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服飾

黎族服飾

黎族服飾是流傳於海南省的以黎族傳統的紡、染、織、綉四大工藝為基礎,利用海島棉、麻、木棉、樹皮纖維和蠶絲等織造縫合而成的民族服飾,其演變歷史達數千年之久。在傳統黎族服飾中,黎族婦女常穿直領、無領、無紐對襟上衣,有的地方穿貫頭式上衣,下穿長短不同的筒裙,束髮腦後,插以骨簪或銀簪,披繡花頭巾,戴耳環、項圈和手鐲。男子傳統裝束一般結髮於額前或腦後,上衣無領、對胸開襟,下著腰布(吊襜),部分美孚黎男子上衣與女子無多大分別。

2008年6月,黎族服飾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沿革


綜述

黎族傳統服飾燦爛多彩,其款式、圖案都很有地方特色。

古代

歷史上,海南島黎族婦女都精於紡織、染布、刺繡等,她們利用海島棉、木棉、樹皮纖維和蠶絲等縫製成衣物。
《尚書·禹貢》記載的“島夷卉服,厥篚織貝”指的就是紡織的情況。漢代有“廣幅布”,唐代有“吉貝布”、“盤斑布”、“食單”(桌布),到宋代有“青花布”等。《後漢書》卷86《南蠻列傳》記載:“武帝末,珠崖太守會稽孫幸,調廣幅布獻之,蠻不堪役,遂攻郡殺幸。
”唐中葉,黎族婦女用“吉貝”(野生木棉)織出了被子、食單(桌布)和盤斑布,被列為朝廷的貢品。宋代以後,黎族的棉紡織技藝更加高超,黎族婦女紡織出“黎錦”、“黎單”、“黎幕”、“黎幔”等工藝精巧的棉織品,為中原人士所喜愛。黎族社會曾經有“樹皮布”服飾。這種服飾材料是從山上砍下椿樹見血封喉樹的樹皮,經過拍打去掉外層皮渣,剩下纖維層,然後用石灰(螺殼燒成的灰)浸泡曬乾而成。黎族祖先利用這種樹皮纖維來縫製成衣服、被子、帽子等。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絕大部分的黎族服飾是自紡、自織、自染、自縫的,其染料採用山上植物製成,礦物染料為補充。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趙汝適《諸蕃志》、周去非《嶺外代答》等都有關於黎族織錦原料的記載。如《桂海虞衡志》卷15載:“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國錦采,拆取色絲,間木棉挑織而成,每以四幅聯成一幕。”又《嶺外代答》卷6載:“海南所織(吉貝布)則多品矣!幅極闊……間以五采,異紋炳然!”海南黎族所織的“黎錦”、“黎單”、“黎幕”色彩鮮明,美觀適用,頗為中原人士所青睞。
古代典籍有不少有關黎族服飾的記載,如《漢書》卷28《地理志》載:“武帝元封元年,略以為儋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為貫頭。師古曰:‘著時從頭而貫之’。”美孚方言黎族婦女有傳統的纈染技術,蘇軾在《峻靈王廟記》所說的“織花黎”指的就是美孚方言黎族。這種纈染方法是先在經線上扎出花紋,然後染色,再織成衣物。
在與島上各民族頻繁的交往過程中,黎族服飾發生了一些變化。其中最明顯的是將無領直口和貫頭上衣改為挖口上衣領,或者將直身、直縫、直袖改為使腰身、袖口有縫(折間),或者改無紐為飾紐,後來又改為琵琶紐,最後將對襟改為偏襟。賽方言黎族群眾,除陵水黎族自治縣祖關、群英地區婦女穿的是有花筒(俗稱“絲筒”)外,其餘均先是在裙尾、裙腰上繡花,后又在上衣反鑲色彩較為鮮艷的布邊,筒裙多織條格紋,最後只穿藍衣黑裙或素身無花紋服飾。

現代

1950年海南解放后,黎族的服飾發生了更大的變化。據20世紀50年代黎族社會調查資料表明,當時農村的年輕一代已普遍接受漢裝,年紀較大的男子(40歲以上)還保留有本民族的上衣,但已不穿“吊檐”(前後各掛一塊布的裙子)和“包卵布”,改穿漢式長褲或短褲。婦女服飾在質料方面已改用買來的布料製成上衣,筒裙仍是自織。許多人還穿上買來的各式襯衣和褲子,只有比較邊遠地區的中老年婦女仍穿著黎族服飾。20世紀80年代后,黎族社會裡已很少有人穿民族服裝,各鄉村裡的年輕姑娘們也不熱衷於織錦製作民族服裝。
黎族服飾保留濃厚的民族風情習俗和服飾特點。到1990年,雖然不少地方的黎族青年男女已改穿漢服,但在結婚、喪葬、宗教活動、節慶日子時,人們仍然穿著傳統服飾。

民俗內容


製成工藝

黎族祖先利用這種樹皮纖維來縫製成的衣服、被子、帽子等,稱為“樹皮布”服飾。黎族服飾過去絕大部分是自紡、自織、自染、自縫的,其染料以在山上採集植物為主,礦物為輔。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范大成《桂海虞衡志》、趙汝適《諸蕃志》、周去非《嶺外代答》等都有關於黎族織錦原料的記載。如《桂海虞衡志》:“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國錦采,拆取色絲,間中棉挑織而成,每以四副聯成一幕。”又《嶺外代答》:“海南所織(吉貝布)則多品矣!幅極闊……,間以五采,異紋炳然!”海南黎族所織的“黎錦”、“黎單”、“黎幕”,色彩鮮明,美觀適用,頗為中原人士所讚賞。

