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牟尋

異牟尋

異牟尋(754年-808年),蒙氏,閣羅鳳之孫,鳳伽異之子,南詔第六代國王,779年―808年在位。779年,閣羅鳳去世,異牟尋即位。808年去世,謚號孝恆王,其子尋閣勸即位。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異牟尋是南詔王閣羅鳳之孫,陽瓜州刺史鳳伽異之子,其母李氏是烏蠻別種獨錦蠻女子。異牟尋聰慧能幹,善於撫慰百姓,粗識文字。大曆十四年(779年),異牟尋的祖父閣羅鳳去世,因異牟尋的父親鳳迦異早逝,故由異牟尋繼承南詔王位。
異牟尋繼位后,率領二十萬人馬與吐蕃會合,共同進攻唐朝。一路人馬前往茂州,越過文川,侵擾灌口;一路前往扶、文,侵略方維、白壩;一路侵襲黎、雅,攻打邛郲關,命令手下說:“替我攻下蜀州做東府,凡有技藝者都送邏娑城,每年給一匹縑。”於是兵士猛力向前,攻陷城寨,居民都逃進深山。唐德宗派禁衛軍以及幽州軍救援東川,與山南的兵會合,大敗異牟尋的人馬,斬首六千人,活捉的不計其數,墜落山崖摔死的也近十萬。異牟尋害怕,便遷都苴咩城(今雲南大理),修築城牆十五里。吐蕃封異牟尋為日東王,將南詔降為吐蕃屬國。
當時吐蕃要異牟尋繳納的貢賦又多且重,並奪取所有的險要處建立他們自己的城堡,每年都要求派兵助防。異牟尋漸漸不勝負擔。清平官鄭回勸異牟尋說:“中國有禮義,對屬國很少苛責索求,不像吐蕃那麼貪婪刻薄,不如脫離他重歸順唐廷,就不再會有遠戍之勞,得利沒有再大的。”異牟尋覺得對,漸生歸附唐朝的念頭,但還不敢貿然行事。貞元四年(788年),正遇節度使韋皋安撫各蠻,恩威並施。各蠻國知道異牟尋的心思的,就告訴韋皋。韋皋派密探送信,吐蕃懷疑他有二心,於是索要大臣的兒子做人質。異牟尋越加怨恨。最終歸順唐朝。
貞元九年((793年),異牟尋與韋皋夾攻吐蕃,得鐵橋等十六城,移寧北節度至劍川,稱劍川節度。次年,唐詔訂立盟約。吐蕃開始衰落,南詔成為西南強國。808年,異牟尋去世,謚號孝恆王,其子尋閣勸即位。

在位年號


見龍:780年-783年
上元:784年—792年
元封:793年—808年

史籍記載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家族成員


曾祖父:皮邏閣(唐賜名蒙歸義),南詔王。
祖父:閣羅鳳,南詔王。
父親:鳳迦異,陽瓜州刺史,早逝。
母親:李氏,烏蠻別種獨錦蠻女子,其家族世代與南詔王族聯姻。
兒子:尋閣勸(又名新覺勸),南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