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林
純林
純林是指由一種樹種組成或次要樹種不足一成的森林。人工林有較規則的株行距,林木分佈比較均勻整齊,樹種較單純,多為單純林。
純林是由單一樹種構成的森林。當存在多個樹種時,其中有一個樹種(即優勢樹種),其組成在65%以上。單純林由一個樹種組成的林分。如有其他樹種混交而其蓄積量不足總蓄積量十分之一的,仍屬單純林。單純林個體之間的生態關係比較簡單,其主要矛盾是群體與個體之間的矛盾,解決矛盾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及時適量的間伐,使群體和個體之間的矛盾統一起來,達到速生、豐產、優質。大面積的單純林易引起病蟲害等的危害。但對於某些專用材和經濟林,純林的產量往往較高,因此仍被廣泛採用。
純林的優點是:造林和育林技術較簡單;單位面積上主要樹種蓄積量大;有利於實行機械化造林、撫育和採伐作業;營林成本較低。而且在某些不良立地條件下,如乾旱、瘠薄、鹽鹼等情況下,往往只能營造單純林。缺點是易受病蟲害及森林火災(針葉林)的蔓延,對改良土壤、水土保持等生態效益往往較混交林低。純林樹種單純、種內競爭明顯,營林技術比較簡單,但易造成地力衰退、病蟲害蔓延,一旦發生林火災,不易控制。
單純林植物的生長速度一致,景觀較為平淡,缺乏豐富的景觀層次和季相變化,但單純密林容易營造純潔、統一的空間感受,常用作防護林。混交林樹種多變,樹冠起伏,色彩豐富,常用作風景林、觀賞林。
森林撫育採伐的作用
①對混交林,主要是調整林分組成,淘汰非目的樹種,為目的樹種迅速生長創造良好條件;②對 單純林,主要是調整林分密度,保證留存木具有合理的營養空間;③縮短林木培育期,增加單位面積的總出材量(包括主伐和間伐的出材量);④改善林分衛生狀況,增強林木對各種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⑤提高森林的各種防護效能。森林撫育採伐是森林撫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森林撫育是指從幼林鬱閉起到主伐止,以促進林木生長和保持良好的林分環境為目的而採取的各種營林措施的綜合。除森林撫育採伐外,人工修枝以及對林地的撫育管理亦屬於森林撫育的範疇。
森林撫育採伐分類
一般來說,可將森林撫育採伐分為除伐、疏伐和衛生伐三類。除伐主要是在混交幼林中伐除非目的樹種。疏伐是在 純林中為調整林分密度而進行的。衛生伐是為改善林分衛生狀況,以病蟲害木為砍伐對象。不同國家,森林撫育採伐或間伐分類系統有某些區別。美國通常劃分為疏伐、除伐、自由伐、改進伐和廢材伐諸類。自由伐主要應用在從上層大樹壓迫下解放幼林的情況。改進伐主要指在已經超過幼齡階段的林分中為伐去非目的樹種而進行的撫育採伐。廢材伐在於利用因各種災害造成的廢材。蘇聯是按照林分發育時期,將森林撫育採伐分為透光伐、除伐、疏伐和生長伐。透光伐和除伐都是為伐除非目的樹種,但前者指林分鬱閉前幼林進行的,後者指鬱閉后幼林進行的。生長伐和疏伐的區別也主要在時期上,即生長伐實質上是後期的疏伐。
森林撫育採伐的技術指標
任何種類的撫育採伐中,一般都要解決三個重要技術問題:①砍伐木的選擇:砍伐木的選擇關係到林分環境的改變、林木生長、採伐強度和經濟效果。在選木時要考慮到林木分級、樹種、樹木干形品質、病蟲害狀況等。從各國生產情況看,由於出發點不同,在選木時有兩種作法:一種是著重點放在某些優良木(目的是培養大徑材)的單株生長上,從較早時期即將這些優良木選定,並對它們作某些標誌,一直保留到主伐;另一種是重點放在全林分生長上,即在每次採伐時都重新選擇保留木。究竟採用哪種作法,由經營目的而定。②採伐強度:它直接影響林木生長和質量以及工藝成熟期。常用採伐木株數占伐前總株數或伐木蓄積(或胸高斷面積)占伐前總蓄積(或胸高斷面積)百分比表示。③採伐時期:包括撫育採伐開始時期、兩次採伐之間的間隔時期、撫育採伐結束時期。如何確定這三個時期,要因撫育採伐種類而異。
