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鈺

道教支脈全真道第二任掌教

馬鈺(1123年-1183年),道教支派全真道二代掌教,原名從義,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世稱馬丹陽。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道教全真道道士。在出家前,馬鈺與孫不二是夫婦。馬鈺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在山東收下的首位弟子。

大定十年(1170年)王重陽逝世后,馬鈺成為全真道第二任掌教。在道教歷史和信仰中,他與王重陽另外六位弟子合稱為“北七真”。著有《洞玄金玉集》十卷。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馬鈺,道教支脈全真道祖師,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家富,號“馬半州”。弱冠能詩,擅針灸。馬丹陽生於金天輔六年(1122年),從小聰明耿直,金天會年間中進士,被派往本軍(軍為行政設置,相當於市、縣)做官,掌管吏、戶、禮、兵、刑、工等各項工作。后因看不慣官場中爾虞我詐的風氣,棄官學道,改名鈺,自號丹陽,法名玄寶。大定年間師傅王重陽仙逝以後,馬丹陽守墓三年,繼續閉關修鍊。後來道成東歸路經福山芝陽山,選中南山一峰下的芝陽洞,四周修築圍牆作為修鍊道場,為“北七真”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贈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世稱“丹陽真人”。以修鍊、傳承他的教理、思想為主的門人派別稱為全真遇仙派,簡稱遇仙派。

傳奇與史實


重陽祖師將羽化之時,告丹陽留世語:“丹陽已得道,長真已知道。吾無慮矣!長生、長春則猶未也,長春所學一聽丹陽,命長真當管長生。后重陽祖師羽化於夷門,心喪三年,默坐環堵。”
馬丹陽悟道神速,《盤山錄》說:丹陽真人以悟生死而了道速,其旨如何?答云:修行之人,當觀此身如一死囚,牽挽入市,步步近死,以死為念事事割棄,雖有聲色景物紛華,周匝圍繞,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念念盡忘,此身亦舍,何況其他?以此煉心,故見功疾。邱長春言,馬丹陽證道費時三年,譚長真五年,劉長生七年,邱自己則費時十七八年。

思想與著述


馬丹陽繼承重陽性命雙修理論,以清靜無為而定全真修鍊風貌,以心合性,以神氣釋性命而終以靜凈無為統道。弟子極多,著名者十人,弟子李守寧為元初四大高道之一。著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

人物詩詞


《長思仙·茶》金馬鈺
一槍茶,二旗茶,休獻機心各利家。無眠為作差。
無為茶,自然茶,天賜休心與道家,無眠功行加。
《玩丹砂寄趙居士》金馬鈺
凈凈清清凈凈清,澄澄湛湛湛澄澄。
冥冥杳杳杳冥冥,永永堅堅堅永永。
明明朗朗朗明明。靈靈顯顯顯靈靈。

人物經歷


馬鈺本名從義,系出京兆扶風(今陝西省),為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裔;后因五代兵亂,族遷寧海(今山東省)。他出身豪門大族,天賦異秉,母唐氏受孕時,曾夢見麻姑賜丹一粒。童年時期即常吟誦塵外之語,成人之後更擅長於文字。昆嵛山道士李無夢見了馬鈺的長相,譽其為“額有三山、手垂過膝”的大仙之材,又作《贊》稱讚他說﹕“身體堂堂,面圓耳長,眉修目俊,准直口方,相好具足,頂有神光。”當地名門孫忠顯因為愛惜馬鈺的才德,於是將女兒孫富春許配給他。
馬鈺和佯狂顛走的王重陽相較,兩者的人生境遇大不相同。王氏雖然才氣縱橫、武藝高強,但其仕途卻不如意,一生只擔任陝西省酒稅監這個小小官職,因此鬱郁不歡,酣醉於酒。他終日恣意放情、散盡千金,反而惹得家人的怨恨。忽然一朝心破,遇仙於甘河,於是決意黜妻屏子,出家學道。相反地,未出家前的馬鈺家財豐厚,輕財重義,頗得鄉親們的信重。他在山東省福山縣為官,權總六曹,宦途甚為得意;其與妻子感情亦為融洽,育有庭珍、庭瑞和庭珪三子,可說是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此時在他的心中惟一的隱憂,就是有一次他夢見二豬哀告求救,卻來不及救它們;術士孫子元占卜此事,說他的壽期將不逾四十九歲。他自嘆曰﹕“死、生固然不是操之在人,那麼為長生計,何不親近有道之士?”於是他不僅在夜夢家園有鶴飛起之處建立道觀,請陸道士來主持,並且常與高巨才、戰法師等道中人士往來。

