗”等。以先繁后簡、先內后外的順序雕刻。早期隴東皮影只有20厘米左右高,紋樣和色彩簡單概括,往後發展,皮影高一尺左右,著色以黑、紅、黃、綠為主。其整體造型是頭大身小(5:1),身段上窄下寬,手臂過膝。全身頭、胸、手、腿等部分用牛筋絞連,身上的若干關節,根據動作需要,用三、五根毛竹操縱,通過燈光投影,影人在影幕上便表演出各種動作。清末,隴東皮影出現了帶有複雜圖案構成的大片布景,如“花果山”、“金鑾殿”,稱之為“大片”,尺寸為220-50厘米,中片亦有100厘米。
隴東皮影在我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一頁。
隴東窯洞,隴東窯洞源遠流長。《詩經·大雅·綿》中記載:“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亶父,周文王的祖父。陶,借為掏。復,借為覆。從旁掏的洞叫覆,即窯洞或山洞;向下掏的洞叫穴。周人不修房室(“未有家室”)的穴居習俗,與隴東窯洞是一脈相承的。周人的先祖曾生活於隴東一帶。《史記·周本紀》載:“后稷卒,子不立,不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以失官而奔戎狄之間。”周先祖不奔於戎狄之間,“戎狄之間”即今隴東一帶。
隴東的穴居窯洞,是黃土高原人文景觀的一大土著特色。據國際著名地理學家陳正祥考證,涇河流域的黃土層厚度可達百米以上。而且這一帶的黃土中不含砂石,十分粘牢,故而構築的窯洞相當堅固耐久。
隴東窯洞是在人工掘成的崖上,由靠地面部分縱向挖成的洞。和蓋房相比較,“崖”就是屋架。崖的組合叫“庄”、“莊子”,主要有明庄、地坑庄等七八種,地坑庄則分平地下坑和“半明半暗”。這些形式,是典型的周祖掏洞穴居的遺風。地坑庄,是先掘地成坑,坑壁即是挖窯的崖面,這種類型一般集中於源面。地坑庄大小不等,一般為長方形,長10丈,寬3丈,深2丈,正面土窯3孔,側面一孔,通道又叫“洞子”,下洞上箍,安裝大門。隴東人講究地氣、根氣,地坑庄處在天地的層層環抱之中,所以隴東人住地坑庄,從心底里便有一種安然長久的瓷實感。
隴東窯洞的修築,包含著無盡的文化,單是庄址的選擇,就要考慮背風、向陽、利水、氣暢,來去有路等多種因素。加之由穴居窯洞派生出來的窯洞影戲、火炕、轉槽、石磨等生產生活娛樂文化,可供挖掘展示的獨特的民俗很多,實在是旅遊文化中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
隴東社火,每逢過年鬧元宵,隴東人的一件大事就是扶老攜幼,
車社火
車社火
湧上街頭看社火。社火中最精彩的是高芯子,最有陣容的是車杜火,最為得意的是馬社火。無論是高芯子、車社火還是馬社火,都是真人扮假人,或表演幾個歷史人物,或一段戲曲場面,人物不唱、不說、不動,由座下的人、座下的車或騾馬代步,在街面上遊行展示。
隨著時代的進步,高芯子越扎材料越高級,越扎造型越奇巧,原來由大人托著小孩的徒步被拖拉機、汽車代替了,而車社火,現代人則給它起了個新名詞--彩車,更是異彩紛呈、各展風流。由於農村機械的普及,農民養的騾子和馬越來越少,少了騾子和馬,馬社火自然就不像從前那麼火爆了。
隴東獨特的地理和人文環境,造就了獨特的民間藝術。單就上面三種社火形式說,在我國戲曲的初始,就曾有過真人學假的階段,如宋代出現的“肉傀儡”。所謂“肉傀儡”,就是由成年人扛著扮著似假人的男童或女童,在街上遊行表演,成年人在下面旋轉和舞蹈。我們隴東的高芯子、車社火、馬社火實際上就是宋代“肉傀儡”的保留或延續,其表演形式古與今是一致的。他們往往由人扮成天神和古代名將,披甲戴盔,持名種兵器,如傀儡假人似的,乘車馬遊行。研究“肉傀儡”和高芯子、車社火、馬社火的傳承關係,對我們保留和發揚這一獨特的民間藝術不無裨益。
崆峒武術,從有關崆峒武術的相關史料看,武術與崆峒山有關的就是宋·《續資治通鑒長編》。記仁宗慶曆時,葛懷敏定川砦之敗,西夏之兵南下搶劫,崆峒山的僧人法淳等師徒曾在崆峒山保護了附近的群眾及御書院,朝廷賜法淳等人紫衣。這是唯一的根據。以後崆峒山數起數落,明初已很荒涼,初為西德王所有,以後轉給韓王才有大規模的修建。清代王輔臣之亂以後,龍門派進入崆峒山,才由僧轉道,而在各代換代之際,遺憾的是對崆峒武術再無傳載。
