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諾弗勒
恐怖海峽樂隊創建者
馬克·諾弗勒(Mark Knopfler),1949年8月12日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殿堂級搖滾音樂家、恐怖海峽樂隊創建者、主唱兼吉他手,2018年隨恐怖海峽入選搖滾名人堂。
“恐怖海峽”(Dire Straits)樂隊1976年組建於倫敦西南部的代特福德,該樂隊出現在朋克音樂頂峰時期,但與這一運動沒有什麼共同之處,最後獲得了主流搖滾樂隊的稱號。他們在全世界範圍內銷售了大量唱片,他們的成功主要歸功於獨具特色的歌手和吉他演奏大師、樂隊的核心人物Mark Knopfler。他那渾厚低沉而又富有磁性的嗓音和那甜美的Fender吉他演奏出來的Riff及Solo會令你沉醉在他的音樂世界中。
Mark Knopfler
校, 顯示語言。,始技術院習聞專業,畢業利茲的《約克郡晚報》當記者。兩年後,他又到利茲大學深造,獲得英語專業學位。在利茲時,Mark Knopfler遇到當地一位藍調歌手兼吉他手Steve Philips。
紙撰評論章。巧合, 板 。造誤, 曾。板——另 曾 演,憶,介紹:“ , 。”
年輕時的Mark Knopfler
這實際上是Mark Knopfler成長為吉他手的重要階段。後來Mark告訴Jack Sonni(吉他手), 在那時他找到了他想要的吉他聲。在利茲時,Mark有了第一次錄音,那是在Pudsey的一間改造成錄音室的屋子裡錄的,歌名叫《Summer’s Coming My Way》,Steve Philips在歌中彈奏12弦吉他。
1973年Mark Knopfler從利茲大學畢業后決定去倫敦,並想在搖滾樂上有所作為。他翻閱了各種音樂出版物,終於看到《Melody Maker》上的一則廣告。就這樣他通過了試聽,和一支名為Brewer’s Droop的藍調樂隊合作了兩個月,在Dave Edmund的Rockpile Studio錄了3首歌,Mark任吉他演奏。樂隊的鼓手叫Pick Withers, 17歲時就已成為職業鼓手,經驗豐富。
年輕時的Mark Knopfler
1979年的Mark Knopfler
當時Mark Knopfler弟弟David Knopfler住在倫敦東南的Farrer House公寓, 與他同住的是萊切斯特出生的貝斯手John Illsley。John回憶第一次與Mark見面時的情景:“我整晚都在外邊,直到早晨十點才回來。我進廚房給自己倒了杯茶,然後去休閑室看見一個人躺在地上,頭靠著椅子,象是很快入睡的,還穿著粗斜紋布衣服和皮靴,一把吉他躺在他腰上。”David經常在John面前談起他彈吉他的哥哥,所以John 猜對了,這個在地上四仰八叉的人正是Mark。
不久John就有機會和Mark同台演出。一天晚上Café Racers的貝斯手病了,John被請來替補。Mark和John馬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他們都意識到,儘管The Café Racers在Pub里有很好的聲譽,但未來並不看好。於是在1977年4月,Mark放棄在Buckhurst Hill的住所,與David和John住在一起。
John Illsley很快意識到Mark Knopfler不但是一位天才的、絕倫的吉他手,還是位很有天賦的詞曲作者。1977年的夏天,3個音樂人排練演奏了Mark的歌曲。但是好像缺了什麼——鼓手。Mark回憶起與Brewer's Droop的合作,說他認識一位鼓手,對於他們的音樂來說是個理想的人選。早在1973年時,Pick Withers的演奏就給Mark留下深刻印象。於是Pick被邀請到Farrer House公寓,四個人一起演奏,樂隊名字還叫The Café Racers。
John Illsley回憶說:“與Pick Withers一起演奏簡直太棒了… … 我從沒和這麼好的人演奏過。”後來,Pick Withers的一個朋友建議樂隊用一個新名字——Dire Straits。大幕就這樣拉開了。樂隊的第一次演奏地點是在Farrer House公寓後面的空地上,電源是從John房間的插座一直接到場地。
