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建校60多年,辦學底蘊深厚,是省部級重點師範學校,全國紅旗學校,中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項目學校,四川省培養普通大專層次中小學、幼兒教育師資學校。現為西華師範大學二級學院德陽初等教育學院。

歷史沿革


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
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
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 ,創辦於一九四五年,學校還與西華師範大學、綿陽師範學院、曾與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學。學校坐落在川西歷史文化名鎮——孝泉。校址為我國歷史上文明的二十四孝之東漢“一門三孝”舊地——姜孝祠。其“千里送母”“臨江汲水”“大白贈鞭”“孝德化泉”“白衣寄身”“安安送米”“湧泉躍鯉”的傳奇故事在我國及東南亞廣泛流傳。悠悠古鎮,地處德陽、綿竹、什邡三市之間,交通便利,信息暢通,少數民族回族文化也流傳在此,回族特色的伊斯蘭教堂,回族的民族生活文化更讓孝泉盡顯風采。
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創辦於1945年9月,位於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孝泉鎮。
1941年初,德陽縣政界和教育界人士深感德陽有辦師範的必要,經過多次商議,提議在德陽辦一所師範學校,以培養小學師資。提議得到了四川省政府、綿陽專署和德陽縣政府的重視。1945年,省政府批准由專員馮均逸任校籌備處主任,王成德(西北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為副主任,組成籌備處,負責實施在德陽籌辦師範學校。
1945年,四川省教育廳廳長郭有守簽發四川省教育廳民國三十四年第6號令,批准在德陽縣孝泉鎮正式修建四川省立德陽孝泉師範學校。1945年9月購新地計荒土、熟土共20畝,姜孝祠劃歸學校永遠租用,借用姜孝祠前廊一小部分,另划文武廟為女生宿舍。新建了平方教室、男生宿舍、圖書館和實驗室。
1946年2月,學校籌建基本就緒,省教育廳廳長劉明揚指令,王成德為省立孝泉師範學校校長,春季開始招生,招生範圍為川西北,招有兩個班共56名學生,學制三年,培養小學合格師資。
1946年9月,省教育廳廳長劉明揚指令,免去王成德校長職務,任命周大爖為四川省立德陽孝泉師範學校校長。
1948年9月,四川省政府主席兼省軍管區司令部司令官王陵基、副司令韓任民簽文,派魏宗遠為省立德陽孝泉師範學校少校教官。
1949年2月9日,王陵基、韓任民簽文,教官魏宗遠另有任用,調袁立彬接任盧劍予任教務主任,訓育主任肖建摸,體育主任劉秀本、事務主任胡宗慶、軍訓教官張慎源。
解放初期,德陽縣人民政府縣長申秉均、政委張強決定,由中共地下黨員、原國立六中教育學教師、西北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的馮興漢同志任政府全權代表,原國立六中教師馮邵岑為聯絡員,中共黨員曹立生為軍事代表(未到任),著手接管孝泉師範。1950年1月31日上午9:00,接管座談會在孝師召開,人民政府代表、聯絡員,孝師和私立躍鯉中學兩校教職員工,躍鯉中學董事及地方人士、學生家長等六十六人參加了座談會。3月12日,卸任校長周大爖、新任校長馮興漢、副校長路梅亭和具體移接人員會亞龍、王蘊章又在正式移交文書上籤了字,接管工作正式完成。
接管工作完成後,綿陽地區行署經考察論證確認,孝泉師範原招收德陽、綿竹、安縣廣漢、什邡等地學生,地點適中,校內及周邊環境良好,是教書育人的好地方,於是決定擴大辦學規模,將原綿竹簡易師範併入,命名為川西區孝泉師範學校。1950年3月11日,正式任命馮興漢同志為校長,路梅亭同志為副校長,孫在衡同志任教導主任,丁祥雲同志任副主任,周厚凱同志任總務主任。為適應當時社教宣傳活動的需要,還設有輔導主任一職,由胡宗慶擔任。在學校機構方面,撤銷了訓育處,該教務處為教導處,增設教導員主管學生學習、生活、紀律等具體工作,建立了班主任制度以組織班集體和學生參加社會活動,學校機構的更新、完善,保證了工作的正常運轉。
1950年下期,學校專門成立綿陽地區行政公署,經行署審核批准孝泉師範就近修建附屬小學,將綿竹孝德小學接收過來,更名為川西孝泉師範附屬小學,經學校建議,上級正式任命謝天蔭為附小校長。1953年2月,謝天蔭同志奉命調到綿陽師範。同年,上級委任黃漢文為校長。1958年,黃漢文調任黃許中學校長,劉學敏繼任至文革。文革動亂,孝師黨政秩序被破壞,附小也不能發揮其實習基地作用,教師紛紛下放大隊勞動。撥亂反正後,德陽縣教育主管部門在附小舊址上建起孝泉初級中學。從附小創辦至文革時期,附小作為孝師的實習基地,在提高孝師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實際能力方面,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1952年底,思想改造運動后,路梅亭、孫在衡被免去了副校長、教導主任行政職務,改任教員。孫德俊被任命為教導主任,張厚樂由縣團委調來學校任副主任,主管共青團和學生工作。胡宗慶繼續任副主任,1953年秋季調出。
1953年,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加上西康省的一部分合併為四川省,學校也由省教廳下文正式更名為“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
1954年10月29日,西北大學地理系畢業的楊新儀由綿陽調來,任副教導主任、團總支書記。1956年,楊新儀升任副校長。
1958年,中共孝師支部成立,楊新儀任支部書記。1960年9月14日,葉傳華任副教導主任兼團總支書記。1961年,魏勃任辦公室主任,易明珊任廚師部主任,范增墉為總務組長。1962年,孫德俊調任德陽二中副校長之後,韓敏之繼任教導主任。
1965年四清運動時期,四清工作組進駐學校,學校黨政大權即掌握在工作組的手中。1966年暑假,學校教職工奉命赴綿陽參加文革集訓,集訓回來后,學校領導和不少老教師被關進了牛棚。1966年下學期,學校出現了紅衛兵組織,開始了革命大串聯,學校教學秩序被徹底破壞。
1968年12月31日,孝泉師範學校革命委員會成立,原綿陽地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成基來校任主任,原德陽縣總工會副主席張淑文分別擔任中共孝師支部正副書記。1973年,劉成基調回綿陽地區宣傳部工作,學校工作由張淑文負責,直到1978年。