森林的組成,主要就是指喬木樹種的組成,根據樹種組成,可將森林劃分為 單純林和混交林。單純林多半是在生境較差的條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混交林通常是在生境較好的條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
混交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樹種組成的森林。按照慣例,主要樹種以外的其他混交樹種,以株數、斷面積或材積計,應不少於20%。混交林可以形成層次多或冠層厚的林分結構,對於提高防護效能和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混交林的優點
從生態觀點來說,營造混交林有如下優點:①充分利用空間和營養面積:通過耐蔭性(喜光與耐蔭)、根型(深根性與淺根性、吸收根密集型與吸收根分散型)、生長特點(速生與慢生、發芽與落葉遲早不同、前期生長型與全年生長型)以及嗜肥性(喜氮與喜磷,及其吸收利用的時間性)不同的樹種的搭配,可較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間,有利於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層次範圍利用光照、水分和養分。②改善立地條件:混交林較之單純林,林內光照減弱,氣溫、地溫略低而變幅小,風速降低,蒸發量減少,空氣濕度增加,有利於改善林內小氣候。混交林的冠層厚,葉面積指數較大,枯落物較多,成分較複雜,比單純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③提高林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混交林能夠充分利用外界環境條件和樹種間相互促進的有利作用,光合作用的效率高,可以在同一時間內積累較多的有機物質,因而總蓄積量和生物量比單純林高。混交林中的主要樹種在伴生樹種的輔佐下,主幹長得通直、圓滿,自然整枝迅速,乾材質量亦較單純林好。④能較好地發揮防護效益:森林的防護效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林分結構。混交林林冠濃密,根系深廣,枯落物豐富,地上地下部分結構比單純林複雜,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以及其他防護效益方面都優於單純林。⑤可增強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混交林與單純林比較,由於樹種多,生境條件好,使一些害蟲或病菌失去大量繁殖的生態條件,同時在複雜環境條件下,寄生性昆蟲、菌類等天敵增多,又招來各種益鳥益獸,因而混交林的病蟲害不象單純林那麼嚴重。混交林內溫度低,濕度大,風速小,各種可燃物不易著火,因而火險性小。針闊葉混交林有闊葉樹的隔阻,可以防止樹冠火和地表火的蔓延和發展,不象針葉樹單純林那樣一旦發生火災,便成燎原之勢,難以撲救。混交林對不良氣象因素的抗性較強。如深根性樹種與淺根性樹種混交,可以減輕風害;常綠針葉樹與落葉闊葉樹混交,可以減輕雪壓雪倒等。
混交林具有較大的優越性,從森林生態學觀點出發,應該大力提倡混交林。但仍不能否認營造單純林的必要性。世界上迄今為止,仍以營造單純林為主,中國也是如此。這是因為:①單純林的造林、經營、採伐利用的整個過程,技術都比較簡單。營造混交林如果樹種搭配不恰當,結構不合理;不但不能發揮混交林的優越性,甚至有導致失敗的危險。同時混交造林施工比較麻煩,主伐時採伐、集材、運材也較單純林複雜。②同齡單純林能夠保證主要樹種積累最高的木材蓄積量。如果是混交林,特別是選用一些低價值的樹種進行混交,顯然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因而混交林的經濟用材率卻不如單純林高。③在立地條件極端惡劣,許多樹種都不適應生長的地方,一般只能營造適生的單純林。如中國南方濱海潮積沙土只宜營造木麻黃單純林;亞熱帶丘陵地區,在土壤極端乾燥瘠薄的條件下,一般宜於營造馬尾松單純林。
