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

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建造約需10年,耗資50億美元(1998年值)。ITER裝置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托克馬克,俗稱“人造太陽”。2003年1月,國務院批准我國參加ITER計劃談判,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ITER談判聯合小組代表我國政府與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共同草簽了ITER計劃協定。這七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國家和主要的亞洲國家,覆蓋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我國參加ITER計劃是基於能源長遠的基本需求。2013年1月5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宣布,“人造太陽”實驗裝置輔助加熱工程的中性束注入系統在綜合測試平台上成功實現100秒長脈衝氫中性束引出。2020年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在法國該組織總部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

2020年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簡要概況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
際熱核聚驗堆()計劃,簡稱“()計劃”,(:   ),計劃倡議,始驗堆研究設計。努,耗資五億元,集聚變研究主要成果基礎上,ITER工程設計於2001年完成。此後經過五年談判,ITER計劃七方2006年正式簽署聯合實施協定,啟動實施ITER計劃。ITER計劃將歷時35年,其中建造階段10年、運行和開發利用階段20年、去活化階段5年。
政府堅支持參計劃,胡錦濤指示。深調研充論證,政府決式參計劃談判。,積極推談判程,儘早啟施計劃懈努,,承辦九政府談判議。計劃僅際空站際科程計劃。該計劃集今際控磁約束核聚變的主要科學和技術成果,首次建造可實現大規模聚變反應的聚變實驗堆,將研究解決大量技術難題,是人類受控核聚變研究走向實用的關鍵一步,因此備受各國政府與科技界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核聚研究今科技決類未源題展際合計劃。源規清潔源,聚具資源限,污染環境,產射核廢料等優點,是人類未來能源的主導形式之一,也是目前認識到的可以最終解決人類社會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ITER計劃是實現聚變能商業化必不可少的一步,其目標是驗證和平利用聚變能的科學和技術可行性。ITER計劃集成了當今國際受控磁約束核聚變研究的主要科學和技術成果,擁有可靠的科學依據並具備堅實的技術基礎。國際上對ITER計劃的主流看法是:建造和運行ITER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已經具備,成功的把握較大,經過示範堆、原型堆核電站階段,可在本世紀中葉實現聚變能商業化。

協商合作


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它的建造大約需要十年,耗資五十億美元(1998年值)。合作承擔ITER計劃的七個成員是歐盟、中國、韓國、俄羅斯、日本、印度和美國,這七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國家和主要的亞洲國家,覆蓋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為建設ITER,各參與方專門協商組建了一個獨立的國際組織,各國政府首腦在過去幾年中都採取不同方式對參加ITER計劃作出過正式表態。這些都是國際科技合作史上前所未有的,充分顯示了各國政府和科技界對該計劃的高度重視。
ITER計劃的實施結果將決定人類能否迅速地、大規模地使用聚變能,從而可能影響人類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的進程。在全世界都對人類能源、環境、資源前景等問題予以高度關注的今天,各國堅持協商、合作的精神,擱置諸多的矛盾和利害衝突,最終達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協議,並開始合力建設世界上第一座聚變實驗堆。