接下來是艱苦緊張的排練和演出。John的汽車後面空間剛夠裝下樂隊的器材設備,他們掙的錢也剛夠租放大器的開銷和喝啤酒。他們開始在倫敦小酒店聯合組織中舉辦了一些小型演出。1977年7月27日,Dire Straits花了120英鎊錄了一盤5首歌的樣帶,對於現在來說是非常有名了——《Wild West End》、《Sultans of Swing》、《Down To The Waterline》、《Sacred Loving》 和《 Water of Love》。大概是在10月,他們為BBC倫敦電台錄了《Southbound Again》、《In The Gallery》 和《 Six Blade Knife》。最後在11月9日,樣帶中又錄了《Setting Me Up》、《Eastbound Train》 和 《Real Girl》。許多歌曲都反映了Mark Knopfler在紐卡斯爾、利茲和倫敦的經歷,後來被收入了1978年Dire Straits的首張專輯中。《Down To The Waterline》是對紐卡斯爾生活的印象,《In The Gallery》是向利茲的雕刻藝術家Harry Phillips的致敬,他正是Steve Philips的父親。《Lions》、《Wild West End》 和 《Eastbound Train》則都取材自Mark在倫敦的早期生活。
BBC倫敦電台的DJ Charlie Gillett拿到樣帶並在電台播放,這吸引了唱片公司的經營者和樂隊簽約,他們是John Stainze 和 Ed Bicknell。據說Phonogram唱片公司的John Stainze第一次在廣播中聽到Dire Straits時正在淋浴。幾個星期後,他幫助樂隊簽約Phonogram公司下的Vertigo品牌,Mark也和Rondo Music簽下發行合同。1977年底,當時在NEMS公司的Ed Bicknell接到John Stainze的電話,要求他為Dire Straits組織演出。12月,Ed 被邀請到Phonogram公司聽了Charlie Gillett手中的樣帶。之後他被帶到倫敦北部的Dingwalls俱樂部與樂隊見面。這一天是1977年12月13日,當他走進俱樂部的時候,樂隊正在演奏《Down To The Waterline》。Ed回憶說:“我首先注意到我沒有必要站在最後面,因為他們的演奏非常安靜。我剛和The Ramones樂隊談完,他們可是震耳欲聾… …,第二我注意到Mark彈的是一把紅色Stratocaster吉他,這讓我馬上想起Hank Marvin,他是我60年代的偶像。”在聽過兩三首歌之後,Ed決定管理經營這支樂隊。當時他正在為Talking Heads組織巡演,於是Dire Straits作為暖場嘉賓被列入名單。那時Dire Straits得到的報酬是每晚50英鎊,這是他們在Dingwalls俱樂部收入的10倍。再接下來的事,就像常說的,被載入史冊了。
我曾經問過Ed Bicknell以前的助理Liz Whatley,從什麼時候起她開始認為Dire Straits會非常出名?她回答,那是在她第一次聽到《Romeo and Juliet》時。到了80年代中期,Dire Straits已經發布了歷史上最暢銷的專輯之一——《Brothers in Arms》,並被打上“世界最佳樂隊”的標籤。其實那時樂隊無論是錄音還是巡演,人員已經發生了幾次變動了。David離開了,吉他手Hal Lindes和鍵盤手Alan Clark加入。然後又來了鍵盤手Tommy Mandel和薩克斯手Mel Collins。Pick走後由Terry Williams代替。在錄《Brothers In Arms》 專輯時鍵盤手Guy Fletcher加入樂隊。在隨後的世界巡演中,又有吉他手Jack Sonni和薩克斯手Chris White加盟。到91、92年《On Every Street》巡演時,80年代的成員中還剩下Mark、John、Alan、Guy 和 Chris,在舞台上合作的樂手有Phil Palmer(吉他),Paul Franklin(踏板鋼弦吉他)以及Danny Cummings 和Chris Whitten(打擊樂)。另外出現在Dire Straits錄音中的樂手還有:Roy Bittan(鍵盤)和Joop De Korte(鼓)。
