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角鎮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轄鎮
淄角鎮,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17°24′-117°29′24′′,北緯37°17′-37°22′54′′。城區距縣城約16.5公里,西與濟南市商河縣接壤,東鄰惠民縣辛店鎮,南隔徒駭河與惠民縣姜樓鎮相望,北與惠民縣皂戶李鎮、石廟鎮為鄰。
淄角鎮1984年建鎮。全鎮版圖面積70.13平方公里,轄6個辦事處(社區),68個行政村,常住人口30697人(2017年)。
淄角鎮先後被評為“國家優質蔬菜鎮”、“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市級文明鄉鎮”、“市五個好鄉鎮黨委”、2011年科學發展綜合考評群眾滿意度調查全縣第一名、在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綜合考核一等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第一名、全縣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榮獲二等獎、山東省衛生鄉鎮。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淄角鎮歷史悠久,因齊桓公曾避難於此,為紀念這段經歷而賜名淄角,意為國都臨淄之一角。
淄角,《金史》記為“脂角”,明嘉靖《武定州志》記為淄角鎮。清置淄角區。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10月置皂淄區。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為四區。
1949年後為區、鄉政府駐地。
1958年設立淄角公社。
1971年原屬淄角公社的大車吳、劉廟劃歸辛店公社。
1984年正式為建制鎮。
截至2017年,全鎮轄大灣、馬店等6個社區(辦事處),轄淄角、中街、魏皮虎、大道吳、隋家、土戶王、大安家、大沙窩、沙窩翟、小沙窩、大張家、河西任、河西曹、馬家店村、路馬、河西成、落門馬、魏北武、郭馬庄、小魏、大魏、帽子王、孫凌家、東常馬、申家、西常馬、肖家、傅戶庄、西楊、李東安、街西徐、孫叢庄、寧解、左豹、鄔家廟、劉張、東楊、西張六、西寇、東寇、東張六、前韓、踩鼓宋村、街北孟、陳家灣、后韓庄、焦吳、石張、閆家河村、解家、周家樓、大灣東、靠河桑、靠河鄭、三李周、獅豹劉、西李集、鞠家、后李、東李集、河北高、孫家、鐵角李、西孫、淄角東街、淄角南街、淄角西街、淄角北街、大灣西共6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淄角村淄胡路16號。
淄角鎮,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距惠民縣城西南方16.5公里處。全鎮面積72.12平方公里,東西寬6.81公里,南北長10.59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7°24′-117°29′24′′,北緯37°17′-37°22′54′′。
淄角鎮四季分明,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2.2攝氏度,無霜期184天,年平均降水量達589毫米。
淄角鎮地處魯北平原,黃河下游,地勢平坦,境內全部是由黃河泥沙淤積成的平原,海拔8-20.7米。
淄角鎮東靠幸福河,西有土馬河,南臨徒駭河,北有安家溝。內有5條骨幹溝渠和47條斗溝交錯成網。“十三五”期間將建設“淄角水庫”。
截至2013年,淄角鎮總面積72.12平方公里,6.1萬畝耕地。
淄角鎮中木本植物38科122種,主要有楊、柳、槐、榆、桐、棗、桃、杏、梨、蘋果、山楂、葡萄、檉柳、桑、柏等。草本植物50多科230多種,其中農作物中的禾本科作物就有12種,瓜菜25種,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等。真菌植物28科150種,其中食用菌有蘑菇、側耳、木耳等。植物資源中的藥材有益母草、茵陳、車前子、枸杞、忍冬花等168種。
