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慶堂
清代建於安徽毫州的藥鋪
承慶堂是中華葯都安徽亳州較為古老的藥鋪,由清代亳州名醫李泓德創建。
“承慶堂”,位於于都縣銀坑鎮坪腦村新塘組,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五(1696),最後一次重修在民國丁卯年(1927),2008年稍有修整。祠主陳鈞仁,系當地陳氏始遷祖。祠坐西朝東,磚木結構,三進廳,硬山頂,馬頭牆。面闊10.1米,進深55.5米,高9米,總佔地面積585.92平方米。門樓磚石結構,四柱三間三樓,面闊10.1米,進深5.9米,高7米。樓頂寶瓶壓脊,雙檐,紅石門框,門額嵌紅石匾,線鐫“忠義世家”,兩側裝飾紅石浮雕鳳、鹿紋。門梁下兩側飾磚雕“回首麒麟”,檐梁疊澀磚雕如意拱。由於磚栱重心外傾致牆外斜,正門兩側添加方柱闕式支撐,風格協調。門廳內有八角形藻井及一字形藻井,前後有兩個。卷棚及羅鍋椽、梁枋上彩繪人物、花卉、瑞祥。
承慶堂,始創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是亳州較為古老的藥鋪。創始人李泓德(字承慶,號怡清),因深諳醫道,善治骨傷骨病,便在現亳州北關爬子巷上創辦了經營丸散膏丹的藥鋪,清朝光緒十四年秋天,當時祖籍為安徽績溪的著名紅頂商人,晚清著名徽商的胡雪岩後人患了骨疾,久治不愈,全家憂心如焚,到處尋訪名醫高手而不可得,正值胡家工人到葯棧林立的亳州販運藥材,便有人建議他請李泓德診治。這也使李泓德進退維艱,若貿然診治,一旦失手則實為擔當不起;不予診治又怕得罪了這位富商,於是只好接受邀診,對各種骨病博聞廣見,外貼“祛濕止痛”之妙藥,很快即治癒了該患者的舊患骨病。鉅賈為感激李泓德治癒之恩,李泓德執意不肯收受,李泓德醫乃仁術的品行使鉅賈感嘆不已,當他得知李泓德因家族輩分而為藥鋪招牌取店名務必含“慶”和“堂”字而絞盡腦汁時,便講我家祖上的堂號叫承慶堂,每逢節日在家門口都要掛上承慶堂的燈籠,便對李泓德說:“如不介意那就叫‘承慶堂’吧,既有秉承精粹之意,又包含了濟慶蒼生之懷。”泓德連連稱好。承慶堂這塊金字招牌就一直叫響了葯都亳城。於是,1890年承慶堂匾額在亳州城爬子巷掛牌營業。李氏幾代行醫賣葯,傳自李泓德長子李玉峯時(民國初年),由於其精通醫術,為人豪爽,經營有方,服務真誠,童叟無欺,葯料上乘,療效確切,其高明的醫術和崇高的醫德而廣得當地百姓讚譽。清末民初,政局動蕩,民生凋敞,承慶堂經過多年的風雨滄桑,雖然從產品質量到店鋪經營以及資金來源都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可是囿於封建的生產關係的束縛,到民國9年(1920年)已頻臨倒閉的邊緣。后舉家搬遷到河南太康,充實了流動資金,才使藥鋪重現生機,出現了一個中興局面,到1930年,藥鋪年營業額達到6千銀元,但到1944年日軍侵陷太康時,藥鋪又被洗劫一空,1949年周口和平解放時,店鋪已陷於一蹶不振之境地。
百年承慶堂始終恪守:“傳承精粹,濟慶蒼生”的祖訓,始終遵守:“醫乃仁術,百年承慶修良藥;葯傳四海,千秋利濟在世間”的濟世情懷。既是對患者的承諾,也是百年承慶堂人的一片寄託。
承慶堂人始終秉承中醫藥文化的優良傳統,深諳“醫非學養深者不足以鳴世,葯非擇其道地不足以為效,技非研其精者不足以傳名”之理,恪守“正仁豐德,康濟蒼生”的祖訓,尊崇“葯者當付全力,醫者當問良心”的精神傳承。在膏方選材方面,承慶堂非道地的藥材不用,為了保證成藥的品質,還從採收季節上加以注意,如薄荷必用秋葉,制麝香蟾蜍膏需取端午時節的蟾蜍毒汁製成。因為選料考究,承慶堂人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藥材鑒別及配伍技藝,目前承慶堂的這項百年技藝已成為中醫藥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正在以師帶徒的形式傳承下去。
華佗故里,藥材之鄉。承慶堂的創始人李泓德因深諳醫道,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從初開張時人稱“芝麻堂”的一間小藥鋪,發展成為民國時期亳城久負盛名的中藥堂鋪。正是以其藥材地道,品種齊全,加工講究,療效顯著的特點,並憑藉兼售藥材和治療跌打損傷療效奇特的丸散膏丹成藥,且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現時開方,就店抓藥,一氣呵成,極為方便,深受百姓歡迎,成為當時亳州“葯業老鋪中之翹楚”。
民國元年,即1912年,承慶堂藥鋪主人李泓德採辦地道之藥材,啟《素問》、《靈樞》之配方,秉承“醫非學養深者不足以鳴其世,葯非擇其道地不足以為其效”之理念,“前店鋪,後作坊”,以“承慶堂”為號,嚴格遵照“家傳秘制”古法,將各種丸、散、膏、丹,做實、做優、做精,修合出了治療跌打損傷等骨傷科的系列精品成藥。承慶堂老藥鋪歷經幾個時代,以選料地道,從選料開始就非常認真,寧可出較高的價錢進上等的地道好貨,決不賤價購辦次貨。店鋪所經藥膏組方奇特,熟諳中藥藥理講究的“寒、熱、溫、涼”四氣和“辛、甘、酸、苦、成”五味,承慶堂人採集千山草,秘制萬靈藥,先後推出的“傷濕祛疼膏”、“舒筋壯骨散”、“跌打止痛膏”、“舒筋健腎丸”、“養生花草涼茶”等均成為當時的“馳名產品”,系列治療風濕骨病之葯堪稱骨傷葯中的“奇珍異寶”,這些祖傳驗方因療效確切而廣為使用,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