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什卡雪峰
風景名勝
崗什卡雪峰位於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海拔5254.5米,是祁連山脈東段的最高峰,峰頂常年白雪皚皚,銀光熠熠,宛如一條玉龍,也是門源境內群山之首。
門源回族自治縣有一座盡顯北國風光的雪峰----崗什卡雪峰,是環西寧旅遊圈最近的第一高峰,是青海省登山運動管理中心確定重點開發的三座登山雪峰之一。崗什卡雪峰海拔不高,是旅遊愛好者登山探險的理想場所,亦可作為登山、山地縱走的訓練基地。隨著我省登山探險旅遊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它已經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登山探險旅遊愛好者。如果天氣晴好,可以從大坂山環山公路上就能清楚看到桀驁不群的崗什卡雪山獨立成峰,氣勢蔚為壯觀。
崗什卡雪峰面積約450平方公里,又稱冷龍嶺,是祁連山主峰之一,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間,山峰西北—東南走向,在青海境內延伸280餘公里,寬30—50公里,目前對國外尚未開放。盛夏的崗什卡雪峰寒氣逼人,在海拔4500米以上多有現代冰川,冰川總面積為81平方公里。每當夕陽西下,晚霞漫天時,山頂晶瑩瑰麗,熠熠閃光,雪線以下卻是廣闊的草原和油菜花海。海拔高差、複雜地貌,冰川與溫泉、湖泊與長河神奇地結合,構成了它內涵深邃豐厚的神韻和峻拔飄逸的氣質。
崗什卡雪峰,亦名“冷龍嶺主峰”,海拔5254.5米,雪線高度北坡4200米,南坡4400米。山體主要由偏酸性石英角閃岩、片麻岩、斜長角岩、基性火山岩等組成,在構造上屬北祁連山加里東褶皺帶。集現代冰川的壯觀和完整的植被帶為一體,是科學考察,登山探險和旅遊觀光的理想之地。峰頂有百萬年冰川,積雪終年不化,氣候瞬息萬變,玄奧莫測,時而藍天白雲,銀光熠熠,時而狂飈大作,天昏地喑,有時雪崩暴發,龍吟虎嘯,飛雪漫卷,令人膽寒心驚。每當夕陽西下,晚霞輕飛,山頂晶瑩白雪、熠熠閃光,時呈殷紅淡紫、淺黛深藍,猶如玉龍遨遊花錦叢中,暮靄升騰,被稱為“龍嶺夕照”,是門源古八景之一。
崗什卡雪峰周圍山巒疊嶂,垂直植被分佈明顯,山頂古冰川人跡罕至,冰瀑冰掛氣勢雄渾,流水潺潺彩瀑繽紛,山腳草木蒼鬱,鮮花怒放,牛羊成群,野生珍稀動物經常出沒,是神話中西王母的水晶宮,華熱藏族崇拜的十三大山神中的第一神峰。。它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觀賞、科學考察價值。其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美麗,是旅遊觀光、科學考察和登山探險的又一勝地。草原、雪山、村莊、古老的宗教文化和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構成了特色旅遊的主題,在旅遊市場獨樹一幟並極富有地域特色。
崗什卡雪峰
崗什卡雪峰
明洪武年間西平侯沐英,西征將軍鄧愈,曾追羌至此。另有史冊記述,公元345年,酒泉太守馬岌對前涼張俊說:"酒泉南山即崑崙,昔日周穆王西征崑崙,會西王母於此山,西王母虎身豹尾,人面虎齒,全身皆白,居雪山洞中,此山系古崑崙支脈,宜立西王母祠,以禪朝庭無疆之福"。得到了張俊的同意,就立王母祠於崗什卡山上,命名"崑崙"。唐穆宗長慶年間(公元807-821年),遣使臣劉元鼎至吐蕃和議時登上了此山。其山日光映雪,霧呈紫色,又名"紫山"。山下灌林密布色呈青黧,因而古羌語稱"悶摩黎山",在廣大的華熱藏區所崇拜的十三大山神中,被尊為第一神,享有阿彌崗什卡之盛譽(意為老爺雪山),當地藏族將白色認為吉祥來崇敬。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奉祀崗什卡山神,活動規模隆重,不但請喇嘛誦經,還舉行賽馬、摔跤、射擊等活動。還有一個奇特的祭祀內容,每年要用紙糊制一隻1.5米高,3米長的大鳥藏語稱為"夏傑強瓊"(意為百鳥王)登高放飛,為的是紀念西王母和其青鳥使者。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鳥,赤首黑目",郭璞解釋說:"這三隻青鳥都是王母之使者"。後人都把傳信使者也稱為青鳥,李商隱"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詩句中的典故便由此而來。
崗什卡雪峰位於門源回族自治縣北部,青石嘴鎮以北,皇城蒙古族鄉東灘村北部,大通河與河西走廊之間,227國道147公里處,地理坐標東經101.46度,北緯37.69度,自寧張公路K147+500米處,至崗什卡七彩瀑布處,共14公里,為四級沙路。
崗什卡雪峰地區屬高寒半溫氣候區,年均溫度在1℃度上下,年降雨量550―600毫米,80%的年降水量集中在5―9月份,1月份平均氣候在-13.5℃,7月份平均溫度為12℃。3、4月為大風天氣。6―7月、9―10是最佳登山季節,8月份屬當地雨季,不利於開展登峰活動。
2000年7月兩岸三地大學生聯合登山隊(香港,澳門,台灣)19名隊員未登頂。
2002年10月日本新瀉山嶽登山隊16名隊員未登頂。
2004年10月日本長野中高年登山隊27名隊員,3人登頂.