崆峒武術作為中華武術的一個流派,曾頗為盛行過,然而其有關歷史淵源、內容特點、拳緣關係與拳承所及,由於歷史的變遷和崆峒山幾遭劫難,這方面的專著遺文極少,只能從有關的歷史資料中撿到片言碎語,很難反映出崆峒武術在歷史上或某一個時代的全貌和詳細情況。真正的崆峒武術應源於崆峒山下,涇河兩岸,隴東大地。流傳至今的五大門派十二個拳種,三百多個武術套路,各有師承,名人輩出。據宋代鄭文寶《蕭關議》載:“高嶺崆峒,山川險阻,雄視三關,控制五原”。崆峒山一代兵家必爭,自古以來在山下發生過多次戰爭。晉太元十九年,符登與姚興戰鬥,引兵馬入屯山;五代十六國時期赫連定居平涼,攻於可蘭(今寧夏);唐劉昌和後唐段秀實守彈箏峽,拒吐蕃,都是為了在軍事上取勝而藉助這一天險的。李白“世傳崆峒勇”,杜甫“崆峒足凱歌”就反映了崆峒山一帶世為顯武之地。有碑文記載的當數崆峒區白水大潘和白廟賈家窪,在清乾隆年間出過武舉。因同治年間西北回民暴動,史料毀於一旦,現無詳細資料可考。但白水大潘武舉傳人朱文芳(因排行老五,後人稱朱老五),1956年在北京參加全國武術觀摩會獲優秀傳統項目獎,其徒潘生龍、劉長有在平涼授徒頗多。賈家窪武舉傳人賈萬忠,解放后在平涼授徒眾多。
崆峒區
崆峒區
崆峒武術
崆峒武術
近百年來,崆峒武術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它不僅包括崆峒山道家留傳下來的武術套路,而且還包括近百年來傳入平涼的查、華、花、炮、洪、紅、陳、楊、吳、孫太極拳,還有近30年傳入平涼的通背、劈掛、翻子、八極、八卦掌、形意拳。道光同治年間,在社會較穩定,經濟逐步繁榮的情況下,一些武術家不拘於在本地傳藝,而且到各地學習交流傳藝,有些來到平涼授徒。陝西涇陽人王復盛,擅長拳腳,串子(擒拿),其孫王麟武10歲習武,1956年又拜崆峒山韓道士為師,學得猴拳、棍術、鞭桿各一套。民國初,從河南桑坡來平涼定居的回族拳師郭景華,丁鴻奎老拳師,精查拳、槍術、刀術,技擊、散打。陝西涇陽人楊振綱擅長棍術。陝西人王耀東精通紅拳、炮拳、棍術,在平涼授徒頗多。抗日戰爭前後來平涼定居的有河南桑坡回族拳師馬恆福、馬培文、白良青;甘肅臨夏人居世安;陝西西安人童天祥(回族)。特別是馬恆福、居世安、童天祥3位老先生武德高尚,為發展崆峒武術做出了傑出貢獻,已被列入中華武術名人錄中。馬恆福擅長查拳、炮捶、技擊,套路內容完整豐富,其中包括基本功十路彈腿,查拳十路,炮拳十五路,槍、刀、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耙等兵器及徒手,器械對練。集體演練套路各為十路,演練起來結構緊湊,剛勁有力,瀟灑大方。居世安擅長紅拳、六合燕青拳、槍術、棍術,尤其陳式太極拳小架,得河南溫縣陳家溝名師陳鴻烈真傳,演練起來剛柔相濟,美觀大方。童天祥擅長華拳、花拳、劍術、棍術,80餘歲時表演一套八仙拳,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其中高難動作朝天瞪,單雙叉十分到位,令人折服。3位老先生來平涼定居,一生授徒眾多,為崆峒武術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時,在平涼授徒傳武的,除前面提到的外,還有蘇寶珊、魏琦、張學義。
抗日戰爭時期是平涼武術向前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它為崆峒武術的發展奠定了新的武學內容,1980年以來在平涼傳授武術的有潘生龍、劉長有、童世英(回族),孫聯英、馬明星(回族)等,授徒眾多。頗有建樹的為童世英、孫聯英、馬明星(回族)。經初步調查統計,“崆峒武術”內容包括崆峒山道家流傳下來的武術套路和北派武術的12個拳種(查、華、花、炮、洪、紅、通臂、通背、八極、太極、形意、八卦掌),300多個武術套路,深受群眾喜愛。較為流行的套路有60多個。徒手有彈腿、二、四、五、九路查拳、少林捶、八步轉、八仙拳、三路花拳、落花拳、六合拳、通背拳、燕青拳、小洪拳、大洪拳、關東紅拳、劈掛拳、翻子拳、八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陳式小架、大架太極拳、楊式太極拳等。棍術有二、三、四路查棍、神槍棍、八虎棍、進山棍、四門棍、四明棍、西域條子棍、水箱條子棍、盤龍棍、鐵牛棍、蒲曇棍、子棍等。刀術有二、三、四路查刀、青龍刀、六合刀、劈掛刀、滾躺刀、雙刀等。劍術有二、四路查劍、青萍劍、龍行劍、串龍劍、青龍劍、雙劍、陳式太極劍、太極十三劍等。鞭桿有白虎鞭、黑虎鞭、黑虎出洞鞭、紫金鞭、換手鞭、纏海鞭等。槍術有鎖口槍、五虎斷門槍、高家槍、趙家槍、梨花槍、金槍、六合槍等。軟器械有二節棍、三節棍、九節鞭、流星錘、繩鏢。在農村還流行有大連枷、小連枷、雙連枷等。對練有四、五、九路查拳對解、單雙刀進槍、棍進槍、雙拐進槍、朴刀進槍、板凳進槍、槍進槍、棍打醉漢、對刺劍等。
