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合奏
田園合奏
《田園合奏》是喬爾喬內和提香·韋切利奧在1510年至1511年創作的一幅畫布油彩畫,現藏於法國巴黎盧浮宮。
該畫作著力於表現裸女形象的美,是鄉土自然美與女性裸體美的結合。該畫作具有豐富的明暗層次,情景與人物配合和諧,構圖標新立異,色彩柔和。該畫作不僅體現了畫家對時代精神的新探索,還反映了16世紀以來威尼斯繪畫風格的審美理念。
田園合奏
《田園合奏》是喬爾喬納一生中30餘幅作品中較有影響的名畫,也是他最後一幅作品,喬爾喬內繪製這幅畫的動機很單純。那就是熱烈讚美生命和自然,鼓勵人們放縱自己的美好慾望,去盡情享受美好的生活,儘管這種生活暫時還停留在幻想中。喬爾喬納在1507年受聘為威尼斯總督府作畫,后又為該城的德國商人協會作畫,表明當時他已是威尼斯畫界主要畫家之一。但該畫作的創作者究竟是誰,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它出自提香之手,有人認為它是喬爾喬內的真跡。出現這種分歧是很正常的,提香和喬爾喬內同師學藝,有過長期的合作,喬爾喬內在世的時候,他的一些作品就曾被誤認為是提香畫的。根據比較普遍的意見,從整個畫風來看,這幅畫更接近於喬爾喬內的風格,與提香的早期作品風格距離較遠。很可能是喬爾喬內英年早逝,來不及把這幅作品畫完,提香只好接手把它最終完成。過去一度認為是喬爾喬納的代表作《田園合奏》一畫,也已被大多數學者認為是提香手筆。藏此畫的巴黎盧浮宮也把作者改為提香。
局部圖冊
該畫作中樹木圓形的樹冠、濕潤的雲彩、青年人的華麗服裝和安閑舒適富有節奏的動作,以及裸體婦女的豐艷秀美描繪得非常協調。逐漸暗淡下來的光線,使畫面具有溫暖的幾乎是熱烈的金色調。背著的裸體美人從嘴唇上移開的蘆笛,婉轉的笛聲似乎剛剛沉寂下來。一個青年人正在抑揚頓挫地彈著琴。遠方,一個放羊的牧人在吹奏風笛。手撐在大理石上,水井上的另一個婦女,彷彿正傾聽著從透明玻璃容器中傾瀉出來的水流淙淙聲。
該畫作中的色彩忽而活潑鮮明,忽而柔和平穩,並且把從明到暗的過渡畫到如此程度,同時畫家對大自然的色彩變化有著敏銳洞察能力和表現能力,能透過千變萬化的陽光,捕捉到色彩變化的精髓,並且能生動地呈現在畫布上。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帥松林:《田園合奏》實現將民眾從對天國的迷戀轉移到對現實的嚮往,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到來作了輿論上的準備,立下了汗馬功勞。
該畫作是西方繪畫史上的不朽之作,對後世影響極大。
該畫作給後來的提香·韋切利奧以很大的啟示。
該畫作的主題非常含蓄,在19世紀時,其主題曾被馬奈所領悟,他也畫了《草地上的午餐》,後來引起全巴黎軒然大波,在1863年展出時,還遭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而在早於馬奈300年前的16世紀初,對喬爾喬納的這幅畫的社會反應卻是平靜的,雖然那時的宗教禁慾主義尚未煙消雲散,但是人們已開始從封建的精神桎梏下解放出來。
喬爾喬內(1477年—1510年),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威尼斯畫派成熟時期的代表畫家之一,同時也是架上畫的先驅。他充分借鑒了達·芬奇繪畫藝術中的煙霧狀筆法和含蓄表情,從而賦予自己的畫作一種難以名狀的特殊風格,被後人稱為“神秘畫家”。與提香·韋切利奧是師兄弟關係。他的畫作善於將人物形象與自然風景結合起來,從而使人物具有優雅生動的神態的同時,還使得畫作充滿微妙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