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熊氏
黃帝部族的稱號
有熊氏是史傳中上古華夏部落中的一個氏族,為黃帝部族的稱號,居住在有熊,建立有熊國,故後世以有熊氏相稱。以有熊氏作為氏族稱謂始於少典。史傳炎帝、黃帝都為少典之子,都是來自有熊氏的一個分支,後世也稱炎帝、黃帝為神農氏與軒轅氏。
有熊氏族居地望位於河南新鄭,古史多有記載:《帝王世紀》云:“或言(新鄭)縣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括地誌》云:“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
黃帝
有熊氏稱謂見於戰國的《世本》:“少典生軒轅,是為黃帝,號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國君之子故也。”可見黃帝是出於有熊國少典之後裔。
有熊國的疆域,文獻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看看有關黃帝活動的記載,或後世的傳說,或有紀念性建築的分佈情況,對我們了解其疆域或許是有幫助的。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黃帝)授國於有熊。有熊,今河南新鄭縣也。”
《帝王世紀》:“(黃帝)有聖德,授國於有熊。鄭也,古有熊之墟,黃帝之所都。”
或曰:黃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御覽》百五十五),或言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鄭氏徙居之,故曰新鄭矣。(《水經・洧水》注)
晉,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河南尹新鄭縣,古有熊國,黃帝之所都。”
魏,酈道元《水經注》:“或言新鄭縣,故有熊之墟,黃帝之所都也。”
唐,李泰《括地誌》:“黃帝征戰蚩尤,初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
唐,杜佑《通典》:“新鄭縣……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黃帝都於有熊,亦在此地,本鄭國之地。”
宋,《路史·國名記》:“少典,有熊之開國,今鄭之新鄭。
從以上文獻來看,史傳的有熊地望大致在今河南新鄭的周邊,這裡也曾經是祝融之墟。
根據傳世史書,五帝時代的框架大致為:公元前2100~前2150年為帝舜代;公元前2150~2550年為帝嚳(包括堯)代;公元前2550~前2900年為顓頊代;公元前2900~前4420年為黃帝時代。黃帝10世1520年,顓頊9世350年,帝嚳10世400年(包括摯和堯),帝舜1世50年”。
古本《竹書紀年》說:“黃帝至禹為世三十。”禹與舜為同時,也可以說黃帝至舜為世三十。黃帝10世、顓頊9世、帝嚳(包括堯)10世、帝舜1世,合起來正好30世。這樣把五帝的積年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定位在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4000年之間,大體上延續了約2000年。有了這一個宏觀的概念,五帝時代在中國歷史階段上的位置就比較清楚。黃帝時代約1000多年是與仰韶文化相對應,具體說即與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大河村類型相對應。
大河村遺址文物
廟底溝類型文物
從大河村類型仰韶文化聚落群分佈情況看,可以說它西不過洛陽,東不過開封,南可達許昌地區,北部以黃河為界,大體這就是有熊國疆域的輪廓。
姓氏播遷
1、熊姓
有熊氏
著名考古學家唐蘭在《西周青銅銘文分代史徵》中說:“華,地名,在今河南密縣(今屬新鄭)。華邑在新鄭,有熊之墟,祝融之墟。重黎,鄶國均在新鄭”。楚王之所以是羋姓熊氏很可能就是因為被封在祝融之墟附近的華陽,祝融之墟也叫有熊之墟。
2、羋姓。
在上古文字中,“華”與“羋”這兩個字的寫法十分相像。據《世本》、《古今姓氏書辯證》及《元和姓纂》等所載,黃帝的子孫在商末有個叫鬻熊的,很有學問,做過周文王的老師。其子事文王,早卒。曾孫熊繹以王父字為氏,成為熊姓。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時,封熊繹於荊楚,建都於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建立了楚國。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一度強大起來,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223年,楚滅於秦。祝融之墟又名有熊之墟。楚君的後人多以熊為姓,稱為熊氏,史稱熊氏正宗,即湖北熊氏。
氏族遷徙
從上古時期開始,就有熊姓人物的活動。夏初曾奪取太康帝位的后羿就有臣叫熊髡。西周時在楚國附近建立的子爵羅國,亦為熊姓,後為楚國所滅。
先秦時期,熊氏一直活躍在湖北、河南、安徽地區。秦漢時,熊姓的足跡已北達河南,東北進山東,東到江蘇、浙江,西北至陝西秦嶺以南,西抵川東,西南直入雲南和廣西,南臨南海。熊姓在2000年以前已基本奠定了當代的分佈格局。
宋朝時期,熊姓大約有6萬餘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06%,排一百五十位以後。江西為熊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熊姓總人口的38%。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福建、湖南,這三省熊姓占熊姓總人口的82%,其次分佈於廣東、江蘇、河南、浙江等地區。全國形成了以贛、閩、湘為中心的熊姓人口聚集區。
明朝時期,熊姓大約有27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7%,為明朝第七十六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熊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江西仍為熊姓第一大省,約佔熊姓總人口的46%。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北、四川三省,這三省熊姓大約佔熊姓總人口的78%,其次分佈於湖南、福建,這兩省的熊姓又集中了14%。宋元明期間,熊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遷移。
如今,熊姓分佈以江西、湖北、四川、湖南等省為多,上述四省之熊姓約佔全國漢族熊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