婦女服飾

黎族婦女服飾,主要有上衣下裙和頭巾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都織綉著精緻的花紋圖案。上衣有直領、無領、無鈕對襟衫或者貫頭衣。貫頭上衣皆由三至五幅素織的布料縫成,適於刺繡加工,故衣襟多是繡花。女裙,我們稱之為筒裙,通常由裙頭、裙身帶、裙腰、裙身和裙尾縫合而成,但也有少於或多於四幅;由於各幅都是單獨織成,因而適合於織花、繡花和加工,所以筒裙花紋圖案比較多,複雜。有些筒裙為了突出花紋圖案,又在沿邊加綉補充,提高圖案色彩,故稱為“牽”。婦女筒裙,由於織花的經緯密度高,大大加強了筒裙的牽度,因而經久耐穿,又具有特色。
婦女的筒裙,規格上也有一定的差別,哈方言的“哈應”和聚居在東方市昌江黎族自治縣境內的美孚方言婦女筒裙,可謂是最大最長,人們常稱為“長式筒裙”;而居住在白沙的潤方言黎族婦女筒裙,則是最小最短的,堪稱為超短裙。一般來說,筒裙長而寬,或短而窄,都是為符合其生產環境和生活方便的需要。長筒裙的實用性較多,用途較廣,可當被子、背物和做嬰兒的吊兜式搖籃,還可以從童年穿到成年,小時候可將多餘部分摺疊到裡面,隨著身體增高翻出伸長。有些長筒裙則可以供死時殮屍用,故而越織越長。而短筒裙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生活環境比較差的黎族婦女穿戴的。除了古時候原料有限,生產艱難,自然生態環境險惡之外,更主要的是因為人們大多數居住在山澗,小溪、河流地帶,穿著短筒裙適於爬山涉水。穿著長筒裙的黎族婦女主要生活在有河流的平地或小丘陵地帶接近平原地區,物質生活條件較好,接受漢族文化影響較早、較多。古代漢族的服飾多寬衣長裙,也許對當時的黎族服飾有一定的影響。
黎族各方言婦女服飾主要分為:哈方言婦女服飾;杞方言婦女服飾;潤方言婦女服飾;賽方言婦女服飾;美孚方言婦女服飾。在這五個方言婦女服飾當中,哈方言又有羅活、抱懷、哈應等不同稱呼。黎族各方言服飾,都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歷史上曾是區分不同血緣集團和部落群體的重要標誌,而且與黎族的族源、族系、崇拜、婚姻、家庭、喪葬等因素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由於所處的地域、語言、生活習俗和所接受漢文化影響程度等不同方面的差異,使各方言黎族婦女服飾種類繁多,式樣奇特,豐富多彩。
哈方言婦女
哈方言黎族在五個方言中人口最多,分佈最廣,居住的地域和生活環境也最為複雜,而且語言也十分豐富,即使在同一個地區也多有不同土語的雜居。語言不一樣,服飾也不一樣。哈方言主要分佈在樂東、昌江、東方、三亞市、陵水、萬寧等地。在儋州、屯昌、白沙、瓊中和保亭等地也有少量分佈。
羅活,自稱羅活(狹義,又稱勞越)、抱由、抱漫、只貢(又稱多港)、志強、哈南羅等。羅活在各個方言黎族中最為複雜,語言最為豐富,因此婦女服飾也是豐富多彩,各具特色。
羅活(狹義)婦女穿短筒裙,裙長不及膝部,圖案華麗。上衣為開胸長袖無領,無鈕,前下擺長,後下擺短,有平時服和盛裝服之分。平常穿的服飾花紋圖案較為簡單,色彩以黑色為主,也有深藍。婦女在盛裝時,上衣有重疊並且織有幾層不同色彩的花紋圖案,從外表上看,似穿幾件衣服。服飾圖案多是反映日常生活、生產勞動以及動物紋和植物紋樣。
抱由、抱漫婦女服飾大體相同,穿短筒裙,也有穿中短裙。上衣無領、無鈕、對襟開胸。有平常服和盛裝服。盛裝服,左右大寬邊織綉有花紋圖案,而下擺吊有帶銅鈴的彩色流蘇。材料用野麻纖維織成,圖案艷麗、大方,有個別地方的衣尾系著小白珠和小鈴鐺。這種服裝,叫做女大禮服飾,就是說,一個婦女一生中只有一套,而且要在隆重的節日活動時才穿戴。平常服飾的式樣較多,或繁或簡。在衣沿綉有幾何圖樣,或在筒裙身多織花紋圖案。
只貢(多港)婦女穿短筒裙或中筒裙。筒裙多數用兩塊自織的黎錦縫合,后再用一塊沒有織上花紋圖案的黑布作筒裙頭,即用三塊布料縫成一條筒裙。筒裙的圖案色彩艷麗、細緻,別具一格。婦女上衣黑色或者深藍色彩,開胸對襟,直領,領前有一顆鈕扣,衣的對襟處和衣腳四周及袖口綉有精細的花紋圖案。婦女上衣開胸無領,也無鈕,前襟長,后襟短。隨著時代的變遷,只貢(多港)婦女平時很少穿傳統服飾。只在喜事或喪事時,才穿著傳統服飾。
志強婦女穿短筒裙,裙由裙頭、裙身、裙尾組成。筒裙有平常穿和盛裝時穿兩種。平常穿用的筒裙都是黑色的,花紋圖案甚少,而盛裝時的筒裙則織有較多的花紋圖案,圖案多是人形紋和動物紋樣。婦女上衣以黑色為主,也有深藍色。開胸無領,長袖衣沒有鈕扣,通常只用一對小麻繩代替鈕扣,而且只系在上衣領以下約10厘米處。平常穿的上衣無任何圖案,盛裝服有花紋圖案,布料用自紡的麻、棉等纖維織制而成。婦女首飾有手鐲和耳環。
