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苑英華

醫苑英華

一、咳嗽 一、著作 二、論文

圖書信息


作者:王晞星,李源增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802313071
出版時間:2007-10-01
版次:1
頁數:744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醫苑英華(上)》是《醫苑英華》的上冊。著名中醫藥學家的學術經驗乃中醫藥學術之精華,可謂彌足珍貴。今《醫苑英華》彙集賢達,破除“傳子不傳女,傳內不傳外,,之陳規,效方心得、秘訣驗案,和盤托出,公開面世。仁者之心,天地可昭,乃振興中醫藥事業之重要舉措。
書中既有傷寒名家劉渡舟生前極為推崇的傷寒大家、同時也是開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之先河、“非手術療法治療宮外孕”的第一人李翰卿;又有獲峨嵋派第十一代傳人永嚴法師氣功功法真傳而享譽海內外的一代氣功大師周潛川。既有建院初期被譽為“山西四大名醫”的韓玉輝、白清佐;又有在中國醫學史、中醫文獻考據學、目錄學等專業領域作出特殊貢獻的著名醫史學家賈得道、文獻學家何高民、李茂如。既有擅長臨床各科疾病,秉承名師家傳或兼科班出身的名老中醫許玉山、朱進忠、蔣天佑、蕭漢璽、王懷義……又有中西醫結合著名臨床醫家消化系疾病名醫王寧、肝病名醫韓經寰、腎病名醫於家菊、孫郁芝……還有馳騁基礎研究領域,曾獲國際沙眼防治組織頒發的金質獎章的黃元桐,最早開展生脈散藥理研究、發現若干中草藥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參與“維腦路通”研製發明工作的王玉良,被譽為腦科學專家——腦像圖技術奠基人與“腦像圖儀”發明人的王德壟。更有新一代中醫腫瘤與消化專科名醫、為全院創最高經濟效益、研製填補國內純中藥胃動力葯空白之新葯——“胃逆康膠囊”的王唏星,創建“十五期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和“國家臨床藥理基地”的中醫消化專科名醫馮五金,研製發明二類中藥新葯——“黃芪多糖”粉針劑、並開發多種中藥新葯的中藥方劑學名家李先榮……可謂醫苑英華薈萃,杏林群芳爭艷。
《醫苑英華》編纂工程於2005年8月正式啟動。編纂工作始終得到院領導的高度重視與支持,由院領導親自掛帥,成立了由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具體負責的編委會。根據全書既要體例統一,又要兼顧不同時期醫家特點的精神,制定了“編撰體例大綱”,撰寫了樣稿。對已故的入編醫家(21位),由其門人、弟子提供初稿,或由基礎理論研究所根據醫家遺著、遺稿、病案、診療筆記及採訪知情人士等直接撰稿;健在者,部分由專家本人撰稿,年事已高者,或由其弟子、學生撰稿,或由基礎所、編委會責成專人撰稿,並經專家親自修訂、審閱;在職專家均由本人親筆撰稿。在初稿形成的基礎上,由編委會進行了必要的文字修改及體例規範,方成定稿,付梓刊行。

作者簡介


王晞星,現任山西省中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近日,被評為我省唯一的2007年-2008年度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他擔任中國抗癌協會山西分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中醫藥學會副理事長、內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中醫》雜誌主編。是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333工程省級人才、省“五一”勞動獎章和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學術特色及醫學成就:在中醫診治脾胃病的研究方面頗有建樹,主持研發了胃腸動力葯“胃逆康膠囊”,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對一些內科疑難雜症,見解獨到,用藥靈驗,救治無數。在臨證醫學上他獨闢蹊徑,強調治療癌症應以循證醫學為準繩,以人為本、雜合以治,辨證論治,辨證辨病,中醫西醫相結合綜合治療。

目錄


李翰卿
醫事傳略
一、年少聰穎,人譽童醫
二、登堂入室,漸成名醫
三、中西合流,開拓創新
四、融通各家,技冠全科
五、善用經方,一代宗師
六、執簡御繁,綱目證治
七、大醫精誠,鞠躬盡瘁
學術思想
一、遵經典,守法度,活運用
二、活血化瘀治療宮外孕
三、構建病證方葯之體系
四、中西合流,優勢互補
五、詳辨證以小劑起沉痾
六、疑難重證,尤重腹診
經驗介紹
一、咳嗽
二、泄瀉
三、重症肝炎
四、肺心病
五、痹症
六、宮外孕
七、醫案存真
八、醫論醫話
主要成就
一、著作
二、論文
韓玉輝
白清佐
王雅軒
周潛川
蕭通吾
張子琳
張光煜
李渠
賈得道
何高民
李茂如
羅濟
高學聖
許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