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朱玲娣的結果 展開

朱玲娣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

朱玲娣,女,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法

個人資料


朱玲娣,女,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北京知識產權研究會理事,中國政法大學無形資產研究中心研究員。

工作經歷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教授科目包括《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等。

研究方向


知識產權法,金融法

主要成就


1.2006年11月獲2006年11月中國高校知識產權研究會第十三屆年會優秀論文獎。
2.1997年11月第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園丁獎;
3. 2010年05月中國政法大學第八屆“學術十星”論文大賽“優秀指導老師獎”;
4.2011-2012中國政法大學“教學優秀獎”;
5.2007-2008中國政法大學“優秀教師獎”;
6.2006-2007中國政法大學“優秀實習指導教師”獎;
7.民商經濟法學院2008年度“優秀班主任”;
8.民商經濟法學院2010-2011學年“優秀班主任”;
9.民商經濟法學院2002-2003、2006-2007學年“優秀共產黨員”。

個人作品


(一)論文
1.中文知識產權圖書及信息研究,《國家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建設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2.知識產權圖書出版態勢分析與總結,《國家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建設研究》,(合作),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3.與“知識產權”、“專利”相關書籍信息的分析與展望,《國家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建設研究》(合作),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4.商標、版權、著作權相應資料庫著作分析報告,《國家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建設研究》(合作),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5.我國知識產權人才的社會需求,《商業文化》2014年第8期。
6.我國高校對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策略,《學習導刊》,2014年第8期。
7.我國高校培養知識產權人才的基本模式《素質教育》,2014年第8期。
8.我國專利信息服務體系的優化與完善(合作)《文化產業》,2014年第8期
9.中國專利信息服務體系概述(合作),《文化產業》,2014年第7期。
10.專利信息服務商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合作),《法大民商經濟法評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10月。
11.著作權法視野下的“網路’惡搞’視頻短片”(合作),《中國著作權法律百年論壇文集》,法律出版社,2013年6月。
12.知識產權法研討課、案例課研討專題及寫作問題研究,載《知識產權法學理論與實務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
13.我校本科生知識產權法課程體系的完善,中國政法大學《教育文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14.關於我校知識產權專業實習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教育文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15.知識產權法研討課、案例課研究,《中國政法大學教育文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16.知識產權法人才培養模式新探—本科生知識產權法研討課、案例課實驗紀要,《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7.開源軟體、專利及標準(合作),《全球化與知識產權保護國際會議論文集》,2008年1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8. 企業專利戰略與市場對接中的法律問題,《知識產權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19.中外商業方法專利保護比較研究(合作),《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6年第5期(2006年9-10月)。
20.企業專利戰略與市場對接中的法律問題,《私法的理念與制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21.中國企業專利戰略問題思考(二),《環球財經與法制》2005年第4--6期。
22.中國企業專利戰略問題思考(一),《環球財經與法制》2005年第1-3期。
23.從我國“麻將”規則的本土性看中國對外國知識產權法的移植,《法制日報》2004年12月2日。本文被《電子知識產權》2005年第1期全文轉載。
24.論我國版權保護技術體系法律制度的完善,《科技與法律》2004年12期。
25.接受委託的商標設計人應注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電子知識產權》2000 年10月。
(二)教材
1.《知識產權法學》(合作),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本人寫第四編專利法部分。
2.《知識產權法案例教程》(合作),知識產權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本人寫第一編知識產權法總論、第五編其他知識產權法律制度。
3.《知識產權法教學案例》(合作),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本人寫第四章商標法部分。
4.《新編知識產權法教程》(合作),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