《Brothers in Arms》巡演歷經12個月,234場演出,觀眾達250萬人。在巡演結束后的幾個星期,Mark為Tina Turner的唱片擔當製作人。此時的他感到有一種尋根溯源的需要。Mark的早期夥伴Steve Phillips在1973年Mark離開利茲后與Brendan Croker組織了樂隊。1986年Steve在倫敦時Mark對他說想回利茲參加他們的演出。終於,1986年5月31日在利茲Hunslet的The Grove Pub,三人一起進行了表演。第二年,Mark提出要為Steve的下一張唱片擔任製作,但Steve認為新專輯也應有Brendan參加。他們還請來Guy Fletcher作技術支持,這逐漸發展成為The Notting Hillbillies樂隊。
Ed Bicknell本身就是個熟練的鼓手,一次在Notting Hill酒吧里,身邊的Mark Knopfler對他說:“好吧Ed,我們組建了支樂隊,你就來當鼓手。”Paul Franklin繼續演奏他擅長的踏板鋼弦吉他。1990年,為宣傳他們的多白金專輯《Missing......Presumed having A Good Time》,The Notting Hillbillies樂隊在英國進行了大量演出。同年,Mark與他崇拜的大師Chet Atkins合作出版了唱片《Neck and Neck》。
1988年,Mark Knopfler重組Dire Straits來參加為納爾遜·曼德拉70歲生日舉辦的音樂會。樂隊吉他手Jack Sonni剛剛成為雙胞胎女兒的父親,不能成行。Eric Clapton便成為替補。1990年6月,在為Nordoff Robbins 慈善會募捐的演出中,Mark、John、Alan 和Guy與Eric Clapton、Elton John、Ray Cooper、Phil Palmer一起出現在 Knebworth 的舞台上。隨後,《On Every Street》專輯出版了。艱苦的、令人筋疲力盡的世界巡演吸引了超過400萬的觀眾。這結束之後,Mark感到他需要休息一段時間。
2018年,Mark Knopfler隨Dire Straits入選搖滾名人堂。
在1983 - 1984年,Mark Knopfler為鮑勃·迪倫製作了專輯《異教徒》(Infidel),為蒂娜·透納(Tina Turner)的復出專輯創作了一首《私人舞蹈家》(Private Dancer),給“阿茲台克照相機”(Aztec Camera)製作唱片《刀》(Knife)。
在與“恐怖海峽”錄製完專輯《Brothers In Arms》,Mark Knopfler又為蘭迪·紐曼(Randy Newman)和瓊·阿馬特雷丁(Joan Armatrading)製作專輯;參加了埃里克·克拉普頓(Eric Clapton)的巡迴演出;又與切特·阿特金斯(Chet Atkins)合作了一張專輯《頸》(Neck and Neck)。這張《頸》專輯還榮獲第三十三屆格萊美最佳鄉村對唱和表演兩項榮譽。
1989年,他組建了鄉村搖滾樂隊“諾丁山地人”(Notting Hillbillies),並於次年出版了一張專輯《想念……大概有個好時光》(Missing...Presumed Having a Good Time)。
多年來,Mark Knopfler與很多藝術家進行了一次或多次合作,如Bob Dylan、Van Morrison、Randy Newman、Buddy Guy、Tina Turner、Phil Lynott、Willy DeVille、Eric Clapton、Waylon Jennings、Chet Atkins、Phil Everly、Vince Gill、Paul Franklin、Kate and Anna McGarrigle、Paul Brady、The Chieftains、Ben. E. King、Mary Chapin-Carpenter、Joan Armatrading、Scott Walker、Jeff Healey、The Judds、Jimmy Nail、Bryan Ferry、Aztec Camera、Steely Dan、Sting、Sonny Landreth、James Taylor、Emmylou Harris、Gillian Welch 和 David Rawlings。