未出家前的馬鈺,雖然擁有一些權勢,但在人情世故的虛與委蛇下,難免萌起一絲落寞寂寥之感。時光逐漸飛逝,盛年不再的他,開始豪縱好飲。一一六七年的秋天,他偕同好友高巨才、戰法師酒酣之餘,賦詩說道﹕“抱元守一是工夫,懶漢如今一也無。終日銜杯暢神思,醉中卻有那人扶。”中元節過後,王重陽遠自終南山來告訴他說﹕“不遠三千里,特來扶醉人”,聽得此語,他暗自沉思,立刻向王氏請教﹕“何名曰道?”王氏答曰﹕“(道就是)五行不到處,父母未生時。”恍然若有所悟的他,因而邀請王重陽返家居住,立庵名曰“全真”。
王重陽背負著度化七真的使命,不遠千里而來,為的是要讓事業和家庭兩相如意的馬鈺舍俗入道。王重陽卯盡心思,顯現神通,演出一些膾炙人口的故事來度化馬鈺。一一六七年十月,他鎖庵百日,叫馬鈺日給一食,夜晚則出神進入馬鈺的夢中,警示有天堂、地獄和輪迴之苦;並且又贈馬鈺和孫氏梨和栗子,暗示他們夫妻兩人必要分離。馬鈺在他所著《漸悟集·卷上》記述其夢境說道﹕“重陽祖師百端誘化,予終有攀緣愛念。忽一夜,夢立於中庭,自嘆曰﹕我性命有如一隻細瓷碗,失手百碎。言未訖,從空碗墜,驚哭覺來。師翌日乃曰﹕汝昨晚驚懼。方才省悟。”同卷《自覺篇》說道﹕“夢見嬌妻稱是母,又逢愛妾還稱女。因為前生心不悟,心不悟,改頭換面為夫婦。”
在重重夢境的覺醒之後,他決定跳出這種生死輪迴的痛苦煎迫,於是將全部的資產交給兒子庭珍等人,修離書付妻孫氏,同時對他心所繫念的孫姑寄以共同修道的期許。他說﹕“奉勸孫姑修大道,時時只把心田掃。殺了三屍並六耗,無煩惱,常清常靜知玄奧。”
一一六八年正月,重陽百日啟鎖之時,他乞求道名及法號出家。這年,馬鈺四十六歲,距離術士所預言的壽期已相去不遠了。