崆峒武術中,武林英傑輩出,代代有傳人,除了上面提到的楊振綱、郭景華、馬恆福、居世安、童天祥等老一輩外,當代有建樹者也不乏其人,如童世英、甄慶平、馬繼良、拜少寶、孫聯英、李恆達、馬明星等,均參加過國家級武術運動會和觀摩運動會,其中:童世英、拜少寶名譽武壇。童世英、馬明星為平涼市國家級武術六段。張學義、李振虎、馬明星1983年被國體委授予全國千名優秀武術輔導員。潘生龍、祁有仁、李俊發、朱廣明、朱沛霖、李小芳、張存柱、張國良、馬衛紅、者紅霞、於金龍、蘭明哲等多次代表平涼市參加省級武術運動會,取得了好成績,為平涼人民爭得了榮譽。崆峒武術是祖國古老的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中國武術重要的組成部分,研究和探討崆峒武術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要全面深入地挖掘整理這一歷史悠久和內容豐富的文化遺產,不但需要市上有關部門大力協助和支持,更需要政府組建成立“崆峒武術館”,並儘快相應組建民間“崆峒武術研究會”和“崆峒武術協會”群眾團體,旨在弘揚崆峒武術,把崆峒武術推向全國,推向世界,從而為平涼市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發揮其應有的帶動作用。崆峒武術創始於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與少林、武當、峨嵋、崑崙並稱為我國著名三大武術流派。始祖於飛虹子,早年在少林寺學藝,后隱居崆峒山習道研藝,其第十代掌派燕飛霞,曾在1956年北京全國武術觀摩賽時獲冠軍。97年隨中國武術團出國緬甸表演,獲劍、槍、拳、掌和拂塵五項冠軍。1959年離開崆峒先後在新疆、上海、南京、無錫、廣州等傳授弟子,名揚海內。崆峒武術傳統源遠流長,據《爾雅?釋地》載:“空同之人武”。唐代李白詩:“世傳崆峒勇”、杜甫詩:“崆峒足凱歌”。道教武術講究關係密切。它以保護宗教和強身健體為宗旨,經代代相傳發展。崆峒武術講究實打、實拿、以技擊、強身健體和增強功力為目的,其拳路有五龍門、追魂門、奪命門、醉門和神拳門五大門,每門又有十六套拳術和器械套路,還有留傳下來的各種秘譜,為進一步弘揚和發展崆峒武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崆峒派武術吸收了少林、峨嵋、武當武術的精華,在其手法,套路、技擊功夫上成為一體,講究實打、實拿、以技擊強身健體和增加功力為目的。崆峒派武術特點是“奇兵”(兵器),它不屬於十八般兵器。形式各種各樣,小巧玲瓏,攜帶方便,不易被對方發現,交手中往往能出奇制勝。崆峒派武術飛練分五大門,從初級到高級依次為飛龍門、追魂門、奪命門、醉門、神拳門。每門有十五六套拳術和器械套路,每套路又有幾樣“奇兵”。除此,還有一套先天十八羅漢手,此拳是達摩所創的少林母拳,作為崆峒派武術的基本功來練習。崆峒派武術的飛龍門是初級門,套路有飛龍拳、飛龍掌、飛龍刀、飛龍槍、飛龍劍、飛龍鏟、飛龍棍、飛龍雙鞭等。追魂門和奪命門與飛龍門內容相似,只是一級比一級技高一籌。醉門是功夫較深的一門,有些功夫屬於絕技,如醉雙劍、“醉八仙”堪稱拳中之王,有躍、翻、撲、騰等高難動作,變化莫測,複雜驚險,不易掌握。神門拳是最高武功,可拳打不實,用意而不用力,是崆峒派武術出神入化,登峰造極的功夫。
崆峒文物,崆峒是甘肅省文物大市,歷史悠久,
文物豐富,歷史年代齊全。崆峒區博物館珍藏文物2491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1件,二級文物64件。在這些文物中既有新、舊石器時代的產物,也有商、周時代的銅器以及出土的歷代陶器及瓷器、古字畫等,商代的銅爵,西漢的銅燈,戰國的銅簋,西周早期的銅鼎,新石器時代的白彩尖底瓶等都是館藏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藏品。

