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音
朱洪音
朱洪音,(?-1874年),原名世洪,又名洪英、世雄等。太平天國將領。東安淥埠頭人。出身木工,家境貧寒。早年曾靠手藝歷游廣西灌陽、全州等縣,加入三合會。咸豐二年(1 852)組織恭義堂(公義堂),為首領。
朱洪英(?-1874),又名朱洪音、朱世雄、朱聲洪、朱盛洪,東安縣淥埠頭人。晚清天地會著名首領。他出身貧苦農民家庭,年輕時做過木工,“頗習技擊”,很早就加入天地會組織,有豐富的鬥爭經驗和卓越的組織才能。為組織發動群眾,他改名朱洪音,並把“朱洪音”三字,化作“庄烈(崇禎)死,莫奪紫(即姓朱的起而復明),共水流(合洪字),立日兩(合音字)”的讖語,暗示他朱洪音必將滅清復明,因而在群眾中有很大的號召力。
天地會又稱“三點會”、“三合會”,因“拜天為父,拜地為母”,故名。以“反清復明”為宗旨,因明太祖年號“洪武”,故對內稱“洪門”。其支派有“小刀會”、“紅錢會”、“哥老會”等名稱。相傳創立於康熙十三年(1674),從福建、沿海地區逐步擴大到長江流域各省及兩廣地區。其會員成分有農民、手工業工人、城鄉勞動者和遊民。在清前期和中期,天地會曾多次舉行反抗清王朝的起義。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矛盾族矛盾不斷加劇,階級矛盾也進一步激化。在這種形勢下,廣大農民的反帝反封建鬥爭一浪高過一浪。在湖北、湖南、廣西、廣東等地,天地會組織多次發動武裝起義。咸豐元年(1851)年一月十一日,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發動起義,建立起太平天國,把我國的農民戰爭推進到新的高峰。在太平天國起義的推動下,清代民間秘密結社組織——天地會趁機而起,加入到晚清反對清王朝統治的鬥爭中。
冒稱明裔,在黔粵湘邊境宣傳教義,發展會員。是年八月,朱洪音與廣西天地會首領胡有祿一同在南寧起義,響應太平天國革命。咸豐三年五月,他率起義軍三、四萬人由龍虎關進入湖南,一舉攻破永明縣城。翌年五月,回師廣西,會同陳永秀義軍攻克恭城。八月十八日,與鄧正高義軍聯合,攻克灌陽縣城,建號“昇平天國”.自稱鎮南王,胡有祿稱定南王,並與鄧正高、汪三源同奉“太平天德"年號。九月上旬,他率軍返湖南,攻道州,與清軍激戰,互有勝負。后湘軍王鑫部趕到,昇平軍被迫於翌年春從道州撤出,退入廣西,復與鄧正高、汪三源聯合,同克富川縣城,殺知縣濟昌,典史宋履元等。復克灌陽,擊斃守備夏文龍。
咸豐五年春,太平天國天官丞相羅大綱寫信約朱洪音、胡有祿前往天京會合。朱、胡接信后,決定北上,並下令蓄髮,自稱太平天國后營。四月初六,分兩路進軍湖南:一路入道州境,一路由道州、零陵邊境繞道攻東安。四月十六日,佔領東安縣城,擊斃把總鄭玉恩,生擒知縣賴史直。后湘軍王鑫等部來攻,築營城外孔明台及兩旁高山,互為犄角。四月二十九日,昇平軍出擊,摧毀千總趙慶祥營,擊潰江忠源營,王鑫所部狼狽敗逃。湖南巡撫駱秉章調湘軍一千五百名馳援。五月二十二日,同知趙煥聯與江忠淑、王鑫各軍再圍東安,義軍苦戰經月,七月二十九日被迫向西南往新寧、全州方向突圍。八月十二日,胡有祿在祁陽、邵陽交界之四明山為王鑫部所俘,檻送省城殺害。朱洪音所部昇平軍突圍后西進新寧,亦屢為劉長佑部所敗。
九月下旬,朱洪音南走興安,與廣西會軍孔亞福、鄧興爵等聯合,聲勢復振,攻克興安縣城,乘勝復歸灌陽。並於十月初四,由大荊源再克永明,斃清軍副將周雲耀、把總周佑德等。在永明與清軍相持兩月後,於十二月初九日突圍,攻佔江華,與焦玉晶、蕭元發起義軍會合。不久,湘軍陸續增援,昇平軍軍心動搖,紛紛舉旗回廣西。翌年正月初九,朱洪音、焦玉品亦棄江華南走廣東,為王鑫追軍連敗於寧遠路亭、藍山楠木橋、嘉禾土橋墟等處,損失很重,蕭元發陣亡,焦玉晶、許月桂兵敗被害。朱洪音入連州境,為清軍追擊,隻身逃脫,削髮為僧。
咸豐七年二月,朱洪音潛回廣西,與傅中榮、宋正元會軍聯合,二月二十日攻克柳州府城。
朱洪英領導的天地會反清鬥爭,前後堅持了二十餘年,鋒芒直指滿漢地主階級政權。同時,有力地牽制了湘軍,配合和支持了太平天國的鬥爭,為太平軍轉戰東南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