2021年3月,參演《Under the Volcano》。
1996年,Mark發表了專輯《Golden Heart》,開始了個人演唱生涯。這張專輯使他的音樂發展又向前邁了一步。“只是向前……”,他說:“只是想做得更好。”
2000年發行的《Sailing to Philadelphia》延續了Mark Knopfler的多元素的音樂風格,但他藍調音樂的深深的根基並沒有改變。作為一個吉他手,他仍然保持著自己所傾心的J.J. Cale式的指撥彈法;作為一個歌手兼曲作者,他仍然保持著對Bob Dylan的崇拜。但當你一首一首的聽完整張專輯時,你會有一種感覺,Knopfler在複製一些令人熟悉的歌曲,他挑選了不同風格的名曲,將它們以自己的方式嫁接到自己的歌曲當中。“Who's Your Baby Now”聽上去象Everly Brothers,“Do America”是從一段Bo Diddley的吉他riff開始的,“Junkie Doll”讓人想起Howlin' Wolf的“Sitting on Top of the World”,而專輯的單曲“What It Is”聽上去是那麼的象Dire Straits以前的經典名曲“Sultans of Swing”。值得注意的是歌曲的歌詞,Mark Knopfler早在“Money for Nothing”的歌詞里就證明了他對生活的洞察力。在這張專輯里,他刻畫了不同人在旅途中的故事,有清苦的傳教士,有孤獨的音樂人,Mark用旅行的主題反映了富貴權勢和貧困卑微之間的分裂。這張專輯的樂器編製與以往Dire Straits相同,兩把吉他,兩個鍵盤,貝司和鼓。有多位明星助陣,James Taylor、Van Morrison、Squeeze樂隊的Glenn Tilbrook和Chris Difford。與Mark Knopfler低沉、謙讓的嗓音相比,這幾位的表現給聽眾帶來了一分愉悅,但他們畢竟蓋不住Knopfler的光芒。和所有Dire Straits的專輯一樣,音樂的亮點應該是Knopfler的吉他,大師就是大師,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他不會讓我們失望。
2002年發行的《The Ragpicker's Dream》似要傳遞一種和平的信息。音樂有很濃重的民謠色彩,是一張可以讓我們細細品味的優秀唱片。
2004年9月,Mark出版了他個人生涯中第四張大碟《Shangri-La》(香格里拉),與之合作的樂手包括:吉他手Richard Bennett、貝斯手Glenn Worf、鼓手Chad Cromwell及Jim Com、Guy Fletcher擔任管風琴與鋼琴的演奏。全輯相當流暢舒服的呈現14首精緻佳作,只要閉上眼睛,放鬆心情,順著音樂,就會讓Mark Knopfler帶你走一趟知性的音樂之旅!《5.15 a.m.》像似清晨第一道曙光打在身上,那麼舒服溫暖;加了些許快意節奏游移在《Boom, Like That》中;猶如走在鄉野小徑無視於身旁掠過景物,就是隨著《The Trawlerman’s Song》、《Our Shangri-La》、《Everybody Pays》等曲宣洩,無壓自在的沉醉在動人音韻里;隨著《Donegan’s Gone》的輕鬆曲調快意起舞;並在充滿Quentin Tarantino配樂風格的《Don’t Crash The Ambulance》中,留下意猶未盡的滿足感!
接下來在2005年的《The Trawlerman's Song》是一張EP碟。碟中的六首曲目是從去年發行的唱片《Shangri-La》精挑細選的特別LIVE版本。
Mark Knopfler在2006年同著名鄉謠女歌手Emmylou Harris合作了一張音樂概念非常統一的專輯《All The Roadrunning》。Mark Knopfler厚重的聲音加上Emmylou Harris恰到好處的和聲,配合得天衣無縫,首首精彩,令人聽得心醉。此張專輯絕對值得收藏!
