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縣
甘肅省平涼市下轄縣
庄浪縣隸屬於甘肅省平涼市,位於甘肅省中東部,六盤山西麓,東鄰華亭市,西依靜寧縣,北與寧夏隆德縣、涇源縣毗鄰,南和張家川縣、秦安縣接壤。東西長56.37公里,南北寬46.60公里,總面積1553.14平方公里(2013年),轄1街道7鎮11鄉。人口335684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有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雲崖石窟及紫荊山、陳家洞、吳王墳山、關山天池朝那湫等許多自然和人文景觀。
庄浪縣是全國梯田化模範縣、全國水土保持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文化模範縣、全國經濟林建設示範縣、全國生態建設示範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中醫藥工作先進縣。
2019年1月9日,庄浪縣憑藉庄浪高抬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2020年2月,經甘肅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審定,庄浪縣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批准退出。2020年2月13日,獲得2019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稱號。
2020年,庄浪縣地區生產總值68.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17億元,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6.28億元,增長10.8%;第三產業增加值36.84億元,增長5.5%。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35.5:9.17:55.33調整為36.86:9.2:53.95,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所佔比重上升1.3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上升0.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下降1.38個百分點 。
相傳夏禹把天下劃分為九州,庄浪在夏商時屬“雍州之域”。
西周時是西戎的游牧之地,劃在“候服”的範圍。
春秋戰國時,仍為西戎所佔據。
漢承秦制,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部,刺史部下設郡、縣以統之。庄浪地區為涼州刺史部(州治隴城,今秦安縣隴城鎮)下的天水郡所轄。縣域分屬天水郡之略陽道(治所今甘肅秦安縣。)、街泉縣(治所今甘肅庄浪縣東南之韓店鄉)、成紀縣(治所今甘肅靜寧縣治平鄉)。縣城東北屬安定郡的涇陽縣(治所今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轄。
王莽篡漢的十多年,隨意亂改地名,改天水郡為“填戎郡”,還曾設阿陽郡,庄浪地區又分屬上述兩郡。
東漢明帝永平17年(74年),改涼州刺史部的天水郡為漢陽郡(今甘肅甘谷縣),廢街泉縣,併入略陽縣,庄浪又分屬略陽縣及阿陽兩縣。漢獻帝初平四年(139年),從漢陽郡中又分置永陽郡,改略陽縣為街亭縣,庄浪地區又分屬永陽郡的阿陽、街亭縣(縣治在今甘肅省庄浪縣東南之韓店鄉)。
三國時期,庄浪縣域屬曹魏雍州管轄。獻帝建安19年(214年),更永陽郡為廣魏郡(郡治臨渭,甘肅清水縣西南),又改街亭縣為略陽縣,庄浪在那時屬廣魏郡略陽縣。
庄浪縣實景
公元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重新統一全國后,改兩漢十三州長黨史部為司、兗、豫、並、雍、秦等十九州刺史部。泰始年間(265~274),又恢復廣魏郡為略陽郡。
東晉十六國時,匈奴、氐、羌、鮮卑、羯等“五胡”相繼內遷,戰亂頻繁,民族政權林立。庄浪縣域全部處於民族政權之下。從公元317年到589年的二百年間,大體上先後統治庄浪縣的少數民族政權有前趙、前秦、後秦、北魏、西魏、北周等國。其中,前趙時庄浪屬略陽郡。前秦永興二年(385),皇帝苻豎置“平涼郡於高平鎮。”意欲平定涼國,此時庄浪縣北部之一小部分屬涇州平涼郡轄,北部的大部分及南部仍由秦州略陽郡轄。東晉安帝七年、乞伏乾歸更始三年(411年),西秦乞伏乾歸攻後秦南安太守王璟於水洛城。“水洛”之名在歷史潮流上延續達1587年之久。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神麝年間,庄浪縣北屬秦州略陽郡阿陽縣,南屬隴城縣;東屬涇州平涼郡華亭縣。孝庄王元子攸永安三年(530年),公元543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代替。庄浪在魏時屬北秦州安陽郡轄;北周改北秦州為交州,庄浪又屬交州安陽郡。
