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敦·仁欽朱
布敦·仁欽朱
他是佛教經典—藏文《大藏經·丹珠爾》的編訂者,是一位著名佛學大師、藏傳佛教學者、夏魯派創始人。至正二十四年(藏曆第六饒迥陽木龍年,公元1364年)1月,一代佛學大師布敦·仁欽朱圓寂於仁普地方,享年75歲,他圓寂后,夏魯寺開始實行了他的轉世系統。
布敦·仁欽朱
元至元二十七年(藏曆第五饒迥金馬年,公元1290年),布敦·仁欽朱生於后藏地區夏卜麥(今薩迦縣吉定鄉下卜吉定村)。父親名叫堅贊貝桑布,又名察頓巴,系寧瑪派高僧,龍擅舊密法。母名叫索朗綳,系女規範師,有一定佛學造詣。
元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23歲的布敦·仁欽朱隨扎巴勛駑、索朗扎巴、索朗桑布等人受比丘戒。28歲時已精通顯密經典,對藏傳佛教各派的主要教規和教義都有潛心的研究,聞思修和講辯著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布敦31歲時,應邀前往夏魯寺,正式任命為首席應供喇嘛。
布敦大師一生著述頗多,其全集共有30餘函,200餘種(不包括他編寫整理大藏經時的有關著述和大藏經目錄)。《布敦全集》是元以及元以前藏傳佛教的百科全書。1322年寫成的《布敦佛教史》最為典型作,它是西藏歷史上第一部成型的教法史,後期同類著作都是以它為藍本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布敦大師一生還翻譯、整理和編訂了大藏經目錄。大藏經卷帙浩繁、內容龐雜,基本包羅了藏族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面。布敦大師應蔡巴·貢嘎多吉的邀請,負責編訂了《丹珠爾》目錄。在參與蔡公堂《丹珠爾》審定編輯工作中,又依那塘版《丹珠爾》寫本於夏魯寺精心編訂。他剔偽糟充遺漏,增新內容使大藏經內容更趨豐富完整,最後用金銀粉完成了《丹珠爾》的書寫工作。這是藏文大藏經《丹珠爾》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定本。後來《丹珠爾》的幾種版本基本上都是根據他所編定的次序刊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