哈南羅婦女穿短筒裙,也有中筒裙,但多穿織綉華麗的短裙。婦女參加婚禮時的筒裙,圖案非常豐富,色彩也較鮮艷。每個婦女一般都保存著1~2套漂亮的服裝,主要在外出或紅白事時穿用。婦女上衣開胸對襟,無鈕,僅用小繩作為系帶。已婚的婦女束髮於腦後,並插上骨簪或者金屬簪,頭披織有花紋圖案的頭巾,婦女喜歡戴耳環、項圈、手鐲等飾品。有文面和文身的習慣。
抱懷,婦女穿長筒裙,直至腳踝,是哈方言中最長的筒裙。這種裙子也可以當做背孩子的背帶,或用來背物,或做小孩的搖籃。婦女下地幹活時常把嬰兒放在裙子裡面掛在肩膀上,或者當做搖籃掛在樹枝上。筒裙是三幅錦布和一根繩帶構成,每幅錦布都是同樣的色彩和花紋圖案。抱懷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紡織技術,婦女只要有空閑就紡織黎錦。婦女們都會為女兒預備出嫁時穿的筒裙。結婚筒裙圖案為婚禮圖,人們認為結婚時若不穿本民族的筒裙,死後沒人管,祖宗不相認。抱懷筒裙仍然保留很多的傳統圖案和技術。花紋圖案從裙頭、裙腰直至底端都織綉著絢麗多姿的花紋圖案,而且每個花紋圖案都有它的意義。婦女所織在筒裙上的花紋圖案,內容不同,含義也不相同。婦女筒裙一般分為婚服、喪服、平常服三種。這三種服飾的筒裙圖案紋樣都不一樣。婦女上衣分為平常服和盛裝服兩種,形式基本一樣,只不過是材料和花紋圖案不同而已。婦女上衣多數是長袖低領有鈕,深藍色彩,也有對襟短衣。盛裝服上衣袖口、對襟處、背後、下擺處,織綉有各種各樣精美圖案,並在衣襟、袖口與領口周圍鑲有藍色的花邊。婦女頭纏黑色的頭巾,並織有花紋圖案,婦女有帶耳環的習慣。
哈應,主要分佈在黎族聚居區邊緣地帶,在三亞、陵水、東方、萬寧、陵水等地。哈應絕大多數是與漢族相鄰或雜居其中,接觸漢文化比較早也比較多。婦女服飾式樣多,花紋圖案也最為複雜。哈應婦女穿長而寬大的筒裙,裙長至小腿的中部和下部。平時所穿的服飾,無論上衣還是筒裙、頭巾等都是以黑色為主,從整體上看全身都是黑色,只有裙尾和頭巾尾部有精美而變化多樣的圖案。婦女上衣為黑色長袖、低領對襟,但多數是以抱胸款式為主,並排3~4個布鈕扣,沒有編織任何的花紋圖案,舉行婚禮或者參加節日活動時,婦女服飾製作非常精緻,圖案也非常精彩。哈應婦女所穿的衣衫和筒裙都很寬而大,有些地方上衣前面有對襟繡花,後有腰花紋樣,多為菱形和幾何形。衣背有圖騰紋樣,盛裝長筒裙是花紋圖案。圖案按四個部分來區分,即:裙頭、裙腰、裙身、裙尾,這四個部分的花紋圖案各不相同。最有代表性的是人們常說的哈應服飾的婚禮服,圖案以人物為主,並在筒裙上描述人們在舉行婚禮時的各種活動,其場面壯觀,令人回味無窮。主要分為“迎娶”、“送娘”、“送禮”等的故事情節。服飾的文化內涵豐富,工藝也極為精細。這種服飾在結婚時穿戴。哈應和抱懷婦女還有一種服飾,叫做喪服,喪服是指在人死後,做八(喪葬)時才能穿戴的一種服飾。喪服製作講究,其筒裙圖案分為四個部分,其中最精彩的圖案是人形紋,人形紋也稱為鬼紋。黎族人認為萬物都是有靈的,認為人死後也有靈魂的存在。所以服飾上的人形紋圖案佔有相當大比例。喪服除了人形紋外,圖案色彩也是十分講究。喪服上的人形紋分為兩個色彩的紋樣,其中一個紋樣是用明色來織制,另一個是用暗色來織制,並且二方連續有節奏的無限延展。黎族人把這種明色人形紋樣看作人間,暗色的人形紋視為陰間,為鬼紋。婦女在參加喪葬時必須穿這種服飾,否則祖宗就不會認死者,也會使死者的靈魂在陰間里生活艱難。哈應婦女頭纏黑色長頭巾,頭巾兩端織綉有精美的花紋圖案,在盛裝時,長頭巾的圖案部分掛在胸前。哈應婦女的裝飾品比較簡單,僅有手鐲和耳環。
杞方言婦女
杞方言黎族主要分佈在五指山腹地周邊地區的五指山、瓊中、保亭等市縣。在昌江、樂東、東方、三亞、萬寧等市縣的部分地區也有分佈。婦女服飾因居住地區不同,式樣也有所不同。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和陵水黎族自治縣的大里鄉保留有較為古老而完整的風俗習慣,婦女服飾也別具一格。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營根鎮以北,及與澄邁縣屯昌縣、瓊海市、萬寧市接壤的漢族地區,無論男女,早在20世紀初期就改穿漢裝,講漢話,不文身。
杞方言黎族服飾文化差異很大。按服飾款式區分,在瓊中營根鎮西南部和五指山市以東的水滿鄉以及陵水黎族自治縣大里鄉的杞方言婦女服飾屬於同一類型。這一帶杞方言黎族婦女所居住的地理環境都是高低不平的山區,所穿的筒裙都是長至膝的筒裙。筒裙色彩十分鮮艷,圖案紋樣豐富。以人形紋為主,動物紋為輔,也有植物紋樣。有些地方由於筒裙花紋圖案比較多,而又複雜,為了突出重點部位,婦女在織好筒裙花紋圖案后,再加刺繡花紋的輪廓。把在沿織邊補充以提高圖案的色彩,故稱為“牽”。牽的綉法在杞方言地區較為普遍。哈方言和潤方言也有這種綉法。此種綉法能使所織的筒裙圖案輪廓更清晰,形象更鮮明。婦女上衣為對襟圓領,或長袖無領、無鈕,有一排圓形銀牌的裝飾,上衣黑色或者深藍色。衣的裝飾,僅用白布裝邊,衣前有袋花,衣後有腰花;衣的后脊中間有作為族系標誌的長柱形花紋圖案,有些地方稱為祖宗紋,衣背下擺和袖口織綉有精美的彩色圖案。婦女頭部纏著黑色或者有織繡花紋圖案的頭巾,盛裝時,婦女戴有月形銀制項圈和有色串珠。