地方特產

豆腐腦,豆腐腦是一種極嫩的豆腐,用一把扁平的勺子盛到碗里,然後加鹵。鹵是由黃花、木耳、口蘑、肉絲加團粉熬成。有回、漢之分。老豆腐和豆腐腦極相似,烤鍋底部分呈麵筋狀。
孜然羊小腿,風味特色:滋味濃鮮,原汁原味,外香里嫩,滑順爽口。
水餃,風味特色:外軟里嫩,皮薄見餡,味鮮可口。
康健滷肉,風味特色:以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相結合,色澤紅潤,油而不膩,甜美爽口。
羊肉泡饃,已有六十年經營歷史,是獨特的伊斯蘭風味食品。平涼羊肉泡饃選取料羊,也叫站羊,肉質肥嫩可口,採取“單走”,即羊肉和泡饃分別送上,肉湯清而不膩,鮮而不膻,輔以香油、油潑辣子、香菜、大蒜。吃過的人們讚美:“口越吃越小,筷子越吃越粗。”飯後一碗“三泡台”蓋碗茶,令人心曠神怡,美食之樂,油然而生。羊肉性熱,含高蛋白成分,老幼皆宜,經常食用,可健身壯體,實屬冬令大補佳品。
平涼燒雞,風味特色:具有雞體肥大,造型美觀,色澤金黃,燜爛脫骨、爽口不膩,鮮嫩濃香的特點。

交通


綜述

截至2018年,崆峒區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2.04億元,增長4.1%。全年公路客運量3374.5萬人次,下降17.8%;客運周轉量18.42億人公里,同比下降23%。貨運量4951.72萬噸,增長8.5%;貨運周轉量143.37億噸公里,增長10.2%。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25.19萬輛,增長7.3%,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2.61萬輛,增長7.8%。民用轎車保有量10.73萬輛,增長9.6%,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10.2萬輛,增長9.5%。 

公路

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平定高速、西長鳳高速,福銀高速、平天高速公路(規劃建設)、平寶高速及連接線(規劃建設)
國道:312國道
省道:天水一平涼、銀川—平涼、寶雞—平涼等