在2007年9月發行的專輯《Kill To Get Crimson》以鄉村搖滾為主,間或穿插了幾首FOLK類音樂 有優美、柔和的蘇格蘭民謠——《Heart Full of Holes》,還有用小提琴、手風琴演奏的凱爾特民謠——《Secondary Waltz》,還有幾首表現思鄉、遊子情緒的歌曲 《Madame Geneva's》、《The Fish and the Bird》 聽得人心情都濕濕的,柔美異常。
2009年,發行了專輯《Get Lucky》,正如網友評論的,“Mark 最好的專輯之一”,媲美《Sailing to Philadelphia》。
2012年,發行了雙CD《Privateering》。
2015年3月,第8張錄音室專輯《Tracker》發行。
Mark Knopfler還為許多電影進行了配樂。前三部是1983年的《Local Hero》和84年的《Cal》 及《Comfort and Joy》。1987年他為《The Princess Bride》配樂,兩年後是《Last Exit To Brooklyn》。已發行的電影配樂還有1998年的《Metroland》 和 《Wag The Dog》。另外還有一張2000年發行的電影配樂《A Shot At Glory》。
時至今日,Mark Knopfler和Dire Straits已售出幾百萬張單曲和一億零五百萬張專輯。
Mark Knopfler為大大小小的慈善機構花費了許多時間。Dire Straits先後三次為查爾斯王儲的基金會演出,並在王儲和黛安娜王妃面前表演。他們還在1985年的募捐音樂會和1988年曼德拉生日音樂會上露面。1995年 Mark參與製作了上榜單曲Knockin' On Heaven's Door。1997年9月,由George Martin爵士主持的為Montserrat島募捐的音樂會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Mark是參與演出者之一。The Notting Hillbillies也參加了許多慈善募捐音樂會。Mark已收到無數的表彰與讚揚,其中最應得的是1993年5月他獲得的紐卡斯爾大學授予的榮譽音樂學位。
Mark Knopfler是位歌唱家,對他來說,歌曲就是他的一切。據說他從不理解為什麼他的歌那麼受大眾歡迎。有這個疑問的不只是他,Mojo雜誌對1998年11月出版的精選集《Sultans of Swing》評論道:“巨大的銷量證明了Mark Knopfler的創作能力和吉他技藝,但Dire Straits的成功程度仍有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不過那低沉的嗓音和流暢的吉他的確有親和力。”有些人爭論說是Mark的音樂有讓人即刻上癮的能力。也許更好的解釋來自Robert Sandall為《Sultans of Swing》精選集寫的唱片序言。
2015年的Mark Knopfler
Mark Knopfler還有另一面,非常不為人知的一面。80年代他被一些人稱為“安靜的搖滾樂手”。他天性害羞,當歌迷們告之他的歌如何影響他們、如何改變他們的生活時,他感到很窘。Mark結過三次婚,第二次婚姻給他帶來了雙胞胎兒子Benji和Joseph(1987年出生)。最近的第三次婚姻是和Kitty Aldridge,Kitty在1998年為他生了女兒Isabella。Mark在職業巔峰上歷經20多年後,現在是一位注重家庭生活的男人了。
1978 - 《Dire Straits》(恐怖海峽)
1979 - 《Communique》(公報)
1980 - 《Making Movies》(製作電影)
1982 - 《Love Over Gold》(情比金堅)
1983 - 《Twisting By the Pool》(EP 池塘扭擺)
1984 - 《Alchemy - Dire Straits Live》(現場專輯 鍊金術)
1985 - 《Brothers In Arms》(手足情深)
1988 - 《Money For Nothing》(不勞而獲)
1991 - 《On Every Street》(在每一條街上)
1993 - 《On the Night》(現場專輯 在夜晚)
1998 - 《Sultans of Swing - The Very Best of Dire Straits》(精選專輯 搖擺之王)
1996 - 《Golden Heart》(金色的心)
2000 - 《Sailing to Philadelphia》(航向費城)
2002 - 《The Ragpicker's Dream》(拾荒者的夢)
2004 - 《Shangri-La》(香格里拉)
2005 - 《The Trawlerman's Song》(EP,Live)
2007 - 《Kill To Get Crimson》
2009 - 《Get Lucky》
2012 - 《Privateering》
2015 - 《Tracker》
1990 - 《Neck And Neck》(Chet Atkins & Mark Knopfler)
2006 - 《All The Roadrunning》 (With Emmylou Har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