在五指山市的通什盆地合畝制地區的杞方言和保亭杞方言屬於同一類。但婦女服飾有很大差異。合畝制地區婦女服飾,穿短筒裙,裙長不及膝蓋,這一帶的婦女筒裙分為裙頭、裙身帶、裙尾三塊布料組成。色彩鮮艷,圖案內容豐富,色塊粗獷。圖案紋樣多是人形紋,植物紋,特別是花卉圖案比較多。婦女上衣多是黑色,也有深藍色。長袖開胸對襟低領,無鈕、無扣。衣領周圍和沿邊以及袖口用白色鑲邊,有些地方衣前擺處,織綉精美的花紋圖案。婦女盛裝時頭纏著織有花紋圖案的頭巾,這種頭巾織制比織筒裙還要精細。是一種精美的工藝品,色澤鮮艷絢麗。這種頭巾是黎族其他方言區所沒有的,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婦女沒有文身的習俗。
在保亭境內的杞方言和陵水西北部的杞方言服飾基本一樣,婦女穿長筒裙,式樣接近賽方言婦女服飾,但是花紋圖案又有區別,筒裙從上到下織制著艷麗多彩的花紋圖案。圖案紋樣多是水波紋、米粒紋、藤子紋及細線紋等。筒裙長而寬。婦女上衣多是海水藍或者深藍色,青年所穿的上衣有紅、黃、綠、粉紅等色彩。長袖抱胸、圓領、鑲邊,有布鈕排列。婦女上衣和賽方言上衣的款式基本一樣。盛裝時,有頭簪、手鐲、耳環,胸戴有月形項圈。項圈掛著很多鈴鐺和小魚、蝦等動物的小型鉛片。舉行婚禮的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都要佩戴,以體現婚禮的隆重。
昌江王下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婦女服飾也別具一格。德國人史圖博在海南島調查時,曾到這裡,並把這裡的黎族稱為“大岐黎”。這一帶的杞方言穿短筒裙,裙子長到膝蓋,是由三塊織有花紋圖案的布料縫成,布料是黎族婦女用海島棉、木棉和野生麻纖維,自染、自紡、自織而成。圖案有織制和用各種顏色刺繡上花紋,主要多是波浪紋、蛇紋、幾何紋等,顏色有紅色、黃色,中間用的白色與黃色以鋸齒紋做橫線。婦女上衣的裁剪方法是典型的杞方言上衣,上衣沒有特別的開襟對稱,前面的邊和袖口沒有明顯的紅花邊。邊上縫著綠色棉布帶子,並把兩塊前襟扣在一起。頭巾也是杞方言婦女最具特點。它是用一種植物顏料染成深藍色的粗布料,並在縱側面綉有紅色花邊,兩側由紅、黃和藍線織綉而成的花紋圖案,頭巾兩端有精美的花紋圖案,還有比較粗糙的流蘇作為裝飾。頭巾卷在婦女的頭上,所以前面看起裝飾是橫向的,而長流蘇飄在後面,婦女盛裝時有耳環、手鐲和頸圈作為裝飾,也有用簡單的鐵線環串著藍色與白色的珠子。
在瓊中紅毛、什運一帶的婦女上衣的袋花和腰花多為甘工鳥紋、花卉紋,腰花之上的後面有族系標誌的短桂花,胸前系有紅色鑲邊的黑色肚兜和紅色的肚兜。五指山市毛陽以及沖山地區的一部分杞方言婦女上衣已無花紋圖案和桂花。腰花也趨向簡單。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東南部的杞方言婦女衣衫式樣和紅毛地區基本相同,但是肚兜是白色的,腰花之上綉有背花、肩花,筒裙與五指山市東部地區相同,但花紋圖案多刺繡上單色紋樣,稱為夾牽。
潤方言婦女
潤方言,又稱為本地方言,主要分佈在海南島南渡江源頭白沙黎族自治縣境內。婦女服飾尤以牙叉、白沙、元門、南開、青松、金波等最有其特色。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潤方言黎族有人穿樹皮衣、蓋樹皮被、戴樹皮帽,並且還有人會製作樹皮布。製作樹皮布的過程:先將大樹砍倒,然後用石拍或木拍,拍打樹榦上的樹皮,並慢慢地從樹榦上剝下樹皮來,將樹皮的外表打爛去掉上層,再拿保留有纖維的內層皮去浸水,過一定的時間后取出曬乾,就可以製成樹皮衣、樹皮帽子和被子。這種製作方法各個方言黎族都有。特別居住在山區的人們較為普遍使用這種方法製作樹皮布。樹皮布多為男子穿用。
潤方言婦女穿短筒裙,其裙子在各方言黎族婦女中最短,筒裙上下僅長28~38厘米,裙圍(腰圍半徑)30~40厘米,潤方言筒裙不象其他方言婦女筒裙那樣寬大,而是根據各人的身材縫製。一般要求裙子緊貼腰部,不扎腰帶,上至肚臍下面,裙腳只及大腿,上不能遮小腹,俯腰即露出臀部,素有“超短裙”之稱。筒裙由裙頭、裙身、裙尾三幅黎錦布料縫製而成,而裙頭比裙身、裙尾都要窄些,筒裙布料是黎族婦女用簡單的腰織機織造,工藝巧妙精緻,而且每條筒裙色彩、圖案都各不相同。同一條筒裙分三個部分,都各有不同的特色。裙頭,色彩和花紋圖案都比較簡單,多數是用深藍、白、赤褐三種色彩,橫花紋織成幾何紋樣圖案;裙身,通常以白線作為基線,織進紅、藍、黑色和少許的黃、綠色等作垂直線,有許多地方把整塊布料的花紋圖案分成方格,在方格里織有人紋、蛙紋、龍紋、牛紋、魚紋等圖案;裙尾,多是用黑色線作為基本色彩,裙尾比裙頭、裙身的花紋圖案想象力豐富,織造工藝精緻,圖案紋樣變化多,顏色非常鮮艷奪目。潤方言的婦女筒裙在數十條中難見完全相同的圖案花紋。