鐵路

鐵道線路:寶中鐵路、天平鐵路、西平鐵路
火車站:平涼站

社會


文體事業

崆峒區區屬專業文藝表演團體1個。文化、博物、圖書館各1處,藏物1514餘件,藏書8.9萬餘冊。新建6個鄉鎮文化站、90個農家書屋和2處農民體育活動場所。區屬廣播電台、電視台各1個,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6.5%和96.5%。廣播電視村村通無線數字電視入戶5000戶。
2012年,崆峒區新增文化企業14家,文化產業增加值完成1.4億元。崆峒數字影城建成投入使用,安裝廣播電視“戶戶通”設備6.8萬套,完成“村村通”入戶2000戶,農村廣播“村村響”實現全覆蓋,建成花所鄉體育健身中心和7個“一村一場”工程。
2013年,新建索羅鄉體育健身中心和7個農民體育健身活動場所。

教育事業

截止到2010年,崆峒區有各級各類學校275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高級中學4所,完全中學3所,職業中學1所、初級中學2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8所,完全小學215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36所。
崆峒區有普通高校招生2654人,在校生6455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4715人,在校生12772人,畢業生4847人;普通高中招生2891人,在校生9787人,畢業生3527人;普通初中招生7760人,在校生20678人,畢業生5263人。中小學在校學生達到76567人。其中,小學46091人,中學30465人。小學、初中階段學生入學率分別達到99.85%和98.33%,畢業率均達到100%。
2010年度崆峒區參加高考考生4588人,比2009年減少171人,上線人數達3836人,上線率為86.8%,其中本科上線973人,上線率22%。
2012年,新建寨子街小學等中小學校舍3.9萬平方米,建成世紀花園等城鄉幼兒園4所,為3.7萬名農村中小學生免費提供營養早餐。
2013年,崆峒區新建白水鎮中心幼兒園等9所學校,平涼鐵中教學樓等41個項目建成投入使用。
2017年,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48所,其中幼兒園158所,小學154所,初級中學1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2所,高級中學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85447人,其中,在園幼兒17068人,小學36941人,初中19669人,高中11632人,特殊教育學生118人,特殊教育高職班19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7.2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8%,全區報考人數3289人,上線人數3247人,98.7%,其中重點本科上線613人,上線率18.6%,一般本科上線978人,上線率29.7%,三本上線465人,上線率14.1%,專科高職上線1191人,上線率36.2%。
截至2018年,崆峒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51所,其中幼兒園161所,小學154所(其中教學點47個),初級中學1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2所,高級中學3所,完全中學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區現有學生85601人,其中幼兒園17451人,小學37424人,初中18971人,高中11617人,特殊教育120人,特殊教育學校高職班18人,教職工6724人,其中專任教師6089人。院校單獨測試和綜合評價招生中錄取966人,參加普通高考3453人。高考二本以上總體上線率51.9%,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二本以上共計錄取1744人,錄取率50.5%,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上線率和錄取率均創該區歷史新高,高分段學生取得歷史性新突破,全區有9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比2017年增加7人,佔全市的53%。高中階段升學率94.01%。 
截至2021年2月,崆峒區共有體育場地251個,體育場地面積44.03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0.82平方米。共共獲得各類獎牌105枚,其中金牌35枚。

科技發展

截止到2010年,崆峒區有科技服務機構148個,科技特派員100個。
2010年共有14項科技成果獲得市級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5項。
截止到2010年末,崆峒區共有衛生機構267個,其中:醫院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個,衛生院19個,門診部2個,婦幼保健院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個,采供血站1個,衛生監督所1個,診療、衛生所、醫務室207個。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2650張。衛生機構人員數3261人,衛生技術人員2824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助理醫師1041人,註冊護士1085人。
2012年,崆峒區急救中心、白水鎮中心衛生院建成投入使用,中醫醫院門診樓、紅十字會老年病醫院托老中心建成主體。
2013年,崆峒區建成大寨、寨河衛生院綜合樓和13個標準化村衛生室。
截至2018年,崆峒區調研論證儲備科技項目10項,推薦上報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7項,爭取到位項目4項資金113萬元。專利申請量194件,每萬人擁有發明專利0.772件。共促成企業完成技術交易額0.56億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21年2月,崆峒區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10個,公共圖書館2個,博物館(含紀念館)7個。有廣播電台1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幹線網路總長656.179公里有線廣播播電視轉播發射台3座。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4%;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7.7%,有線電視用戶3.5萬戶,比上年增加0.35萬戶。

社會保障

截至2021年2月,崆峒區共有16532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347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78人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35人享受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年末全區共有各類社區養老機構和設施532個。其中,社區服務指導中心0個,社區服務中心20個,社區服務站272個,社區養老照料機構和設施城市16個,農村166個,農村敬老院2個,社區互助型養老設施56個。