常住人口30697人(2017年)。
以漢族為主。
2016年,全鎮工業生產總值達19.75億元,增幅10%;人均純收入達14190元,是2011年的1.8倍。財政總收入達1556.3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35.25萬元,達到預期目標的1.62倍。大力發展菜菌種植、食品加工、化纖紡織、傢具生產等四大主導產業。
2016年,先後實施“0.7萬畝高標準方田建設”、“1.5萬畝千億斤糧食項目”、1700畝節水示範工程3個現代農業項目,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全面升級。先後引進高鈣菜項目、棲霞“天譽”蘋果種植基地項目、非試管苗木快繁技術推廣項目、弘邦苗木科技示範園項目,流轉土地4000餘畝。為農戶協調貸款600餘萬元,新增蔬菜大棚300多個;註冊並啟用了“淄角”蔬菜集體商標,申報了芹菜等3個品種的綠色產品認證。
2016年,該鎮規模企業發展到16家。盤活了7家閑置企業,啟動建設了6個項目,200餘畝閑置土地高效啟用,和美食品於春節后正式投產。
2016年,鴻鵠超市入駐淄角,是該鎮目前規模最大的綜合超市。實施中心社區建設,配套完善水電暖、健身廣場等基礎設施,120戶現房銷售,已售65戶。先後實施了大張、河西曹等4個村的村莊規劃調整,村莊布局進一步優化。10月底全面完成68個村的旱廁改造,在全縣率先通過市級驗收,群眾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
民族文化
蓮花燈源於惠民縣的淄角鎮,自明代起,周氏家族就開始用高粱桿和紙張扎制燈籠。現在製作蓮花燈的傳承人是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的王相華,王相華原姓周,是惠民縣魏集鎮周家村人,現住淄角鎮土戶王村。周氏家族是蓮花燈製作世家,自明朝到清代,直至解放前,他家祖祖輩輩為富家大戶扎制燈籠。這些大戶都以能掛上這種“聚財氣”、“聚人氣”的蓮花燈而高興和自豪,也因蓮花燈帶來的財富而衣食無憂,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掛不起這種燈籠。周家單是給惠民縣魏氏莊園的魏氏家族扎制燈籠的,前後就有六代人。解放后,周(王)家的蓮花燈才真正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共同享用的“喜慶燈”,從“胡集燈書會”到各地的元霄燈會,到處都可以看到這種給人帶來喜氣的蓮花燈。
王相華扎的花燈最小的直徑10厘米,最大的150厘米,甚至更大。品種有八卦蓮花燈、魚燈、元寶燈、風燈、水燈、滾燈等10多種,各具其特色,風燈可以隨風升空,水燈可以在水中行走,滾燈可以在地上來回翻滾,且燈里的蠟燭都照常燃燒,絲毫不受影響。
王相華製作的蓮花燈多次參加各種民間藝術展,早在1993年就入選在山東美術館舉辦的“山東省民間美術展”,並一舉成名,受到了眾多的美術家和民俗專家的關注,經常有專家來到王家居住的偏僻的村莊,住到王相華家裡作深入考察,也經常有媒體記者到家裡和展會上跟蹤採訪、報道。王相華的作品曾在北京熱銷,還曾遠銷到日本,趵突泉燈會和牟氏莊園都曾邀請他參加展示和獻藝,深受國內外友人歡迎。
如今,會這種手藝的人已經很稀罕,王相華也是六十歲的人了,如何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一直是繚繞在王相華心中的大事,幸喜他的兒子也對此種手藝較為喜愛,在王相華的指導下也系統地掌握了這門絕技,雖然沒有以此為業,但至少十幾年之內這種手藝還不會失傳。
地方風俗
文昌廟會
每逢農曆二月二為文昌廟會。廟會連續4天,鎮上居民都端著碗到文昌閣領飯,每人一碗素湯,兩個饃饃。遠近乞丐也趕來吃舍糕。許願、還願的,說書、唱戲的,做買賣的,打把式賣藝的,抽籤、算卦的,逛廟會的,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1950年代,文昌閣被毀壞,僅存兩塊隆起的土台。1999年鎮政府投資進行了修復。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神和尚