公元589年隋滅陳,隋初行州、郡、縣三級;開皇三年罷郡,以郡統縣,大約在此時改秦州為天水郡。略陽郡於開皇二年廢郡為縣,並改縣名為河陽縣;開皇六年又改名為隴城縣。
唐朝時,唐初庄浪西南屬隴右道秦州(州治成紀,今甘肅秦安縣西北)隴城縣轄,東北屬關內道隴州(州治通渭,今陝西隴縣)華亭縣轄。寶應三年,吐蕃貴族率兵東侵,佔有今隴山地區,庄浪也陷入吐蕃之手,時庄浪境內生活著許多的吐蕃部落,唐的地方行政建置被廢。大中三年(849),唐政府一度收復庄浪地區,大約30年之後的廣明元年(880)被又佔領。
庄浪縣實景
五代初梁朝時,“歧”為地方割據政權,都鳳翔府,庄浪由其保勝節度使管轄,後唐時庄浪西南由其雄武節度使、東北由彰義節度使兩鎮所轄。後晉時依後唐舊制。後漢時,庄浪西南被吐蕃佔領,東北仍屬彰義節度使轄。後周時曾收箸被陷的庄浪地區,仍分屬雄武和彰義兩節度使。
宋代,庄浪地區一直為秦鳳路的德順軍之隴干縣所轄。德順軍是屬州級的帶有軍政合一性質的地方行政機構,慶曆三年,把原屬渭州的籠竿城提升為軍。這一時期,庄浪是北宋和西夏的邊界地區,又是渭州與秦州的聯絡點,軍事戰略地位較為重要,因而縣域內設有多處軍政性質的城、堡、寨等,如水洛城、通邊寨等。
元初,庄浪隸屬陝西行省,在軍事上又隸屬鞏固便宜都總帥府。1227年,元太祖鐵木真南下攻靜寧、隆德、庄浪一帶,避暑六盤山,不久死於清水的薩里川,約在這時置庄浪路於南湖鎮,庄浪路是直屬於陝西行省的二級行政單位,但轄地較小,領有今天庄浪縣全部,靜寧以及隆德的一部分。“庄浪”之名從此開始,元成宗鐵木真大德八年二月改庄浪路為庄浪州,仍為隸屬於省的二級行政區域。因為元制旰隸於省的路、府、州、軍無屬於二級行政單位。
明朝時,明洪武二年(1369),庄浪由陝西布政使司轄,隸屬鳳翔府,仍稱庄浪州。明洪武八年,降州為縣,改隸靜寧州,屬鞏昌府。嘉靖二十八年又改隸平涼府。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時,在庄浪曾派任過縣知事。
清代統一全國后,庄浪於1648年歸清,時屬陝西行省。1667年從中分屬甘肅省,庄浪又屬甘肅省行省。史載,庄浪“順治初年仍屬平涼府,領固原、靜寧二州,縣七:平涼、崇信、華亭、鎮原、靈台、庄浪、隆德。1778年裁庄浪歸併隆德縣。庄浪縣歸併隆德縣后,在庄浪縣治地設庄浪鄉,由隆德縣丞駐庄浪鄉(今庄浪南湖鎮)。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復置庄浪縣,隸屬涇原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直隸於此。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甘肅省第二督察專員公署於平涼,管轄庄浪。
庄浪縣實景
1949年8月4日,庄浪解放后,成立了庄浪縣人民政府,屬平涼專區,
1950年5月25日由平涼專區歸天水專區。
1956年1月又由天水專區劃歸平涼專區。
1958年12月20日撤銷庄浪縣併入靜寧縣。
1961年12月又恢復庄浪縣至今,轄五個鎮十三個鄉。
2016年7月,撤銷庄浪縣通化鄉、大庄鄉,設立通化鎮、大庄鎮。
2020年,甘肅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甘肅省庄浪縣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批准退出貧困縣。
庄浪位於甘肅省中部,六盤山西麓,東鄰華亭縣,西依靜寧縣,北與寧夏隆德縣、涇源縣毗鄰,南和張家川、秦安縣接壤。東西長56.37公里,南北寬46.60公里,總面積1553.14平方公里(2013年)。
庄浪縣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群山起伏,地勢東高西低,六盤山聳峙於東,余脈分六支迴環盤互,貫穿全境。基岩山地和丘陵溝壑佔總面積的93.5%,境內海拔高度在1405~2857米之間。縣境處於新生代以來地殼運動比較活躍的構造地區。喜馬拉雅新構造運動中,隆起六盤山山脈,東北部成為基岩裸露的高山區,受孟家台(華亭縣)至上店(鄭河鄉)斷層控制,西南部成為低山丘陵區,低構成現代地貌骨架。后經線狀侵蝕,切割成千溝萬壑,河谷、丘陵、高山相間。東北高,西南低群山層巒。最高峰桃木山海拔高度2875米,最低處葫蘆河下游張家大灣1045米,相對高度1452米。
庄浪縣氣候屬大陸性季風區。氣候屬大陸性季風區,縣境內南北氣溫差異大,年平均氣溫7.9℃;降雨偏少,年均降雨量為547.8毫米;光熱資源豐富,年均日照時為2179小時。
2019年,庄浪縣平均氣溫為8.5℃,比2018年上升0.1℃。年日照小時數1759.8小時,比2018年減少113小時。年降水量686.2毫米,比2018年增加60.6毫米。
截至2013年,庄浪縣共有耕地91.66萬畝,農業人均佔有耕地2.19畝。