1976年10月,黨中央粉碎了“四人幫”反黨集團,結束了災難深重的文化大革命,學校逐步恢復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1978年,德陽縣革委派王守澤任學校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原學校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楊新儀落實政策後任黨支部副書記,張淑文調離孝泉師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撤離了革委會。1979年11月,楊永魁同志由小金縣武裝部副政委專業,安排來孝泉師範任副校長。教導主任由團總支書記羅周儉同志兼任,原教導主任韓敏之同志落實政策后,任教導副主任。同年恢復了孝師工會,主席陳明堯、副主席鄭本達。1981年,工會改選,主席楊永魁、副主席鄭本達。1979年,原校長馮興漢同志落實了政策,任副校長。1981年,馮興漢任校長。1982年,馮興漢調離孝泉師範,楊新儀同志任校長。
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四川省德陽市正式成立。1986年,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直接歸屬於德陽市,體制上市縣共管,以市為主。建市至今,孝泉師範學校先後組建了七屆領導班子。
1983年建市初期,學校校長為楊新儀同志,副校長為周維漢同志,辦公室主任為胡昌元同志,教導主任由周維漢同志兼任,副教導主任為張劍同志,楊永魁同志為黨總支副書記,朱明華同志任總務主任。1985年9月,學校為了加強學生管理工作,設立了學生工作領導小組,由洪景明同志任組長,兼管團委工作。1986年,學校成立政教處,洪景明同志任政教處副主任。趙昌貴同志任副教導主任。
1987年,范輝翰同志調出。10月,高世全同志調市教委任副主任。古大成同志任孝泉師範學校黨總支書記兼校長,洪景明同志任副校長,趙昌貴同志任教導主任,汪順烈同志任政教主任。1992年11月,劉順敏同志任副教導主任。1993年,學校因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的需要,成立教科室,由劉順敏同志兼任教科室主任,鄒貴興同志任副主任。1996年9月,汪順烈同志辭去政教主任職務,廖星平同志任政教處副主任。1996年11月,趙昌貴同志任學校副校長。
1997年底,胡昌元同志退休,趙昌貴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1998年2月,廖星平同志任政教處主任,孫維福同志任教導處副主任,羅越南同志任政教處副主任。2001年7月,朱明華同志退休。
2001年8月,洪景明擔任總支書記、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10月升任校長。8月廖星平同志任總支副書記、校長助理,2002年10月任副校長。2002年6月,周玉方任辦公室主任。
2004年8月,洪景明同志調到德陽市經濟學校任校長,原德陽市經濟學校校長助理羅晶寶同志調入我校任總支書記、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2004年10月,孫維福同志任教導處處長,羅越南同志任學生處處長,王建明同志任招生就業處處長,江賢盛任總務處副處長。
2005年4月16日,加掛了“德陽市職業技術學校”校牌。
2005年4月28日,加掛了“德陽電大旅遊外事學院”校牌。
2005年9月,葉文利任教導處副處長,李燦任學生處副處長,容福成任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魏俊任總務處副處長,田富林任教育科研處副處長。
2009年7月30日,黨委辦公室與學校辦公室合署辦公。教育科研處從教務處分離。申報辦公室設在教育科研處。設立就業辦公室,負責學生的頂崗實習與就業工作。
2010年4月27日,學校設立實訓中心,容福成擔任實訓中心副主任。
2010年4月,李燦被任命為學校團委書記,同時,簡堂永被免去團委副書記職務。
2011年9月28日,教育科研處與教務處合署辦公,設立初等教育專業部、學前教育專業部、機電專業部,撤銷實訓中心、電氣與信息專業部、廣告服裝專業部。
2011年9月28日,孫維福同志擔任教務處處長兼科研處處長;容福成擔任招生處副處長,主持招辦處工作;簡堂永為學生處副處長;劉邦英為機電部副主任,主持機電專業部工作;吳弟平為初等教育專業部副主任,主持初等教育專業部工作;唐清德為學前教育專業部副主任,主持學前教育專業部工作;免去檢簡堂永的招生處副處長職務;免去張建華總務處副處長職務;免去容福成實訓中心副主任職務;免去田福林教務處副處長職務;免去吳弟平師範專業部副主任職務;免去唐清德廣告服裝專業部副主任職務;免去周鵬電氣與信息專業部副主任職務。
2012年11月26日,德陽市教育局與四川現代教育集團簽署《關於解除採取民辦公助體制舉辦德陽職業技術學院協議的協議書》,2006年8月25日簽訂的《採取民辦公助體制舉辦德陽職業技術學院》的協議終止,學校不再增掛“德陽市職業技術學校”校牌,確定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為唯一辦學主體。
2012年12月3日,免去羅晶寶同志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校長職務,張登智同志為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副校長(主持工作),王建明同志為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副校長。
2012年12月6日,經德陽市委教育工委研究決定:何貴同志不再擔任中共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委員會委員、副書記職務。
2013年3月,學校科研處從教務處剝離,周玉方同志任科研處處長,張登智同志主持學校全面工作,分管學校辦公室、黨辦及科研工作,廖星平同志分管教務工作、總務工作,王建明分管招生工作、就業工作。
2013年8月,李燦同志任學生處處長,何瑜任團委書記。
2013年9月10日,加掛了“西華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校牌。
2014年7月,學校成立實訓中心,唐清德同志擔任實訓中心副主任職務。8月,學校副校長王建明同志被授予四川省特級教師榮譽稱號。
2015年,在學校辦學70周年到來之際,為回顧歷史、展現辦學成就,推動學校提升辦學水平,辦人民滿意學校,全校師生積極行動迎接70周年校慶。
2016年3月,德陽市人民政府和西華師範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辦學條件