聚變原理


歐盟、美、中、俄等2006年草簽系列合作協議
歐盟、美、中、俄等2006年草簽系列合作協議
如果說重原子核在中子打擊下分裂放出的"裂變能"是當今原子能電站及原子彈能量的來源,則兩個氫原子核聚合反應放出"核聚變能"就是宇宙間所有恆星(包括太陽)釋放光和熱及氫彈的能源。人類已經能控制和利用核裂變能,但由於很難將兩個帶正電核的輕原子核靠近從而產生聚變反應,控制和利用核聚變能則需要歷經長期的、非常艱苦的研發歷程。在所有的核聚變反應中,氫的同位素---氘和氚的核聚變反應(即氫彈中的聚變反應)是相對比較易於實現的。
氘氚核聚變反應也可以釋放巨大能量。氘在海水中儲量極為豐富,一公升海水裡提取出的氘,在完全的聚變反應中可釋放相當於燃燒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氚可在反應堆中通過鋰再生,而鋰在地殼和海水中都大量存在。氘氚反應的產物沒有放射性,中子對堆結構材料的活化也只產生少量較容易處理的短壽命放射性物質。聚變反應堆不產生污染環境的硫、氮氧化物,不釋放溫室效應氣體。再考慮到聚變堆的固有安全性,可以說,聚變能是無污染、無長壽命放射性核廢料、資源無限的理想能源。受控熱核聚變能的大規模實現將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社會的能源問題。
考慮到氘和氚原子核能產生聚變反應的條件,若要求氘、氚混合氣體中能產生大量核聚變反應,則氣體溫度必須達到1億度以上。在這樣高的溫度下,氣體原子中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已完全脫開,各自獨立運動。這種完全由自由的帶電粒子構成的高溫氣體被稱為"等離子體"。因此,實現"受控熱核聚變"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用什麼方法及如何加熱氣體,使得等離子體溫度能上升到百萬度、千萬度、上億度。但是,超過萬度以上的氣體是不能用任何材料所構成的容器約束,使之不飛散的,因此必須尋求某種途徑,防止高溫等離子體逃逸或飛散。具有閉合磁力線的磁場(因為帶電粒子只能沿磁力線運動)是一種最可能的選擇。
對不同設計出的"磁籠"中等離子體運動行為及防止逃逸的研究(即所謂穩定性研究),成為實現受控熱核聚變的第二個難點。如果要使高溫等離子體中核聚變反應能持續進行,上億度的高溫必須能長時間維持(不論靠聚變反應產生的部分能量,或外加部分能量)。或者可以說,等離子體的能量損失率必須比較小。提高磁籠約束等離子體能量的能力,這是論證實現磁約束核聚變的科學可行性的第三個主要內容。除了驗證科學可行性外,建設一個連續運行的聚變反應堆還需要解決加料、排廢、避免雜質、中子帶出能量到包層、產氚及返送以及由於聚變反應產生大量帶電氦原子核對等離子體的影響等一系列科學和工程上的難題。
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中)代表中國政府簽署
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中)代表中國政府簽署
從20世紀40年代末起,各國就開發了多種磁籠途徑,並由之出發,對聚變能科學可行性展開了不同規模的理論與實驗探索研究。投入科學家及工程師上千人,經費總計每年超過10億美元。各途徑競爭非常激烈,其間紛爭不斷。在這過程中,人們對實現聚變能難度的認識也逐步加深。但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蘇聯科學家發明的"托克馬克"途徑逐漸顯示出了獨特的優點,並在80年代成為聚變能研究的主流途徑。托克馬克裝置又稱環流器,是一個由環形封閉磁場組成的"磁籠"。等離子體就被約束在這"磁籠"中,很像一個中空的麵包圈,等離子體環中感生一個很大的環電流。隨著各國大小不一的托克馬克裝置的建成、投入運行和實驗,托克馬克顯示了較為光明的前景:等離子體達到了數百萬度,等離子體約束也獲得了明顯效果。科學家們認識到,如果擴大此類裝置的規模,有可能獲得接近聚變條件的等離子體。
20世紀90年代,在歐洲、日本、美國的幾個大型托克馬克裝置上,聚變能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不論在等離子體溫度、在穩定性及在約束方面都已基本達到產生大規模核聚變的條件。初步進行的氘-氚反應實驗,得到16兆瓦的聚變功率。可以說,聚變能的科學可行性已基本得到論證,有可能考慮建造"聚變能實驗堆",創造研究大規模核聚變的條件。

