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非
楊曉非
楊曉非,男,1963年出生,現任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
姓名:楊曉非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所(實驗室):薄膜感測器與智能系統研究所
學習工作經歷:1999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系,獲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工學博士學位。1988年6月至1995年8月在武漢理工大學自動化系工作,任講師;199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工作,先後任副教授、教授。2012年6月至今,在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工作,任教授。
信息薄膜理論與技術(研究生),信息存儲技術基礎,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商業和工業中的電子系統概論
微磁感測器、高溫感測器、環境感知智能系統、微弱信號檢測與處理、高密度信息存儲
“高密度磁光記錄基礎研究”獲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軍用大容量××技術研究”獲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磁光多層膜記錄特性及記錄疇觀測方法的研究”獲湖北省第三屆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20餘篇,被EI收錄30餘篇
“玻璃盤基小型硬碟碟片的研製與開發”(湖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排名第二);國家“九五“軍事預研項目“軍用大容量四防光碟技術研究”(排名第二),已鑒定;國家科委“九五”攻關項目“磁光碟光調製直接重寫關鍵技術研究”(排名第五),已鑒定;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資助項目“磁光交換耦合多層膜及高密度磁光碟應用研究”(排名第三),已鑒定。“高密度近場光存儲用磁光介質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軍用計算機用光碟抗惡劣環境性能研究” (國防“十五”預研項目),已鑒定;“基於MO的數碼相機離線式數據備份控制器”(國際合作); “(Fe,Co)基垂直磁記錄多層耦合膜介質及存儲機理研究”(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排名第二)。“分散式鋼絲繩電磁無損探傷系統”(橫向);
目前主持的在研項目: “高密度玻璃盤基微型硬碟碟片中垂直磁化膜製備的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光-磁混合存儲記錄介質、物性及碟片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二級子項目)、“超高密度光磁混合存儲垂直磁記錄介質的形成及其物性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基於層間交換耦合作用的垂直磁化膜形成機理研究”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十一五“重點軍事預研項目“××測試儀研究”。
多年來,該同志一直以一名先進共產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自覺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樹立良好的職業風範,以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工作精神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在管理育人、教學育人工作中發揮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全系師生中樹立了較高威信,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作為分管系本科工作的管理者,近幾年,為了實現李培根校長“辦儘可能好的教育”的目標,他以服務好師生為宗旨,加大了教學改革的工作力度,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主要包括:
建立並完善了教學和科研的良性互動機制。加大對學生實踐環節的培養和鍛煉。針對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建立了相關的課程組。一方面,促進教學研究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合作完成教學。努力建立了基於項目驅動的長線培養機制。由研究所提供合適的項目,系裡組織管理,系中心實驗室具體實施,構成了一條以培養本科生創新實踐能力為目的的長線培養鏈,實現了綜合性實驗和研究性實驗的可持續發展。近三年來,我系先後榮獲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大學生英語競賽”等一系列大賽中,先後榮獲國家級一等獎6項,國家級二等獎3項,國家級三等獎5項,省級一等獎8項,省級二等獎10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累計達到40餘篇。基於在教學改革中取得成績的同時,我系成功申請到教育部面向群體創新人才互動式培養實驗區和“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這是教育部面向本科生設立的最高級別的創新實踐項目。自2007年起,我系本科生連續兩年獲得資助,特別是2008年一次性獲得13項資助,名列全校前茅。
他潛心研究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根據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進行實時調整。他以“強化基礎,強調實踐,重在素質,面向創新”為教學、培養的指導思想,在全系師生共同努力下,我系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連續五年被評為A++級。連續多年,我系一次性就業率超過95%。2009年畢業生總人數239人,研究生錄取率48%,其中免試和考取北大、清華、復旦和中科院的學生人數34人,占學生總數的15%,出國23人,占學生總數9.6%。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是研究所、政府機關、三資企業,包括華為、中興、和艦、威盛、大唐、海爾等國內外知名公司。
他努力工作以身則傳幫帶,培養青年教師站穩站好講台。在師資隊伍建設和培養上,他十分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關心他們的成長。作為他努力工作的回報,我系從2006年起連續三年榮獲青年教師競賽一等獎。同時,他也經常利用一切機會激發青年教師對教學的激情,幫助他們提升教學質量,給系裡爭取各類教學成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近三年來,我系榮獲了一批高質量的教學獎項。
作為一名教師,他能夠把教書育人的理念貫穿到教育的各個環節。
他身先士卒,為人師表,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絲毫不因為工作忙、任務重而放鬆對教學質量的要求。他的授課風格生動、活潑、激情,通常加班加點製作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在他的課堂里,枯燥無味、深奧難懂的公式和理論都變得有趣又通俗易懂。他在注重理論基礎的同時,也十分重視理論與實驗、科研工作的結合,讓學生從書本知識走向實際應用,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反過來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深受學子們的歡迎。一直以來,學校教學顧問組也對其課程教學效果給予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在教學同時,他還仔細地從本科生中挑選出一批優秀學生,讓他們進入研究所實踐工作,指導他們參評“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經過培養和鍛煉,這些學生很多都被進一步的保送攻讀研究生或成功申請到赴國外名校深造的機會。
他堅持做到耐心、嚴格指導研究生。每周對研究生的科研和學習都進行檢查、指導、督促。當學生遇到科研困難的時候,他會放下其他的事情坐下來認真地和學生進行討論和指導;每個月他都要親自檢索該研究領域的國內外高水平論文,然後帶領研究生共同研讀;每學期他都會帶領研究生參加國外知名專家、學者的學術交流。近年來,他所領導的研究所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發表論文90餘篇,其中SCI收錄27篇,EI收錄31篇,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培養碩士研究生30餘人,博士研究生10餘人,博士后3人。
作為一名亦師亦友的長者,他不僅引導、培養學生,更加關愛學生的成長。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稍不小心,容易走彎路、出問題。他非常願意當學生知心人,總是主動的將自己的聯繫方式告訴學生,平時也利用一些間隙時間和學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生活態度。特別在學生找工作期間,他總是利用他對學生比較了解的優勢,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認真幫助他們分析各自的性格、特點、知識、能力,幫助學生自我定位,瞄準適合自己的崗位,同時傳授他們相關的面試經驗。
2005年6月某日凌晨,我系一名女生忽然心臟病發,其室友一時手足無措,她們第一個就想到了尋求楊曉非老師的幫助。他得知消息后二話不說就從家裡趕來,送到醫院搶救后,醫生說,要是再晚一步他們也無能為力。當晚,由於不放心,他又親自開車去水果湖醫院接來一名心臟病專家對這名女生進行了進一步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