基礎設施

2012年,崆峒區完成投資6.2億元。
2012年,崆峒區新建三天門和新生巷社區,新民路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成主體,重點鄉鎮視頻監控系統全面建成,檢察院辦案技術用房和基層派出所業務用房項目順利推進。
2013年崆峒區平沿路改造二期、東大門道路改造一期、大岔河橋、羊渠溝橋全面建成。投資1.6億元,實施以“八溝一河”為重點的城市防汛安全隱患治理工程,累計鋪設雨污水管道13公里,砌築護岸4.5公里,安裝護欄2.3公里。城鎮化率達到55.5%。積極創建國家級生態區,建成虎山公園、南部面山綠化、平沿路二期綠化亮化和老城區綠化改造提升等項目,新增城區綠地34萬平方米,城市綠地覆蓋率達到34.3%。2.5萬平方米公租房和15萬平方米農民安置樓建成主體,棚戶區改造建成安置樓6萬平方米,16個住宅小區建成商品住宅58萬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8.5平方米。
崆峒區東瞰西安,西上蘭州,南赴寶雞,北抵銀川,綰三省而連六縣,自古就是陝甘寧三省(區)交通樞紐。比鄰周邊城市在200-400公里之間,寶中鐵路、312國道、銀武高速貫通境內,隨著寶(雞)平(涼)、天(水)平(涼)高速,天(水)平(涼)、西(安)平(涼)鐵路的建設,將形成以5條高速公路和3條鐵路為依託,國道和一、二級公路為骨架,縣鄉村道路為支線,輻射周邊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和二、三小時經濟圈,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凸現。區內分別設有客、貨站點,公路交通輻射周邊三省,區內公交事業蓬勃發展。
2010年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39738萬元。
2010年全年公路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364950萬噸公里。旅客周轉量24304萬人公里;鐵路旅客發到量90.59萬人。鐵路貨物發到量317.72萬噸。
2010年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8130.8萬元。2010年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9247戶。
2010年年末行動電話用戶289101戶。2010年年末網際網路上網用戶達到32813戶;數字數據網用戶(DDN)188戶。

醫療衛生

截至2021年2月,崆峒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75個。其中醫院4個,醫院中有綜合醫院2個,中醫醫院1個,專科醫院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07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1個,衛生院17個,村衛生室259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個,愛衛辦1個;農村個體診所60個。年末衛生技術人員221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927人,註冊護士896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105張。其中,醫院1500張,衛生院556張。全年總診療人次65.47萬人次,住院人數53567人。