聚變應用


國際聚變界普遍認為,今後實現聚變能的應用將歷經三個戰略階段,即:建設ITER裝置並在其上開展科學與工程研究(有50萬千瓦核聚變功率,但不能發電,也不在包層中生產氚);在ITER計劃的基礎上設計、建造與運行聚變能示範電站(近百萬千瓦核聚變功率用以發電,包層中產生的氚與輸入的氘供核聚變反應持續進行);最後,將在本世紀中葉(如果不出現意外)建造商用聚變堆。我國將力爭跟上這一進程,儘快建造商用聚變堆,使得核聚變能有可能在本世紀末在我國能源中佔有一定的地位。

發展歷程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計劃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計劃
由於聚變能的研究不僅關係到最終解決人類能源問題,而且還涉及眾多最先進且非常敏感的技術,因此,ITER計劃的形成除與科學技術本身的發展有關外,還始終與主要大國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的考慮分不開。本文將主要從科學和技術角度作一些分析和說明。
1985年,作為結束冷戰的標誌性行動之一,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和美國總統里根日內瓦峰會上倡議,由美、蘇、歐、日共同啟動"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ITER計劃的目標是要建造一個可自持燃燒(即"點火")的托可馬克核聚變實驗堆,以便對未來聚變示範堆及商用聚變堆的物理和工程問題做深入探索。
最初,該計劃僅確定由美、俄、歐、日四方參加,獨立於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IAEA)之外,總部分設美、日、歐三處。由於當時的科學和技術條件還不成熟,四方科技人員於1996年提出的ITER初步設計很不合理,要求投資上百億美元。1998年,美國出於政治原因及國內紛爭,以加強基礎研究為名,宣布退出ITER計劃。歐、日、俄三方則繼續堅持合作,並基於上世紀90年代核聚變研究及其他高新技術的新發展,大幅度修改實驗堆的設計。2001年,歐、日、俄聯合工作組完成了ITER裝置新的工程設計(EDA)及主要部件的研製,預計建造費用為50億美元(1998年價),建造期8至10年,運行期20年。其後,三方分別組織了獨立的審查,都認為設計合理,基本上可以接受。
ITER建設總投資50億美元的各國份額
ITER建設總投資50億美元的各國份額
2002年,歐、日、俄三方以EDA為基礎開始協商ITER計劃的國際協議及相應國際組織的建立,並表示歡迎中國與美國參加ITER計劃。中國於2003年1月初正式宣布參加協商,其後美國在1月末由布希總統特別宣布重新參加ITER計劃,韓國在2005年被接受參加ITER計劃協商。以上六方於2005年6月簽訂協議,一致同意把ITER建在法國核技術研究中心Cadarache,從而結束了激烈的"選址大戰"。印度於2006年加入ITER協商。最終,七個成員國政府於2006年5月25日草簽了建設ITER的國際協定。目前國際組織正在組建,總幹事和副總幹事人選已確定。還有一些國家也正在考慮參加ITER計劃。
在ITER建設總投資的50億美元(1998年值)中,歐盟貢獻46%,美、日、俄、中、韓、印各貢獻約9%。根據協議,中國貢獻中的70%以上由我國製造所約定的ITER部件折算,10%由我國派出所需合格人員折算,需支付國際組織的外匯不到20%。
作為聚變能實驗堆,ITER要把上億度、由氘氚組成的高溫等離子體約束在體積達837立方米的"磁籠"中,產生50萬千瓦的聚變功率,持續時間達500秒。50萬千瓦熱功率已經相當於一個小型熱電站的水平。這將是人類第一次在地球上獲得持續的、有大量核聚變反應的高溫等離子體,產生接近電站規模的受控聚變能。
在ITER上開展的研究工作將揭示這種帶有氘氚核聚變反應的高溫等離子體的特性,探索它的約束、加熱和能量損失機制,等離子體邊界的行為以及最佳的控制條件,從而為今後建設商用的核聚變反應堆奠定堅實的科學基礎。對ITER裝置工程整體及各部件在50萬千瓦聚變功率長時間持續過程中產生的變化及可能出現問題的研究,不僅將驗證受控熱核聚變能的工程可行性,而且還將對今後如何設計和建造聚變反應堆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
ITER的建設、運行和實驗研究是人類發展聚變能的必要一步,有可能直接決定真正聚變示範電站(DEMO)的設計和建設,並進而促進商用聚變電站的更快實現。
ITER裝置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托克馬克。其裝置中心是高溫氘氚等離子體環,其中存在15兆安的等離子體電流,核聚變反應功率達50萬千瓦,每秒釋放多達1020個高能中子。等離子體環在屏蔽包層的環型包套中,屏蔽包層將吸收50萬千瓦熱功率及核聚變反應所產生的所有中子。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外觀模型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外觀模型
在包層外是巨大的環形真空室。在下側有偏慮器與真空室相連,可排出核反應后的廢氣。真空室穿在16個大型超導環向場線圈(即縱場線圈)中。
環向超導磁體將產生5.3特斯拉的環向強磁場,是裝置的關鍵部件之一,價值超過12億美元。
穿過環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超導線圈筒(中心螺管),在環向場線圈外側還布有六個大型環向超導線圈,即極向場線圈。中心螺管和極向場線圈的作用是產生等離子體電流和控制等離子體位形。
上述系統整個被罩於一個大杜瓦中,坐落於底座上,構成實驗堆本體。
在本體外分佈4個10兆瓦的強流粒子加速器,10兆瓦的穩態毫米電磁波系統,20兆瓦的射頻波系統及數十種先進的等離子體診斷測量系統。
整個體系還包括:大型供電系統、大型氚工廠、大型供水(包括去離子水)系統、大型高真空系統、大型液氮液氦低溫系統等。
ITER本體內所有可能的調整和維修都是通過遠程控制的機器人或機器手完成。
ITER裝置不僅反映了國際聚變能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綜合了當今世界各領域的一些頂尖技術,如:大型超導磁體技術,中能高流強加速器技術,連續、大功率毫米波技術,複雜的遠程控制技術等等。
2020年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新聞部門發布消息稱,人類歷史上首座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建設的關鍵進展——裝置組裝將在法國聖保羅-萊迪朗斯小鎮開始進行。如果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取得成功,人類將有望獲得幾乎用之不竭的能源。反應堆計劃於2025年啟動並獲得第一束等離子體。
2020年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在法國該組織總部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
2021年4月10日,由中核集團中核二三承擔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氣體注入系統複合管道產品製造項目在廣東惠州全部完成,最後一批產品將於近期運往法國。

