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傳播學導論
跨文化傳播學導論
跨文化傳播學是一個闡釋全球社會中不同文化之間社會關係與社會交往活動的知識系統,其學術旨趣不僅指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個人、群體、組織、國家之間交往的特點和規律,不同文化之間的意義闡釋和理解,人類各個文化的創造、分野和變遷的進程,還涉及到文化及民族心理的差異、文化休克與文化適應、技術發展對文化的影響、文化的延續和變遷、傳播的控制和管理、民族文化自立與發展等諸多議題。
為體認跨文化傳播學的博大內涵,可以閱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跨文化傳播學導論》。此書系統梳理了跨文化傳播研究的理論進程,積極納入了國內外跨文化傳播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特點在於:立足中國社會、文化的語境之中,從全球社會不同文化之間社會關係與社會交往的整體圖景出發,以跨文化傳播學的基礎概念、主要理論、研究方法、基本命題為核心,全面呈現了理解跨文化傳播實踐、開展跨文化傳播研究的符號、文化、社會、心理、技術、能力和全球社會等層面的認知視角和分析範式。
《跨文化傳播學導論》內容豐富,行文清晰,體例新穎,適合高校新聞與傳播學、國際關係、外國語言文學、國際經濟等專業的教學和學習參考之用,對於關注跨文化傳播現象的廣大讀者,亦有重要的助益。
前 言
第一章 概 論
第一節 跨文化傳播:定義與學科屬性
一、跨文化傳播的定義與歷史脈絡
二、跨文化傳播學的誕生
第二節 文化與傳播
一、文化的內涵、特徵與要素
文化的定義與特徵
文化的要素
二、傳播的系統與功能
傳播的系統
傳播的功能
三、文化與傳播的關係
第三節 跨文化傳播學的理論基礎與學科建構
一、跨文化傳播研究的多學科基礎
二、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跨文化傳播理論
三、面臨的“知識整合”與“本土化”
第二章 語言與非語言符號
第一節 符號與符號學
一、符號與文化
二、符號學研究的思想基礎
索緒爾的基礎性貢獻
皮爾斯的現代符號理論
羅蘭·巴特的符號學思想
第二節 傳播中的語言符號
一、語言與文化
語音
辭彙/詞義
語言規則
二、語言與傳播
語言、傳播與社會關係
語言多樣性與語言霸權
第三節 交往中的非語言符號
一、非語言符號與人際交往
二、無聲的身體語
表情
目光語
手勢語
姿勢語
輔助語
身體接觸
三、人際之間的沉默
四、文化中的時間
過去取向、現在取向與未來取向
線性時間與循環時間
單向時間與多向時間
五、文化中的空間
人際空間
固定空間
六、服飾與顏色
第三章 文化的差異、衝突與觀念體系
第一節 從文化差異到文化衝突
一、針對文化差異的學術論爭
二、文化差異與文化誤讀
三、衝突:人際與文化衝突
第二節 文化的觀念體系
一、世界觀的文化差異
二、人生觀的文化傳統
三、價值觀的四個維度
迴避不確定性
男性化一女性化
個人主義/集體主義
四、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個人主義在西方的演進
東西傳統中的集體主義
面子—協商理論的解釋
價值觀的轉型
一、文化相對主義的內涵
二、民族中心主義的影響
第四章 規範體系、社會互動與認同的建構
第一節 規範體系的基本內容
一、規範與文化模式
二、習俗與禁忌
三、禮儀與道德
道德理解的中西傳統
“恥感文化”中的道德觀
道德的“金規則”
四、作為規範的宗教
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宗教
五、制度與法律
第二節 社會互動、群體影響與人際關係
一、社會互動與人的社會化
二、文化中的群體與社會分層
群體的一致性
社會分層、權力與文化
三、個體行為的群體影響
參考群體與意見領袖
創新的擴散
四、人際關係的理論與東西方傳統
人際需要與社會交換
古希臘傳統與東亞的“差序格局”
第三節 認同的建構與影響
一、認同: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
自我認同:自我的建構
社會認同:社會自我的“組織化”
認同的傳播理論
二、性別角色與性別認同
三、文化認同的功能
四、民族、族群與民族認同
第五章 文化心理與認知體系
第一節 認知的基礎:感知與思維方式
一、影響感知的主要因素
二、思維方式的文化影響與中西差異
思維方式的文化影響
中西方的差異
第二節 態度的主要類型與影響
一、態度的定義與功能
二、定勢的類型與特點
三、偏見的類型與影響
四、歸因理論的解釋
第三節 民族性格:文化群體的“平均人格”
第四節 文化心理研究的“路線圖”
一、跨文化心理學的主要貢獻
二、文化心理學的研究思路
第六章 技術發展與全球交往
第一節 技術、文化與跨文化傳播
一、技術的社會影響與文化本質
二、信息技術與跨文化傳播:基於“數字鴻溝”
第二節 跨國衛星電視與網路傳播
一、跨國衛星電視的文化影響
二、網路傳播與虛擬社區中的交往
虛擬社區中的交往
交往的原則
第三節 文化的“全球化”與“同質化”
一、全球化的文化影響
二、文化的“同質化”?
第七章 傳播能力:個體與組織的選擇
第一節 文化適應的模式與理論
一、從文化休克到文化適應
文化休克與“返回本文化休克”
文化適應的特徵
文化適應的諸模式
二、文化適應的六種理論
傳播涵化理論
互動涵化模式
焦慮—不確定性管理理論
同化、偏離與疏遠理論
網路與涵化理論
文化圖式理論
第二節 傳播能力與有效傳播
一、理解傳播能力的基礎
二、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基本構成
三、對話與傾聽:有效傳播的理想模式
對話理論的基本線索
對話式傳播
傾聽:對話的另一半?
第三節 組織的跨文化實踐
一、組織文化與跨文化培訓
組織文化與組織衝突
跨文化工作組有效傳播理論
組織的跨文化培訓
二、跨文化談判與跨文化廣告
第八章 面向全球社會:中國、東亞與世界
第一節 從文化權力到傳播秩序
一、文化外交與軟權力
西方國家的文化外交
國際關係中的文化與軟權力
二、文化的權力關係與傳播秩序
“文化帝國主義”話語
“文化霸權”理論
“世界信息和傳播新秩序”
第二節 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對話
一、全球化語境中的文化多樣性
二、“團結他者”的文化對話與合作
第三節 文化的傳統與未來:中國、東亞與世界
一、中國文化傳統的“自覺”
現代化與文化傳統
“文化自覺”與中國的選擇
二、東亞價值觀的當代重構
東亞價值觀的內涵
東亞價值觀的當代重構
三、走向全球倫理
譯名索引
主要參考書目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