婦女服飾有兩種,一種是婦女平常穿用的,另一種是盛裝時穿用的。平常穿的服飾花紋圖案簡單一些,色彩不太豐富。盛裝時的婦女服飾,織造十分講究,圖案變化多,色彩也極為豐富,而且在比較顯著的地方嵌入銀箔、雲母片或夾入有彩色的漂亮羽毛,有些地方還夾有結綴貝殼、穿串珠子、銅線、銀片,並有流蘇等。
婦女上衣也比較獨特,色彩絢麗協調,上衣寬大而稍短,是用幾塊大小不等的布料縫合而成的,史稱“廣幅布”(在這裡指服飾)。《漢書·地理志》記載:“民皆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為貫頭。”這種上衣,裁剪簡單,只需在“廣幅布”中間挖成一個洞口,形似“V”字,既不是大襟也不開胸,長袖無領、無鈕。在穿時從頭套入即可。這樣衣服整個遮掩胸前與背部。領口處用紅色線鑲邊或者用小珠子作裝飾,前擺處有兩大塊對襟,刺繡圖騰圖案,以人紋與龍紋最多,也有蛙紋、鹿紋、鴿紋、魚紋等,其構成都是平視體的單獨紋樣,衣的背後沿邊等均刺繡有精美的花紋圖案,素有白沙黎族“雙面綉”之稱。工藝特別精緻,圖案內容清晰,而且樣式很多。在花紋的創造與色彩的調合方面,想象力豐富,引人注目。
婦女的頭巾有兩種,一種是織綉有花紋的圖案,另一種是清一色的沒有任何的花紋。婦女平常沒有參加各種活動和外出,頭巾不繡花;盛裝時,則纏綉有花紋圖案的頭巾。舉行婚禮時新娘的頭巾很特別,它不需要纏尖頂,只是蓋在頭上遮住臉部即可。但是婚禮頭巾製作精細,掛在臉前有很多的流蘇,墜著銅錢和白色、綠色小珠子等。不論平常頭巾或者盛裝頭巾,其色彩都是以黑色或深藍色。
賽方言婦女
賽方言黎族,主要分佈在保亭東南部地區的加茂鎮、六弓鄉、保城鎮,陵水西部的祖關、群英、田仔等地。少量雜居在三亞市藤橋鎮、儋州市蘭洋鎮等地。
婦女服飾相對一致。賽方言的婦女穿長而寬的筒裙,在穿戴時將寬筒裙在臀部打一個褶紋,寬大的筒裙沒有象短窄筒裙那樣緊繃,筒裙分四個部分縫合而成的,第一部分是裙頭,第二部分為裙身帶,第三部分為裙身,第四部分為裙尾。裙頭和裙身,都以黑色橫細線條為主,線條之間參雜紅、黃、綠顏色。賽方言的筒裙最複雜的地方表現在裙身帶和裙尾上,色彩最豐富,圖案最複雜,圖案紋樣多織有人紋、蛙紋,也有植物紋樣。筒裙有平常穿用也有盛裝時穿用。平時穿用相對簡單,圖案不複雜,而盛裝時的服飾織制工藝精細,講究色彩。有的地方在裙尾處多用雲母片或蚌殼嵌入花紋圖案里,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賽方言的婦女上衣多是藍色或者深藍色,老年婦女多穿黑色,長袖右衽高領,和旗袍領相似,大衣襟向左開,並從衣領向右斜排,有距離不等的布鈕扣。上衣素麵鑲紅色邊,也有白色邊,布鈕扣是自製的。
賽方言婦女頭巾與其他方言婦女頭巾有所不同,整條都是黑色,沒有任何的花紋圖案,婦女平常頭上纏著黑色頭巾,並在腦後髻打一個結,形成長短不一的垂帶,長的垂掛在背後間,短的僅到頸部或齊肩。婦女在盛裝時,戴有月形項圈、手鐲、耳環等。賽方言沒有文身的習俗,但喜歡唱民歌和對山歌。
美孚方言婦女
美孚方言,主要分佈在海南島昌化江中游和下游的東方和昌江兩市縣境內。是黎族古老的印染方法“絞纈”之鄉。
婦女筒裙比其他方言的婦女筒裙都要寬長。裙子長到腳踝且又寬大的筒裙,穿時在前面打一個褶折。筒裙是由五幅布綴接而成。筒裙從上至下的叫法與各方言區叫法不同。筒裙五幅分為裙下(其他方言稱裙頭)、裙二、裙眼、裙花、裙頭(其他方言稱為裙尾)。這五幅當中除了裙花是採用各種顏色的棉線,織成多種幾何花紋圖案,其餘四幅都是染法織花,這是美孚方言的特色,其他任何方言都沒有這種方法。久負盛名的東方美孚方言黎族的扎染技術,是用紗線作經線,然後在經線上打紋結成圖案,再染線,鬆開剔除紋結緯線,這樣就形成色澤斑斕的一條筒裙料,而且帶有無等級層次的色暈,非常的漂亮。
婦女上衣是深藍色或者黑色,長袖開胸,無鈕,無扣,僅用一對小繩代替鈕扣。上衣剪裁方法很特殊,由兩條左右同形的方布塊構成,而且能夠遮住上身的前面兩側。這兩條布是在背面的正中間,從上到下縫在一起,衣領是用寬6厘米左右的窄長布條裁成,直縫在衣前側一半左右的地方,領邊縫有白色的棉布。上衣兩側的縫口和袖邊是用白色縫製。上衣後背兩側有不對稱的襠背布,後背加縫兩塊方塊布,即縫在後領及領兩側。衣衫邊沿和袖口都鑲有布邊。這種式樣是其他方言婦女服飾所沒有的。美孚方言婦女頭巾也很有自己的特色,既簡單又大方,色彩黑白相間,沒有任何的花紋,婦女頭巾裹頭,盛裝時戴有一串銀項鏈,戒指和手鐲等。過去這裡婦女文身情況普遍。

