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架山

湖南省岳陽縣筆架山

筆架山,地處岳陽縣熊市大屋郭,因三座主峰形似筆架而得名,傳說是屈原當年擱筆所用之物。山脈瀕臨新牆河北岸,西接新牆河沖積平原延伸至洞庭湖平原,而東連幕阜山脈,處於岳陽平原丘陵過渡地帶。山脈西側為元末江西移民太原郭氏世居,故自古筆架山為郭氏祖墳之地。又民國廿八至三三年,筆架山為四次長沙會戰前沿戰場,特別1939年史恩華少校阻擊奈良一戰,戰鬥之慘烈,精神之可泣,而載譽中外。因此被稱為“抗戰中最慘烈的戰役”。

歷史與地理


地理情況

筆架山旁新牆河
筆架山旁新牆河
筆架山地處湖南省岳陽縣大屋郭,其山主峰有三座,因形似筆架得名。山的西邊是廟咀山,而後相連至新牆河沖積平原,而山的東北則綿延至幕阜山脈去,成幕阜山脈的余脈。另外,筆架山處於新牆河北面,新牆河橫貫岳陽,發源平江、臨湘,上通江西、湖北通城,下至洞庭湖而長江。而筆架山處在新牆河中游轉彎處,當年水流湍急,河面寬百餘米,十年前有些地方還深不見底。因此在筆架山下面,大屋郭處進行分流,而又在筆架山對面形成一渡口,使得當時來往船隻停靠,因此筆架山自古在岳陽富有盛名,其世居郭氏,亦被稱“大屋郭”、“小漢口”。

歷史淵源

筆架山西側大屋郭
筆架山西側大屋郭
筆架山西側為廣闊平原,自元明以來為太原郭世居。郭氏不僅附近莊田無數,如筆架山對面穆家渡都是;更將筆架山作為郭氏祖墳之地。今筆架山主峰三座,另外側峰廟咀山一座,都隨處可見郭氏祖墳,最早尚存乾隆年間一奉政大夫之墓,另外祖墳在“土改”“文革”時,被平。

郭付爭山事件

筆架山南面新牆河過去,是為付氏族居之地。付氏於明永樂年間移居此地,一世祖名付朝孫。而筆架山西邊郭氏,自元明移居,歷來將筆架山作為祖墳之地。但自清末,郭付兩姓為筆架山所屬爭執不斷,百年之間,更是器械相鬥、官司縣衙。
事件發端為,清末大屋郭“八字門”房將一女嫁與付氏,後來郭家姑女至老,想死後葬到山上,而那時付氏無山可葬。最後請求於娘家郭氏,郭氏知,自己的姑女無山可葬,於是將筆架山中間那座讓她下葬。後來下葬之後,墳前沒有立碑,而實際付氏將墓碑埋於土下。待幾十年後,至光緒年間,付氏族人到筆架山中間那座去砍伐,郭氏以筆架山乃郭氏之由,予以驅逐。因此引來郭付兩家爭執,械鬥。後來付氏言:此山是他們的,這山上有他們的先人記號,名字刻石。郭氏族人予以反駁,並說不可能。最後以“山上若有付氏先人刻石,就是付氏的,沒有則判與郭氏”為約。訟於巴陵縣衙,最後山上挖出付氏刻石,而縣官將筆架山中間座山判與付氏。雖然官司了斷,但百餘年來,郭付之間為筆架山中間座山,爭執依舊不斷。

長沙會戰戰場


筆架山戰役概敘
筆架山戰場
筆架山戰場
筆架山由於地處新牆河北岸。又抗日戰爭期間,1938年武漢會戰失守后,日軍隨即佔領岳陽,兵下長沙。而由於長沙“文夕大火”后,湖南戰區指揮官改為薛岳,薛岳為守長沙,以新牆河為第一道防線,汨羅江為第二道防線,瀏陽河為第三道防線,處處布防,節節阻擊,而由於新牆河為前沿戰場,任務巨大。又國軍戰士不屈不饒的抗擊,而使新牆河成為“東方馬奇諾防線”,同時筆架山也不可避免。四次長沙會戰,長達七年,筆架山戰鬥,次次可歌可泣。至30年前,依舊山上能夠尋見抗戰遺骨。至於筆架山中一處,更是由於當年戰鬥激烈,死人之多,而名“殺人坡”。後來由於避諱,而改“殺牛坡”。其中1939年第一次長沙會戰,史恩華烈士帶領戰士,筆架山抗擊一戰是為慘烈,號位抗戰最慘烈一戰。
第一次筆架山戰役
當記者隨同史恩華親屬團一行14人登上這座由三個山頭組成宛如筆架的山頭時,四周平靜得只聽見人們上山的氣喘聲。登山四望,東、西、北三面環山,僅南面山腳橫亘一條新牆河,過河以後,則一片平原,地勢開闊,無險可守,因此制訂第一次湘北會戰作戰部署的中國軍隊指揮中樞才將第一道戰略防線擺在新牆河以北包括筆架山、草鞋嶺在內的丘崗地帶,以抵禦由此向南進犯之日軍,阻止日軍向新牆河以南推進直逼長沙。
1939年9月18日,第一次湘北會戰拉開序幕,日軍第11軍司令官岡村守次指揮陸軍、特種兵、海軍陸戰隊計10萬餘人分數路向防守在新牆河以北的中國守軍發起猛烈的攻擊,防守草鞋嶺的是國民革命軍第52軍195師1131團第3營營長史恩華。從9月20日開始日軍在炮火、戰車掩護下對史恩華陣地輪番攻擊,史恩華率部與武器人員數倍於我的日軍激戰二晝夜後轉至筆架山。筆架山是新牆河北岸的最後一道防線,9月22日是史恩華部堅守陣地的第三天,根據作戰計劃,史恩華只要扼守三天就算完成遲滯敵軍為後續戰鬥部署調整爭取時間的任務。這時全營官兵已傷亡過半,師長覃異之在電話中親自指令:“史營長,你部任務已達成,如無法堅持,不得已時可向東撤。”史恩華斬釘截鐵地回答:“軍人沒有不得已的時候,誓與陣地共存亡!”9月22日黃昏,史恩華和全營將士與日軍拼殺到最後一彈,500人全部壯烈殉國。
史料記載,“烈士最後負傷,仍率全營官兵向敵衝鋒,卒以寡眾懸殊,壯烈殉國。”硝煙已去,山河依舊,人們憑弔,懷思昔日的抗戰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