國外發展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花落法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參與各方2005年6月28日在莫斯科作出決定,世界第一個熱核聚變實驗堆將在法國建造。選址爭論分為兩派據路透社2005年6月29日報道,國際熱核實驗聚變堆計劃最早於1985年提出,其最早參與國有歐盟15個成員國以及加拿大、俄羅斯和日本。美國於1998年宣布退出該計劃之後,於2003年2月18日重新加入這項大型國際計劃,中國也於同一天正式加入該項計劃。2001年,反應堆設計以及一些關鍵原型的製造完成之後,各方就開始為了如何實施該計劃而進行多次磋商。其中,反應堆建在何處尤其引人注目。最初,歐盟的西班牙、法國以及日本和加拿大都提出了申請。2003年2月19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參與各方在俄羅斯聖彼得堡作出決定,將於2013年前建成世界上第一個熱核反應堆,地點將在西班牙、法國、加拿大和日本4處候選地址中選擇。經過多輪較量,西班牙和加拿大退出,日本提出的在青森縣六所村和法國提出的在南部馬賽附近的卡達拉舍建造這個熱核反應堆的方案脫穎而出,成為最終入圍的兩個候選地址,這兩個候選地址各有特色,分別得到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不同參與方的支持。日本提出的理由是,其修建地點靠近港口,並離一個美國軍事基地很近。日本政府並且表示願意承擔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30%的費用。法國政府則強調,卡達拉舍有著現成的研究設施,那裡的氣候條件更好。在這場引人注目的爭論之中,美國、日本和韓國主張在日本六所村修建,而歐盟、俄羅斯和中國支持在法國修建。2004年1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章啟月在例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中國支持法國建設國際熱核聚變堆項目。法國最後攤牌美國總統布希在成功連任后出於政治考慮改變了立場。他認為,如果無法贏得歐洲的支持,美國將更加難以從伊拉克泥潭中脫身,因此在反應堆選址問題上採取中立態度,這使日本一下失去了重要的政治砝碼。此後,法國政府堅持宣稱,法國核能研究實力雄厚,管理水平高,選擇法國是歐盟各國科技部長經過綜合考慮的結果。2004年1月12日,法國總理拉法蘭在全國及外國記者聯誼會上表示,歐洲人有可能單獨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儘管與美國握手言和的機會始終存在。法國聲言單幹的底氣一是來自整個歐盟的支持,二是因為法國的核能技術研究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法國全國發電量的75%來自核電,競爭力強大。2005年3月,歐盟再次聲明,歐盟已決定無論與日本的談判是否成功,今年年底都將在法國開工建設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日本最終“有條件”放棄競爭在此之後,圍繞選址的爭執日益開始朝著對法國有利的方向發展。日本政府的態度也從毫無商量的可能轉變為一切好商量,出現了明顯鬆動。2005年5月2日,歐盟輪值主席國盧森堡的經濟、外貿大臣讓諾·克雷克在巴黎說,日本已同意與歐盟就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建在歐洲的可能性進行討論,而這種討論此前一直被日本拒絕。6月22日,日本《每日新聞》報道稱,日本已通知歐盟,將放棄此前與法國就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的選址之爭,這一決定將在28日於莫斯科召開的有該項目參與的六方會談上正式宣布。報道稱日本政府是在得到了豐厚的“交換條件”許諾之下才作出這一“讓步”的。日本“放棄”競爭的交換條件是,建在法國卡達拉舍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總部中將有高達20%的工作崗位提供給日方,此外,日本的原料供應商也將分得該項目的一大杯羹:在整個項目中,日方投資約佔10%。據悉,歐盟為了搶得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對日本作出了巨大讓步:歐盟承擔46億歐元總建設費用中的40%。其餘的60%分別由法國、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和中國各分攤10%。這樣一來,歐盟等於是承擔了總建設費用的一半。