旅遊


風景名勝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自古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和“西鎮奇觀”之美譽。
1994年以來,崆峒山先後被認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得“中國顧客十大滿意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地”、“中國十大道教文化旅遊勝地”、“中國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和“中華民族文化生態旅遊最佳目的地”等榮譽,2002年全面通過ISO9001、14001質量、環境管理體系國際認證,2003年7月26日,國家郵政局發行《崆峒山》4張一組景觀特種郵票,崆峒山登上了“國家名片”。
太統森林公園,“西來第一園”——太統森林公園,位於崆峒區西郊3.5公里處。佔地面積21.7萬畝。屬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是天然動植物園。景區森林覆蓋率70%,木本植物33科90多種,草本植物3000食用,實食用菌20餘種。
十萬溝,十萬溝—大陰山景區位於崆峒山西南,河峽谷南側,距城約20公里,麻武鄉城子村境內。景區面積23.8平方公里,是崆峒區天然林資源區和旅遊風景區。石崖間“將軍窯”、“藏軍洞”、“擊鼓窯”以及上“教坪”、“倉房梁”,“將官墓”、“仰駕山”等古遺址仍存。較著名的風景點有“虎跳崖”等景觀。
清福山,位於崆峒區四十里鋪鎮東南塬畔,距城區20公里。山下為西蘭、寶平、平鎮3條公路交匯處,也是寶中鐵路由南向西的轉折處,為隴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地。山上有樓台殿閣60餘間,道觀僧院10餘處,統稱三宮四台七寶殿,且多石刻、壁畫。1980年闢為自然風景區,建有三清殿、無量殿、雷祖殿、百子宮、三官殿、三聖宮、財神樓、藥王洞、地母殿、三皇殿、五聖宮、太寶殿、靈官洞、山門、洪元橋等。洪元橋下有洌泉。
柳湖,是隴東的自然山水園林,它以“柳中湖,湖中柳”形成獨特的景觀。被人們譽之為“柳湖晴雪”,為平涼八景之一。公園位於崆峒城廓西北隅,西蘭公路南側,東西長480米,南北寬185米,總面積133畝,其中湖水面積41畝。整個地形西高東低,南坡北平。各湖均有潛水泛流,故有百泉之說,其中西湖深1.5米,東湖深2~3米,特別有天然暖泉一眼,更是久負盛名。
大陰山
大陰山
柳湖始建於宋神熙元年(1068),時任渭州知府的蔡挺在此引泉成湖,蒔花植柳,建造避暑閣及柳湖亭,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明嘉靖年間,韓潘昭王佔為苑明武宗明明武宗厚照敕賜“崇文書院”供王府子弟讀書。昭王以千金築城三仞,並做了大規模的擴建。清乾隆之後,又先後多次修葺,建有“深柳讀書堂”、“文瀾橋”、“養正軒”等建築。先後更名為“百泉書院”、“高山書院”。同治初年,柳湖毀於兵燹。同治十二年(1873),陝甘總督左宗棠駐兵平涼,再次修復,名為柳湖書院,並親書“柳湖”匾額。寫了《頌暖泉》即《重修平涼暖泉碑記》。民國十五年(1926)柳湖書院改為甘肅省第七師範學校。解放后,仍相繼被一些學校、單位佔用,1977后單位遷出,恢復公園舊址其舊舊址再添新景,1979年5月1日正式開放。
明寶塔,明寶塔在平涼城東馬道門外之寶塔樑上,是為進入平涼之顯著標志。因其地勢險要,扼控古道要衝,故自清初以後,常有重兵駐守。民國時期,曾駐有軍部、集團軍總司令部。建國后,曾設學校或為機關駐地。自1980年後,遷平涼地區博物館於此。1994年定為旅遊景點,免費全日開放。
寶塔公園歷史悠久,據志書載,其地原為延恩寺,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1464)闢為正學書院。明武宗正德11年(1516),御敕重修寶塔,至嘉靖25年(1546)春建成,並在塔前建新塔寺。此塔形製為七級八角錐狀樓閣式無基座磚塔,高27.5米,底部周長36.6米。底層面南設拱門,二層以上每層各面均有券門,內設木梯、閣板,供登高眺遠。三至五層設佛龕,雕欄護,磚雕斗拱,鐫雲紋花卉,上覆琉璃瓦。各層檐角綴飾獸頭鐵鐸,終日叮噹作響。塔頂呈八角以形,以以璃瓦覆蓋,塔尖為鐵鑄斗托小塔。塔西舊有真武廟一座,嘉靖後期又於塔寺東側建東嶽大帝廟。有大殿、獻殿、配殿、廂房、戲樓。臨街山門巍峨,石階重重,道旁又建高大重檐石牌坊一座,楣刻“東嶽大帝行祠”。對面為石砌磚雕九龍巨碑,碑面九龍翻騰,生動活躍,中嵌石匾鐫“國祚綿延”,上方懸雕“三星八仙”,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基座上雕有二十八宿。
2003年,搬遷了周圍單位,擴建了綠地,開挖恢復了使湖,使使成為繼柳湖公園之後,城區又一重要休閑娛樂場所。
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1月經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是甘肅省4個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西郊12公里處,是中國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歷史文化遺跡,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也是新興的地質旅遊勝地。
崆峒山丹霞地貌地質公園規劃建設總面積83.6平方米,地質公園建設保護的地質遺跡景點共有58處,其中丹霞地貌景點47處,地質構造、地層岩性景點5處,外動力地質作用景點6處。
崆峒山丹霞地貌地質遺跡分佈廣,連片集中,規模宏大,氣勢磅礴,保存完好,極富特色,屬我國獨有,極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為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提供了極佳場所。
凌空塔,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境內的崆峒山,是一座無基座的七級八角磚塔,塔高近30米。
凌空塔是宋代建築,樓閣式,8角7級,每級間距較大,無基座、兩層以上塔身和塔檐均以磚做出門、窗、柱、額枋、斗拱、椽、飛頭等形制和精細的雕飾。
凌空塔上生長有兩棵百年松樹,構成了“古塔托松”的絕景觀,是崆峒山重要的景點之一。
龍隱寺
龍隱寺
龍隱寺,位於城西3.5公里處的龍尾山下,佔地約300畝。據《平涼市志》載,龍隱寺原名“靈隱寺”、“興教寺”,始建於漢唐時期,以後在明、清、民國等各代均有擴建,先後開鑿洞穴5孔,有上佛殿、孔雀殿、左右配殿等建築。龍隱寺之名,來源於唐肅宗李亨下塌寺內的傳說。相傳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發生后,玄宗李隆基倉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從馬嵬坡揮軍北上,“通夜馳三百里至安定郡,庚子至烏氏驛,辛酉至平涼……”,曾在靈隱寺內下塌。翌年7月,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南)稱帝。因皇帝是人們心目中的“真龍天子”,而龍隱寺又是皇帝曾居過的地方,故“龍隱寺”之名沿用。
龍隱寺所在的龍尾山,東西綿亘5公里,植被面積近26.7萬平方米,是一座“嵐靄瀰漫,淹沒寺觀,一泓秋水如玉帶,背負青山似錦袍”的名山。尤為奇絕的是,在一懸崖峭壁上,有一殿宇懸空,上接藍天,下臨深淵,樹遮花掩,猶如仙閣,景色十分壯觀。龍尾山的中下部有清泉4眼,泉水清澈透明,寒暑不易其形,旱澇形改其形形千百年來,水位穩定不變。山上還有一“靈湫”,又名“龍泉”,泉水從一乳石縫隙間噴涌而出,遇懸崖后旋轉激散,形似玉盤篩珠,古有“龍泉滴珠”之稱,系平涼八景之一。