學校配有電視演播廳、多媒體教室、語音、心理、電教、賓館服務、電子、電工、服裝製作室、美術製作室、擁有500餘台中高檔計算機,建有標準化的運動場,館藏圖書五萬餘冊,閱覽室期刊兩百餘種。
學校設計規模為全日制在校生1000人,主要為社會經濟建設發展培養做人有教養,做事有專長的高素質技術工人。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學校一直保持著省文明單位、省衛生先進單位、省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省校風示範學校、省綠化百佳單位等榮譽。
學校佔地面積150畝,建築面積近4萬平方米。建有教學樓、科學樓、藝術樓、體育館、形體練功廳、食堂、禮堂、階梯教室、圖書樓和四幢教工 宿舍樓、三幢學生宿舍樓等宏偉建築群,匹配有電視演播廳、多媒體教室、語音室、電教室、美術製作室、閱覽室,500餘台中高檔電腦,標準化體育運動場等,在籍學生1000餘人。
學校多年來的歷史積澱,形成了一支思想素質過硬、結構合理、學科齊全、教學水平高、基本功紮實、動手能力科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00多人,先後評出高級講師38名,講師59名;有全國教育系統勞模1人,省勞模3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獎1人,省優秀教師4人,省青年拔尖教師1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者25人,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0%以上。

院系概況

學校設有初等教育專業部、學前教育專業 部、機電專業部三個教學職能部門

人才培養

同學校在專業開發和建設上,立足自身實際,瞄準市場,重視新專業的科學論證和已開專業的整合改造,並集中力量辦好名牌示範專業。2012年學校開設有初等教育、學前教育、機械加工、數控技術、焊接技術、市場營銷等專業。初等教育、學前教育為川西地區培養了大量人才,其他職業技術專業則它們的用需求量大,員工待遇高,就業前途穩定,是農村學生成才與家庭脫貧的理想捷徑。 

領導團隊


行政職能
黨委書記張登智
學校副校長張登智、王建明、孫維福
黨辦行政辦主任羅越南
學生處處長李燦
總務處處長魏俊
教務處處長葉文利
招生處處長容福成
就業科科長姚振
校團委書記何瑜
校團委
團委書記何瑜
團委委員王磊
學生會主席林鳳翔
團委秘書長吳寨
初等教育專業部
部長吳弟平
支部書記田富林
專業部幹事羅應山
團總支書記梁爽
團總支副書記劉雪嬌
學生會主席曾勇
辦公室主任吳熙
學前教育專業部
部長唐清德
支部書記李果
專業部幹事丁五
團總支書記李功成
學生會主席周文清
機電專業部
部長劉邦英
支部書記張建華
專業部幹事楊周鍔
團總支書記楊謀
學生會主席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