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光武廟的結果 展開
- 范成大詩作
- 紀念漢光武帝的廟
光武廟
紀念漢光武帝的廟
武廟位於宜陽縣三鄉村的光武廟是東漢明帝即位後下詔興建的皇家廟院. 光武帝劉秀在此降服了聲勢浩大的赤眉起義軍十萬餘眾, 從此奠定了東漢王朝二百餘年的帝王基業. 該廟是降伏赤眉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標誌性建築。此外還有潢川光武廟。
光武廟河南省潢川縣隆古鄉沈店,是為紀念東漢光武帝劉秀所建。
殿內壁畫
東側有偏殿3間,為娘娘殿。民國初處廟被馮玉祥部隊焚毀,今廟台尚存。
殿內壁畫
連昌宮的遺址,就在連昌河谷,李賀的故宅離連昌宮不遠。
西有“漢剎雲山”(光武廟),南有女幾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於連昌河西岸。
劉秀之才發於昆陽,后因兄死勢微,便卧薪嘗膽。
劉秀,在長期的征戰中,禮賢下士、善於用人,更兼沉穩練達,已具君王之象。樊崇,猛於作戰,乏於謀略,這便註定了赤眉的滅亡。
建武二年,馮異受命用計將赤眉引誘至宜陽,還和赤眉約定了決戰的日子和地點。忠厚老實的農民軍,就這樣中了計,最後投降了漢軍。
三路大軍以逸待勞,把赤眉軍圍困的沒法動換。樊崇沒有辦法,只得投降光武。
答應不殺樊崇的劉秀,還是害怕十幾萬赤眉再生變故,赤眉歸降后,沒有幾個月的工夫,就拿罪名殺了樊崇。從此,劉秀算是坐定了皇帝的位子,開始了他的光武中興。
當年劉秀降赤眉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宜陽漢山腳下。
漢明帝為了彰表這個重要事件,就在漢山之顛修建了這個光武廟。光武廟雖迭經新朝舊代,但仍巋然於漢山。
宜陽三鄉村東的連昌河源於陝縣,自西北向東南穿谷而過,經洛寧縣東北境入宜陽三鄉,注入洛河,昌谷就在連昌河與洛河的匯合處,昌谷之名即以連昌河谷而得。
連昌宮的遺址,就在連昌河谷,李賀的故宅離連昌宮不遠。
西有“漢剎雲山”(光武廟),南有女幾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於連昌河西岸。當年的眾多權貴名人,如武則天、唐玄宗、張九齡、岑參、韓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在這裡都有吟詠唱和的詩文
余按:樊崇之兵,實起於王莽天鳳五年,地皇三年始以“赤眉”為號,破廉丹誅之,於是漢宗室之兵遂起於舂陵矣。更始元年,崇來降,既而逃歸。二年復西歸長安。
二年春正月,大掠長安,西入安定北地。秋九月,發掘諸陵,復入長安。
鄧禹戰不利,帝遣將軍馮異入關,征禹還京師,敕曰:“慎無與窮寇爭鋒,赤眉無谷,自當東來。
吾以飽待飢,以逸待勞,折棰笞之,非諸將憂也,無得復妄進兵。”冬十二月,三輔大飢,赤眉東出,帝譴侯進屯新安,耿弇屯宜陽。
又敕曰:“賊若東走,可引宜陽兵會新安;南走,可引新安兵會宜陽。”馮異與赤眉遇華陰,遂戰,破之。
三年,異與禹與赤眉戰,敗績。馮異復與赤眉約期會戰,大敗赤眉於崤底。賊眾東走,帝勒軍宜陽,降之。即今立廟之所也。
吁,帝英勇明斷,折棰笞寇之言至是驗矣,豈在窮兵黷武以逞哉?斯民世祀而不忘,固宜。
恭惟聖朝海宇寧謐,桴鼓不驚,居者無輸饋之勞,行者無征戰之苦。昔之變亂服色,晝戰夕糒;今其子孫飽食暖衣,耕田鑿井,熙熙皞皞,不知帝力之何有,顧不勝歡。
服民得以安其居,則神得以享其祀。余固因其請,歷敘當時之艱苦,始知今日之太平為可樂也。
自今以往,稚耋歌詠舞蹈,非特有以事神,益知感慕盛德於無窮焉。
宜陽縣治之西九十里,有鎮曰“三鄉”,唐屬福昌,即古宜陽也。治之西北,山高數仞,古柏蒼然,漢光武之廟在焉。建武三年,光武降赤眉於此,明帝即位,遂詔立廟,歷代咸無紀述。其有碑碣可考者,重修殿庭於周顯德五年,復作寢殿於景德三年而已。我朝至元二年,里人蔡順復增修之,作山門,辟輦道,締構完壯,結甃周密,東西二廡,寢御之所,娛神之庭,後土之祠,撤其朽腐,加以丹黝,煥然一新。迄今十有六年,日修月葺,惟恐廢墜。余為縣令寓此,乃請為文記之。
余按:樊崇之兵,實起於王莽天鳳五年,地皇三年始以“赤眉”為號,破廉丹誅之,於是漢宗室之兵遂起於舂陵矣。更始元年,崇來降,既而逃歸。
二年復西歸長安。光武建武元年春正月,進至弘農,夏六月,進至華陰。秋九月,入長安。冬十二月,殺淮陽王。
二年春正月,大掠長安,西入安定北地。秋九月,發掘諸陵,復入長安。鄧禹戰不利,帝遣將軍馮異入關,征禹還京師,敕曰:“慎無與窮寇爭鋒,赤眉無谷,自當東來。
吾以飽待飢,以逸待勞,折棰笞之,非諸將憂也,無得復妄進兵。 ”冬十二月,三輔大飢,赤眉東出,帝譴侯進屯新安,耿弇屯宜陽。
又敕曰:“賊若東走,可引宜陽兵會新安;南走,可引新安兵會宜陽。”馮異與赤眉遇華陰,遂戰,破之。三年,異與禹與赤眉戰,敗績。馮異復與赤眉約期會戰,大敗赤眉於崤底。
賊眾東走,帝勒軍宜陽,降之。即今立廟之所也。吁,帝英勇明斷,折棰笞寇之言至是驗矣,豈在窮兵黷武以逞哉?斯民世祀而不忘,固宜。
光武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