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3條詞條名為張建國的結果 展開

張建國

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研究員

張建國,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研究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研究專業生態學、土壤學和森林培育學,當前研究方向為人工林定向培育、沙棘遺傳改良和分子生態。現任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所長(副司級)、國家林業局北方林木種子檢驗中心主任、中國林學會、中國土壤學會森林土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林場協會理事、北京林學會常務理事等職。

獲獎成果


杉木遺傳改良及定向培育技術研究 2006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主持人。

主持項目


主持“九五”國家攻關專題《 杉木建築材樹種遺傳改良及大中徑材培育研究》,“十五”攻關課題《沙區優良植物材料選育和快速繁殖技術研究》、《杉木良種選育和培育技術研究》、“十一五”科技支撐課題“杉木和馬尾松大徑材速生豐產林培育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高產優質多抗杉木新品種選育”,948項目《沙棘優良品種引進和區域化試驗》、《引進沙棘優良種質資源技術創新與示範》,國家林業局重點科技支撐項目《西南困難立地抗逆性優良喬灌木樹種選擇及快繁技術試驗示範》,863項目《楊樹抗天牛新品種的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化研究項目《西部經濟林良種快速繁育技術研究》,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杉木人工林林分斷面積生長模擬理論與技術的研究》等。參加的主要課題有973項目《楊樹轉基因新品種安全性評價》,攀登計劃項目《材性與培育關係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國人工林長期生產力保持機制研究》等。

個人成果


出版著作:
1.張建國,彭祚登,叢日春等。林木育苗技術。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8.
2.張建國,李吉躍,沈國舫。樹木耐旱特性及其機理研究。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3.張建國,李貽銓。樹木營養與施肥研究。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4.張建國,段愛國。理論生長方程與直徑結構模型的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5.張建國。大果沙棘優良品種引進及適應性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6.張建國,裴東,張俊佩。西部經濟林用材林品種繁育技術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7.張建國,王軍輝,許洋,許傳森。網袋容器育苗新技術.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8.張建國,李吉躍,彭祚登。人工造林技術概論.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9.張建國。沙棘生態經濟型優良雜種選育研究.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10.張建國。沙棘新品種適應性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發表科技論文:
發表科技論文100餘篇。代表性論文有:
1.張建國等。興安落葉松和樟子松苗木水分關係的研究(2)--PV曲線水分參數的季節變化。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3,15(增刊):24-37.
2.張建國,李吉躍等。京西山區人工林水分參數研究(1).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4,16(1): 1-12.
3.張建國,李貽銓等。杉木幼林施肥的時效性研究。林業科學研究(林木施肥與營養專刊), 1996(9):41-47.
4.張建國,盛煒彤,羅紅艷等。杉木營養平衡與苗木干物質的分配關係。林業科學,2003, 36(3):37-44.
5.張建國,段愛國。理論生長方程對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徑結構的模擬研究。林業科學, 2003,39(6)55-61.
6.張建國,黃銓,羅紅梅. 沙棘優良雜種選育研究。林業科學研究,2005,18(4):381-386.
7.Cai-yun He, Jian-guo Zh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Ai-Guo Duan, Hong-gang Sun, Li-hua Fu, and Shu-xing Zheng, Proteins responding to drought and high-temperature stress in Pinus armandii Franch, Can. J. Bot. 2007, 85(10):994-1001(SCI).
8.張建國,段愛國,黃銓等。大果沙棘品種適應性及其綜合評價。林業科學研究,2007,20(1):10-14.
9.Caiyun He, Jianguo Zh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Aiguo Duan et al. Proteins responding to drought and High-temperature stress inPopulus×euramericanacv. "74/76". Tree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2008. DOI: 10.1007/s00468-008- 0241-8 (SCI)

獲獎記錄


2018年11月,主持的“良種選育與高效培育技術研究”項目獲得第九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