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扎村

麻扎村

麻扎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鄯善縣吐峪溝鄉下轄自然村,中國傳統村落,地處火焰山南麓吐峪溝南溝口,村域面積12平方千米。

麻扎村屬於火焰山以南氣候區,是一座融合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佛教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歷史文化古村,已有2600多年歷史,是反映新疆東部伊斯蘭文化背景下村落格局形態的典型代表,展現出“古村、古民居、古巷、古樹”的維吾爾族傳統風貌。麻扎村北部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吐峪溝石窟,西部為霍加木麻扎,村中保存了大量生土建造的傳統民居,是新疆生土建築的典範,被譽為“中國第一土庄”。

2012年12月17日,麻扎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村落歷史


西漢時期,麻扎村為車師都尉國所在地,后被車師國吞併。車師國分裂為車師前國和車師后國后,麻扎村屬車師前國。
東晉咸和二年(327年),前涼張駿於高昌故地置高昌郡,下設高昌縣、田地縣,麻扎村屬高昌縣。
北涼玄始十年(421年),沮渠蒙遜的北涼政權滅西涼,車師前部隸屬北涼,麻扎村隨北涼。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北涼殘餘勢力重占高昌,在當地大力弘揚佛教,並開始在麻扎村所在的吐峪溝溝谷內開鑿石窟,興建佛教寺院。太和五年(481年),高昌王組織工匠和佛教徒在丁谷口(即麻扎村)山崖更大規模地開鑿佛教石窟。景明二年(501年),建立高昌國后,麻扎村屬高昌國
唐代,麻扎村屬西州高昌縣。貞元八年(792年),西州為吐蕃所破,麻扎村隨屬吐蕃。威通七年(866年),北庭一帶回鶻人在首領固俊的帶領下擊敗吐蕃攻克西州,建立高昌回鶻王國,麻扎村隨屬高昌回鶻王國。
遼代,麻扎村隨高昌回鶻國,屬遼。宋興,又向宋稱臣。蒙元立國,又隸屬之。元末,伊斯蘭教開始向麻扎村所在的吐魯番盆地傳播。
明洪武二年(1392年)前後,東察合台汗國黑的兒火者汗以武力攻佔吐魯番盆地,強制當地居民皈依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文化和佛教文化在麻扎村發生了慘烈的撞擊。最終,佛教僧侶或亡或敗走,伊斯蘭教從此在麻扎村紮根。
清雍正十年(1732年),麻扎村居民隨額敏和卓東遷瓜州,被安排在四堡。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秋收后,麻扎村居民又遷回吐峪溝,歸魯克沁郡王管轄,直到光緒十年(1884年)“改土歸流”廢除王權,廢除伯克制。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鄯善建縣后,實行台站制,全縣設八台,麻扎村屬吐峪溝台,由鄉約和農官管理民事和政務。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取消鄉約制,改區村制,鄯善縣轄3個區,麻扎村屬第二區。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推行鄉鎮保甲制,鄯善縣設3鎮、5鄉,麻扎村屬惠悟鄉,為保建置。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鄯善縣3鎮、5鄉合併為2鎮、1鄉,麻扎村屬魯克沁鎮
1950年,摧毀保甲制,在鄯善縣建立4區、16鄉、76村,麻扎村屬四區(即吐峪溝區)的吐峪溝鄉。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麻扎村屬紅星人民公社一大隊。
1978年,鄯善縣各公社取消政治色彩名稱,以原地名命名,麻扎村屬吐峪溝人民公社。
1984年,恢復鄉鎮村建置,麻扎村作為一個小組隸屬於吐峪溝鄉吐峪溝村。
2004年5月,麻扎村開始對外進行旅遊接待。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麻扎村位於新疆吐魯番地區鄯善縣西南部的吐峪溝鄉,火焰山南麓吐峪溝南溝口,地理坐標為東經89°41.5′,北緯42°51.5′,村域面積12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麻扎村地處火焰山東段吐峪溝大峽谷南端,坐落在由二塘溝河水系作用於火焰山而形成的沖積扇型綠洲上,最高海拔為831.7米,最低海拔為-145米。
● 氣候特徵
火焰山將吐裕溝鄉分為山北山南兩塊自然氣候區,麻扎村屬於山南氣候區。地勢低而閉塞,造成增溫迅速、散熱不易的氣候特徵。春季升溫快,春來早,但有回寒;夏季高溫炎熱,時間長達160天;秋季短,降溫迅速;冬季寒冷期短,風小雪稀。冬冷夏熱,年平均溫度為14.4℃,極端最高氣溫48℃,極端最低氣溫-29.9℃,年均降水量17.6毫米,年均蒸量3216.6毫米,最大積雪厚度18厘米,最大凍土深度117厘米,年平均日照總時數2957.7小時,無霜期平均192—224天。該地區熱量豐富,日照充足,降水極少,氣候燥熱,是典型的“火洲氣候”。
● 水文條件
麻扎村中由北而南穿村而過的溪水屬吐魯番二塘溝河水系,人稱蘇貝希河,年徑流量約為800—900萬立方米,不僅是該村最重要的水源,亦澆灌著吐峪溝綠洲,余水注入戈壁灘。