美國點火計劃在麻煩中前行
在地球上,核聚變最先是在氫彈中大量產生的。在氫彈中,引爆用的原子彈所產生的高溫高壓,使氫彈中的聚變燃料擠壓在一起,由於物質的慣性,在飛散之前產生大量聚變(也叫慣性約束核聚變)。只不過,氫彈爆炸威力巨大,人類無法控制它。
上個世紀60年代,利用該原理,前蘇聯科學家提出並證明了激光可以使氘氚發生聚變。直到2009年,耗資35億美元的美國國家點火裝置(簡稱NIF)終於讓科學家看到了激光核聚變實現的可能性,人類寄希望於能從該實驗室中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核能。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聚變機器坐落在加利福尼亞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一個特大號“倉庫”里。在裝置內部,激光器會產生192條激光束,射向一個含氘氚的氫球形靶丸上使其崩潰,併產生一億攝氏度左右的高溫,從而觸發氫原子聚變,釋放大量能量。激光和氫靶丸的碰撞過程極其短暫,僅持續數幾個納秒(1納秒等於10億分之1秒)。為了達至臨界點或者說點燃反應堆,激光器的設計能量為1.8兆焦耳。
早在2012年,據《自然》雜誌報道,被稱為“人造太陽”的美國國家點火裝置(NIF)所發射出的激光已經達到了2兆焦,也是激光向核聚變能源邁出的第一步。
2013年10月7日,BBC新聞網報道,在9月末進行的一次聚變實驗中,聚變反應釋放出的能量超過了氫燃料球吸收的能量——在全世界聚變裝置中取得了里程碑突破。不過,記者尚未在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官方網站上看到該消息。
事實上,NIF項目並非一帆風順,NIF研究團隊點火目標的推進曾一推再推。《科學美國人》報道,201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專家小組的一份中期報告顯示,NIF激光觸發核聚變的方法並不被十分看好。
2016年6月26日,耗資180億歐元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項目理事會日前證實,ITER核聚變反應堆將在2025年12月首次實現點火。
中國情況發展歷程
離子迴旋天線
離子迴旋天線
我國核聚變能研究開始於60年代初,儘管經歷了長時間非常困難的環境,但始終能堅持穩定、逐步的發展,建成了兩個在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理工結合的大型現代化專業研究所,即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所屬的西南物理研究院(SWIP)及中國科學院所屬的合肥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ASIPP)。為了培養專業人才,還在中國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中建立了核聚變及等離子體物理專業或研究室。
科技部依託中國科大成立“國家磁約束聚變堆總體設計組”,中國科大核科學技術學院院長萬元熙院士擔任組長。我國核聚變研究從一開始,即便規模很小時,就以在我國實現受控熱核聚變能為主要目標。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集中選擇了托克馬克為主要研究途徑,先後建成並運行了小型CT-6(中科院物理所)、KT-5(中國科技大學)、HT-6B(ASIPP)、HL-1(SWIP)、HT-6M(ASIPP)及中型HL-1M(SWIP)。SWIP建成的HL-2A經過進一步升級,有可能進入當前國際上正在運行的少數幾個中型托克馬克之列。在這些裝置的成功研製過程中,組建並鍛煉了一批聚變工程隊伍。我國科學家在這些常規托克馬克裝置上開展了一系列十分有意義的研究工作。