混交樹種種間關係
混交樹種種間關係的實質是一種生態關係,一方面不同樹種作為生物有機體與一定外界環境條件發生關係;另方面彼此以對方作為生態條件,通過不同的物質和能量交換形式使環境發生改變而對對方產生影響。混交林中各樹種之間的主要矛盾,同林分與環境主要矛盾常常表現出一致性。如乾旱地區,水分不足是林木與環境的主要矛盾,在樹種種間關係也主要表現為對水分的激烈爭奪。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樹種生長在一起彼此相接觸時,同時都表現出為互助(有利)和競爭(有害)兩方面關係。互助和競爭的作用的強化程度取決於樹種對生態的要求。一般兩個樹種的生態要求差別大或要求不高,種間關係常表現為以互助為主。相反,當兩個樹種的生態要求都高,種間關係常表現為以競爭為主。
混交樹種分類
混交樹種分類根據其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為主要樹種、次要樹種和灌木樹種。主要樹種,亦稱目的樹種,是經營對象,經濟價值高或防護效能好,在林分中數量最多、蓋度最大,一般是高大喬木,生長後期居第一林層。次要樹種,亦稱伴生樹種,是在一定時期與主要樹種伴生的喬木樹種,在數量上一般不佔優勢。次要樹種有輔佐、護土和改良土壤的作用。輔佐作用是給主要樹種造成側方庇蔭,促進樹榦生長通直,保證自然整枝良好。護土作用是利用自身的樹冠和根系,保護土壤減少水分蒸發,防止雜草叢生等。改良土壤是用樹種的枯落物和某些樹種的生物固氮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質。一般每種次要樹種兼有上述的三種作用,但側重點不同。次要樹種最好稍耐蔭,生長較慢,能在主要樹種林冠下生長。灌木處於林冠層之下,主要起護土和改良土壤作用,但大灌木也有一定的輔佐作用。
樹種混交類型
樹種混交類型根據樹種在混交林中的地位,生物學特性及其生長類型等,人為地搭配成不同的組合,稱混交類型。有如下幾種:①喬木混交類型:即兩個以上的喬木樹種混交。當兩個以上的喬木樹種都是主要樹種時,它可以充分利用地力,獲得多種木材,充分發揮其他效能。當陽性樹種與陽性樹種混交(如油松和櫟類)時,種間矛盾出現早且尖銳,競爭進程發展迅速。這種林分的種間矛盾較難調節。陰性樹種與陰性樹種混交(如雲杉與冷杉),種間矛盾出現晚而較緩和,樹種間的有利作用持續時間較長。此種人工林,只是到了生長發育後期,矛盾才有所激化,但林分比較穩定,種間關係較易調節。陽性樹種與陰性樹種混交(如落葉松與雲杉),樹種關係介於上述兩者之間,有利作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主要的。當主要樹種與次要樹種混交時,多構成復層林,主要樹種居於上層,次要樹種居下層。這種混交類型樹種間的矛盾比較緩和,林分生產率較高,防護效能較好,穩定性較強。次要樹種多為耐蔭的中等喬木(如椴、槭、鵝耳櫪等),一般不會對主要樹種構成嚴重威脅,即使種間矛盾尖銳時,也比較容易調節。②喬灌木混交類型:即主要樹種與灌木混交。這種混交類型種間矛盾比較緩和,林分穩定。混交初期灌木可以為喬木樹種創造側方庇蔭,護土和改良土壤。林分鬱閉后,因在林冠下光線不足,灌木趨於衰老,便逐漸死亡。但當鬱閉的林分樹冠疏開時,灌木又會在林內出現。在一些混交林中,灌木死亡,可以為喬木樹種騰出較大的營養空間,起到調節林分密度的作用。主要樹種與灌木發生尖銳矛盾時,調節容易,可將灌木地上部分刈除,使之重新萌發。③綜合混交類型:即主要樹種、次要樹種和灌木的混交。綜合混交類型兼有上述混交類型的特點。
選擇適宜的混交樹種是調節種間關係的重要手段,是保證人工林順利成林,增強林分穩定性,實現速生豐產的重要措施。因此,應盡量使混交樹種與主要樹種在生長特性和生態要求等方面協調一致,同時還要考慮到混交樹種本身適地適樹問題。中國在營造混交林的實踐中,在樹種搭配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如東北地區,紅松與核桃楸、紅松與水曲柳等混交;華南地區,杉木與馬尾松、杉木與台灣相思、馬尾松與荷木、馬尾松與椆木等混交,都有成功事例。在確定樹種搭配時,首先應針對造林地的立地條件和造林目的選擇主要樹種,然後再配置伴生樹種或灌木。
