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觀

香港著名道觀

青松觀位於屯門,建於1949年,是香港著名道觀,位於新界屯門青松觀路青松徑。觀內建築仿照中國道教名山大殿而成,其中以壺天勝境牌坊、三清大殿、九龍壁和九曲蓮池最為著名。

觀內擺設不少遠年盆栽,形態美妙。這裡供應的上素亦十分有名。亭台樓閣精巧典雅,蓮池樹石錯落有致,古木盆栽生趣盎然,極富傳統特色。

景點介紹


青松觀
青松觀
青松觀在香港九龍西部屯門的青山麒麟圍。由陸吟舫等人創立於1949年,屬全真龍門派,道派溯源於廣東廣州至寶台。該觀初建於九龍偉晴街,1952年遷至彌敦道,1960年在屯門青山麒麟圍再建新觀。大殿建築華麗精巧,前有拜亭與大殿相連。殿頂為兩重卷棚式,覆以黃色琉璃瓦。殿內供奉主神為呂純陽,兩側有王重陽和邱處機祖師塑像陪祀。神龕雕刻精美,飾品古樸典雅,配以繁花燈彩,別有嶺南情趣。

交通信息


外部交通
從港鐵兆康站換乘計程車前往;或換乘輕鐵505號至青松站下車。

簡介


松柏長青,老當益壯,“青松”意為松柏,“觀”則為道教中的廟宇。幽恬寧靜的青松觀,一派祥和之氣,教人消弭俗慮,心曠神怡。
青松觀
青松觀
青松觀源於廣州至寶台,一九四九年冬,呂祖師諭示『南下設壇,繼行普度』,何啟忠、陸至真、葉至和、盧寶經、易寶雲、陳台鏡等十八位創辦人遂於九龍偉晴街大同廣告公司設立臨時籌備處,翌年再覓得同街六十七號四樓為觀址,又蒙玉皇天尊乩示,賜名『青松』,道壇遂得以建立。六零年代,青松觀遷址屯門,七零年再於九龍深水埗建立總辦事處,壇觀分立,二為一體。青松觀以『遵行九美、修道行善』為宗旨,為一註冊慈善團體及有限公司,現有活躍弟子約六百人。

供奉仙聖


青松觀屬於全真龍門派,觀內供奉呂純陽、王重陽、邱長春三位祖師,與及三元大帝、斗姥元君王靈官及黃玄憲、李志能、白眉祖師、王碧羅四位鎮壇師,主要誕期為呂祖誕及邱祖誕。

服務活動


宗教活動

青松觀大門
青松觀大門
青松觀有經生近百人,負責舉行功德法事,祈福超幽;觀內並設有靈灰及靈牌位,方便善眾安奉先人,祭祀盡孝;此外,青松觀九龍總辦事處及屯門總觀又定期舉行扶乩活動,由諸位仙聖乩示指引,協助善眾解決疑難。

社會活動

青松觀曾於五、六十年代在本港各貧民區贈醫施藥、分發毛?,又曾開辦義學,興學育才;並在中國道協統籌下,捐款資助國內道觀重修工程共百餘所。

文化活動

青松觀出版《道家文化研究》、《弘道》等道學研究文集,又辦有香港道教學院,致力研究及弘揚道教的文化。此外,青松觀與台北指南宮互結聯誼,又與國內各地道協經常聯繫,並經常到各地道觀參觀訪問,交流道教的文化。青松觀並遵循純陽呂祖先師『要將道教推向全世界』之訓示,分別於美國三藩市、加拿大溫哥華、澳洲布里斯本、悉尼及星加坡建立分觀,藉此將道教弘揚海外。