截至2013年,庄浪縣已發現銅、鉛、鋅、錳、鐵、石灰石等礦藏帶9處,探明儲量2億多噸的優質石灰石和銅、鉛、鋅等金屬礦產。
2016年7月,撤銷庄浪縣通化鄉、大庄鄉,設立通化鎮、大庄鎮。 | |||
2016年12月,撤銷庄浪縣水洛街道辦事處,設立庄浪縣城市社區管委會。 | |||
截至2016年,庄浪縣轄1個街道:水洛街道,7個鎮:水洛鎮、南湖鎮、朱店鎮、萬泉鎮、韓店鎮、通化鎮、大庄鎮,11個鄉:陽川鄉、岳堡鄉、楊河鄉、趙墩鄉、柳梁鄉、卧龍鄉、良邑鄉、永寧鄉、鄭河鄉、南坪鄉、盤安鄉。 | |||
截至2019年,庄浪縣設15鎮,3鄉,293個村民委員會,1520個村民小組,1個城市社區管委會(有社區委員會5個)。 | |||
15個鎮:水洛鎮、南湖鎮、朱店鎮、萬泉鎮、韓店鎮、卧龍鎮、陽川鎮、盤安鎮、大庄鎮、通化鎮、永寧鎮、良邑鎮、岳堡鎮、柳梁鎮、南坪鎮。 | |||
3個鄉:楊河鄉、趙墩鄉、鄭河鄉。 | |||
1個城市社區管委會:東街社區居委會、西街社區居委會、北城社區居委會、新北社區居委會、南城社區居委會。 |
2019年末,庄浪縣戶籍總人口453120人,其中鄉村人口346687人。根據全省人口抽樣調查推算反饋,年末全縣常住人口為38.5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82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25.46%。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庄浪縣常住人口335684人 。
庄浪縣民族以漢族為主,有回族、蒙古族、滿族、藏族、彝族、維吾爾族、苗族等少數民族。
姓名 | 職務 |
陳景春 | 庄浪縣委委員、常委、書記 |
2019年,庄浪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63.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6億元,同比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5.83億元,同比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35.22億元,同比增長8.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6525.7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3%。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40.64:6.56:52.8調整為35.5:9.17:55.33,與2018年相比,第一產業所佔比重下降了5.14%,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上升了2.61%,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上升了2.53%。
2020年,庄浪縣地區生產總值68.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17億元,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6.28億元,增長10.8%;第三產業增加值36.84億元,增長5.5%。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35.5:9.17:55.33調整為36.86:9.2:53.95,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所佔比重上升1.3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上升0.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下降1.38個百分點 。
2021年8月,入選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名單。
2019年,庄浪縣糧食總產量23.43萬噸,同比下降4.2%;其中夏糧5.65萬噸,下降11.7%;秋糧17.78萬噸,下降1.6%。糧食平均畝產255.17公斤,同比增加26.6公斤,增長11.6%;農業人均產糧574.15公斤,同比減少26.37公斤,下降4.4%。
2019年,庄浪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17.21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91.82萬畝,同比下降14.2%;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88萬畝,同比下降11.8%。油料產量6799.6噸,同比增長16.8%;蔬菜產量13.66萬噸,同比增長5.6%。