樹種混交比例
樹種混交比例是指各樹種的株數占混交林總株數的百分比。混交比例在數量上的變化,與混交各樹種種間關係的發展方向和混交效果有密切關係。混交樹種所佔的比例,應有利於主要樹種生長為原則,宜依樹種、混交類型及立地條件而有所不同。競爭力強的樹種,混交比例不宜過大,以免壓抑主要樹種;反之,則可適當增大。立地條件優越的地方,混交樹種所佔的比例宜小,其中伴生樹種應比灌木多;立地條件惡劣的地方,可以不用或少用伴生樹種,而適當增大灌木的比重。一般在造林初期,伴生樹種或灌木應佔全林株數的25~50%。但個別混交方法或特殊的立地條件,混交樹種所佔比例不在此限。
混交方法
混交方法是指不同樹種的植株在混交林中的配置方法。配置方法不同,種間關係和林木生長也會因之而發生變化。混交方法有如下幾種:①株間混交:又稱行內混交。是兩個以上樹種在行內彼此隔株或隔數株進行混交。這種混交方法因不同樹種間種植點相距較近,種間發生互相作用和影響較早。如果樹種配置適當,種間關係表現有利;否則,種間矛盾就比較尖銳。此法造林施工麻煩,一般多用於喬灌木混交。②行間混交:又稱隔行混交。是兩個以上樹種彼此隔行進行混交。這種混交方法,種間有利或有害關係,一般多在林分鬱閉以後才明顯地出現。種間矛盾比株間混交容易調節,施工也較簡便,是常用的一種混交方法,適用於陰陽性樹種混交或喬灌木混交。③帶狀混交:是一個樹種連續種植3行以上構成一條帶與另一個樹種構成的帶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帶狀混交可以緩衝種間競爭,即使在兩個樹種相鄰處有矛盾產生,也可通過撫育採伐來調節。此法栽植、管理都較方便,多用於種間矛盾比較尖銳,初期生長速度懸殊的喬木樹種混交。喬木、亞喬木與生長較慢的耐蔭樹種混交時,可將伴生樹種改栽單行。這種介於帶狀和行間混交之間的過渡類型,稱為行帶混交。行帶混交的優點是保證主要樹種的優勢,削弱伴生樹種過強的競爭能力。④塊狀混交:又稱團狀混交。是把一個樹種栽植成規則的或不規則的塊狀,與另一個樹種的塊狀地依次配置進行混交的方法。規則的塊狀混交,是將平坦或坡面整齊的造林地,劃為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塊狀地,然後在每一塊狀地上按一定的株行距栽植同一樹種,相鄰的塊狀地栽植另一樹種。塊狀地的面積,原則上不少於成熟林中每株林木占的平均面積,一般為25~50平方米。地塊不宜過大,過大就成了片林,混交的意義也就不大了。不規則的塊狀混交,是在山地造林時按小地形的變化分別成塊地栽種不同樹種。這樣既可達到混交的目的,又能因地制宜造林。塊狀混交能有效地利用種內和種間的有利關係,可滿足幼齡時期喜叢生的一些針葉樹種的要求,林木長大后,各樹種又產生良好的種間關係。塊狀混交造林施工比較方便,適用於矛盾較大的主要樹種混交,也可用於幼齡單純林改造,或低價值林分改造。⑤植生組混交:是種植點配置成群狀時的混交形式。即在一小塊地上密集種植同一樹種,與相鄰小塊地密集種植的另一樹種相混交的方法。由於塊狀地間距較大,種間相互作用很遲。塊狀地內為同一樹種,具有群狀配置的優點。植生組混交種間關係容易調節,但造林施工比較麻煩,主要適用於林區人工更新,次生林改造及治沙造林等。
為了正確處理好種間關係,使主要樹種儘可能多受益少受害,需要人為地加以調節,採取平茬、修枝、撫育間伐以及環剝、去頂、斷根等技術措施,削弱次要樹種的長勢,滿足主要樹種生長發育的要求。
當代世界營林發展趨勢,逐漸從營造單純林走向混交林。然而,如何營造混交林,目前中國還處於試驗階段,無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很不成熟,有待進一步探討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