男子服飾

男子服飾,主要由上衣、腰布和紅、黑頭巾組成。男子上衣開胸、無鈕、無扣,僅有一條繩子綁住。衣的背後下部邊緣多有無邊穗。“丁”字形的腰布過去稱為“包卵布”,古稱“犢鼻褲”。犢鼻褲過去多是素織,少量織有花紋、花邊和刺繡。犢鼻褲有些地方綉上簡單的花紋圖案,有些地方則是沒有任何的花紋。另一種下服為開衩裙子,這種裙子沒有任何花紋圖案的裙子,主要聚居在昌化江流域的美孚方言男子所穿。裙子式樣,上窄下寬,用繩子綁腰。其他地方都沒有這種服飾。所有的男子服飾早已變化了,只有在極偏僻的地方,才能偶見這種舊時代的服飾。
黎族男子裝束與服飾,雖因居住地域環境以及生活習慣和語言的差異而各不相同,但不如婦女服飾那樣類型繁雜,內容豐富,圖案精緻。男子裝束和上衣差別不太大,而下服就有明顯的地區差別。
哈方言男子
哈方言男子傳統的髮式為長發,有結髻於額前似角形狀。這種髮式與四川、雲南、貴州彝族男子的髮式相似,但比彝族男子所打扮的還要複雜。哈方言男子的髮式是經兩耳上通過頭頂弓形梳成前後兩部分,把頭顱前面的一半頭髮捲成束,把頭顱後面的頭髮和前面的另一縷纏在一起,然後與前捲成束的頭髮在額上(稍偏右)結成有角的形狀似的髻。哈方言男子很重視梳理頭髮,不論在任何時候,都在髻上插著小木梳,樂東頭塘一帶操羅活土語的男子結長而尖的髻發於額前,常插木梳一把和一至兩根剌蝟毛。並纏上兩邊繡花的黑頭巾。哈方言男子固有的服飾是腰布和上衣。
腰布,又稱丁字褲或犢鼻褲。有些地方稱為吊鏟。這種是由上端的梯形布和下端的長方形布構成,兩塊布都是木棉布或野生麻粗布,梯形布上沿裁成腰圍的長度或稍微長一些,圍在腰上並蓋到臀部中間。腰布下端布條的長度,要根據穿者身材而定。男子下端布是由後到前夾在兩腿之間。腰布在不同土語中也有不同的裁法,但多數腰布都沒有任何裝飾。羅活、抱懷在腰布前面下端的布條綉有小小的波紋和幾何圖案。這種腰布往往用藍色棉或麻線在寬5厘米左右的邊上綉有十字型紋樣。姑娘喜歡刺繡這種圖案,送給自己的男朋友,代表忠貞的愛情。
男子上衣開胸無鈕,有長袖和短袖兩種。上衣都是用兩塊長布條構成兩側縫著衣袖。背面是中間開襟,上衣不用鈕扣,也不縫領。領口常常縫著藍色的花邊,同時在縫合處及衣領上用白色棉線綉有十字紋樣。哈方言男子上衣有時完全沒有袖,一般雖有袖,但都很短。上衣下面常垂著8~12厘米的流蘇做為裝飾。上衣是以很精粗的淺紅色或灰色的野生麻纖維織制而成。男子沒有外出時,經常穿木屐。木屐製作比較簡單,是在一塊木板下面釘著二塊高7厘米左右的牙齒,並在前端掛著簡單的皮帶即可。若生病時請道公或者娘母做鬼,病癒后在頸項及手腕上系紅或黑藍線一圈,有些在脖子上還掛上一些狗牙做為避邪的護身符。
除此之外,哈方言還有奧雅服、峒長服、勇士服等。勇士服稱為軍裝,一種藍色棉布的漢式無袖上衣,褲子和有紅帶子的藍色綁腿。上衣有護眉,並以兩條漢式的帶子扎著,是仿照漢族古代軍裝而製作的。胸掛前面,交叉縫著四塊棉布條,下面三條從上到下縫線,由此把布條分成四至六個格,主要用來裝放彈藥,有時也在胸掛的裡面縫一塊藍棉布做大口袋。胸掛的邊和前面的紅布條一樣,縫著藍色或白色花邊,戴胸掛的皮帶或繩子上縫著兩個黑色和四個白色小玻璃珠交替串成的玻璃珠鏈。這些鏈子比背帶長,約20厘米左右,下垂到胸前。哈方言勇士經常卷著藍色的大頭巾,有時在頭巾上還戴有特別大的軍帽,有時不卷頭巾,而只戴軍帽。這種軍帽用稻桿編織而成,它的圓形頂部是小而矮。帽沿很闊而有點彎曲,頂部和帽沿用藍棉布鑲邊,並縫在頂部下端的兩條繩子緊緊扣在頭上。
杞方言男子
杞方言受漢文化影響比較早,服飾漢化程度較深。男子裝束,主要是把頭髮從兩側前後捲起來做成髻,它比其他方言男子卷的細緻,而且在額前挽髻。五指山以南插一個鐵質發簪固定結髻,五指山以北用細繩子紮起髮髻,還常常在頭上插著小梳子。男子帽子同其它方言的做法和使用不同,它由一張稱為“卡里腰達”椰子葉製作而成。男子常纏有藍色的大頭巾,也有紅色或者藍與紅兩色。在五指山以南的杞方言男子,由於清朝後期受到漢族的影響,開始留辮子,平時垂辮於背,幹活時盤繞在頭頂。辛亥革命后,總管王維昌(王昭夷的父親)擁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積極反清。這一帶的黎族全面禁止留辮子,一律剪髮“剃頭”,故杞方言又有“剃頭黎”之稱。若生病、惡夢或遇到不正常的現象,要請道公、娘母來進行作法。作完后,把娘母給的紅線或黑線串上銅錢掛在脖子上作護身符。