2019年,庄浪縣完成造林面積7.29萬畝。水果總產量41.01萬噸,同比增長13.6%;2019年末實有森林面積65.1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28.69%。
2019年末大家畜存欄7.51萬頭,同比增長6.7%;其中牛存欄6.8萬頭,同比增長38.5%。生豬年末存欄10.68萬頭,同比下降3.9%;全年出欄9.43萬頭,同比下降4.7%。全年肉類總產量1.05萬噸。
2019年,庄浪縣全部工業增加值2.45億元,同比增長19.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73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3.5%。規模以上工業現價總產值1.77億元,同比增長27.2%,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83億元,同比增長33.8%;實現利潤總額525.9萬元,同比增長266.7%;稅金205.7萬元,同比下降52.1%。
2019年,庄浪縣建築業增加值3.39億元,同比增長6.3%。年末具有資質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4個,比上年末減少4個。
2019年,庄浪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57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0.68億元,同比下降18.9%。在消費品零售額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3.7億元,同比增長7.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9.87億元,同比增長7.6%。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2.13億元,商品零售21.4億元,分別增長13.2%和6.9%。
2019年,庄浪縣批發業和零售業全年商品銷售總額44.29億元,同比增長9.14%。其中批發業商品銷售額5.31億元,同比增長7.3%;零售業銷售額38.98億元,同比增長9.4%。住宿餐飲業營業額3.86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住宿業營業額0.3億元,同比增長8.2%;餐飲業營業額3.55億元,同比增長13.8%。
2019年,庄浪縣完成郵電業務收入18997萬元。其中,電信業務收入16962萬元,郵政業務收入2034.9萬元。年末全縣電話總戶數達到35.3萬戶。其中,固定電話2.94萬戶,電信手機戶數11.18萬戶,移動手機戶數16.8萬戶,聯通手機戶數4.36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91.5部/百人。網際網路用戶10.1萬戶。訂銷報刊360.9萬份。其中,訂銷報紙累計353.43萬份,訂銷雜誌累計7.47萬份;報刊流轉額355.23萬元。其中,報紙301.33萬元,雜誌53.91萬元;郵政速遞件101.11萬件。其中,進口74.37萬件,出口26.74萬件。
2019年末,庄浪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03.02億元,同比增長8.42%,其中住戶存款餘額87.04億元,同比增長9.16%。各項貸款餘額70.36億元,同比增長6.41%。其中,住戶貸款餘額43.72億元,同比減少4.29%,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26.64億元,同比增長30.32%。在全部住戶貸款餘額中,短期貸款餘額13.63億元,中期貸款餘額30.09億元,同比分別減少2.15%和5.35%;涉農貸款46.39億元,同比減少6.59%。
截至2013年,庄浪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33所。其中高級中學4所,普通完全中學3所,獨立初中21所,一貫制學校1所,小學184所,職業高中1所,幼兒園18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另設教學點58個。有教職工5667人,其中專任教師5277人。在專任教師中,高中1025人,初中1351人,小學2533人。共有中小學生80956人,其中高中13342人,初中22857人,小學學生33350人,職業教育學生5168人,在園(班)幼兒6227人,特教學生12人。中小學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13.8,中小學專任教師與學生比為1:14.6。新增建築面積2.67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達49.91萬平方米;有圖書143.73萬冊,計算機5851台,有固定資產3.74億元。高考二本以上上線1730人,義務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小學和初中入學率分別達到100%和99.8%,初中畢業會考全科合格率達到75.2%,小學畢業水平測試雙科合格率達到70.7%。
