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

郭沫若詩作

《靜夜》是現代詩人郭沫若於1921年創作的一首新詩。此詩用了大部分筆墨描繪靜謐的夜景,藉此表達了個人對於時代的失望情緒,也隱隱流露出對於祖國、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全詩寫得清幽、典雅,靜謐,有著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韻味,如一首小夜曲,流過人們的心田,給人美的享受。

作品原文


靜夜
月光淡淡,
籠罩著村外的松林。
白雲團團,
漏出了幾點疏星。
天河何處?
遠遠的海霧模糊。
怕會有鮫人在岸,
對月流珠?

創作背景


《靜夜》這首詩寫於1921年,“五四”以後是詩人最苦悶的時期。當時郭沫若正在日本留學,面對當時中國的現實,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現實,嚮往光明的未來。在日本留學時的一個夜晚,面對朦朧的月色,引發了詩人的聯想和想象,寫下這首抒發無盡情懷的詩。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李白一首《靜夜思》膾炙人口,那是寫思鄉別緒。郭沫若的《靜夜》也是寫在異國他鄉的遐想,大概是夜的沉靜,最易勾起人們的愁緒,致使古今詩人有異曲同工之妙。但這首《靜夜》,思緒為悠長,聯想更為具體。
這首小詩共兩節。
第一節,寫人間的月色和晚景。這是詩人站在地上寫景。寫景融入了主觀意念,景中有情;寫景又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籠罩著村外的那一片松樹;天上團團白雲之間,隱隱約約露出了幾顆星星。短短四句,描繪了一幅極其寧靜、美好的月夜晚景圖,把人帶進一個超現實的夢的世界。此處是實寫,畫面的展開突出了“靜”字。月色帶給人的是寧靜、祥和。然而“靜”與“不”是相互依存的。正是這“靜”給詩人以遐思的客觀環境,反襯出詩人心緒的繚亂。
第二節,集中描繪詩人的情思。起句“天河何處”用設問句式,透露出詩人內心掀起波瀾。“天河”暗喻祖國。身處異國,無法回歸,縱有千言萬語,如何訴說,只有在濃密的海霧中尋覓。詩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條海霧蒙蒙的天河,由這令古今多少人引發無窮聯想的天河,詩人又想到了傳說故事。可詩人這一次所寫的不再是牛郎織女,而是傳說中的鮫人。牛郎織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戶曉,鮫人流珠的傳說人們也許就比較陌生。面對茫茫的天河,詩人並不能真正看見什麼,只是憑想像,猜測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這是一個非常凄美的場面。在這月華滿天的時刻,詩人想到岸邊的鮫人對月流珠,其實是詩人自己在對月深思。詩人此時的哀傷、無奈、惆悵,在這樣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詩行,這也可視為詩人的“流珠”吧。所以此處是詩人在這裡想到在異國海邊,會有“對月流珠”的人的幻影,投射出自己眷戀祖國、懷念故鄉的心境。
此詩語言娟秀,清雋、淡雅之中見幽美。整首詩似一幅中國的山水丹青,於朦朦朧朧、似有似無的線條中,寄予了無可狀的情調。

名家點評

現代文學家、翻譯家戈寶權《中外文學因緣·戈寶權比較文學論文集》:“郭沫若在《我的作詩的經過》一文中又曾說,他最初接觸到泰戈爾的詩,好像獲得了‘生命的泉水’,‘那清新和平靜使我吃驚,使我一躍便年青了二十年!’當時他翻譯過泰戈爾的詩集,而且他寫的許多詩如《靜夜》等,都是受了泰戈爾的影響,詩意比較清淡。”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澤龍《中國新詩的藝術選擇·王澤龍自選集》:“在“五四”退潮后,《星空》詩集中,一個純潔晶明的月亮(星星)意象群,在它苦悶悵惆的情緒表現的世界中閃爍。《星空》、《靜夜》等織成了一個清明而寧靜、自由又和諧的境界。這個時期熱情的消歇並沒滯礙他對光明理想的執著嚮往與追求。”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林傑《郭沫若詩歌的象徵主義》:“郭詩中音樂節奏與情緒內在進程的對應性,使其音律也具有了象徵性,它與穆木天所闡釋的象徵主義詩歌音樂觀是一致的,寫自然之美的《靜夜》句式整齊,長短對應,交韻抱韻相錯,節奏和諧優雅而富於彈性。”

作品評價


現代文學家、翻譯家戈寶權《中外文學因緣·戈寶權比較文學論文集》:“郭沫若在《我的作詩的經過》一文中又曾說,他最初接觸到泰戈爾的詩,好像獲得了‘生命的泉水’,‘那清新和平靜使我吃驚,使我一躍便年青了二十年!’當時他翻譯過泰戈爾的詩集,而且他寫的許多詩如《靜夜》等,都是受了泰戈爾的影響,詩意比較清淡。”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澤龍《中國新詩的藝術選擇·王澤龍自選集》:“在“五四”退潮后,《星空》詩集中,一個純潔晶明的月亮(星星)意象群,在它苦悶悵惆的情緒表現的世界中閃爍。《星空》、《靜夜》等織成了一個清明而寧靜、自由又和諧的境界。這個時期熱情的消歇並沒滯礙他對光明理想的執著嚮往與追求。”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林傑《郭沫若詩歌的象徵主義》:“郭詩中音樂節奏與情緒內在進程的對應性,使其音律也具有了象徵性,它與穆木天所闡釋的象徵主義詩歌音樂觀是一致的……寫自然之美的《靜夜》句式整齊,長短對應,交韻抱韻相錯,節奏和諧優雅而富於彈性。”

作者簡介


靜夜[郭沫若詩作]
靜夜[郭沫若詩作]
郭沫若(1892—1978),乳名文豹,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1892年出生於四川樂山縣,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中國現代文學家、詩人、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之一,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