代表人物


牛弘(公元545-610)。安定鶉觚(今甘肅靈台)人,好學博文,曾為隋納言上士,專掌文翰,后升為威烈將軍,員外散騎侍郎,襲封“臨涇公”,宣政元年,升任內士下大夫,進位使持節,大將軍、儀同三司。隋朝先後授官秘書監、禮部和吏部尚書。享年66歲。一生為搶救歷史典籍、制禮作樂、完善刑律貢獻甚巨。
趙時春(公元1506年-?),字景仁,平涼南郊浚谷村人。趙時春為嘉靖“八才子”之一,文追歐、蘇,為後世敬仰。著作有《浚谷集》17卷,《趙浚谷詩集》6卷,《趙浚谷文集》10卷,《浚谷文抄》2卷。
劉琦,字信叔,德順軍(今甘肅靜寧)人。自幼跟隨父親學習,精通兵略,長於騎射。南宋初建時,宋高宗任命劉琦為閣門宣贊舍人、知岷州、隴右都護。長期駐守邊塞與夏兵作戰,屢建戰功,威震敵膽。
牛僧孺(公元779-847),字思黯,安定鶉觚(今甘肅靈台)人,一生歷經中唐德、順、憲、穆、敬、文、武、宣宗八朝皇帝,累官至宰相,居官清正,剛直敢言,為首與李德裕派形成長期“牛李黨爭”,聲譽大興。一生酷好文學,仕宦期間,好交名人文士,頗嗜“傳奇志怪”,所著《玄怪錄》造傳奇之文,薈萃為一集,其中80餘篇保留。這些志怪作品,繼承發揚了漢魏六朝以來志怪藝文的特長,對唐以後小說創作有較深影響。在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深遠。
皇甫謐(公元215-282),幼名靜,字士安,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人,東漢太尉皇甫嵩之曾孫,我國十大名醫之一。歷經東漢、魏、晉三朝。幼年喪母,境遇艱難。成年後,奮志於學,博通典籍,文史著述多,屢詔不仕,專以著述為務,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學者,在文、史、醫、哲諸領域均有建樹,著述頗豐。尤以《針灸甲乙經》享譽海內外被國際針灸學會列為必讀書目之一,成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皇甫規(公元104-174),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人,世代武官之後,喜讀好文,有著述二十餘篇。歷任太山太守,度遼將軍,永康元年拜為尚書,后遷弘農太守,護羌校尉,終年71歲。一生為人正直,是非分明,儘力國事,不計私利,在朝野享譽很高。

獲得榮譽


2019年5月18日,崆峒區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020年11月16日,入選“2020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20年12月,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2020年8月,入選到“2020中國公平教育百佳縣市”名單中。
2020年11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崆峒區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