2013年,庄浪縣紫荊文化公司年內演出240場次,其中農村演出220場次,觀眾12萬人次。圖書館館藏總量8.99萬冊,流通2.4萬人次。博物館6806件文物藏品中達級藏品905件,其中一級品47件,二級品200件,三級品658件。全國水平梯田先進縣紀念館接待參觀1.2萬人次,紫荊山、雲崖寺全年接待遊客13.8萬人次,門票收入21.0萬元。通過實施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工程,庄浪縣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均達到98.0%,有線廣播電視用戶達到6268戶。
截至2013年末,庄浪縣共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464個,病床位1429張,衛生技術人員1602人,其中執業醫師292人,執業助理醫師81人,註冊護士369人,藥師53人,檢驗技師33人,影像技師21人,其他人員753人。
2013年,庄浪縣全年舉辦各級各類運動會85次,參加人數9.08萬人次。訓練各類體育幹部220人,參加市級以上各類運動會獲得獎牌43枚,取得金牌15枚,銀牌20枚,銅牌8枚。
截至2013年末,庄浪縣參加失業保險人數8902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9036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27579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386人,2013全年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12萬元,比2012年同比增長10.6%;農村低保已保58852人,2013全年發放保障金7009.74萬元,比2012年同比增長13.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39.73萬人,參合率98.6%;醫療基金累計支出13268.67萬元,比2012年同比增長22.2%。新農保參保24.01萬人,參保率96.12%。為符合待遇享受條件的60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金4059.58萬元,比2012年同比增長14.5%,發放率100%。
紫荊山
紫荊山
雲崖寺國家級森林公園
雲崖寺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庄浪縣東部。西距縣城25公里。雲崖寺以山崖懸空如雲而得名,以北魏石窟群而聞名。雲崖寺開創於北魏,后經北周、金、元、明、清歷代擴建,已形成八寺、三洞、一灣、一潭的奇觀異景,是古絲綢之路的驛站。
雲崖寺國家級森林公園
陳家洞
陳家洞石窟又名龍眼山石窟,是利用天然崖坎,以石條、土坯砌牆建洞而成,窟群分佈在長100米,高60米的峽谷北岸崖壁上,距地面2-4米,現存大小不等的洞窟9座。
陳家洞
庄浪縣有王旭國、王恭、馬正槐、張金振、劉文煥、趙氏、李東海、韓玉梅、柳潤月、柳之可、楊復振、席儒珍、杜純修、吳玠、吳璘等著名人物。
細長面
細長面
洋芋攪團
攪團先得把洋芋用清水煮熟,剝去粗皮,晾在案上,待僅存餘溫時,便倒進特製的木槽之中,先用木錘慢慢地揉,到洋芋成糊狀時再舉錘猛砸,直至成為一團瑩瑩放光、韌柔如膠的模樣,才算做成了攪團。
洋芋攪團
漿水面
漿水面先要製作漿水,把芹菜或箭桿白菜、蓮花菜投入麵湯,加上漿水酵子,盛入缸內放在溫暖處發酵三天,即可製成清酸可口的漿水。手工麵條煮熟后,涼開水浸過盛人碗內,加入漿水,澆上熗過的油蔥花,撒上芫荽末,即成漿水面。
漿水面
饊飯就是把玉米面灑入沸水中,邊灑邊攪,做成稠糊狀,然後配上蔥花熗炒過的酸菜或腌鹹菜就著吃。
饊飯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0年2月13日,獲得2019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稱號。同年5月26日,被甘肅省交通運輸廳評為“2019年度甘肅省ETC發行服務工作先進縣”。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
2021年2月,庄浪縣委員會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的“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