村落特色


選址理念

麻扎村四面環山,逐綠洲而建,蘇貝希河穿村而過,串聯六個聚落組團。村落耕地近水分佈,民居與耕地相依,臨水而居。民居建在坡間台地上,隨地形起伏三五成組,高低錯落,融於環境,選址暗合適應坡谷地形和向陽背風的沙漠戈壁地形氣候的合理結果。

空間布局

麻扎村是以清真寺為中心,環繞若干居住組團而構成的典型維吾爾村落。該村最突出的特點是由村中心清真寺、宗教會所與七聖人墓所形成的宗教景觀空間軸,統攝全村格局。麻扎墓葬於村落西北處高地,高出村落中心50餘米,可俯瞰全村,是全村的一個標誌性區域。
麻扎村的整體布局和建築形制無任何規律可循,古民居都分散在谷口處,近70戶人家錯落有致、相互排序地沿山勢河勢居住在一起,村裡的巷道四通八達,所有民居都是家家相連、戶戶相通,每戶居民又自成單元,遠遠望去整個建築渾然一體,特點鮮明。

營造技藝

麻扎村內建築多以土木結構的二層黃粘土及生土建築為主,上層為平房,下層為掏山挖地而成的窯洞。窯洞還能抵禦夏季的酷暑。麻扎村的先民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黃黏土造房,並採用砌、壘、挖、掏、拱、糊、搭(棚)等多種形式,集生土建築之大成。

經濟社會


人口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麻扎村以維吾爾族為主,有村民65戶(其中15戶已搬遷),戶籍人口370人,常住人口1426人。

經濟

麻扎村以農業生產為第一大產業,主要種植葡萄。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麻扎村村集體年收入2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9626元。

主要景點


吐峪溝石窟

吐峪溝石窟,古稱“丁谷窟”,開鑿於兩晉十六國時期,是高昌國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寺,共有洞窟94個,有編號的46個,其中10個洞窟保留了壁畫及其痕迹。吐峪溝石窟內出土了西晉元康六年(296年)佛經抄本《諸佛要集經》殘葉,還發現了北涼沮渠安周所寫的供養經《持世紀》《佛說菩薩藏經》《菩薩藏經》《十住經》《華嚴經》等。斯坦因在吐峪溝盜走了高昌延昌二十九年(589年)麴乾固抄寫的《般若婆羅蜜經》。
吐峪溝石窟壁畫內容豐富,題材多樣,主要繪有佛傳故事、本生故事圖、因緣故事圖、比丘禪觀圖、立佛、千佛、供養圖等,繪畫風格獨特,用筆粗獷有力,有些壁畫內容和風格受中原、印度等地影響頗深。
2006年5月,吐峪溝石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霍加木麻扎

霍加木麻扎,全稱為“艾斯哈布·凱海夫麻扎”,俗稱“聖人墓”,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傳說公元七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后,其弟子、古葉門國傳教士葉木乃哈帶5名弟子最早來中國傳教,歷盡艱辛,終於東行來到吐峪溝。在攜犬的當地牧羊人的幫助下,葉木乃哈等六人便長住此地繼續傳教,伊斯蘭教開始在吐峪溝盛行。葉木乃哈等六人和第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人(牧羊人)去世后,被埋在山洞裡,即吐峪溝麻扎。

大清真寺

麻扎村大清真寺修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佔地2000餘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00人做禮拜,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教建築藝術與維吾爾族傳統建築方法相結合的古清真寺,有別於中國內地傳統的清真寺建築方法。大清真寺由喚經塔、棒課樓、禮拜殿、講經堂、阿訇居室、凈身房及其它一些附屬建築物組成。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麻扎”是阿拉伯文的音譯,意為“聖地”“聖徒墓”,主要指伊斯蘭教顯貴的陵墓。
麻扎村全稱“麻扎阿勒迪村(Mazar Aldi)”,本意為“聖墓前的村莊”,因該村坐落在艾蘇哈卜·凱赫夫麻扎的前方而得名,村中人多為聖地守墓人的後代。