建築布局


建築為我國傳統的民族特色建築雕樑畫棟,金碧輝煌。青松觀於1949年落成,在屯門市內自成一隅。觀內園地廣茂,殿宇巍峨,金碧輝煌,花林池榭,風景清幽;建築以純陽寶殿為中心,殿內恭奉著呂純陽祖師、王重陽祖師和丘長春祖師三代聖像。
這座傳統道教廟宇,原是一處供人避世修道之所。觀內亭台樓閣精巧典雅,蓮池樹石錯落有致,古木盆栽生趣盎然,極富傳統特色。觀內還珍藏著不少瑰寶,其中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館饋贈的燈籠。
青松觀熏香
青松觀熏香
主樓純陽殿的四周分佈著精心設計的亭台樓閣、巍峨殿宇、水榭牌樓、中式園林、四合院和魚池,布局考究,與不同的樹叢、園圃、花卉和盆栽相映成趣,情韻自生,妙不可言。
自純陽殿建成后,青華堂、翊化宮、旭日亭、眾妙之門牌樓等也相繼落成,嗣後不斷廣辟庭園,遍植四時花木,增設池榭樓台、九龍彩壁等,古色古香,美不勝收;千姿百態的樹木,可從觀內精心修飾的盆景中窺見其縮影。
視覺的盛宴又豈止於此?觀內還有怡情書畫、仿古墨寶、詩詞雕刻、醒世聯文。遊客可在綠蔭環抱、繁花點綴、鳥語嚶嚶的環境下,領略道家及中國文化濟民利物、覺世導人的風範。此外,觀內還供應經濟美味的齋菜
每年4、5月期間,青松觀都會舉行盆景展覽,展出數百盆悉心栽種及修飾的珍貴盆栽,開放予公眾參觀。

歷史發展


青松觀創立於1949年,屬全真教龍門派,道派溯源於廣東廣州至寶台。創立初年建壇於九龍偉晴街,1952年遷至彌敦道,1960年購置屯門青山麒麟圍建立永久觀址,1974又增設九龍大南街觀址以配合屯門祖觀的發展。屯門祖觀除了是信徒道侶聚合參道之宗教場所,亦是中外遊客及香港市民參觀遊覽之道教聖地。
青松觀建築
青松觀建築
1949年由盧少華(道號寶經)、易澤峰(道號寶雲)、陸今航、葉星南、麥時修等18人發起創建。1951年於偉晴街67號四樓建立道壇供奉呂祖,1953年遷九龍彌敦道200號5樓,擴辦慈善事業,1961年由觀長侯寶垣道長於屯門麒麟圍新建,建成並發展為現有規模。並於1974年又在大南街另闢一道場。道脈傳承全真龍門法派。是香港最大的道場之一。青松觀主祀“純陽呂祖仙師”,建有純陽大殿,及翊化宮等殿宇亭台。觀內建築宏偉,花木茂翠,景色優美,另有精心培栽的盆景、珍藏的經典書畫及古玩,使宮觀更具玄雅氣象。該觀活動“以道教教義為經,以服務人群為緯,為道教多元化之善團。本尊道貴德之主旨,植福揚孝,安老育材,行善修真;配合政府,繁榮社會,冀求豐富市民康樂”。
青松觀自發韌初期,即以慈善事業為壇務推展的重點,除宗教服務外,更因應當時香港社會情況之需要設立義學、施米、贈醫施藥、發放救濟品、賑濟寒衣棉被及男女安老院等社會福利慈善服務。五十餘年來,先後獲香港政府批准設立兩所西醫診所、兩所中醫贈醫藥診所、護理安老院、老人中心、兩所中學、兩所小學及三間幼兒園等,使青松觀的濟世利生善業更加發揚光大。
內地改革開放后,青松觀加強了與中國道教界之聯繫。在1994年及1996年先後捐資人民幣五百多萬,由中國道教協會分配予近二百間道觀,作為恢復和維修之用。對於其它省市道觀的修復重建,青松觀亦皆慷慨協助,尤其在1993年出資全力承擔廣東羅浮山黃龍古觀的重建,一時成為佳話。
早期青松觀
早期青松觀
在弘揚道學方面,青松觀先後於1991年創辦「香港道教學院」、2002年成立「全真道研究中心」和2004年成立「青松出版社」,對於推動道教文化的學術研究、傳播以及培養道教人才方面均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自1994年起,香港道教學院和全真道研究中心多次與各地著名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合作舉辦大、小型學術研討會,不但提高了道教學術的研討風氣,更開創了香港與內地及至世界學術界關於道教文化研究文流的先流。此外,《弘道》、《香港道訊》、《道家文化研究》、《香港道教學院叢書》、《全真道研究中心叢書》、《青松觀藏科儀經書注叢書》、《玄門集粹》等書刊,均是青松觀的出版成果,亦是推廣道教文化的重要媒介。
青松觀致力於道教文化的弘揚,創辦了香港道教學院和《道家文化研究》叢刊(已出版14期)。侯觀長在熱心資助內地道教名山宮觀的恢復同時,又在廣東羅浮山黃龍觀原廢墟上,於1993年重建黃龍觀,新建殿宇,修造亭台,開築公路,經過幾年的努力,至今已形成規模宏大的宮觀建築,使昔日荒棄的黃龍觀成為羅浮山的一大勝地。此外,1993年在北京與北京白雲觀、台北指南宮聯合啟建羅天大醮,共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世界和平。與四川大學宗教所、北京大學文化研究院分別舉辦兩次“國際道家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並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興建青松觀,為道教文化的弘揚和道教傳播作出了不懈努力。