自1991年,我國開展了超導托克馬克發展計劃(ASIPP),探索解決托克馬克穩態運行問題。1994年建成並運行了世界上同類裝置中第二大的HT-7裝置,最近初步建成了首個與ITER位形相似(規模小很多)的全超導托克馬克EAST。超導托克馬克計劃無疑為我國參加ITER計劃在技術與人才方面做了進一步的準備。"聚變-裂變混合堆項目"於1987年正式列入我國"863計劃",目的是探索利用核聚變反應的另一類有效途徑,其中主要安排了一些與未來核聚變堆有關技術的研發。2000年由於諸多原因,"聚變-裂變混合堆項目"被中止,但核聚變堆概念設計以及堆材料和某些特殊堆技術的研究仍在兩個專業院所繼續進行。2003年1月國務院批准我國參加ITER計劃談判,經過三年談判,2006年5月24日,國家科學技術部代表我國政府與其他六方一起,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草簽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聯合實施協定》。這標誌著ITER計劃實質上進入了正式執行階段,即將開始工程建設,也標誌著我國實質上參加了ITER計劃。
由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原名HT--7U)核聚變實驗裝置(又稱“人造太陽”)2006年成功完成首次工程調試,2007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我國實驗2012年4月19日,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中性束注入系統(NBI)完成了氫離子束功率3兆瓦、脈衝寬度500毫秒的高能量離子束引出實驗。本輪實驗獲得的束能量和功率創下國內紀錄,並基本達到EAST項目設計目標。這標誌著我國自行研製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性束注入系統基本克服所有重大技術難關。
EAST裝置輔助加熱系統是國家“十二五”大科學工程,2010年7月正式立項,它是使EAST具有運行高參數等離子體的能力,從而可以開展與國際熱核聚變反應堆密切相關的最前沿性研究的重要系統。EAST中性束注入系統完全由中國自行研製,涵蓋了精密的強流離子源等多個科學技術領域。
2013年1月5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的大科學工程“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又獲重大實驗成果,其輔助加熱工程的中性束注入(NBI)在綜合測試平台上成功實現100秒長脈衝氫中性束引出,初步驗證了系統的長脈衝運行能力。科學家們介紹說,本輪實驗獲得的長脈衝中性束引出,在國內尚屬首次,標誌著中國在中性束注入加熱研究領域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EAST裝置輔助加熱系統主要包括低雜波電流驅動系統、中性束注入系統這兩大系統。EAST中性束注入系統完全由中國自行研製,涵蓋了精密的強流離子源、高真空、低溫製冷、高電壓及隔離技術、遠程測控及等離子體和束診斷等多個科學技術領域。本輪實驗中,中性束注入系統團隊按實驗計劃僅利用10天的調試,即獲得束能量30千電子伏、束流9安培、束功率約0.3兆瓦、脈衝寬度100秒的長脈衝中性束引出。實驗在成功測試兆瓦級強流離子源性能的同時,也驗證了NBI各子系統具備100秒的長脈衝運行能力。目前獲得的實驗結果具有里程碑性質,標誌著中國自行研製的具國際先進水平的中性束注入加熱系統已基本克服重大技術難關,為中性束注入系統在2013年投入EAST物理實驗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0年06月,位於法國的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迎來了重要里程碑時刻,施工人員開始安裝反應堆托卡馬克的首個主要部件。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心臟”安裝啟動


