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報慈小學
1989年建立的小學
常熟市報慈小學是一所教育局的直屬學校,建於1989年,當時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處於虞山鎮的菱塘和林場的張壩、丁壩三個村之間。學校初建時,只有5個班級,小學1-3年級各1個班,初一年級2個班,全校共有208名學生,其中小學生112名,中學生96名,共有教職工18名,中學編製的7名,小學編製的11名(包括財會人員),學校建築面積達1500平方米,12個教室,自然、音樂、美術專用教室各1個,教師辦公用房有9間。
1998年,根據教育局整體布局的調整,撤走初中部而成為一所完全小學,在2000年又合併虞山鎮菱北小學,截至2009年統計:30個教學班,1519名學生和89名教職工。學校在兩次撤併中頗受動蕩,但學校領導抓住機遇,銳意改革,努力做好過渡、融合、提升、發展,於2002年通過驗收成功創建成為江蘇省實驗小學。
由於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報慈老校已不再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心重視下,學校將於2014年整體遷建至虞山腳下,清代咸豐時太常寺博士趙宗建所建藏書樓——舊山樓遺址也將劃歸入我校。新校佔地面積近58畝,建築面積二萬多平方米。一所既有常熟歷史文化底蘊,又有現代氣息的新校將為常熟的百姓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
截至2009年,該校有30個小學班,一千五百多名學生。學校專任教師有81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佔97.4%,35歲以下青年教師佔77.2%。全校教師中,市級“教學能手”19名,常熟市級以上“學科教改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共16名。
十五期間學校圍繞“以人為本,開發潛能”辦學理念,努力激發教師潛能,進而有效地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教育科研為龍頭,以常規管理為基礎,以師資建設為保證,努力把學校建成“管理科學化,硬體現代化,師資通才化,質量素質化,辦學特色化”的一流知名學校。
十一五開始,學校適時地在“開發潛能”理念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提升,確立十一五辦學理念:“為每一位學生的生命發展奠基”,以“開展生命教育,構建和諧學校”為學校發展主題,從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審視教育,在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發展生命、享受生命的生命發展歷程中推進學校素質教育;在剖析教育、認識教育、感悟教育、體驗教育、享受教育的教育生命歷程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