慈善事業


青松觀內收藏
青松觀內收藏
青松觀自創辦之初,即辦有中醫贈醫服務,早期於柴灣、何文田、老虎岩(樂富)等木屋區,設立長期贈醫贈葯中心,以濟貧苦;迨一九七五年,於大南街青松觀內興辦第一所西醫診所,初期為半日診症,開診一年後,增至全日診症。並於一九七七年於屯門青松觀內開辦第二所西醫診所。兩診所均由註冊西醫主診。自一九七五年至今二十餘年來,每天為區內及區外巿民提供醫療服務,祇酌收掛號費,其餘醫藥費全免,嘉惠貧病者。更增設兩所中醫贈醫藥診所,以響市民所需。
青松觀早於一九五七年已開始設立義學(青松學校),初置在九龍窩打老道,嗣遷多住木屋或天台貧戶之汝洲街,除免收學費外,每年並贈給校服兩套,及筆墨文具等。學生最多時,竟逾三百人。迨徙置區陸續興建后,貧戶被徙遷,而政府亦施行小學免費教育,已無義學之需要,故停辦義學。
八十年代初,鑒於社會經濟漸於富裕,辦學形式亦隨之改變,由初以扶持貧苦失學少年為辦學宗旨轉為多元化辦學模式,故在停辦義學后,相繼開辦有二所中學、二所小學、三所幼兒園,讓莘莘學子得到優良而全面的教育。更於一九九一年創辦了香港道教學院,致力推動道教文化的學術研究及培育道教人才。
青松觀自自六十年代興辦“青松安老院”,一直受到政府及各界人士讚譽;至七十年代初,於屯門觀內增建“晚晴樓”,可容納更多長者於院內頤養天年;一九八六年於元朗開辦“青松護理安老院”,聘請專業護士及起居顧員為體弱長者提供護理、復康治療、輔導及社群服務;一九九七年於天水圍天慈村開辦首間老人服務中心-“青松侯寶垣老人服務中心”,為區內老人提供康樂、健康教育等服務。

其他


香港九龍青松觀
全真道以王玄甫鍾離權、呂純陽、劉操、王重陽為北五祖,以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七個弟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為“北七真”。青松觀選擇呂純陽、王重陽、邱處機三祖神像供奉於主殿,充分說明了全真道對於嶺南和香港道教的影響。元明以後,南方對於呂純陽的信仰日盛,修鍊的道士崇信鍾呂金丹道法,符籙的道士崇信呂祖誥訣降妖去邪。因此,嶺南道觀和港台以及東南亞道觀多有以呂祖為主神的。王重陽和邱處機都是全真教派歷史上有地位的祖師,青松觀以他們陪祀呂祖,顯示其全真龍門派的正宗地位與不忘祖師恩德之意。
青松觀致力於道教徒的培養和道教文化研究工作,創辦了香港道教學院和《道家文化研究》叢刊。現任青松觀住持和香港道教學院院長為侯寶垣道長。《道家文化研究》主編為原台灣大學教授、現北京大學教授陳鼓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