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潛鳥

太平洋潛鳥

太平洋潛鳥(學名:Gavia pacifica)是潛鳥目下的一種中型鳥種。有指太平洋潛鳥與黑喉潛鳥是同種。在阿拉斯卡、加拿大北部及至遠東地區的巴芬島及俄羅斯東面的勒拿河等地的凍土層的湖泊深處繁殖。與其他潛鳥不同的地方是太平洋潛鳥會成群地進行遷徙。如在冬天就集中在海洋上,特別是太平洋的海岸或大型的湖泊。當中包括中國、日本、北朝鮮、韓國、美國及墨西哥等。偶爾也在格陵蘭英國出現。常成對或小群活動,善游泳和潛水,水上起飛困難,主要以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多分佈於北美洲,中國偶見。繁殖期6-7月, 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至阿拉斯加及加拿大;越冬於日本沿海及北美洲西部南至北緯23°。 種群數量呈上升趨勢,但棲息地越來越小。

形態特點


夏羽前額暗灰;頭頂至後頸淡灰白色;上體余部包括背、肩、腰、兩翅、尾上覆羽和尾羽均為黑色,具綠色金屬光澤;上背和肩密布長方形白色斑塊,呈瓦列狀排列;翅上覆羽具細小白色斑點;頦、喉及前頸黑色,具紫色光澤,喉部有一條由短的白色縱紋組成的不連續的橫帶;頸側具有黑白相間的縱行條紋;胸、腹白色,體側黑色,翼下覆羽白色;腋羽白色,先端具黑褐色羽干紋。
冬羽額、頭頂至後頸黑褐色;頦、喉、眼以下和前頸白色,與後頸黑色分界明顯,形成鮮明對照;背至尾黑褐色,具不明顯的灰白色橫斑;喉部具細的黑褐色橫帶。下體白色,胸側具細的黑色縱紋;兩脅黑褐色。
幼鳥和冬羽相似,背和肩具淡色羽緣,頭頂和後頸較淡,喉部無黑褐色橫帶,其餘似成鳥冬羽。
虹膜栗褐色,嘴黑色,跗蹠黑褐色
大小量度
體重♂2500克,♀1800-2400克;體長♂613-680毫米,♀600-610毫米;嘴峰♂35-66毫米,♀34-63毫米;翅♂285-312毫米,♀271-300毫米;尾♂55毫米,♀54-56毫米;跗踱♂76毫米,♀76毫米。(註:♂雄性;♀雌性)

生活習性


太平洋潛鳥成對或小群活動,偶爾亦有呈單隻的。善游泳和潛水,浮於水面時,身體沉入水下部分較多,尾緊貼水面,有時甚至將整個身體沉入水下,僅留頭、頸在水面遊動,並不斷左右擺動頭、觀察四周,有危險時則全部沉入水下,通過潛水逃跑。亦能飛翔,且飛翔迅速,但在水面起飛比較困難,一般不能飛翔。

覓食行為

太平洋潛鳥主要以魚類為食,也吃昆蟲及其幼蟲、甲殼類軟體動物等水生無脊椎動物。通過潛水覓食,潛水本領很好,通過腳划動,也能通過兩翅的划動而加快速度追捕魚群。昆蟲和小魚則在水下吞食,大的食物多在水面吞食。

社群行為

太平洋潛鳥春季3月至4月離開越冬地北遷,5月到達繁殖地。秋季9-10月開始南遷,到達中國東部沿海在11-12月。遷徙時多成對或成小群,經過嫩江烏蘇里江,在遼東半島和東部沿海越冬。

繁殖方式


太平洋潛鳥繁殖期6-7月。繁殖於北極和亞北極苔原和苔原森林地帶,營巢於海岸、河口、河流及湖泊岸邊。巢多由枯死的水生植物堆積而成,極為簡陋。每窩產卵1-2枚,卵的大小為68.5-87毫米×44-51毫米,平均75.7毫米×47毫米。
年長的幼鳥通常在巢中佔有哺育的優先地位,在食物缺乏的時期,親鳥通常先餵養年長的雛鳥,而年幼的雛鳥則可能會死去。雛鳥在一開始的5-7周完全依賴親鳥,約到第8周會開始鍛煉捕魚和獨立生活的能力。親鳥有護鳥行為,會用翅膀遮擋住雛鳥防止捕食者攻擊。在繁殖期間,雄鳥為了爭奪雌鳥會有攻擊行為,它們經常用嘴攻擊對手甚至留下致命傷。

種群現狀

在中國數量稀少,偶見有報道。曾記載於1983年12月1日在大連小平島近海岸採得1隻雌鳥。 
太平洋潛鳥的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相關的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波動範圍<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面積和質量下降,種群數量過小,分佈區域碎片化等)。種群數量趨於上升,沒有達到瀕危的境況(在10年或者3個世代內數量下降>30%);種群數量龐大,未接近種群脆弱或瀕危的標準(種群內成熟個體的數量<10,000,並在10年或者3個世代內持續下降>10%,種群結構失衡等)。 
2006年,濕地國際估計太平洋潛鳥的全球種群數量為930,000-1,600,000隻。2009年,部分國家種群數量估計為:有50-10,000隻太平洋潛鳥在日本越冬;有100-10,000隊成鳥和1,000-10,000隻個體在俄羅斯越冬。
在冬季,太平洋潛鳥的種群密度相對更低,而繁殖季節種群密度則更高。研究發現太平洋潛鳥的體內的一些化學物質有可能來自於其生態系統中的污染,而那些污染物質最終到達食物鏈更高級別的太平洋潛鳥體內。對於人類帶來的壓力,太平洋潛鳥適應得相對更好,但是太平洋潛鳥的棲息範圍由於人類的佔用正變得越來越小是致危因素

保護舉措

已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04),評估等級——未予評估(NA,中國為分佈區邊緣)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 ver 3.1——無危物種(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