男子服飾由腰布和上衣構成,但並不經常穿上衣。杞方言的腰布是由海島棉或野生麻等纖維粗布製成。杞方言黎語稱為“緶”,裁剪很簡單,由前後重疊的兩條同樣的布構成,而每條布分上下兩塊布片合縫起來,上布片是菱形的,而菱形的下部是根據人腰部大小而異。底邊一側縫著另一塊方形布片,方形的長邊同菱形的布片縫在一起,短邊是20~25厘米,而菱形那一部分的衣邊在它約一半的地方縫合,縫合的底邊全長正好貼在身體周圍,腰布的前後兩片相扎在一起。這樣腰部和大腿的前後部掩蓋到膝頭上。
男上衣沒有領子,沒有袖,也沒有鈕扣,僅有一條小繩子系著,多是敞開前胸。上衣為自然色彩,灰色較多。裁剪也是非常簡單,就是把兩塊布料橫疊並排著,按身材進行剪裁。剪裁后將兩條布的一側縫在一起構成背部。不縫合的一側構成上衣的前側,前側圓形領口縫著棉布花邊,上衣沒有任何花邊。只是在衣腳下邊紮上較多的穗子。杞方言上衣有兩種,一種有袖,一種沒有袖。
潤方言男子
潤方言男子裝束特點是男子留髮結髻於腦後。頭上纏著紅色或藍色頭巾。但結婚時或者參加盛會活動,男子留髮結髻不再結於腦後,而是結髻在頭頂上,並用紅絲線捆緊,然後直插或者橫插一根自製並刻有花紋圖案的骨雕作發簪,或用從漢族商人那裡買來的銅製發簪。除此以外,還在結髻後面插上一把自製的梳子。
潤方言男子與其他方言男子裝束不同之處是用兩塊頭巾來包頭,第一條是用紅而闊的頭巾纏在裡面一層。第二條是用深色又較窄的頭巾纏在外面。最後再捆一條織有藍色花紋的小花緶。這樣紅與藍相互襯托,色彩反差而又調和,美觀大方。男子服飾主要是由丁字褲和上衣組成,潤方言男子的丁字褲較簡單,規格不大,僅能掩蓋羞處的局部。把垂在前面的帶子纏在腰間,有些地方用帶子將丁字褲從下往後拉緊,繫於后腰間。還有一種丁字褲是用各種有花紋圖案的布墊做成的。兩端用線串上珠子或銅錢做穗子,扎在腰間,走路或擺動時叮噹作響。
男子腰帶是用比較粗的布料做成的,其中比較多的是織有色彩簡單的幾何紋。腰帶的兩端有各式各樣的花紋做邊飾,而且還用各種色彩的絲線做成穗子。穗子裡面還帶有白色的珠子。杞方言男子丁字褲是多種多樣的,如同腰帶的兩端一樣,縫有邊飾和絲線的穗子。而有些地方只飾著白珠子和開孔錢,並把飾有銅錢的丁字褲圍在腰上,行走和擺動時,就會發出響聲。所以這種丁字褲以前受當地人的喜愛
潤方言男子服飾由於受漢族影響較早,故上衣多穿漢式衣服,或者已經變化的漢式上衣。但在祭祀時,所穿上衣並非是漢式的,而是漢服基礎上加以改造成為黎族特色的刺繡上衣。這種刺繡一般來說不是直接綉,而是從漢商那裡買來的衣服上加以剌綉,即將原來布料用各種色線刺繡在小塊棉布上面,多見藍色布,然後縫到上衣的背部或口袋上作裝飾。
潤方言兵士(也叫勇士)服,頭部戴麥桿做成的帽子及青色的頭巾。身上還穿著裝彈藥用的青色胸掛。這種胸掛是模仿漢族的胸掛製作而成。這種胸掛從頭套在脖子上,下頭圍在身上。然後用帶子扎過來,胸掛橫向縫著三條紅色的小布條與底下垂直交合,在該處縫成裝彈藥盒口袋。
賽方言男子
漢化較早,賽方言男子裝束比較簡單,過去把髮髻置於額前,但不插發梳。一般到了冬天才用黑色布或深藍布巾纏在頭上。下穿長不過膝的吊裙。吊裙織有黑色或青色的幾何形花紋圖案。上衣是用棉或麻纖維織成的粗布料,長袖開胸,無領,無扣,胸前僅用一對小繩代替鈕扣。后因為這種服飾做起來費時,靠近漢區買布容易,所以漸漸以漢裝所代替。
美孚方言男子
美孚方言男子的裝束與潤方言一樣,把長發挽在腦後,不同之處僅髮髻在腦後稍微高一點,而且把發簪插入髮髻里,但往往要插一根豪豬刺,也有用單針形的骨片插在髻里。骨片雕刻簡單的幾何形圖案,並塗上黑色。美孚男子髻后,是用白色或藍色頭布扎著,盛裝頭巾是在邊沿加以刺繡簡單花紋圖案,但有時候也可以用白布代替頭巾使用。男子有時戴棕櫚葉的帽子,這種帽子是採用大蒲葵葉編成,然後再用竹片來加固,結實耐用。
美孚方言黎族男子服飾,同其各方言黎族男子的服飾相比都有很大的差別。美孚方言男子服飾主要是用海島棉和麻纖維粗布製作而成,色彩有深藍色。美孚男子的下服與其他方言不同的是,沒有圍腰的丁字褲,而是一種由兩條方形的深藍色的粗布裁剪成的。同時,這兩條布上端縫著5厘米的白色粗棉布,並連著帶子,這兩條布有18厘米左右是互相疊起來的,一條長線緊扎在腰間,沒扎的一側是疊著的,穿戴時僅僅從腰部伸到膝蓋。這與杞方言所穿的“緶”(腰布)有明顯區別的地方。男子最喜歡把煙袋吊在腰上。
男子上衣和女子上衣的裁法是一樣的,這種裁法很特殊,由兩條相同方形布構成以遮住上身的前後兩側,這兩條布是在背面的正中間從上到下縫一起,兩側脅處縫到18厘米,上面縫著16厘米寬的袖口,下端有19厘米左右的裂口,衣領是以寬16厘米左右的窄長布裁成,袖邊及上衣領前下面以暗褐色棉布連成,上衣無領,僅有一顆布鈕,有時連一個鈕扣都沒有。
男子喜歡穿木屐。