節慶活動

● 肉孜節
肉孜節又叫開齋節,節前封齋一個月。在封齋期間,天亮以後和日落以前不吃任何食物,封齋期滿的那一天謂之開齋,開齋節時,所有村落人員集體慶賀。
●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即宰牲節,凡維吾爾族都將該節視為大年,時間在每年肉孜節后第70天。節日中,生活條件好的家庭都要宰羊,生活條件差的也要購買羊肉。古爾邦節一般要慶賀5天。
● 努如孜節
努如孜節又稱為薩拉節,意為迎春節,在每年春天杏花開放時慶祝。節日里,男女老幼著新裝,互訪和聚會。
● 桑葚節
麻扎村的桑葚因含糖量高而聞名,每年村中都會舉辦桑葚節。

巴扎集市

維吾爾族的集市稱為“巴扎”,維吾爾族農民把赴集市稱為“趕巴扎”。“巴扎”定期舉行,一般以七日為期。巴扎是維吾爾族農民民間自發形成,是整個維吾爾社會方方面面的縮影。大巴扎經營項目繁多,商品琳琅滿目,如民族服飾、地毯、皮具、刀具、樂器和各類工藝品,還有各類乾果、水果等。

民族服飾

麻扎村的男子普遍頭戴各種帽子,既有富有維吾爾族特色的各色小花帽以及顏色單一的小白帽、小黑帽,也有冬季戴的圓頂卷邊黑絨帽,其中小花帽的樣式又有圓形和四角形之分。職業宗教人士一般以白布纏頭,村幹部或中年人有些則頭戴鴨舌帽。結婚的時候,新郎頭上戴一種用紅布(紅綢)繞成環形的帽子,帽子正中一般還佩戴一朵紅絹彩花。
麻扎村女子服飾在樣式和色彩上則顯得比較多樣,各年齡段之間也有明顯差別。青年女子一般頭戴紅色和綠色的頭巾,有的也戴各色艷麗的小花帽,身穿長裙,其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是用鮮艷的艾德萊斯綢製作的長裙。中年女子通常頭戴白色、藍色或黑色的頭巾,下身穿緊身長褲或者長襪,外著長裙;上身穿繡花坎肩或者對襟毛衣或外衣。老年女子則大都頭戴白色頭巾,身穿緊身長褲或長襪,外著碎花長裙。麻扎村婦女普遍喜歡穿著絲綢面料的衣服,佩戴金質耳環、戒指和項鏈。

地方語言

麻扎村普遍使用維吾爾族語言,年長者大部分不通漢語,青年和年幼者上學后都能使用漢語進行交流溝通。

物產美食


抓飯,維吾爾語叫“朴勞”,主要採用大米、羊肉、胡蘿蔔、葡萄乾、洋蔥和清油等原料混合燜制而成,食用時用右手的三個指頭抓食。抓飯種類花樣較多,有的採用骨髓油、酥油、羊油或紅花油,還有的選用雪雞、野雞、雞、鴨、鵝和牛肉,還可選用葡萄乾、杏干等乾果代替肉類來做抓飯,稱為甜抓飯或素抓飯。
烤羊肉串,維吾爾語稱之為“喀瓦甫”,將新鮮的羊肉切成大小適中的羊肉塊串在鐵、木等簽子上,架在火爐上烘烤,撒上孜然、辣椒、鹽等輔料。
拌面,俗稱“拉條子”,用麵粉、水、鹽、素油製作而成,先將麵粉和好后搓成略粗條狀盤在面盆內,邊盤邊抹油,將盤好的面醒一段時間后拉成細條狀入開水鍋煮熟。
饢是維吾爾族的主食,在鄯善縣已有幾千年歷史。饢分為油饢、咸饢、甜饢、窩窩囊等,種類繁多,香甜可口。

榮譽稱號


時間榮譽稱號授予單位
2005年9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建設部、國家文物局
2012年12月中國傳統村落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旅遊信息


● 交通路線
1、自駕車出行:從烏魯木齊出發,一直沿連霍高速行駛至吐峪溝出口駛出高速,再行駛15分鐘左右可抵達麻扎村,全程大約三個半小時。
2、火車、高鐵出行:乘火車、高鐵到鄯善北站,然後搭乘車輛抵達麻扎村。
3、班車出行:從鄯善到吐峪溝約70千米,有班車往返,12:00、13:00、14:00從鄯善縣客運車站發車。從吐魯番到吐峪溝60千米,也有班車往返,12:00—18:00之間,每2小時從客運站發一班車。坐班車只能到吐峪溝鄉,距離麻扎村還有幾千米路,可坐摩托車或徒步1小時左右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