2006年5月2日下午3:27分中國湖南8名驢子,老羊和土匪2人成功登頂。
2006年8月甘肅蘭州8名隊員未登頂
2007年6月24日12時55分青海戶外聯盟山友老走、西寧理體青年旅舍張勇登頂
*2007年6、7月間,又有若干山友陸續登頂,未做詳細紀錄
2011年7月26日,陝西狼圖騰戶外俱樂部5名隊員,王玉龍、曹陽2人成功登頂
2012年7月24日,北京師範大學綠色營地登山隊,9名隊員,4人登頂,完成大學生社團首登。
2012年10月5日,青海征途戶外探險俱樂部登山隊,10名隊員登頂。
2014年7月29日,寧夏石嘴山緣野戶外運動俱樂部4名隊員,李洪海1人登頂;
2015年7月24日,青島向陽山戶外運動俱樂部,五名隊員,三人登頂
2016年2月23日,青海大學生郭智陽獨自登頂。
2016年5月29日,哥倫布戶外俱樂部領隊大方、山友孔昊昊南坡登頂。
2018年10月4日,上海遊客王帥獨自南坡海拔5000米折返,未登頂。
2018年10月5日,中國北京極度體驗戶外俱樂部登山隊員呂彬、方秋實等四人登頂。
崗什卡的攀登以冰雪技術為主,路線上冰裂縫較多。攀登時應結組,不能盲目攀登。如果有教練指導登山最好。在崗什卡地區,一般修路和登頂需3天的好天氣。這裡海拔與青藏高原腹地同一高度相比,含氧量要高,所以基本不會有明顯的高山反應,因為它的北坡是河西走廊,海拔只有1300米左右。
BC→C1
BC離C1距離較遠,約5.5公里左右,海拔上升約530米,需4―5個小時。一路漫上,先經過一段碎石坡,長大約2.5公里,但是路線上有些地方碎石較大,需穿徒步鞋和使用手杖。在雪線下300米左右,有一段坡度在40度以上的碎石坡,行走困難,需要小心通過。翻過40度碎石坡,之後上到雪線。越過一條山脊后沿,“之”字形路線繼續上升,就到達崗什卡峰雪線下方的C1營地,路線上浮雪較厚(注意冰裂縫),應結組行走,不宜單獨行走,在攀越山坡時需作保護。晚宿C1。
C1→頂峰
從C1到頂峰高差是646米左右,需要時間約7―8小時,最好早上05:00就從C1出發。營地向上是約200米、坡度為35度左右的小山脊,山脊上面是一段500米左右的平地,走過平地就到達了主峰的腳下,準備開始沖頂。前進路線的坡度約在40度左右,途中會有冰坡出現,需要結組攀登作好保護,不宜單行。在途中應控制好時間,最好在中午1點以前能登頂,因高原氣候從中午以後天氣都有較大的變化。
頂峰→C1
在頂峰攝影時應互相作好保護不能大意,不能長時間不戴手套、雪鏡、以免造成凍傷和雪盲,不宜久留。下車時應控制速度,盡量走原路,不可盲目開闢新路,結組做好保護,防止滑墜,確保安全。
從西寧到崗什卡的交通十分便利,有兩條公路可走:
1.西寧--大通--大坂山--青石嘴--盤坡山口--七彩瀑布--崗什卡雪峰大本營(二台)--登頂;
2.西寧-互助土族自治縣-北山林場-門源縣城-石嘴鎮-盤坡山口---七彩瀑布--崗什卡雪峰大本營(二台)--登頂。
路線1比較近,從西寧出發到達盤坡山口約160公里,路線2相比之下較長,到盤坡山口約200公里,但風景極其優美。進山途中可經過青海省的著名風景區互助土族自治縣、北山林場、高山牧場等。從盤坡山口前往大本營另需租用馬匹託運裝備,馬匹在盤坡山口牧民家可租到(注意當地民族習俗),徒步約3―4小時,負重徒步需5小時左右,行程約6.5公里到達海拔4070米的崗什卡雪峰大本營。
安全提示
崗什卡雪峰的攀登以冰雪技術為主,路線上冰裂縫較多。攀登時應結組,準備並帶好登山裝備,不能盲目攀登。在崗什卡地區,一般修路和登頂需要3天的好天氣。這裡海拔與青藏高原腹地同一高度相比,空氣濕潤,一般不會有明顯的高山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