特殊服飾

黎族特殊服飾,是指在傳統原始宗教活動時所穿戴的服飾。比如有人生病後,請“三伯公(道公)”來“做鬼”,或在人死亡后,請人來“做八(喪葬)”等入棺儀式以及娘母、道公所做的“令興(法術)”時所穿的服飾。這些服飾男子服較多,婦女服較少。有些地方娘母,只用民族頭巾來代替服飾。
哈方言特殊服飾,長袖無領,無鈕,無扣,也稱為“大麻衣”。這種大麻衣寬而大,整條長至膝蓋下部,是奧雅在“做鬼”時穿用的。主要由麻纖維織成的棉布料,一般不需要染上色彩,多為原麻色,也有黑色,這種大麻布,在製作時工藝比較精緻,平常不穿,只有“做鬼”時或村裡有人死亡做八(喪禮)時才能穿用。在“做鬼”時腰部必帶綁好的箭筒或男腰簍。頭戴著用藤編織成的帽子,並在前面插上3~5根野雞尾毛。
杞方言男子較早就穿戴漢族服飾,但是在“做鬼”時,有些地方還穿著原來的民族服飾式樣。有些地方是用從漢商大花紋的紅布製作成長袍,而過去則是用纖維麻織制裁剪成對襟開胸無領無鈕的衣服,下穿前一塊后一塊的遮羞布,布料也同上衣一樣都是用麻纖維來染色織制而成。在“做鬼”時腰部綁著腰簍,手持著一把5~6寸的尖刀。
潤方言的“三伯公”在“做鬼”或祭杞時,也穿用漢式衣服。但這時穿的卻並非是完全漢式的,而是非常美麗且具有典型的潤方言特色的刺繡衣服。這種刺繡主要是在衣服的背部與口袋的裝飾,有些地方一般不直接綉在從漢商那裡買來的衣服和面料,而是用各色絲線綉在漢族生產的藍色小塊棉布上,然後縫到背部和口袋上作裝飾。潤方言男子還有一種很長的頸巾(也叫圍巾)。這種頸巾寬10~30厘米,長130~140厘米。頸巾用黑色與紅色的正方形布上採用一字或十字形的簡單刺繡方法而綉成。圍巾的一端有很多的花紋,裝飾美麗,色彩為紅、黑和有光澤的黃綠色,刺繡工藝巧妙。
美孚方言的“三伯公”特殊服飾,長大衣,開胸長袖有布鈕,穿戴時衣長至腳踝以下,用紅色布綁住腰部,色彩多是土紅色,衣領的沿邊用8~10厘米置色,從領口到下擺處用黑色沿縫而成。色彩比較調和,頭戴花帽,在帽頂尖處插有野雞尾毛,有人生病,請道公“做道”戴上銅條項圈和手鐲,用作辟邪物以趕鬼。

文化特徵


古代黎族在服飾文化方面存在多種服飾特徵。通過對黎族服飾進行分析,可以從中看出黎族服飾具有的文化內涵。
(一)古代黎族服飾是黎族適應自然環境的表現
古代黎族服飾具有的文化特徵與黎族所處地區自然環境密切相關,黎族服飾是黎族對自然環境適應的表現。海南地區天氣的異常炎熱、多雨潮濕。黎族居住在高溫多雨的自然環境下,穿短衣和裙子,可以起到散熱的效果。據前人研究,頭部尤易為自然中的寒暑濕熱所侵襲。生活在高溫多雨氣候下的黎族選擇了椎髻,可使頭部最大限度地散熱,有利於在高溫條件下保持適宜的體溫。此外,黎族地區常年地面潮濕,光著腳行走比穿鞋更方便。在社會發展水平普遍處於較低的時代,古代黎族服飾是黎族適應自然環境的需要。
黎族服飾
黎族服飾
(二)古代黎族服飾是黎族族群認同的文化符號
服飾是一個民族外在識別的重要標誌。作為一個族群外顯的文化符號,服飾是維繫族群認同和別異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它不僅標識人們的性別、年齡、身份、地位,還具有社會控制作用,可以規範社會中的人們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折射出人們的價值觀念、審美意識和交際習俗。黎族的短衣、筒裙、椎髻跣足、戴耳墜、文身等服飾文化特徵是黎族認同本民族、區別於異族的重要特徵。不僅如此,黎族服飾還是黎族族群內部認同的方式。黎人“當額作髻,髻有金銀鈀或牛骨簪,其縱插者生黎也,橫插者熟黎”,髮髻的裝飾是黎族中生黎與熟黎各族認同的標誌。
此外,還可從服飾上區別黎族人民不同的身份等級。一般的黎族百姓“(男)皆椎髻跣足,插銀銅錫釵;婦人高髻,釵上加銅環”。這是為官黎族與普通黎族服飾的區別。在文身方面,黎族有“良家之女方綉,婢媵不得綉”的規定,文身是黎族女子身份的象徵。可見,黎族服飾不僅是黎族區別於異族的文化特徵,也是黎族族群內部自我區別的標誌。
(三)古代黎族服飾是黎族婦女智慧的產物
古代黎族婦女在黎族服飾製作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黎族婦女憑藉自己的智慧,通過製作服飾創造出了本民族的服飾文化。
古代黎族女子擅長紡織,在服飾紡織中占重要地位。在黎族民間故事中,就有“丹雅公主剪布對摺成桶(筒)裙、帶項戴鐵圈和鐵鏈戰惡鬼”“黎家老母繡花裙”等關於紡織的故事。紡織是黎族婦女主要的事務。黎族服飾從貫頭衣發展為簡單的簡裙,再進一步發展為“五色爛然”、色彩鮮艷的短衣、黎筒,都是黎族婦女智慧的結晶。
此外,黎族紋飾也多是出自婦女之手。黎族婦女成年後,便置酒會邀請女伴,通過“自施針筆”的方法給自己紋飾出花卉、飛蛾等形狀各異的文身。這些文身是黎族婦女對自身美的追求,也是黎族婦女才能的體現。

歷史價值


黎族傳統服飾植根於黎族的社會生活,內容與形式和諧統一,顯示出鮮明的地方特色和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在海南黎族社會發展歷史、民俗、宗教信仰、生產生活等的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黎族服飾
黎族服飾
海南黎族傳統服飾內容豐富,形式優美,工藝考究,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和歷史價值,在中國國內乃至國際上都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以黎族地區當地特產為原料的服飾面料生產,以天然植物為染色原料的織染方法,記憶黎族特有民族性格的黎錦技藝,尊古承先的氏族符號,對於現代的服飾文化而言,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應用價值。

非遺傳承


2006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8年6月,黎族服飾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黎族服飾
黎族服飾
2009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在擁有大量的調查採訪及實物資料基礎上,由海南省民族研究所組織編寫的《黎族服飾》正式出版。
2016年,海南省制定併發布了《黎族服飾系列地方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