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維安·托馬斯

一位黑人

一位黑人,生於1910年8月29。生下不久舉家從路易斯安那州遷往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並在這裡完成高中學業。

人物經歷


Vivien Thomas 1910-1985
Vivien Thomas 1910-1985
維維安·托馬斯(Vivien Thomas1910--1985)一位黑人,生於1910年8月29。生下不久居家從路易斯安那州遷往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並在這裡完成高中學業。1929年,托馬斯獲得一個進入田納西農業和工業大學的醫科專業的預科生機會,工作之餘他在一個私人診所做護工來賺錢湊學費,但是由於銀行倒閉使他不得不離開學校。1930年,他獲得一個做實驗室助理職位和著名的醫學博士Dr. Alfred Blalock在Vanderbilt University。由於他和博士的配合默契,在1941年他和博士一起到了霍普金斯大學並參加博士所帶領的實驗室團隊,取得了解決了心血管和肺部先天性疾病一些辦法,並且幫助博士訓練外科醫生的關於心肺手術的操作技巧。1976年獲得霍普金斯的榮譽博士學位,1979退休,發表了“ Vivien Thomas and His Work with Alfred Blalock"一書。

獲得榮譽


六十多年過去了,雖然有對Taussig和Thmoas在這個歷史事件中的作用有過質疑,但榮譽屬於他們三位。迄今為止,以人名命名的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名稱中,Taussig是唯一的內科醫師。雖然Blalock-Taussig shunt不可能改為Blalock-Taussig-Thomas shunt,但歷史不會忘記。
1976年,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
美國傳記電影《神跡(Something The Lord Made)》根據Vivien Thomas與Alfred Blalock共事時的真實事件改編。

主要成就


Blalock和Thomas嘗試在狗身上治療主動脈縮窄,移植鎖骨下動脈或頸動脈繞過縮窄段,由於實驗結果欠佳,Blalock一直未用於臨床,但直接導致後來鎖骨下動脈翻轉術治療主動脈縮窄的應用。Blalock也從這個實驗中認識到Taussig的正確和遠見。他讓Thmoas建立一個紫紺動物模型。經過大約一年的努力,Thmoas完成了任務:肺動脈與肺靜脈吻合,部分切除肺組織。Thmoas並利用以前的經驗,馬上進行鎖骨下動脈與肺動脈的吻合,結果是有效肺血流的增加和紫紺的減輕。
1943年秋到1944年之間,在Thmoas的努力下,實驗已日趨完善。1944年11月末,Blalock告訴Thmoas他要作為助手熟悉一下手術過程,並且要作為主刀,在Thmoas輔助下完成1-2個動物實驗。他們進行了合作和操練。
在Blalock的指導下,Thmoas參與為第一例紫紺病人進行分流手術的臨床準備工作。他甚至發明了專門的手術血管鉗。
1944年11月29號,護士將15個月的Eileen Saxon帶到了手術室。Blalock堅持讓Thmoas站在他旁邊,引導他的手勢和提供建議。Taussig站在麻醉師Merel Harmel旁邊,可以看到Eileen Saxon的臉。手術成功了。
Eileen Saxon,女孩,blue baby。在第一次Blalock-Taussig分流術后,紫紺改善不明顯,幾個月後,又在對側胸腔做了分流術,但幾天後去世了,在她將近3歲生日時。後來在較大的病孩上手術取得了成功。2004年,HBO專門以此為事迹拍了電影Something The Lord Made。

社會價值

由於經典的BTs需要過多的手術分離和犧牲鎖骨下動脈,逐漸由其他材料替代。
1951年,Dubost 和Oeconomos用人血管吻合於鎖骨下動脈和肺動脈之間。60年代初期,應用合成血管材料如尼龍、Teflon或者Dacron。也有用離體的左鎖骨下動脈或奇靜脈移植。自70年代始,可擴張性的PTFE得到廣泛應用。

人物事件


回顧歷史,目前先心病的診治強調“鑲嵌(hybrid)”治療,是Blalock-Taussig shunt的發揚與光大的。
BTS與三個傳奇人物是分不開的,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膚色。
其中之一就是:維維安·托馬斯
在眾多的實驗中,值得特別指出的是他們和Sanford Levy在1938年對肺動脈高壓的研究。將鎖骨下動脈與肺動脈分支行端端吻合。
只是依慣例,Blalock發表的論文里沒有Thomas的名字。但Blalock的動物實驗研究工作已離不開Thomas了。1941年7月,Thomas隨Blalock到了Johns Hopkins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