相傳明建文年間,齊魯大地久旱成災,人們望著日漸枯萎的禾苗,心急如焚,四面八方的人們紛紛到淄角鎮向清涼寺靈碧法師求助。
靈碧法師為明初高僧,名龍壁,廣東省新會縣龍家寨人。他博學多才,傳曾高中兩榜進士,補放揚州道台。因途經淄角曾受清涼寺僧救助,即到五台山出家受戒,號為靈碧。後到淄角清涼寺為主持。靈碧法師時為聞名遐邇的高僧,德高望重,被人們稱為神和尚。為救災民,他決定於六月十九日設壇祈雨。
祈雨這天,淄角鎮萬餘民眾,赤目裸臂排於祈雨壇場之中,每人手捧盛有火藥的斗、升或碗,內插引香。近午時,靈碧法師身披袈裟,手擎玉缽登台,口誦經咒,施法祈雨。鐘鼓三響,他和眾人分別捧起盛有火藥的容器,點燃引香,凝視蒼天。時靈碧法師全神貫注,捧斗在胸,口中念念有詞,如祈雨不成,就誓與眾人葬於火崩之中。看著引香燃燒過半,人們心急如焚。忽見陰雲湧起,暴雨驟至,引香全被雨水澆滅,人們在瓢潑大雨中歡呼雀躍。神和尚祈雨的故事從此便流傳了下來。
淄角公交
2016年,投資1300萬元新建佔地4000㎡可容納18個教學班的中心小學綜合樓和總佔地20000㎡的中學、中心小學兩個運動場。鎮中學還為學生統一購置了600套可升降桌凳,對教學樓內飾、線路進行維修,粉刷牆面4500平方米;按標準購置了所有的的教學設備和儀器;設計完成360平方米的文化牆建設;學校在建好功能用房、配齊配全設備的基礎上,抓好管理使用,按要求有計劃發揮功能室作用,有力地提高了農村義務教育水平。
淄角鎮湧現出一批莊戶劇團。自2013年以來,全鎮現已發展有閆家河莊戶劇團、石張莊戶劇團、前韓莊戶劇團等9個規模較大莊戶劇團,從業人員100多人,常年紮根農村,演出活動覆蓋周圍村鎮。他們為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農村和諧文化建設,發展農村文化產業,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促進農民致富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名不見經傳的庄稼人成了農村舞台上的主角,十來個小劇團唱成了極具震撼力的大戲。
2013年,投資170萬元的鎮衛生院病房樓投入使用,完成新型農村衛生室10處。免費對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了查體,實施了12—65歲人群肝病防治公益項目普查。先後發放優撫資金72.5萬元,低保資金91.8萬元。救助大病家庭、大學生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難群體40餘人次。新農保參保率98%,位列全縣第三。新農合參合率100%,補償醫療費用738萬元。人口計生各項指標均控制在責任目標以內,合法生育率94.3%。
基礎設施
淄角鎮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
2013年以來,淄角鎮加大投入,城鄉統籌,齊抓共管,大力推進“鄉村文明行動”,全長1400米城區兩側“五化景觀”工程,鋪設地下管網5600米,壘砌路沿石5600米,彩磚鋪裝人行道8500多平米,栽植法桐500棵,喬灌立體景觀綠化1.1萬餘平米,店鋪前硬化2萬平米,安裝路燈70盞,弱電通訊線路全部下地,規範廣告牌匾2800米,新上城鄉環衛一體化專用自卸式垃圾箱30個。通過創租賃土地造林新機制,率先完成了省道大濟路兩側50米生態景觀混交林帶建設任務,共完成林業生產1438畝,完成縣下達任務的115.4%。全縣首個“全國職工書屋”掛牌使用,農家書屋、文化大院建設不斷規範完善。3個生態文明村、5個綠色文明村和19個衛生達標村初見成效。大濟路沿線500米以內14個村街也納入治理範圍,全鎮累計投入資金200多萬元,實現村村有活動陣地,新增硬化街道7公里、廣場6000平米,種植村內綠化樹木4000餘棵,清理“三大堆”350餘處,粉刷牆面6萬平米,安裝路燈126盞,襯砌排水溝5000多米,拆除破舊房屋和戶外廁所150多處,村村通上自來水,20%以上的村街配備垃圾箱、修建健身廣場,落實“掛牌亮責”、“門前三包”制度,建立長效機制,城鄉環境得到較大改觀,打造了一批示範特色村。