全球建造規模僅次於國際空間站的國際大科學工程計劃——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的“心臟”安裝階段日前在京啟動。在中核集團董事長余劍鋒和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的共同見證下,ITER組織總幹事比戈代表ITER組織與中核集團牽頭的中法聯合體正式簽訂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主機安裝一號合同(TAC1)。
余劍鋒表示,這是迄今中國企業在歐洲市場中競標的最大核能工程項目合同,也是中國核能單位首次以工程總承包形式成功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項目。該合同是中核集團堅定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又一項成果,意味著中國30多年不間斷進行核電建設所形成的工程總承包能力和50多年核聚變技術積累所形成的國際影響力獲國際核能高端市場認可。
“這是ITER組織的主要合同,”比戈說,“我們已經為ITER主機部件的機械安裝精心準備了1200多個設計工作包,同時計劃了裝配序列;我們很高興找到了高素質、積極的合作夥伴來完成這項工作。期待著與世界知名的行業專家合作,按時、按規格安裝世界上最具挑戰性、最有前途和最重要的科學設備之一。”
TAC1安裝標段工程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托卡馬克裝置最重要的核心設備安裝工程,其重要性相當於核電站的反應堆、人體里的心臟,主要工作為杜瓦結構的安裝以及杜瓦結構和真空容器之間所有的系統安裝。核聚變能被認為是解決未來能源困境的理想能源,面對“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三新”工程,中法聯合體將強強聯手,為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
據悉,該項目由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牽頭,攜手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法國法馬通公司參與組成中法聯合體,以工程總承包形式正式中標在法國建設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TAC1安裝標段。目前,中法聯合體TAC1項目籌備組已完成項目任務書、項目大綱等準備工作,計劃10月底起常駐法國進行項目前期籌備工作。
當地時間2021年9月16日,在法國南部卡達拉舍,“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托卡馬克裝置的最後一個下部主要磁體部件——極向場超導線圈PF5成功落位,標誌著ITER項目主機安裝第一階段最後的里程碑完成,為第二階段真空室安裝創造了關鍵條件,這是由中核集團牽頭組成的中法聯合體在法國ITER現場啃下的又一塊“硬骨頭”,有力推進了ITER項目進展。ITER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聚變反應堆實驗工程,其複雜程度和技術難度都超過了已經大量建造運行的裂變反應堆,TAC1安裝工程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直接借鑒,其涉及重大的技術挑戰,包括大尺寸或大重量部件吊裝、高真空或超高真空部件安裝、超導部件安裝和連接等。

首次發電


2020年12月4日,今天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托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