王重陽與北七真。馬鈺居其左首第三。
王重陽與北七真。馬鈺居其左首第三。
一一六八年二月,在全真堂王重陽門下的有馬鈺、譚處端、丘處機和王處一等四人。他們跟隨祖師至昆嵛山煙霞洞共修。這時候馬鈺忽患頭痛之症,被祖師趕下山治病,在《重陽教化集》卷二記錄了當時的實況。王重陽寫道﹕“挈丹陽居昆嵛山煙霞洞,因心未死,於是感疾,患偏頭痛。其痛不可忍,有若釜劈。令其下山在家調治,其痛愈甚。有人上山報雲﹕某來時,馬先生已痛死。聞之,因鼓掌大笑曰﹕我來欲化為神仙,肯教死了。為他不信,感此疾。”
王重陽認為馬鈺是因為迷戀塵俗,通道不篤,而染患此疾。他加持法水,給馬鈺喝下后,病立除,並且寄言曰﹕“凡人入道必戒酒、色、財、氣,攀緣愛念,憂愁思慮。此外,便無良藥矣。”但是經過此事之後,祖師便以馬鈺愚頑,避不見面。十月,令馬鈺焚燒誓狀之後,才在文登重新相見。
從一一六八到一一六九兩年之間,王重陽在山東省的寧海、萊州登州建立七寶、金蓮、三光、玉華和平等五會,馬鈺的妻子孫氏則在一一六九年五月五日詣金蓮堂出家。祖師訓名不二,號清靜散人。同年十月,王重陽攜馬鈺、譚處端、劉處玄和丘處機四弟子西行至汴梁(今開封),居王氏之旅邸。一一七〇年正月,王重陽升遐之前,傳授馬鈺五篇秘語,並說﹕“丹陽已得道,長真已知道,吾無慮矣。”馬鈺當下發願說﹕“一欲將師父全真集印行,二願欲與師父守服三年,三願勸十方父母舍俗修仙。”此三願後來在劉蔣村的“祖庭”一一實現。
一一七四年,馬鈺與三道友月夜共坐於秦渡鎮真武廟(陝西省)前,各言其志。馬鈺說斗貧,譚處端斗是,劉處玄鬥志,丘處機斗閑,此時四子似乎已達成分途發展教門的協議。翌日散去,馬鈺返居祖庭入圜,至一一七八年才出圜。
馬鈺居圜堵修行,為的是去奢從儉,洗心煉性。此間陳設非常簡陋,只有一幾一榻,筆硯和羊皮而已,曠然而無餘物。他赤著腳,不點火燭,早晨吃一碗粥,午間則一缽面,過午不食。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長期苦行的結果,使得他的身體非常羸弱。一一七八年出圜,離祖庭雲遊,才至華亭,即咳嗽吐血染患重症。在他所著《洞玄金玉集.卷八》記載著﹕“西至華亭,投宿於窯洞,偶中土津火毒,吐血發嗽。病誓來之甚緊,眾道友饋葯,拜而受之,不敢嘗。又謂予曰﹕當食生蔥釅醋,可解其毒。予再三思之,道家有病,他人莫能醫,當以自治乎。”此一時期的馬鈺,已經是參破生、死,隨遇而安了。因此,當一一八二年有所謂的牒發事件,也就是金朝廷發布遣送無度牒的道士各還本鄉的政令傳來,馬鈺也順應天命,東歸故鄉。

一別經年,老年的馬鈺已儼然成為一代宗師,受到山東故舊、鄉人夾道歡迎。猶如落日餘暉,煥發出美麗的光彩。他行化所至,風行雷動,激起一陣狂熱的通道熱潮。在文登和芝陽兩地主醮時,鄉民遵行所勸,焚燒船網,均出現海市重樓的奇異景觀。大定二十二年(1182)十二月二十八日,馬鈺以歌舞自娛,似有非常之喜。翌日,門人傳報孫仙姑枕肱棄世於河南洛陽。馬鈺於是敘述自己前一夜唱歌跳舞,是因為親見孫仙姑伴隨著仙樂,乘彩雲,返歸海上的緣故。
一一八三年九月,馬鈺於文山城北三教堂宴坐,有王道師抱著木琴來。他提筆寫就《歸山操》,以示歸真之意。歌雲﹕
能無為兮,無不為。能無知兮,無不知。
知此道兮,誰不為。為此道兮,誰復知。
風蕭蕭兮,木葉飛。聲嗷嗷兮,雁南歸。
嗟人世兮,日月催。老欲死兮,猶貪痴。
傷人世兮,魂欲飛。嗟人世兮,心欲摧。
難可了兮,人間非。指青山兮,當早歸。
青山夜兮,明月飛。青山曉兮,明月歸。
飢餐霞兮,渴飲溪。與世隔兮,人不知。
無乎知兮,無乎為。此心滅兮,那復為。
天庭忽有雙華飛。登三宮兮,游紫微。
同年(1184)十二月二十二日,祖師王重陽仙誕,在萊陽的遊仙宮致醮后,他便與弟子夜話至二更。忽然風雨大作,他勉勵弟子﹕“吾今赴仙會,堂堂歸去也,作個快活仙。汝等欲作神仙,須要勵修功行,縱遇千魔百難,慎勿退惰。”說完,端坐而逝。
在王重陽的諸弟子中,馬鈺的悟道最深也最快,他的師弟丘處機在比較兩人悟道的異同之時說道﹕“我與丹陽悟道有淺深,是以得道有遲速。丹陽便悟死,故得道速。我悟萬有皆虛幻,所以得道遲。悟死者,當下以死自處,謂如強梁。人既至於死,又豈復有強梁哉。悟虛幻,則未至於死,猶有經營為作,是差遲也(指因此差別,而悟道遲)。”