2015年,濱州市惠民縣淄角鎮的8個村被山東省財政廳確定為“鄉村連片治理”項目試點,項目涉及村內道路、排水溝修建、文體活動場所建設、村內“三清”、“五化”等多個方面。項目總投資1582.15萬元。9月份,在市、縣財政局的大力支持下,8個村對其他村都還不太認可的旱廁改造項目積極響應,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率先在該鎮進行了旱廁改造工程,這項工程不僅改出了清爽的環境,更改變了村民的衛生習慣。
古時淄角鎮東部曾有一片四殿二院組成的大型建築群清涼寺。據傳修建清涼寺時,淄角鎮木、石料堆積如山,四方工匠雲集,呼號之聲響徹雲霄。
一日,鎮南來了位乞丐,手提布兜子闖入工地,對眾工匠說自己想來混碗飯吃,說完便從兜子里拿出一個破墨斗子,準備幹活。大夥一看,多有不願與之為伍之意。工頭見狀,對大家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修廟是善行,給他碗飯吃也是行好嘛!”便把乞丐留下砍木楔子。
這時有位木匠故意刁難乞丐,挑出一根斜紋木料給乞丐,並從一邊冷眼觀看。只見乞丐往墨斗里吐了口唾沫,對著木頭橫七豎八打了很多墨線。看著那些墨線,眾木匠暗中發笑,覺得乞丐是胡鬧,乾脆停下來看他怎麼鋸。只見乞丐旁若無人,收起墨斗子,挽起破袖子,亮出又臟又瘦的右掌,掌聲一響,巨木應聲而碎。木匠們驚愕地朝碎木望去,見全是沿墨線而開的大小不等的木楔子。木匠們醒悟過來再找乞丐時,蹤影皆無,方知是祖師爺魯班顯聖,前來助修清涼寺。
人們小心翼翼地把那堆木楔子收拾好備用。在修寺過程中所用的千萬塊木楔子,全是木匠們隨手抓來,無不合適。全寺竣工時,木楔用完,竟然一塊不差。
2008年6月,清涼寺傳說被評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文學)”。
文昌閣
文昌閣3個廟門掩映在碧綠的柏林中,正門居中為二層樓的下層,上層是魁星閣,內塑花面魁星,左手執筆,右手捧升,從四面的圓窗即能看見。正門前後通行,兩邊各有硃紅色便門,周圍砌花女牆,整院面積足有三畝,建在高約七米的土台上,土台周圍狐洞成窟。院內東有焚錢樓、狐仙堂,西有講道棚、佛堂,佛堂經地下室入文昌閣下層。
主建築文昌閣坐北朝南,為兩層圓塔,下層無門,上層由14級白色石階而上,周圍有白色石欄環繞。閣的外圍呈八角形。文昌帝君像右側有一批似驢非馬的走獸,名曰“馬笛”。據說是騾子所生,為文昌帝君座騎。七面牆上壁畫成組,點綴得室內高雅清新。憑欄遠眺,淄角鎮景一覽無餘。
文昌公園有著美麗的文化淵源,修建於原文昌閣遺址上。原文昌閣為兩層圓塔,座北朝南,閣有三門,上層是魁星閣,內雕花面魁星。這裡曾有過紅紅火火的二月二廟會,熱鬧非凡,香火鼎盛。近年來,鎮政府為留住文化遺跡、滿足群眾文化娛樂需求,動工興建了文昌公園。
文昌公園突出生態、人文的設計理念,由南往北依次是“一亭一閣一林”三處景點,既再現了原文昌閣的主體形象,又注重了群眾的生活需要,公園主體採用仿古青磚建築材料,四周有城牆式外垣,呈現出古樸典雅的文化氣息。閣內塑有文昌雕像,輔有雕梁畫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亭周為廣場,南側建有門球場,供人們健身;生態林內植有迎春、金葉女貞、紅葉小柏等多種綠化觀賞樹木,砌有蜿蜒的林間小路,行走其間令人心曠神怡。園內裝有40盞公園燈,矗立於小徑兩側,每當夜色襲來,柔和的燈光就灑落在斑駁的樹影之間;公園四周水渠環繞,東、西、北三面建有優美的拱形觀賞橋,將整個公園點綴得更加婀娜多姿。
張廣寧
“國家優質蔬菜鎮”
“省級環境優美鄉鎮”
“市級文明鄉鎮”
“市五個好鄉鎮黨委”
2011年科學發展綜合考評群眾滿意度調查中全縣第一名
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綜合考核一等獎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第一名全縣科學發展綜合考核二等獎
市級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先進鄉鎮
全縣平安建設先進鎮
“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先進鎮”
”山東省衛生鄉鎮“等
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