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亭
山東省禹城市的博物館
禹王亭博物館位於山東省禹城市區西北3公里處,佔地136.5畝,於1997年建成對外開放。該公園由一個座北朝南的大院落,內有禹王大殿、東西配殿、鐘鼓樓等,由具丘遺跡、禹王亭和人工湖組成。結構新穎、緊湊、氣勢恢弘,古樸典雅。大院落南首是一牌坊式山門,門上方為清朝乾隆皇帝題寫的“禹王亭”手跡。
具丘山遺址
《爾雅·釋文》中載:“禹疏九河,用工極眾,沿河工難,眾徒驚駭,故曰‘徒駭’。”意為,大禹治水疏浚九河,在此河施工時,用工極多,施工難度極高,眾人害怕完不成任務,所以得名“徒駭”。這便是徒駭河名由來。洪水落後,後人們不忘大禹治水的功德,便在山上築一草亭命名禹王亭。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此地設縣邑。為紀念大禹的功績則將縣邑定名為禹城縣,一直沿襲至1993年,是年8月,撤縣改市,更名為禹城市。
禹王亭
一條河流淌千年,從洶湧到平靜,千年的物是人非,愛恨離別隨河水流過,英雄抑或凡人終歸黃土,唯有禹的身影伴隨精神駐足千年-禹城。
大禹像
縣令又問:“此具丘山離縣城多遠?”老者回答:“離縣城十里。”縣令隨將具丘所在村莊定名為“十里望”。是日,縣令召縣內豪紳三老,商定在城西門內修建禹王廟,在具丘山上修建禹跡亭,以便讓世人永記大禹冶水的功德。此舉得到百姓的積極響應;富者自願獻糧捐款;窮者自願出工。築亭建廟的工程當年就完成了。禹跡亭內擺設備案供奉著禹王神像。縣令親率官員民眾、攜帶香紙供品祭祀禹王。此後,歷代縣令都在春節和重陽節時親赴禹跡亭祭奠禹王。自唐至元,曾周戰亂實荒,禹跡亭幾次被毀重建。明·天啟四年,十里望鄉紳吳以達、吳以邏召號鄉民在禹王亭舊址建了禹王閣,比禹王亭有所擴大。清康熙五十年,廣東人曾九皋任禹城縣令時,因其治理有方,加以風調雨順,連年豐收,人民安居樂業。曾縣令稱此為禹王護佑之果,所以又募捐重建禹王亭,並置祭田數畝,刻碑記載——曾縣令親出碑文匾額。后曾縣令調離禹城,百姓念其在禹城的政績而捐款刻碑立於禹王亭內。曾九皋重建的禹王亭佔地四十畝,規模又較前宏偉。至清雍正二年,禹王亭又經重修后更為壯觀:禹王亭坐面朝東,面對徒駭河。從具丘山東側拾級而上進人山門,迎面便是綠瓦灰牆、紅木棟樑、飛檐出廈的二層樓閣禹王亭。亭內雕樑畫棟。正中的主位上,有禹王高達1.89米的金身塑像。兩側,則塑有金童玉女相侍。禹王像前設有香案。亭兩側建有風格相同的配殿。
清道光七年二月,民族英雄林則徐離京南下,曾在禹王亭逗留一夜,並將其觀感記入日記。
明、清時期,禹王事香火大盛。前來拜祭禹王者絡繹不絕。不少文人墨客也來此朝拜觀光,留下了不少詩詞墨寶。這些作品有的被刻碑留存;有的載入縣誌。清至民國時期,禹王亭香火尚盛。每年僅在春、秋季節在此舉辦廟會。
禹王亭遺址
解放后,禹王亭曾經簡單修補當做了學校。1954年至1955年打井運動時,又被拆去不少磚瓦。1966年“文革”初期,禹王亭被當做“四舊”徹底拆除。從而,僅存下雜草叢生、滿目荒涼的具丘。
1977年2月,禹王亭遺址被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立碑於具丘下。由禹城文化、公安部門和十里望回族鄉政府,聯合成立了“禹王亭遺址”保護小組。具丘得以保護。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已二十餘年。禹城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海內外人士多有來禹城考察觀光、探親訪友、尋古覓蹤、投資興辦企業。許多仁人志士也來禹城拜祭禹王,尋找大禹遺跡,探討大禹文化。當地百姓也盼望著儘快恢復禹王亭原貌,使大禹精神激勵後人。因此,為保護和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弘揚大禹精神、探討大禹文化、開發旅遊業,禹城市政府於1996年,決定重修禹王大殿和禹王亭。這一決定,得到各界的積極響應:紛紛捐款、積極提供歷史文物,使重修禹王殿和禹王亭的工程於1997年1月順利完成。
為進一步將這一歷史古迹建設成有著禹城特色的歷史人文景觀,使其在愛國主義教育和改革開放中發揮作用,豐富大禹文化寶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二十一世紀之初。禹城市政府再次整修禹王亭景觀,欲將其建成供人觀光、遊玩、考察、研討、休閑、娛樂的開放式的古文化“禹王亭”公園。
整修現已完善:公園內建有禹王大殿。中祥殿塑禹王治水像和九鼎模型並配有大禹在禹城治水時的有關傳說壁畫和木刻。左配殿內展有禹城出土文物和有關歷史資料;右配殿內是禹城建設發展成就的展覽。院內有歷代的碑刻和從禹城各地搜集到的石雕等珍貴文物。
禹王亭屹立在大殿後的具丘山上。亭右側有一眼唐代打成的神井,並附著有關神井來歷傳說的說明。
縱觀禹王亭公園:柔風扶柳,松柏常青;花卉爭芳、綠茵成坪。民族風格的建築群隱透著歷史的肅穆;惠風揚灑著宜人的清香。大禹文化把歷史陳跡推進了聖潔的藝術殿堂。
願大禹為民奉獻的精神千古傳承,以教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