影視人物


人物形象

馬鈺[道教支脈全真道第二任掌教]
馬鈺[道教支脈全真道第二任掌教]
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里也有馬鈺這個人物,其原型即為歷史上的全真教道士馬鈺。
小說中馬鈺為“全真七子”之首,武功高強,救危濟困,行俠仗義,為人寬厚仁和。
曾經傳授郭靖內功金雁功,可以說是郭靖真正的啟蒙恩師。
馬鈺一出場的武功就把郭靖給驚倒了。一個蒼須道士,臉色紅潤,手裡拿著一柄拂塵。這人裝束十分古怪,頭頂梳了三個髻子,高高聳立,一件道袍一塵不染,在這風沙之地,不知如何竟能這般清潔。那道士微微一笑,也不答話,忽地欺進兩步,郭靖只覺右臂一麻,也不知怎的,但見青光一閃,手裡本來緊緊握著的長劍已到了道士手中。那道士叫道:“看清楚了!”縱身而起,只聽得一陣嗤嗤嗤嗤之聲,已揮劍在空中連挽了六七個平花,然後輕飄飄的落在地下。然後一提氣,直往懸崖腳下奔去,只見他手足並用,捷若猿猴,輕如飛鳥,竟在懸崖上爬將上去。這懸崖高達數十丈,有些地方直如牆壁一般陡峭,但那道士只要手足在稍有凹凸處一借力,立即竄上,甚至在光溜溜的大片石面之上,也如壁虎般遊了上去。但見他身形越來越小,似乎已鑽入了雲霧之中。他道袍的大袖在崖頂烈風中伸展飛舞,自下望上去,真如一頭大鳥相似。那道士探手到洞穴之中,將兩頭小雕捉了出來,放在懷裡,背脊貼著崖壁,直溜下來,遇到凸出的山石時或是手一鉤,或是腳一撐,稍緩下溜之勢,溜到光滑的石壁上時則順瀉而下,轉眼之間腳已落地。這就是馬鈺一出場的情景,真的是端如仙人。但是等後來絕頂高手逐漸亮相后他的表現就逐漸走向平庸了。

武功情況

1.北斗七星陣:要有一個人成為中心、關鍵點、攻擊點,全真七子中,唯丘處機成為過北斗陣的這一領軍人物;
03射鵰的馬鈺
03射鵰的馬鈺
2.馬鈺和丘處機均與江南七怪交過手,丘處機以一敵七,戰平;馬鈺則略輸一籌;
3.馬鈺是王重陽第一弟子,丘處機非王重陽第一弟子,一般來講,大弟子的武藝總是超群的,但丘處機後來者居上;
4.丘處機的武功比王處一強。馬鈺和王處一差不多;但在《神鵰俠侶》卻高於王處一:“此時他(指朱子柳)的武功比之郭靖、馬鈺、丘處機尚有不及,但已勝過王處一、郝大通等人了”;
5.《神鵰俠侶》里,馬鈺去世后;丘處機任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