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一種書體

草:cǎo ㄘㄠˇ。《說文解字》:“草,草斗,櫟實也。一曰象斗子。從艸、早聲。”日如蚤般爭先在頭上是早之範式。艸、早兩範式疊加。地之毛逢春爭先而出是草之範式。

本義: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幹柔軟的植物的統稱;廣義指莖幹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如: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謙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是中文一級常用字,最早見於甲骨文。

文字介紹


書法的一種。草書出現較早,從漢代初期,書寫隸書時有時才“草率”地書寫而形成的,由於漢章帝喜好草書,因此被稱為“章草”,是一種隸書草書。後來楷書出現,又演變成“今草”,即楷書草書,寫字迅速,往往上下字連寫,一般也有簡化的規律,但不太熟悉的人有時不易辨認。有“草聖”張芝,一般也把王羲之王獻之等人的草書稱為今草。唐代有“狂草”,代表書法家有張旭等。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